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万岁”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个词只能对皇上用”。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万岁”在古代是皇帝的专有名词,意为永远存在,只能对皇上使用。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详细解释:
一、“万岁”在古代的含义
“万岁”一词,从字面看,应该是一个表达祝愿的话,即“千秋万世,永远存在”。但在古代封建社会,它的含义与现在相差甚远,是皇帝的专有名词。除了皇帝外,谁敢将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都是谋反大不敬的罪过,随时都有可能被满门抄斩。例如,明朝权倾朝野的大宦官魏忠贤,虽然从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也只敢以“九千岁”自居。
二、“万岁”成为皇帝专有名词的原因
汉武帝的“神化”:
在汉朝初期,“万岁”还没成为皇帝的专有名词。但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君权,强化统治,汉武帝将“万岁”定为皇帝专有词。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在登封嵩山时,听到三声“万岁”的呼声,他认为这是神灵显现,从此就将“万岁”作为自己的专属称谓。荀悦当时注曰:“万岁,山神之称也。”意思是说神灵在向汉武帝致礼。
此后,汉武帝又多次制造类似的“神迹”,如当他登上山东的芝罘山时,称群山都喊他“万岁”。既然神灵、山石都喊皇帝“万岁”,臣民百姓自然也要跟随。
唐朝武则天的推动:
在唐朝,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别人吹捧她,用来抬高自己的地位。
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联。有位善于奉承的学士吟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后兴高采烈,赏赐了他许多金银财宝。从此,“万万岁”一词便流传下来了。
宋朝的严格规定:
到了宋朝,“万岁”之称除了皇上外,更加不能染指。
北宋大将曹利用的从子曹讷,一次喝醉了酒,“令人吁万岁”,被人告发,杖责而死。可见,到宋朝,除了皇帝,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称万岁。
三、“万岁”一词的演变
在封建社会中,“万岁”是皇帝的专属称谓,臣民在拜恩庆贺时会三呼“万岁”。到了清朝,“万岁”又被加上了一个“爷”字,合起来就成为“万岁爷”,主要用于谄媚皇帝。直至清朝被毁灭,我国封建制度彻底被瓦解,“万岁”才逐渐掉落凡间,每个人都能使用了。在现代,“万岁”一词已经回归其本意,即表达永远存在、永远昌盛的祝愿。例如,在天安门城墙上,我们熟悉的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就是“万岁”一词本意的体现。综上所述,“万岁”在古代是皇帝的专有名词,意为永远存在,只能对皇上使用。这一规定始于汉朝汉武帝时期,经过唐朝武则天的推动和宋朝的严格规定而逐渐定型。直至封建制度瓦解后,“万岁”才逐渐回归其本意并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