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马蹄金有什么药效”。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马蹄金,又名荷包草、黄疸草、铜钱草、小挖耳草,属于旋花科马蹄金属。这种植物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陕西、山西等地也有引种栽培。马蹄金的茎细长,节节生根,叶子为圆形或肾形,背面密被贴生丁字形毛,全缘。花冠钟状黄色,深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花期在四月,果期在七月,蒴果近球形,种子黄至褐色,被毛。
马蹄金具有较强的耐阴和耐湿能力,稍耐旱,适应性较强。繁殖培育可采用播种和分株繁殖方式。其蔓延能力强,适合作为优良的地被植物。全草可入药。马蹄金的别名众多,包括黄胆草、小金钱草(四川)、螺丕草、小马蹄草、荷包草、九连环、小碗碗草、小迎风草、月亮草。
马蹄金来源于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 [D. evolvulacea (L. f.) Britton],以全草入药。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后晒干或鲜用。其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小草本,长约30厘米。茎多数,纤细,丛生,匍匐地面,节着地可生出不定根,通常被丁字形着生的毛。单叶互生,具柄,叶片圆形或肾形,有时微凹,基部深心形,形似马蹄,因此得名马蹄金。夏初开花,花小,单生于叶腋。蒴果膜质,近球形,径约2毫米。种子2粒。
马蹄金性味辛,平。其功能主治包括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可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痢疾、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扁桃体炎、跌打损伤等病症。
用法用量方面,内服剂量为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使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