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基本概念江苏科技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基本概念江苏科技版知识精讲

来源:刀刀网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基本概念江苏科技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初二物理(上学期) 基本概念

1. 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一般需要做这样一些事: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交流和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2. 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叫做单位,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3.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比它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是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1km= 103 m, 1dm= 10-1 m, 1cm= 10-2 m, 1mm= 10-3 m,1um= 10-6 m, 1nm= 10-9 m。 4. 1光年= 9.46×1015 m。

5.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s。 6. 1min=60s 1h=60min=3600s

7. 测量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采用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8.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 正在发声 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传播需要 介质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 m/s。

9. 打雷时, 雷鸣 和 闪电 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先看到 闪电 ,后听到 雷声 ,是因为 声音 传播的速度要比 光 传播的速度要小得多的缘故。 10. 声音的三要素是 响度 , 音调 , 音色 。

11. 声音的 高低 叫音调,音调由声源振动的 频率 决定,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是20~20000Hz,叫做可听声。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次声波,超声和次声是人耳听 不 到的。

12. 声源振动的频率 越高 ,音调就高;声源振动的频率 低 ,音调就低。弦乐器音调的高低与弦的 粗细 、 松紧 、 长短 有关。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短音调越 高 ;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 高 ;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 高 。

13.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强弱 叫做响度。响度跟声源振动的 振幅 大小有关,还跟距离声源的 远近 有关。响度的单位是 分贝 ,符号是 dB 。音色反应 声音的品质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14. 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在声源产生处、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和在人耳处使噪声减弱。 15. 高音喇叭,听诊器做成现在这种形状,是为减小 声音的分散 。

16. 物体的 冷热程度 叫做温度,测温度的仪器叫 温度计 ,它是根据 测温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测温时应注意观察温度计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 17. 常用的温标是_摄氏温标,是科学家 摄尔修斯 首先制定的,把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零度,记作 0℃ ,把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 的温度规定为一百度,记作 100 ℃ 。比零摄氏度低12度的温度记作-12℃。 18. 温室效应、热岛效应、体温计(书P31-32)

19. 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 量程 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 ,读数时视线要与 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齐平;不能将温度计从 被测物体 中拿出来读数。 20. 固态 , 液态 和 气态 是自然界中一般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转化 。

21. 物质由 固态 变为 液态 的过程,叫熔化,它的相反过程是 凝固 。固体有两类,一类如 海波 , 冰 , 金属 等叫晶体,另一类如 松香 , 石蜡 , 玻璃 是

非晶体,晶体熔化时要 吸热 ,温度 不变 ,非晶体熔化时要 吸热 ,温度 不断升高 ,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 。

22. 质量相同的零摄氏度水和零摄氏度冰使物体冷却, 冰 效果好。

23. 通常情况下,冰的熔点是 0℃ ,水的沸点是 100 ℃ 。汽化有 蒸发 和 沸腾 两种方式,只在液体 表面 进行的汽化现象叫 蒸发 ,可以在 任何 温度下进行,液体温度越高,蒸发 越快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 越快 ,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 越快 。

24. 沸腾是在液体 内部 和 表面 同时进行的 剧烈的 汽化现象,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保持不变 ,把液体 沸腾的温度 叫沸点,沸点随 液面气压 变化而变化。 25. 汽化的相反过程是 液化 ,要使气体液化可以通过 降低温度 或 压缩体积 的方法实现。家中烧饭用的液化石油气是用 压缩体积 方法放在钢瓶里。

26. 干冰进入云层,就会很快_升华___,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_热量__,使空气温度____降低___,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__凝固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__溶化__为雨滴落到地面上。

27. 能____发光___的物体叫光源,光源有:太阳、恒星、开亮的电灯和点燃的蜡烛,以及萤火虫等。常见的非光源物体有:月亮、放电影的银幕、电子表的夜晶显示屏等。

光在_同一种均匀介质__ 中沿直线传播的,为了表示光的_传播____情况,我们常用一条_带箭头____直线来表示光的_传播路线__和__传播方向____,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都可以用光直线传播来解释。

28. 光 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 叫光速。光在真空 中传播得最快,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 不同 。

29. 光在 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叫光年,“光年”是 长度 单位。

30.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31. 光在反射时遵循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2. 如果大家都在亮处,当你从平面镜里看到别人的眼睛时,别人同时从平面镜中 能 (“能”还是”不能”),看到你的眼睛,这个现象证明了一个重要原理-------- 光路的可逆性 .

33. 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也是 平行 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如平面镜反射光 是镜面反射。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 光的漫反射 的缘故。

34. 如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入射角45 度。

35. 表面平且光滑 的镜子叫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是 不能 呈现在屏上的,是 虚 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 光的反射 形成的。

36. 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37.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同一 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 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增大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 不变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 法线 ,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

38. 透镜有两类,中间比边缘厚的叫 凸透镜 ;中间比边缘薄的叫 凹透镜 。透镜的中心叫 光心 ,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线都不改变方向。通过光心O和球面球心C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39. 凸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会聚 在主轴上一点,称为 焦 点,用字母 F 表示。

40.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u>2f,成 倒立 , 缩小 , 实 像。f2f>u>f,成 倒立 , 放大 , 实 像。V> 2f 。应用: 投影仪 。U当u=2f时,成 倒立 , 等大 , 实 像,当u=f 时, 不成 像。

41. 凹透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平行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将成为发散光线,将发散光线反向延长后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 虚焦 点。

42. 一个物体相对于 参照物位置的改变 叫做机械运动。 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 称为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个 参照物 而言的。所以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 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 没有 的。

4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程度有两种方法: 运动距离相同时比时间 和 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距离 。

44. 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v=s/t ,式中v代表 速度 ,s代表 路程 ,t代表 时间 。在变速运动中利用这个公式求出的是 平均 速度。

45.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米/秒(m/s) 。1米/秒= 3.6 千米/时。如汽车的速度为10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汽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0米 。 46. 物体的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的形状可分为 直线运动 和 曲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是否改变,又可分为 匀速直线运动 和 变速直线运动 。 速度不变 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相等 的。 速度变化 的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可用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大致情况。

47. 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目镜:焦距较大的凸透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