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是六年级下册前四个单元的知识点,本试卷内容涵盖量大,题型灵活多变。既有读准字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又有在一定的语境选择词语的意思、填写成语。既有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学生对课外知识点关注等,是对六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考查。但是这一切又紧扣文本,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1.综合性。
(1)知识与能力的融合:本试卷的命题,避免把知识点的考查细碎化、机械化,尽可能与对能力的考查相融合,使学生摆脱“做死题、死做题”的困状。
(2)积累与运用的融合:六年级第三题第2小题,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既是对一字多意的积累,又是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中的应用。
(3)单项与综合的融合
2.差异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命题者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努力拓宽试题的思维空间,尽量照顾各层次学生的差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全面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总之,本次试卷命题遵循着这样的命题原则:“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文本”。注重基础知识,注重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突出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题量适中,选材丰富,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20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