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例鸡感染禽霍乱的诊治

一例鸡感染禽霍乱的诊治

来源:刀刀网
病例报告 一例鸡感染禽霍乱的诊治 曹立新 张力中 (辽宁省北镇市畜牧兽医检疫中心121300)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 出血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急性发病时死亡率较高, 慢性发病时死亡率很低,但对鸡的生长发育和母鸡 的产蛋率影响较为严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 一般多发生于冷热交替期。2013年3月,我市某养殖 户饲养的蛋鸡感染禽霍乱,现将诊治情况叙述如下。 1发病情况 该户饲养蛋鸡2 000只,发病时42日龄,鸡舍窗 户破损,导致冷风侵入。第二天下午,发现有几只鸡 精神状态不佳,第三天全群即有1/5发病,养殖户认 为是鸡着凉感冒,于是在饮水中投入青霉素自行治 疗,效果不明显,此时共死亡18只。 2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为精神呆滞,行动迟缓,缩颈闭眼,食 欲减退或不食,饮水增加,呼吸困难,张口喘息,流鼻 液,腹泻,粪便呈黄色或者绿色、恶臭。 3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以看到,心外膜和心冠脂肪上有 出血斑点,心包液增多,呈淡黄色透明状,气管黏膜 充血,肺脏边缘淤血呈暗紫色,肝脏肿胀、充血,呈黄 红色,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黄色坏死点,肌胃黏膜有出 血斑,腺胃粘液呈弥漫的瘀血。脾脏肿大。胆囊肿大。 十二指肠、盲肠、直肠黏膜肿胀,有出血。 4实验室检查 镜检。无菌采取病变部位肝脏、脾脏涂片,革兰 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极着色的短小杆 菌。 细菌培养。无菌采取肝脏、脾脏组织分别接种于 普通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中,于37o【=培养48小时 后,在普通培养基中可见菌落生长不良,呈光滑、微 隆、半透明、小圆形的菌落。在血琼脂培养基中,有无 色透明的小圆形、边缘整齐的灰色菌落生长,在菌落 的周围带有溶血环。 生化实验。取分离菌进行生化试验,结果不液化 明胶。能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但产酸不 产气。不发酵乳糖、山梨醇、鼠李糖和木糖。尿素、甲 基红(M.R)、乙酰甲基甲醇(V—P)试验均为阴性,靛 基质阳性,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化特征。 用标准平皿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对环丙 沙星、恩诺沙星、林可霉素高敏,对丁胺卡钠霉素、链 霉素中敏,对土霉索、链霉素、青霉素不敏感。 5诊断 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 可以确诊为该鸡感染了禽霍乱。 6治疗 对病鸡进行隔离饲养,对病死鸡集中进行无害 化处理,对圈舍、场地、用具用3%的甲醛热溶液全部 彻底消毒。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 疗,对病鸡采用2%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按每只鸡 0.5毫升的量进行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5天。 在发病群和假定健康群的饲料中,均按每千克 饲料添加100毫克恩诺沙星,病鸡用于治疗,健康鸡 用于预防。 经采取上述治疗措施以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一天后,死亡鸡只逐渐减少,精神、食欲有所恢复,于 是继续按此方案进行治疗。五天后电话回访,全群病 症全部消失,鸡群采食正常。此次共发病400只,治 疗前死亡37只,治疗过程中死亡22只,其余341只 全部治愈。 7讨论 分析此次发病的原因,是由于3月份北方地区 温差大,夜里鸡舍窗户破损,导致冷风侵袭,引起感 冒,造成鸡只抵抗力低下,使巴氏杆菌乘机而入。而 畜主发现鸡发病后,用青霉素进行治疗,效果不明 显,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鸡群对青霉素不 敏感。 平时防控该病发生,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实 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在同一鸡舍只饲养同一 日龄、同一来源的鸡,而且同时进出,彻底清舍消毒 后,再进下一批鸡。鸡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鸡 舍饲养密度过大或通风不良,影响鸡只的生长发育。 要注意鸡舍的清洁消毒,采用不同消毒剂,科学消 毒。对于平时的病鸡和死鸡要及时处理,及时掩埋或 焚烧,不得在该鸡舍内隔离和堆积,以免扩大传播。 另外,鸡群要避免拥挤和受寒,鸡舍要注意防蝇、防 鼠,注意营养搭配 换饲料。鸡群可选用疫 苗进行预防注射, 奉的免疫力。 养殖技术顾问201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