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居住区绿地生态景观设计

浅谈居住区绿地生态景观设计

来源:刀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信息 0园林与设计0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年第7期 浅谈居住区绿地生态景观设计 吕寻艳 (鹤岗市园林管理处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运用生态园林的原理,从生态景观设计的角度探讨居住区绿化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绿化规划设计;生态景观设计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 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的绿化系统是指由软质的植物、水体、 地形和硬质的道路、园林小品、休憩设施等内容组成的集中公共绿地 和宅旁分散绿地等绿色开放空间.是生态住宅建设的一部分。据世界 49个城市统计,人均公共绿地1OlTf以上的占70%,美国城市人均绿地 为3OlTf,日本4.1lTf,而我国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lTf的城市只有32个, 许多大城市,如上海、重庆、天津等,人均公共绿地不足2 ,可见我国 与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差距太大。因此,国内近年来制定的一些 “规定定额”,凡有条件的城市,居民区绿地面积控制在人均3—5lTf,增 加绿化的覆盖率。 1.居住区绿地的分类 依照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可分为公共绿地、宅旁及庭院绿地、专用 绿地和道路绿地四大类。 1.1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是居住区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区游 园、组团绿地及防护绿地。这类绿地常与老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场地 结合布置。 1.2宅旁及庭院绿地 指居住建筑四旁的绿化用地及居民庭院绿地,包括住宅前后及两 栋住宅之间的绿地.遍及整个住宅区,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 1.3专用绿地 指居住区内一些带有院落或场地的公共建筑、公用设施如中小学 校、托儿所、文化站、物业管理站等内部的绿化用地,由本单位使用管 理,是居住区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4道路绿地 指在居住区道路两旁,为满足遮荫防晒、保护路面、美化街景等功 能而设的绿地。道路绿地是联系居住区内各项绿地的纽带,对居住区 的面貌有着极大的影响。 2.居住区绿地生态景观设计 研究和学习生态园林观点是搞好居住区绿地生态景观设计的先 决条件。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 学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以及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 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 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 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 使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居住区绿地 生态景观设计是园林设计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2.1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 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 人们游憩的要求。 2.1,1新建生态住宅小区绿化的基本要求 (1)绿地率≥35%,绿地本身的绿化率≥70%。f2)种植保存率≥ 98%,优良率≥90%。(3)每100平方米绿地有3株以上的乔木,立体或 复层种植群落占绿地面积≥2O%。f41硬质景观中应使用绿色环保材 料。(5)提倡垂直绿化。物种类≥5O种;华南、西南地区木本植物种类≥ 60种。 2,1、2在植物配置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1)乔木为绿化骨架。所谓“三分草七分树”指在小区绿化中.乔木 种植量应占60—70%,小区的中心绿地应大量采用乔木,只在宅前屋后 种一些低矮灌木或地被的绿化配置。高层的乔木是接触外界大气侯变 化的作用面,又能遮蔽阳光的强烈照射,释放大量氧气,利于创造小区 310 内的小气候环境,在小区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草坪只能算是绿 化半成品。(21乔、灌、草互相结合的立体种植。立体结构的形式主要有: 乔木一草本、灌木一草本和乔木一灌木一草本植物群落。立体种植的 生态效益远远大于相同面积的单一种植。f3)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景观 环境。植物品种合理搭配,充分展现植物的枝、干、叶,果、花等观赏特 性,应以乡土树种和体现地带性植被景观为原则,选用病虫害少,无种 毛果实污染、无刺、无毒的植物。搭配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引蝶招鸟, 增加人工群落的生物丰富性。(4)重视空中绿化,如墙面绿化,阳台绿化 和屋顶绿化 这是在有限的土地上扩大绿化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2.2线形变化 由于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 等,因此.植物配置时突出林缘线、林冠线变化的手法有以下五种:其 一,灌木边缘栽植,利用枝干矮小、枝密茂植物(如郁李、金钟花、火棘、 迎春、棣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等)的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 曲线:其二,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可增加边缘线 的曲折变化;其三,利用尖塔形植物(如水杉、铅笔柏、龙柏、桧柏、蜀桧 等)构成林冠线,其起伏变化较强烈,节奏感较强;其四,利用地形变 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也有起伏变化的林冠线,这种变化较柔和,节 奏感较慢;其五,利用不同高度植物的不同树冠构成林冠线,其起伏变 化一般,节奏感适中。 2.3季相变化 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 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为此,应做到以下 几点:其一,一个居住区内应该注意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产生 “春则繁花似锦,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的景 色。四季以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来表现四季植物景观,既满足了景观 要求,又紧扣了四季主题。其二,一个片区或某幢建筑周围应以突出某 种植物特点为主。 居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 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 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探索这门学问。运用生态园林的观点,满足居住 区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人居环境,是我们设计师不懈追求的 目标。 【参考文献J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13-19. [2]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 2oo1.16一l9 [3]徐公天,庞建军,戴秋惠.园林绿色植保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杜, 2oo3.16—17. [4]何平,彭重华主编.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Ooo.15—18. [5]王汝成主编.园林设计f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4-15, [6]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林业出版社(二),1992.12—20. [7]易小林,秦华,刘磊.当前植物造景中的几个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IJ】,中国园 林.2002.8—28. 作者简介:吕寻艳(1973一)女,黑龙江省鹤岗市园林管理工程师。 [责任编辑:张艳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