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陕西论文

陕西论文

来源:刀刀网


文学中的女性爱情模式

摘 要: 古代小说中多是小姐与穷书生,风尘女子与“负心汉”的两种爱情模式。童话中有守株待兔式的巧合与侥幸或女性不计回报的付出与忍耐;现代小说中女性则崇尚个性,追求自由。 关键词: 女性 爱情 一.古代小说中的女性爱情

(一)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杰作。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乡,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珙。张珙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能多见上几面,便与侍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妻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该夫人和小姐进香了,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报父母之心;自己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

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以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的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寰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而入,莺莺见他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警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老夫人看莺莺这些日子神情晃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的罪过,而是老夫人的过错,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称。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小姐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大白,郑恒差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西厢记》中崔莺莺是一位大家闺秀,她的母亲是封建礼教下的贞女,丈夫死后她便一心守节。 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子郑恒。然而她的苦闷正是对婚姻隐隐的不满,而在当时又无别的方法,只能是无语了。与张生一次偶然的邂逅,莺莺遇到自己的爱情。莺莺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而封建礼教的要求又使她只能独自伤春,而不是大胆追求。闻说张生的病情,她不再顾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把自己的爱地说出来、做出来。莺莺的斗争,获得大团圆的结局,虽然张生离开崔莺莺去求取功名,但最终他们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的名篇,故事叙述的是明万历二十年间,京师名妓杜十娘为了赎身从良,追求真爱,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

甲。可李甲生性软弱、自私,虽然也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又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挑唆,他最终出卖了杜十娘,酿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剧。第一次当李甲为筹集从鸨儿处赎出杜十娘的三百两银子而到处奔波借债,但又毫无着落时,杜十娘拿出了“私蓄”的(说是从姊妹处借的而实际上是从“百宝箱”中拿出的)一百五十两来“任其半”(此外还有二十两作“行资”),终于感动了柳遇春借来另一半,使李甲能顺利地赎出杜十娘。第二次当杜十娘和李甲告别柳遇春和众姊妹准备上路时,谢月朗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这描金文具正是“百宝箱”,有了这个“百宝箱”,夫妻俩浮寓吴越间的山水之费就不愁了。第三次当李甲用完那二十两白银,为行资匮乏正当愁闷时,杜十娘又取钥开箱,拿出白银五十两充当行资。这一次“百宝箱”虽然被当面打开,但李甲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致使“百宝箱”又一次坠入五里雾中。第四次当李甲受孙富挑唆,将杜十娘出卖时,十娘悲愤交加,取钥开锁,将箱中宝物一一投之江中,最后自己也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一次“百宝箱”才让李甲、孙富和旁观者一览无余,使李甲又羞又苦,且悔且泣,但却悔之晚矣。杜十娘悲剧产生的真正原因。杜十娘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同时又交织着利害关系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生长真情的土壤;在这样的社会里,真情就像柔弱的嫩芽,没有养料和水分,只有枯萎和死亡。杜十娘太有尊严了,太相信人性的力量了,她甚至误以为金钱可以买来真情。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本来就算李甲负义,杜十娘太可不必投水自尽,她有青春,美丽,还有金钱,她还可以另寻他欢,就算独自一个也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吃人的封建礼教,自私自利的人际关系,使杜十娘彻底的失望了。一个曾经对自己感激涕零的人,一个自己真心爱的人,只为“一千两”,为个人私利,就不惜背信弃义,断然出卖自己,而且还面有喜色,心无愧意。试问天底下有什么地方可以容纳下这样一个弱女子,可以容纳她追求美满的生活?试问又有何药物可以治疗她那颗破碎的心,可以抚平她灵魂的创伤?杜十娘,她只有用骂来表示内心的极大愤慨,只有用死来反抗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来保存自己的尊严和清白!。杜十娘沉下江去的不是“百宝箱”,是人性,是道义,是良知,是人心,因为当时社会容不下这些东西,杜十娘始终没能躲开礼教的罗网,成为一个金钱和利益的牺牲品。杜十娘,看错的不是李甲,而是看不透封建制度和礼教对人性的毒害和摧残,看不透金钱和利益对人间真情的践踏与戕贼。而李甲、孙富之辈,只是成了间接的杀人凶手而已!

《警世通言》中杜十娘幼失双亲,沦落入风尘。虽然生活多屈辱,但她保存着一片至纯至真的情,她要追求自己幸福的生活。李甲对她一往情深时,她看到了生命的曙光。于是,她把自己平时积攒下的一百五十两银子给李甲,希望他能凑齐为她赎身的三百两银子。生活的磨炼使她爱憎分明,坚决勇敢。她一心以为自己觅到梦中情人,将以前一腔赤诚的爱和未来生活的憧憬全部寄托在意中人身上。李甲是一个懦弱、愚蠢自私的富家子弟,他没有为了杜十娘而与家庭对立,于是转手把杜十娘卖给孙富。杜十娘没有忍辱去当孙富的玩物,而是义正词严地面斥李甲、孙富之后以死向“物贵人非”的不公发出血的。这样的一个女子,想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的渴望却被现实击得粉碎! 而杜十娘付出了她所能付出的一切,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二、童话中的女性爱情

《灰姑娘》中讲述了一个虔诚而又善良的女孩。他爸爸娶了另外一个妻子脱去她漂亮的衣裳,给她换上灰色的旧外套,把她赶到厨房里去了。她被迫去干艰苦的活儿。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担水、生火、做饭、洗衣,而且还要忍受她们姐妹对她的漠视和折磨。到了晚上不得不睡在炉灶旁边的灰烬中,这一来她身上都沾满了灰烬,又脏,又难看,由于这个原因她 们就叫她灰姑娘。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选择未婚妻,准备举办一个盛大宴会,邀请了不少年青漂亮的姑娘来参加。王子打算从这些参加舞会的姑娘中选一个作自己的新娘。王子看到她,很快向她走来,伸出手挽着她,请她跳起舞来。他再也不和其他姑娘跳舞 了。灰姑娘平常都是灰头土脸,毫无美丽可言,但当她需要被救赎时, 首先,灰姑娘为这次舞会准备了隆重的装束。因而,她不是朴素的象征。所以王子爱的并非是不可见的善良与贫困,而是她可表现的美貌与气质 。灰姑娘以自己的善良与美貌征服了王子,只是在由童话世界向现实世界的迁移中,灰姑娘们更多期望的只是用美貌赢得财富与地位。如是她的美貌吸引了王子的目光,最终嫁给了王子才摆脱了继母的虐待。

《海的女儿》中海王有一美丽而善良的女儿小人鱼。小人鱼爱上王子,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形,换来人形 。但王子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 。巫婆告诉小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小人鱼就可回到海里,重新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美人鱼幻化成的女性对王子的一见钟情, 然后她真正渴望的是要有一颗人类的灵魂。只要她能够变成人, 可以进入天上的世界, 哪怕在那儿生活一天, 她都愿意放弃在这所能活的几百岁的生命。她

没有得到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爱情幸福。童话中, 美人鱼曾经悲哀地问巫婆, 如果把声音拿走了, 还有什么东西剩下呢?声音对于她而言是极其宝贵的东西。如果声音失去了, 美人鱼就感觉到自己一无所有。 她穿上了丝绸和细纱做的贵重衣服。她是宫里一个最美丽的人, 然而她是一个哑巴, 既不能唱歌,不能讲话。为唱着歌儿, 美丽的女奴隶可以赢得王子的微笑和鼓掌, 而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和牺牲的美人鱼能悲哀的望着王子。王子对于她没有微笑, 没有赞许, 更没有感动或者对她所做牺牲的认可。她已经不能讲话了。她只能默默的祈祷: 但愿王子能知道, 她所做的巨大的牺牲。为了他, 她离开了她的族人和家庭, 她交出了美丽的声音, 她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苦痛。她全心全意、忍受痛苦、穷尽一生, 要获得王子的青睐和认可。王子是权力的化身和持有者, 是施舍的一方。童话里美人鱼所做的一切, 也只是乞求获得王子的垂青、怜悯。当她得不到王子的爱情时, 她就失去了存在的资格, 而只能泯灭中, 成为万千泡沫中的一个。

三、现代文学中的女性爱情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方鸿渐海外\"游学\"数年,回国前花了几十块美金到一个爱尔兰人处弄得一纸假文凭骗过父亲与\"岳父\"。真才实学的苏文纨喜欢他,而他喜欢美丽纯真的唐晓芙,最后由于他与这对表姐妹之间的种种误会,暂且离开了上海,稀里糊涂地与同在三闾大学教书的孙柔嘉结了婚。婚后,方鸿渐对一直喜欢苏文纨的挚友赵辛楣说:\"若是你真娶了苏小姐,会觉得也不过尔尔。《围城》中苏文纨从走单帮体现了她希望掌握自己命运的努力。她不是选乘龙快婿,而是要选一个易于控制的人。她不选赵辛楣,因为赵拥有显赫的家世和社地位,事业如意,苏文纨无法在他那里获得优越感。而方鸿渐是一个小乡绅的儿子,虽有“博士”之名,但苏小姐深知其底细。当苏文纨在方鸿渐处受挫,转而嫁给能写几句歪诗的曹元朗做了官太太之后,却又走起了单帮。她是不甘心于在家里做一个平庸的家庭妇女,一个在丈夫阴影下的女人。她要做点什么,以验证自己的意识及驾驭命运的能力,即使是“走单帮”也行。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青春之歌》中林道静 出生没落的地主家庭,她进过学堂,深受“五四”思潮的影响,个性极为鲜明。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

她大胆地追求婚姻自由,对继母的包办婚姻强烈不满,并以投海自尽来反抗强加给她的婚姻。后来,她因自杀未遂而出走,来到了北京,遇到了胡适的大弟子———余永泽,建立了幸福温馨的爱巢。不久,她发现余永泽对婚姻的看法和希望完全背离了她的愿望,出于对渴望她成为笼中雀的余永泽的不满,出于对自由爱情婚姻理想的幻灭,她一次离“家”出走,开始了对漫漫人生的求索。偶然间,她幸运地结识了党人卢嘉川,并在卢嘉川,江华等者的引导下,参加学生运动,农村斗争和地下工作,投身到的行列,把个人的和社会的结合起来,在社会运动的条件下争取自由和,终于寻找了光明和自由。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西厢记[M].张燕瑾,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冯梦龙.警世通言[M].严敦易,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李 慧. 试论西欧童话中的女性形象[ J ]. 韶关大学学报 [4]汉斯〃克里斯蒂〃安徒生著. 安徒生童话„M‟. 叶君健译, 译林出版社, 2004. [5]钱钟书 《围城》 [6]杨沫《青春之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