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3下顺槽开口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根据矿生产安排,我队将在22采区水仓上部10米(c4点向上)处开口作为22013下顺槽,该口位置地面标高+550m.根据工作面设计,需在22采区皮带巷开口处架设一对暗抬棚,抬棚上方铺设4根加长梁。为保证巷道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附图1:巷道平面布置图)
二、施工顺序、方法:
1、施工顺序
在22013下顺槽开口处风镐、配合手镐同时作业,扩刷巷帮到足够架设双抬棚,先架设开口抬棚,再架对口抬棚。 2、施工方法
(1)采用人工配合风镐进行开帮、挖柱窝。
(2)施工前,首先仔细检查整修地点的帮、顶情况,然后在施工段打设临时点柱,架设特殊长梁,待特殊长梁架好后,再架设双抬棚。施工时采用人工配合风镐进行施工。
3、支护要求:支护材料为11#工字钢棚支护,抬棚长梁为2800×2200。抬棚上方铺设长梁为2900mm两头各加长300mm。周边铺设塑料网(1000×8000mm),网与网之间用塑料绳紧密相连,背木规格为:¢60mm、长1000mm,背木间隔距离300-400mm一根,要布置均匀水平成一条线,背木必须要刹紧背牢,不得松动。撑杆采用Φ 60×1000mm,梁端两头200mm处各打一根,柱头200mm处各打一根,柱头向下1200mm处各打一根,做到牢固有力。凡有空帮,空顶处一律用坑木背实背牢,顶部要接顶,不得有空帮空顶现象。(附图2:支护断面示意图) 4、装运方法
刮板输送机运至22采区皮带至22采区皮带巷上平道装矿车至主斜井底车场,经主斜井提升至地面。大块矸石背帮。 三、加强质量管理及文明生产要求:
1、生产技术科要提前给出中、腰线,采掘二队要严格按照中、腰线施工。
2、规格质量要求:验收员要棚棚动尺、拉线,对不合格的棚子不予验收,不计工作量,并在每架棚上做好标记,标明班次、时间等直到返工合格。
3、所整修架设的棚子要规整,严禁有里出外进、夹斜、歪扭棚现象。
4、支护材料为11#工字钢棚支护,抬棚梁2800mm两根,柱腿2200mm。上方铺设4根2600mm(净口)一头加长300mm长梁。
5、工字钢单棚支护。规格:2600×2200mm,柱窝200mm,上宽2600mm,下宽33mm;棚距800mm,误差±50mm;扎角80°,迎山角:6-8°迎1°误差±1°不得退山。巷道净宽偏差0-80mm,净高偏差0-80mm。
6、巷道净高不小于设计的30mm,不大于设计的50mm,巷道净高应保持梁中以下2000mm。
7、、巷道净宽中心线距任何一帮的间距不小于设计的50mm,不大于设计的100mm。
8、棚梁位置应垂直于巷道中心线,梁端扭距不超过≤50mm,梁与梁应保持平行。
9、施工期间,对原支护所拆下的背木,能复用的要复用,不能复用的统一回收。
10、当班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将矸石杂物清理干净,做到工完料净,不得影响行人、运输安全。
四、安全措施:
1、施工前,由跟班工长或班组长对施工地点进行隐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认该巷道内无安全隐患后,并保证符合施工条件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
2、施工前,作业人员进入施工地点时,必须随时观察巷道顶板及两帮状况,对顶板脱层或两帮有片帮迹象的地段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3、施工期间,必须有采掘二队安排人员跟班,及时协调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与调度室汇报,确保施工安全。 4、施工时严禁人员单独作业。
5、施工前必须将施工所需用的风镐、手镐等工具备齐,风管水管安装到施工地点,对皮带架设过桥,并保证能正常使用。 6、施工前,先检查风动工具是否灵敏可靠,要正确使用各类工具,严禁使用不完好工具,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更换。
7、施工前,巷道后路要备有单体液压支柱4根,和直径不大于16cm,长度不小于2.4米的圆木,数量不少于10根,要有足够的绞架刹顶坑木作以备用。
8、施工前,生产技术科提前在22013开口位置给出中腰线,采掘二队要严格按中腰线施工。
9、施工前,在22采区皮带巷开口位置处加打木点柱,点柱垂直支设在老梁下,点柱要硬打硬上,点柱要用Φ160mm、长2500mm圆木,并有150mm的硬柱窝。点柱要顺皮带巷打三排。
10、施工前,需在22013开口位置处采区轨道巷架设4根2900mm(净口)长梁(一头各加长300mm的穿梁),在架第一架特殊梁时,要2--3人同时抬梁,特殊梁下部要打三根点柱,点柱要硬打硬上。架
好一棚特殊梁后,将后路所打点柱逐根去掉,依次类推,直至4根特殊梁架好。
11、去开口处的工字钢棚时,必须严格坚持架一拆一的原则,由外向里逐棚进行,严禁大拆大卸,拆棚时,先去柱,后去梁,去梁时,必须有专人观山,其他人员均躲到完好的支架下面,以防止顶煤冒落出现伤人事故。
12、架新棚后拆除老棚时,首先检查老棚是否完好,在老棚下方打点柱,在安全的同时,人工刨柱腿,先去掉一端再去掉另一端。两端柱腿去完后再刨点柱,松动后用大锤将点柱砸倒,顶梁自然下落。 13、整个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其余人员不得在作业处。必须做到:(1)作业人员必须在完好的支护下进行作业,后路必须畅通;(2)必须有老工人观顶,有不安全状况时及时撤人至安全地点;(3)刨掉一端柱腿后,要对剩余不完整棚观察,有安全隐患时,在梁下增打点柱,确保去另一端柱腿时顶板处于稳定状态;(4)刨柱腿、回顶梁柱时,严禁人员进入空顶区及正回拆的棚下方,把梁、柱回拆后再进行下步作业。
14、架抬棚前,由于原巷道断面小,要刷出足够的位置架设双抬棚。
15、施工时,要安排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一人观山,两人刨柱窝,2--3人同时抬梁,确保安全施工。
16、在架双抬棚时,抬棚必须迎山有力,抬棚与长梁搭接处要用木楔背紧背牢。抬棚架好后,紧靠双抬棚架一基本工字钢棚,单棚,规格为梁长2600mm(净口)、柱长2200mm,扎角80°,下净宽3500mm,所架的基本棚必须顶紧梁端头。
17、22013下顺槽施工时,要正确使用好前探支护,且前探支护采用2根3m长的π型梁配合4个金属卡子使用,每次用风镐、手镐
刷出棚梁位置时,要及时挑梁,背上背木和塑料网,方可挖柱窝,任何情况下严禁施工人员在空顶下作业。
18、22013下顺槽施工时为防止空帮、空顶,必要时可根据情况要超前加打密集型穿枇护顶,采取缩小棚距或架密集棚支护,空顶时要用木料绞实背牢。
19、上梁时,要2~3人同时抬梁,同起同落,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扶柱人员的手不得靠近梁柱搭接处,严防挤伤。
20、运料时必须至少两人协作完成,并注意顶底板情况,如有杂物,必须清理后方可运料,抬放料时人员要协调一致确保安全,严防磕手碰脚现象发生。
22、施工期间,安检员、瓦检员要盯守施工现场,确保安全施工。 23、绞架期间,必须安排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观察顶板,顶板发生变化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4、防止冒顶及处理冒顶措施:
(1)加强巷道后路支架检查,发现有压力、支架变形,要由外向里逐棚加固处理。
(2)如施工地点前方出现冒顶堵塞巷道,工作人员先撤到后路支架完好的安全地点,在处理冒顶前,必须先检查加固施工地点后路10m范围内的支架情况,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处理冒顶。
(3)处理冒顶前,首先用长钎子找掉帮顶的活矸危岩,备足所用物料,后路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后路畅通无阻。
(4)在顶部绞架前,有瓦斯检查员检查高顶瓦斯和有毒有害气体,只有在瓦斯浓度小于1﹪以下时,方准进行绞架作业,在绞架时,必须有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观山,如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架上人员及时撤离。
(5)绞架时,最上面一层木料要顺巷排放三根,外露长度1.6-2.0米,外露部分上面用板梁封严,作为下个架眼的临时超前支护,以此类推,直至冒顶处理完毕。
25、当班工作结束后,必须将矸石、杂物、清理干净。 26、施工时,要有队干部跟班,现场负责安全、质量和措施落实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和队值班人员汇报现场情况,如有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处理不好时现场交,由队值班人员安排下一班处理。
27、避灾路线:
(1)如发生瓦斯、火灾事故时,作业人员首先清楚事故发生地点,然后迅速按避灾路线撤离:22采区皮带巷→22采区皮带机头→二
4
煤运输大巷→主斜井底→主斜井(升井)(附图3:避灾路线示意图)。 (2)避灾路线:如发生水灾事故时,作业人员首先清楚事故发生地点,然后迅速按避灾路线撤离:22采区皮带巷→22采区皮带机头→二4煤运输大巷→主斜井底→主斜井(升井)(附图3:避灾路线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