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作文一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

作文一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

来源:刀刀网
作文一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第 1 页 共 9 页

作文一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

作文一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端午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作文一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 五月五,午端阳, 家家户户插艾忙。 把艾插在门外边, 驱虫辟邪又吉祥。

这是一首小时经常唱的儿歌,每每到端午节时就想起来,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早上,还没起床,浓浓的艾香便沁满我的心扉。早起买菜的妻今天买了两把艾放在店里,说等会挂在门口,端午节快到了。 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在农村,很普遍,它生长在田间地头,喜阴好水繁殖力特强。每年开春后,它就拱土出芽,白白的,毛毛的黄嫩。

第 2 页 共 9 页

由于艾有浓烈的香味,酷似中草药味,所以,兔也不闻,羊也不吃,牛也不啃,经过,春风春雨的滋润,长的很快,到了五月前后,都有一米多高。端午节一到,家家都在自家的地头,荒草地里,割一大捆回家,挂在大门口。碰到谁家结婚办喜事,浓绿艳活的野艾,衬托着大门两旁的大红喜字,煞是好看。

过了三、五天,艾已半干后,细心的主妇们把艾取下,放在屋檐下风干,收藏好,早晚能用着的时候,找出来用。药贩来收购时卖点钱花。要是跌打崴脚,用艾泡水烫烫,第二天脚就好了。在那个没有蚊香的年代里,点燃干艾叶,来驱蚊子,效果很好,很芳香,总能让人甜甜的入梦。

遥想老家的沟边地头,那一片片,一丛丛,茂盛的野艾,不用耕种,不用浇水,不用喷药,不用施肥,默默无闻的成长,虽没有娇艳的花朵,香甜的果实。但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多好用途。那一抹浓绿随风摇摆的野艾,在田野里,在阳光下,也算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摇曳在眼前。

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离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

2作文一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

第 3 页 共 9 页

道滘是著名的美食之城,全国各地都有人慕名而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与美食节在同一时期举办,传统的端午节因此变得热闹非凡,染上了一层异样的风情。

端午节最有看头的就是赛龙舟,这一天,我和家人早早地来到了河边,清晨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尽,就隐隐约约看到河边上人头攒动,早已人山人海,那清凉的薄雾似受不了人们如热似火的热情,不一会儿就完全消散干净,这时才得以看清江面上的状况,宽宽的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已停满了龙舟,选手都在岸上准备蓄势待发,江中一艘独特的“黄龙”轻快敏捷地游动着,所到之处一片沸腾。

随着太阳的升起,不久龙舟赛就开始了,一个个身穿精致服装的参赛者上船了,他们脸上阳光的笑容,黝黑的脸庞,有劲的臂膀,有力的肌肉,无不彰显着青年的健壮和活力,只见他们用双手挽起一棒河水,拍在胸口上,又向河面洒了一些米和冥币,这应该就是在纪念著名诗人屈原了吧一切准备就绪后,随着一声响“啪”,龙舟霎时就像沉睡中被惊醒的狮子般向前冲去,顿时欢呼声,战鼓声,加油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一只只龙舟争先恐后,向前冲刺,突然一只叫不上名的龙船在眼花缭乱中冲过了终点线,一切尘埃落定,刹时,又是一片欢呼声,为那荣誉和胜利,欢呼着。

接着,又来到了主办美食节的广场,沿江路上,车水马龙的人,美食,摊点,嘈杂的吆喝声,各色各样的食品,眼花缭乱,迷了人的心,炎热的六月丝毫没有减弱人们的热情,反而将热情升腾到了极致,人们欢快地逛着,品尝着。此时,好像也不吝啬腰中羞涩的钱包了,

第 4 页 共 9 页

大家大包小包地提着食品,其脸上的兴奋之情不亚于过年。 之后,重点节目就是吃道滘粽子了,我最爱吃道滘粽,各色各样的粽子,有说不完品种,各有各的独特风味,轻轻将粽叶扒下,便露出了那又嫩又白的糯米,忍不住轻轻咬上一口,刹时清新香甜溢满整个口腔,让人回味无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过道滘的粽子,再吃起外面买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道滘粽那么香嫩。

过惯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却因美食节的加入而变得别开生面,增添了一抹异乡风情口味。

让道滘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让道滘的美食万粽风情,更加美味,扬名天下!

3作文一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家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

第 5 页 共 9 页

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4作文一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

又是一年的五月,又是一个端午,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 6 页 共 9 页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后来为了纪念屈原,就把米装入竹筒中投入江中,再后来就用芦叶把米包起来煮熟自已家人吃。我们把它称作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须要有的食品。赛龙舟是必须有的活动。其次就是洗艾草、喝雄黄酒、扣绒线、挂香囊等。

包粽子可是门技术。首先要把芦叶放在锅里煮一下。这样芦叶就不容易破损。而且颜色会更绿更亮。把芦叶捞起来放在冷水中等它冷却。在芦叶最宽一段的三分之一处,将其绕成圆锥状,然后将泡好的糯米装进圆锥里,再放上一些枣、花生、腊肉之类的东西之后就可以封口了。将剩下的芦叶按照粽子的轮廓再裹上几圈最后用绳子扎起来,一个粽子就算包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只要把粽子放在锅里煮酒可以了。看着碧绿粽叶,雪白的糯米,中间又镶嵌着一颗大红枣。光是听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吃的时候再撒上一把糖,别提有多享受了。吃完了粽子就该去看赛龙舟了。

龙舟跟普通的船是不一样的。龙舟两头很窄,它的宽度正好够一个人坐在里面。每条龙舟大约可以坐20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船头还放在一面鼓,是用来掌握节奏,控制速度的。大约有20多条这样的龙舟都整装待发。赛龙舟终于开始了,号令一下每条龙舟就像是离了弦的箭一样在震天的鼓声中有节奏地向前划去。没一个小伙儿都不

第 7 页 共 9 页

敢有丝毫的懈怠。看到他们这样的努力,我早感动不已了。这就是中华少年!这就是我们强大的祖国。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过我们的传统节日,他们更愿意过外国的一些节日。这是很不好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要靠我们自已来传承下去。中国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爱我们的传统节日,都能积极地参加和组织活动。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经久不衰,更具特色。 5作文一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传统节日吧。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被人们称为龙节、端阳节、重五节、艾节和五月节等等。

其中,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另外,古载“端”字有开始的意思,因此端午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这就是现在的端午节了。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说起端午节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很有学问,是楚王身边的,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国家富强起来。但是,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军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纵身跳入江中。百姓

第 8 页 共 9 页

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十分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的遗体。人们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特有的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佩香囊。我最爱吃粽子,所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粽子吧。粽子是用糯米加各种配料,再用新鲜的竹叶包裹扎藤,上锅蒸煮而成。喜欢吃咸的就包上咸肉、蛋黄、干贝、叉烧;喜欢吃甜的就放上蜜枣、豆沙、莲蓉。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一阵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香气扑鼻。解开扎绳,剥开粽叶,白白的糯米里包着红红的蜜枣,咬一口,软软的、甜甜的,满口留香。

每到端午节,我又想起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真是一个欢乐的传统节日!

作文一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