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截肢13例护理
来源:刀刀网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刨伤性截肢1 3例护理 林秋燕 (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32f ooo) 创伤性截肢是由于外伤导致肢体毁损,将已经失去生 存能力、危害健康、丧失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本院自2005 欠佳,应避免早期加压包扎,待血供完全正常后再使用弹力 绷带。本组3例患者因术后创面供血欠佳,弹力绷带包扎 年1月至2008年l0月共收治因外伤导致肢体严重毁损、 感染而行截肢手术的患者1 3例。术后通过积极的残肢护理, 对残肢功能恢复、并发症的预防,很有意义。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l 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59岁,平均35 岁。致伤原因:车祸l0例(10/13),工伤3例(3/1 3)。上肢 截肢2例(2/1 3),大腿截肢4例(4/1 3),小腿截肢7例 (7/l3)。经过细致的护理,l尢一例发生残肢畸形等并发症, 1 3例均成功安装义肢;患者能正确面对残疾,克服心理障 碍,恢复家庭生活和工作,提高了生活质量。 2护理 2.1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均由于意外伤害导致肢体残疾, 患者担心日后的生活质量,给家庭造成生活负担,存在焦虑、 恐惧、抑郁及悲观失望情绪…。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产生 心理压力的原因,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及时做好心理 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 者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克服困难的信心。可介绍同种 疾病患者的恢复情况,使患者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疾病恢复、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 2.2残肢护理 2.2.1 预防残肢畸形截肢患者由于残肢肌肉力量不平 衡,很容易导致关节挛缩。一旦出现挛缩,将对以后义肢的 设计、安装、步行训练带来严重影响。本组患者术后即指导 保持患肢的功能位,避免容易出现的错误体位。小腿截肢患 者将髋、膝关节放置伸展位,避免髋、膝关节屈曲。大腿截 肢患者尽量取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使患肢髋关节保持内 收的功能位,避免在两腿中间放置枕头,导致髋关节外展。 本组患者通过正确的体位安置,无一例发生关节挛缩。 2.2.2残端包扎术后残端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可预 防和减少肢体肿胀、屈曲挛缩,促进残端早期定型。本组患 者术后3天肢体残端即用弹力绷带包扎,小腿采用10cm宽, 大腿采用12.5~15cm宽弹力绷带,先顺沿肢体长轴方向 绕2~3次,然后尽可能缠向斜上绕成螺旋状。使残端形成 锥状。大腿截肢应绕至骨盆部,小腿中短长度残肢需绕至大 腿部,防止因缠绕过短而松开。开始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时,患者往往不能适应,故每4小时放松一次。若残端血供 72 后出现残端皮肤发紫,皮温偏低,即停止加压包扎,待残端 供血完全正常后进行。 2.2.3残端训练为促进残端皮肤角质化,提高皮肤的 耐磨性,利于义肢的安装、使用,创面愈合后要进行残端训 练。残端创面完全愈合后,每天按摩、热敷、轻轻拍打残端, 用治疗用泥在截肢的残端进行挤压,10~20次/天。或将 残端在泥上做按压、支撑等动作,训练残端皮肤。取细沙在 残端处揉搓,5次/天,2min/次,每次间隔5分钟。训练 期间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破损,若无破损可反复进行4~5次。 2.3疼痛护理截肢患者60%~80%有间隙性幻肢痛, 无痛的肢体幻觉 。注意做好心理指导,与患者讨论疼痛的 原因,缓解疼痛的方法,指导患者正视截肢的现实,讲解幻肢 痛的原因。指导患者轻轻拍打残端,2~3次/天,3 ̄5min/次, 使患者感受到肢体缺失的事实。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i 1,评 估疼痛程度。评分4分以下的患者指导采用松弛疗法,如 深呼吸、昕音乐等方法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评估5分以 上的按医嘱使用镇痛药物,睡前使用镇静药物。注意观察患 肢残端有无红肿、渗液等炎症表现。本组2例患者因残端 感染导致异样疼痛,主诉残端火辣辣、针刺样胀痛,经加强 抗感染治疗后疼痛缓解。 2.4功能锻能锻炼有利于残肢功能恢复,预防关节 挛缩等并发症发生,同时增强残肢肌力,增强患者平衡功能, 有利于义肢的安装和使用。本组患者截肢术后即进行残肢 关节主动伸屈、被动牵拉训练,残肢等长、等张肌肉收缩运 动。待残端创面愈合后进行负重训练,使残端适应负重。健 侧肢体进行单腿站立平衡训练,单腿跳跃等功能锻炼。功能 锻炼时,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计划,注意循序渐进,随 时保护患者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1 J金发萍.仓-J 陀截肢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对策[J】.包头医学,2007, 31(2):l15. 【2]D’Arcy Y.Managing phantom limb pain[J].Nursing, 2005,35(11):17—19. 【3】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收稿:2009-07-50) (发稿编辑:高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