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沙松形态特征及营造林技术

沙松形态特征及营造林技术

来源:刀刀网
林业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9期 沙松形态特征及营造林技术 吴立群 高瑞芳 王佰彦 谢敏 赵姝妍 刘炳友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宽余林场,黑龙江齐齐哈尔161346; 齐齐哈尔市发展林场; 克山县北联经营林场; 齐齐哈尔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林业局) 摘要关键词时沙松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沙松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沙松;形态特征;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791.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9—0184一O1 沙松是我国东北地区树种中生长最高大的常绿乔木, 垂直分布在海拔10o m以上的针阔混交林中,但喜生于700 m 以下的山腹、溪谷的肥沃湿润之地。人工林集中在黑龙江省 勃利县.吉林省临江县、长春市净月潭、九台县土门岭,辽宁 省宽甸县等地。因此,大力推广沙松的种植很有必要。 1沙松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40 m,胸径1 m,树干通直,小枝有圆形 叶痕,一年生枝黄灰色或淡黄褐色,无毛 ;冬芽有树脂;叶 线形,上面中脉凹下,先端急尖或渐尖,果枝叶上面近先端 或中、上部常有2~5条不完整的气孔线,树脂管中生。花期 4—5月,雌雄同株;9—1O月种熟,球果圆柱形,腋生,直立; 球果成熟时,种鳞与种子一同脱落;种子上部具宽翅 。 2造林技术 2.1采种与种子处理 沙松种子在9月下旬成熟,球果由绿变黄绿,用采种工 具将球果钩下,种子成熟期只有15 d,过期鳞片立即开裂, 种子脱落,因此种子成熟期需做到适期采种。球果两端空粒 很多,它的重量与优良种子所差无几,不易分离,调制、精选 均较困难。一般是采集后的球果晾晒5-6 d,鳞片即自然脱 落,筛去鳞片,去掉杂物,阳光下干燥2~3 d后风选。沙松种 子为三角形,紫褐色,含油量高。1 kg粒数19 800~21 200粒, 平均20 500粒。干粒重47.10—51.59 g,平均49_3 g。沙松空粒 多,发芽率不高。播种前应精选种子,12月底,用1份种子与 2份雪混后,放入雪坑,进行雪藏处理。雪藏处理比混沙埋藏 好。春季4月,将种子取出,摊晒1~2 d,冰雪溶化后进行种 子消毒,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4~6 h,清水洗净,按1份 种子、2份沙进行露天摊晒,待种子裂嘴时播种。 2.2播种 沙松对土壤、水、肥要求较高,苗圃地应选择在土壤肥 沃、地形平坦、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近来已采用全光育 苗。沙松幼苗易受日灼为害,应因地制宜提早播种,延长苗 木生长期,确保高温到来时幼苗较大,以减小高温危害。密 留苗。也是重要的一环。幼苗密,初期生长好,因苗木互相庇 荫,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地表蒸发,减轻日灼危害。当年可不 间苗。沙松播种量根据发芽率而定,发芽率30%--,40%的,播种 量1 005 kg/hm2左右;发芽率40%~60%的,播种量750kg/hm2 作者简介 昊立群(1970一),男,黑龙江克东人,工程师,从事林业规划 设计、工程造林、林业工程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13-04-10 184 左右。播种后用马粪覆盖比覆沙效果好,马粪疏松、保温,有 利于种子发芽、出土。且吸水能力强,通风良好,床面不致板 结,有利于抗旱和提高地力。覆盖后,要进行适当浇水,保持 床面湿润,如过量浇水,易引起根腐病。沙松苗木对霜冻敏 感.应预防旱、晚霜冻,并进行冬季防寒。第2年不换床时, 应进行切根.以促进侧根发展。 2.3整地 适宜整地,可调节土壤水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 肥力,有利幼树生长。整地方法应视立地条件和造林地类而 定。在杂草少、土壤较为松软的新采伐迹地,宜采取带状搂 去地被物的不整地造林。带宽50~70 cm,不松动土。在土壤 易流失保墒的陡坡,宜采取块状整地。规格要求60 cmx60 cm, 深18~25 em,于造林前1年秋整地,翻扣草皮、刨碎,堆在松 土后的穴面上。禁忌穴面低洼或含沙粒的下层土壤翻到上 层来,在杂草滋生茂密,草根盘结度大,土壤较为黏重、坚实 的老采伐迹地及火烧迹地,宜采取斜山带状整地。带宽应依 据杂草种类高度而定。一般50~70 cm宽,18~25 cm深,于造 林前1年秋季整好,翻扣草皮,刨碎撒在松土的带面上,使 成隆起,忌做成沟状。局部“滞水低洼地”宜采取填土筑床的 块状整地。床面50 crux50 cm或50 cmxlO0 am,松土深l0~ 20 cm,就近取土筑成15~30 cm高的高床,宜在前一年雨季 进行。根据东北的立地条件一般都采用明穴造林,在造林前 一年雨季前进行整地。 2.4造林 天然林中沙松多与红松、红皮云杉、臭松、椴、桦等形成 针阔混交林,分布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山中下腹坡地。 因此,营造沙松时,应注意造林地的选择。沙松造林一般用 二至三年生苗,成活好。造林密度以1.0 mx1.5 m、1.5 mx1.5 m、 1 mx2 m为宜,因幼时生长慢且耐阴,故不宜太稀,但十年生 左右生长加快,为了避免早分化,减少被压木,并且使第1 次间伐木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造林也不宜过密。沙松的病虫 害比其他树种轻。幼苗时有立枯病,造林后3~4年期间易发 生鼠害,应加强防治。 3参考文献 [1]李良厚,谭浩亮,王晶.河南省退耕还林造林实用技术【J].河南林业科 技,2002,22(4):30—32. 【2】李东升,陈霞,杜宝昌,等.长白落叶松的采种与良种选育方法【J】_中 国西部科技,2011,10(32):49,51. 【3】李东升,陈霞,李凯峰,等.兴安落叶松造林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 2011,10(33):40,41. 【4]李广祥,胡啸妍.沙松播种育苗技术 吉林林业科技,2004(5):24—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