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2006年3月)
一.课程基本说明
管理学基础是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专科的必修课,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72学时,5学分,一学期开设。
管理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部门、组织,要协同劳动,要经营要发展,都需要进行管理。当今世界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要在21世纪初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大中型企业要基本建成现代企业制度,这就更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经营体系和经营方式。学习“管理学基础”课程,对于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培养高级管理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管理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学员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管理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学习“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要求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数学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管理的基本职能。具体内容包括: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计划、目标管理、预测、决策、组织及组织结构、人员配备、领导、激励、控制与协调。
三.课程主要教学媒体
1.文字教材
《管理学基础》——王绪君主编,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第1版。
2.音像教材
(1)配合文字教材的教学,录制9盘录像带,主要进行案例分析与重点讲授,由工商管理大学刘文纲博士主讲。
(2)制作7节IP课,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讲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韩岫岚主讲。
3.计算机网页:
按照教学进度,撰写辅导文章,定期更换网页内容。
四.教学过程的组织、监督与管理
1.教学研讨
为保证该课程教学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保证教学质量,电大课程组与试点电大课程组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如师资培训会,网上BBS等。
2.电大提供网上指导与教学服务
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信息、重难点辅导、答疑、作业安排与要求等。网上内容依据实际需求及时更新。
3.电子信箱
电大、地方电大课程组都要开通电子信箱,并且课程组的每一成员都要有自己的网址,同时要求各教学点具备上网条件,以便及时传递、沟通信息,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4.直播课堂
电大课程组制作直播课堂节目,就有关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和说明。各试点电大要认真组织收看,将有关信息传达至每个教学点和学员。
5.形成性考核
管理学基础课程电大至少安排4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其余由地方电大自行安排。要求学员必须完成,辅导教师要认真批阅,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形考成绩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20%)。
6.终结性考试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考试题要全面,符合大纲要求,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各试点电大要严格考试纪律,统一把握评分标准。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五.教学安排建议
1.试点电大成立管理学基础课程组
课程组一般由3名专职教师组成,组长须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组也可吸收1——2名兼职教师参加。
课程组成立后,试点电大请将名单通报电大财经部管理学基础课程组。
2.集中辅导
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各试点电大应安排一定量的集中辅导。集中辅导一般每两周一次,辅导总时数原则上不超过课程总教学时数的25%,也可以视情况自行决定。
3.课程实践
以下三个题目任选一题。
(1)利用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媒体,搜索有关目标管理的问题。
要求:撰写一篇短文,简要总结目标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利与弊。字数500左右。
(2)自己或老师帮助安排进入一家企业,了解该企业的人才激励状况。
要求:撰写一篇调查报告,论述该企业针对管理者、职员所采取的不同激励方法。字数500左右。
(3)由地方电大老师安排一次实践活动。具体内容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