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试卷 一、填空。
1、4202100读作〔〕
三千六百万写作〔〕。
2、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是亿位。
3、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成〔〕角,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成〔〕角。
4、一个平角=〔〕个直角
一个周角=〔〕个平角
5、父亲45岁,儿子23岁。〔〕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
6、电子计算器上的CE是〔〕键;算盘上方每颗珠子代表〔〕。
7、射线有〔〕个端点,线段有〔〕个端点。
8、7004000这个数中的〝7〞在〔〕位,表示〔〕。
9、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省略万位前面的尾数〕
430000=〔〕万
6000000≈〔〕亿
10、依据50×6= 3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50×12=
25×6=
1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6千米可写作:〔〕,蝴蝶飞行的速度是每分钟500米,可写作:〔〕。
12、〔〕×时间 = 路程
路程÷〔〕=时间
13、过一点可以画〔〕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二、判别。
1、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
2、最小的自然数是1。 〔〕
3、小新画了一条长8厘米的直线。 〔〕
4、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
5、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三、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角的两条边都是〔〕。
A.射线
B.线段
C.直线
2、在下面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A.606000
B.6006060
C.660000
3、不属于钝角的是〔〕。
A、91°
B、°
C、179°
4、角的大小与〔〕有关。
A、两边叉开的大小
B、边的长短
C、角的度数
5、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比拟〔〕。
A、直线比射线长
B、射线比线段长
C、线段比直线长
D、三者无法比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习的一种称谓,从最后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样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后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教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晚辈。其实«国策»中自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员〞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谓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教员〞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教授知识者〞,与教员、教员之意基本分歧。6、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的角。
教员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拟。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诵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重复倾听,在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A、105°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干不时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言语。我在教学中,留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才干,课堂上,我特别注重教员的言语,我对幼儿说话,留意声响清楚,上下坎坷,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惹起幼儿的留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他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他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机遇,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往常我还经过各种兴趣活动,培育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才干,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生动,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才干,强化了记忆,又开展了思想,为说打下了基础。
B、85°
C、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