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文化活动自由的解读——以学术自由为视角

对文化活动自由的解读——以学术自由为视角

来源:刀刀网
2009年第36期 (总第148期) 现代企业文化 MODERN ENrERPRISE CU啪RE NO-36.2009 (CumulativetyNO.148) 对文化活动自由的解读 以学术自由为视角 吴思思 (河海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A.-frl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 以及与此关联的关于权利阐述的理由在于: (1)它们自身固有 富。从法律的角度对文化活动进行解读能够使我们更深层次地 的重要性; (2)它们在提供实现经济保障的政治激励因素上的 了解对文化活动保障的意义。学术自由是文化活动自由度实现 后果性作用; (3)它们在价值观和优先主次的产生、形成上的 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以对学术自由保障的必要性和重要 建设性作用。 意义入手,以期能够重视对文化活动自由的保护。 关键词:文化活动自由;学术自由;市场竞争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 145(2009)36—0185—02 1.文化活动自身的重要性。文化活动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 精神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化活动是人类在精神层面 上发展的要求,它改造了人,促进人类进化,提高了人民素养, 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对文化活动自由的行使和保障,就是人 们创造精神财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并享受那些精神财 富或精神文明成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上对文 化活动自由的规定,不仅是因为这种权利和自由对于建设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 一、文化活动自由及其意义 (一)文化的概述及其在法律上的含义 文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 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 因为人类的文化活动自由尤其是其中的科学研究活动,本来就 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狭义的文化则指排 属于一种致力于提倡批判至今为止的思想、理论或观点并在此 除人类社会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而专注于精 基础上进行创建或创新的精神活动,为此必然要求更加充分的  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泰勒曾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 自由。2.文化活动作为激励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后果性作用。文化 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 活动之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而且 某些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文化活动也可以反过来推动中国经济的 体”,这; 狭义的文化的早期经典之概括。 860年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使机器代替手工 在法律上,也是在狭义上使用文化的含义的。我国《》 发展。从1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 蒸汽时代”,到1870年第二次科技,人 第47条是这样规定公民文化活动自由的权利的: “中华人民共 业,人类社会进入“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 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再到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计算机为 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 先导的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的高科技 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由 的迅速崛起,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得 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化活动自由主要包括科学研究自由、文 到了质的提高。科学研究文化也就成了经济发展的动力,现代  学艺术创作自由、从事教育事业的自由、从事技术创新的自由 社会经济的竞争力也转变到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水平上来。同志也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如今, 这些精神创造领域内的。 拥有良好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文化、科技创新文化背景的劳动  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谈到,支持基本自由 者,是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人才。(二)对文化活动自由保障的意义 三、结语 传媒文化弥散性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传播的一 参考文献 [1】李美芝.性别角色面面观[M】.:联经出版社,1989 [2]罗世宏译.传播理论——呋源、方法与应用[M】.:五 南出版,2000. 般都是当下主流的价值观,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社会性别角色的 获取,大多来自大众媒介认可,以为来自多数人的认可的,就 是当下的价值观。因此,应当重视传媒文化对社会价值观的引 导和潜移默化。转型时期的现代中国,需要以积极正面的形象 以引导和促进男女两性在社会进程中的和谐发展。所以,传媒 的文化积淀来看,要消除传媒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不是一件 [3]周燕.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卟教育导 (2). 呈现两性关系。尤其需要以均衡的方式描绘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刊,2007,[4]王敏如.阅听人与电视剧互动情形之探索p].世新大学  文化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反思与重构乃当务之急。但是,从长期 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容易的事。因此,传媒文化在社会主流性别文化的构建,任重 而道远。 作者简介:汤勤(1964-),女,武汉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文学博士,研究方向:语言文化。 一185— 3.文化活动在形成公民道德价值观上的建设性作用。一个 学术自由所保护的学者们少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考虑。他们本 民族的文化底蕴包含着他们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观。这样一种 身就可能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会去关心社会的各个层面。 道德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重 一种学术对社会的贡献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是无法预见的, 要的指引作用。克隆作为一项科学研究,是否能促进社会的发 没有绝对正确的,有人提出不同见解,这是很正常的。这 展,各方有不同的反应。但起码克隆人是被我们的道德所不能 种正当的忧虑是值得和社会重视和认真对待的。既然没有 容忍的。文艺创作自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通过知识产权 人能确切把握或垄断真理,既然人的知识必然是基于对未来不 法来加以保护,然而不是任何文艺创作都是有益于人类的进步, 完全准确的预见之上;既然任何法律、、思想或理论都不 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对于那些黄色、暴力的创作是受到或 可能绝对“正确”,那么就没有理由压制不同意见。我们在凭借 是审查的。所以说人类创造的文化不全都是好的方面,破坏性 种思想指导我们行动时,只是建立在该思想的相对正确性上, 一的文化也是存在着的。一个民族中,优秀文化的成分越多,公 或者说目前最有利、最适当的基础上的,否则我们会因为害怕 民的道德价值观就会越高尚、越宽容,越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 出错而无法前行。对于一个意见,因其在各种机会的竞争中未 反之则是阻碍作用,如德国纳粹,虽然其历史是短暂的,但遭 被驳倒故假定其为真确,这是一回事;为了不许它驳辩而假定 受的打击是巨大的。 二、学术自由与文化活动自由 (一)学术自由与文化活动自由之内在关联 所谓学术自由,皆是指大学的学术人员在研究、发表和讨 论学术过程中,不受外来权威的干涉与控制的自由,其基本内 容则包括学术研究自由、研究发表自由、教授自由等。笔者认 为,学术自由是文化活动自由的最集中的体现,它甚至可以代 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发展程度。 首先,学术自由体现了文化活动的内在要求。文化活动是 人类一种思想的体现,是内在精神的表达。文化活动之自由, 表明了即使是为某些阶层所憎恶的、不能为之带来利益的活动 仍然可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国家不得任意剥夺。学术自由也就 是为了追求真理,怀着对知识的热情和真诚,探讨学术本身的 意义,即使在某些人看来那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谬论,但我 们依然得去保障它,这种对自然、对社会的思考,实际上 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自由的内在要求。 其次,文化活动的多样性是学术自由的外在表现。学术自 由不仅仅停留精神上,大学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讲学, 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大众,它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人们 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也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生活。 (二)为什么要学术自由 与学术自由相对应的是民主,与学术自由相反的是专 制主义。学术自由是对文化的支持和对服从文化的抵制。 历史实践已经证明,民主的的文化才是社会前进的方向, 的服从的文化虽然会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中心地位,但它从 来都是昙花一现。学术自由的主要机构——大学,对文化 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具有传授真理的责任,它形 成了个人的内在修养和思维,鼓励了个人信念的形成,是 文化形成的最好的发动机,培养了个人对文化的态度。 对于一种学术观点,没有人能够完全确认它的正确性或否 认它的正确性。因为不存在这样一类的“超人”能够事先预知 人类的一切,不犯任何错误。既然没有这样的人类存在,让他 们来判断哪些学术观点是正确的权威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让这 一权威建立起来便是不道德的,他们(少数人) “越权”行使 了全人类的权利,代替了其他人来判断问题,这是对其他人自 由判断的一种掠夺。他们狭隘地将自己的观点等同于真理,等 同于完全正确的观点,这是幼稚的,或者说是自私的。把自己 的意见强加于别人,而这个别人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意见。从 这一角度来看,这是强盗的行为,是一种霸权主义,是。 (三)学术自由市场竞争理论 穆勒在对言论自由做辩护时提出了著名的论辩:最纯粹的 真理来自于思想的自由市场,在那种市场中,没有一种意见会 遭到排斥。该论辩同样可以为学术自由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 一186~ 其真确性,这是另一回事。一个意见在各种不同意见的竞争中 仍能保留下来,就是一种可以指导我们行动的思想。不受反驳 的意见就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经过挑战而保留下来的,是受过 锻炼的,更能经得起推敲。可见,反对意见对某种正确性的重 要保证。 大学生们作为的思考者,他们有能力去辨别、去选择 他们所欣赏的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这样一来,一些无意义的见 解就会自然慢慢退出我们的大学和社会,而保留下来的将会是 那些对社会有意义的学术观点。 (四)学术自由的道德支撑 学术自由的道德性要求支持个人选择的自由,在学术领域 里,学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去研究和探索各种问题,对这样 的自由的支持便是笔者所认为的道德。大学教师在课堂上传播 知识,传播那些他们认为重要而真实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职 业道德所在。它是以学术自由为目的,从而推动国家和社会的 满足和需要。而不是功利主义的那种以学术自由为手段,以国 家和社会利益为目的。 对学术自由的保障同时蕴涵的是对个人信念至上观的鼓励 和保护,确立和捍卫的是一种排斥任何外来干涉的个人的 道德责任。早在1789年,苏格拉底就用服毒自杀的方式向世人 展现了他不屈不挠地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这就是我们对学术 自由所应付的道德责任。当然笔者不认为这种道德责任一定是 要为真理付出自己的生命,只是应当为地追求真理而努力。 学术自由的道德性就在于我们捍卫学术自由,当它被侵害 时,我们可以在任何程度上基于我们的情感、我们的道德而无 障碍地为之呐喊。学术自由不仅保护了那一小部分容易被忽视 的人群,而且也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观。这样一种 道德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我们的生活起到 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对学术自由的践踏还削弱了一个社会的文 化底蕴。所以,对学术自由的侵犯,不光是对知识的侵犯,更 是对整个民族、整个人类文化的摧残。 参考文献 …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学专题研究fM】.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的道德解读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1张千帆.学导论:原理与应用【M】.法律出版社, 2004. 【4](英)约翰 密尔.论自由【M】.商务印书馆出版,1959. 作者简介:吴思思,女,河海大学法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宪 法与行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