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讲义(一)
——九上文学常识、《陈涉世家》
班级 姓名
【 作业时间 家长检查签名 家长评价是否认真做全 】
一、文学常识(适当删减一些)
1、《鼎湖山听泉》是一篇________,作者是______。本文按照作者的_________来写,从_______角度来写泉水,表达了对泉水的喜爱之情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人生见解。
2、《林中小溪》是一篇_________,选自《林中水滴》,作者_________,_____作家。本文通过对小溪顽强精神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3、《飞江滴翠记黄山》是一篇________,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____________中黄山部分而写的。作者________,当代散文家、小说家。
4、《画山绣水》是一篇________,作者________,现代散文家。
5、《故乡》体裁是_______,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文章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_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具有代表性的两位主人公_______和_______,展现了旧时代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6、《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本文是一篇_________,按照“____于勒”“_____于勒”“_____于勒”“______于勒”的情节,展现了主人公________ 因于勒而前后变化的态度,揭露了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变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7、《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长篇 (体裁)___________,作者_______,原名________,现代作家,被授予“___________”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_______(体裁)《四世同堂》,________(体裁)《茶馆》、《龙须沟》等。
8、《多收了三五斗》是一篇___________,作者_______,原名叶绍钧。
9、《关雎》、《蒹葭》都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其中________还是首篇。这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________篇,又称“诗三百”。《诗经》按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类,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
10、《成功》是一篇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在论述成功之道时,作者以自己的个人经历说道理,分析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无论是治学还是干事业,都要靠勤奋,才能成功。
11、《白鹭》是一篇_______,作者______,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有、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等。主要作品有______(体裁)《女神》、________(体裁)《屈原》等。
12、茅盾,原名________,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是他为当代女作家_________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所作的文学评论。
13、《乡愁》选自《白玉苦瓜》,作者是著名教授诗人___________。
14、《绿》作者_______,本文是一篇_________散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运用了______________等手法多角度写绿。我们还学过他的_______散文___________,_______散文___________,
二、《陈涉世家》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 (朝代)著名 家, 家, 家。
2、本文出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 史。全书共
篇,鲁迅称其为 。
(二)重点词语解释
1、辍耕之垄上 2、怅恨久之 ..
3、苟富贵,无相忘 4、举大计亦死 ..
5、等死: 6、扶苏以数谏故 ..
7、又间令吴广 8、比至陈 ..
9、皆刑其长吏 10、死国可乎 ..
11、发闾左適戍渔阳 12、卜者知其指意 ..
13、为天下唱. 15、将军身被.坚执锐 17、诚.以吾众 19、次.所旁丛祠中 21、皆指目..陈胜 22、尉果笞.广 24、为坛而盟. 26、以 扶苏以.数谏故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14、 固以.
怪之矣 16、会.
天大雨 18、丹.
书帛曰 20、夜篝.
火 21、忿恚.
尉 23、借第令...
毋斩 25、邢.
其长吏 或以.
为死 以.
激怒其众
27、之 辍耕之垄上 鸿鹄之志哉 ..
怅恨久之 二世杀之 ..
29、罾鱼腹 30、楚人怜之 ..
(三)重点语句翻译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三、课外链接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20分)
[甲]吴广素爱人。……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4分)
①吴广素爱人 素: ②比至陈 比:
③使公即恒楚将 将: ④恒楚亡在泽中 亡: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4、 陈胜、吴广的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偶然性:
必然性:
5、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
初,陈涉既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妻之父亦往焉,陈王以众宾待之,长揖不拜。妻之父怒曰:“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不辞而去。陈王跪谢,遂不为顾。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辄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陈涉既为王 ( ) (2)诸将徇地至( ) ..
(3)为天下唱 ( ) (4)皆指目陈胜 ( )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陈王以众宾待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B.诸故人皆自引去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
C.不辞而去 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D.辄系而罪之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4、陈胜当初为何能取得的胜利?“既为王”又为何失败?试结合课文《陈涉世家》和选文进行分析。(4分)
(三)阅读《郑玄传》完成题目。(14分)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入西关①。事扶风马融②。融学门徒四百余人,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③,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④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⑤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
【注释】①关:指函谷关。②扶风马融: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尤长于古文经学。他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郑玄是其门徒。③
图纬:汉儒多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④通人:学识渊博的人。⑤方:儒家学说。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 ) ②闻玄善算 ( ) ..
③玄因从质诸疑义 ( ) ④遣使要玄 ( )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相同的一句是(2分)( )
例句:十余年乃归乡里
A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B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D乃悟前狼假寐 (《狼》)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时 大 将 军 袁 绍 总 兵 冀 州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以山东无足问者,乃入西关。(2分)
译文:
(2)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2分)
译文: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郑玄身上有哪些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一)答案
(一)1. 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 ④亡:逃亡(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3、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4分,各2分)
4、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2分) 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2分)(意思对即可)
5.、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4分,各2分)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当时桓楚
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二)1、(1)已经;(2)攻取;(3)同“倡”,倡导;(4)用手指(一项1分,共4分) 2、D(2分)
3、(1)客人在宫中出入越来越随便,(常常)跟人讲陈胜从前的一些事。
4、 胜利原因:(1)有抱负和反抗精神; (2)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3)充分的准备等
失败原因:(1)居功自傲,脱离群众;(2)不公正执法;(3)听信谗言等
当初,陈胜既已作了楚王,他过去的朋友们纷纷前往投靠。陈胜妻子的父亲也去了,但陈胜对他却以普通宾客相待,只是拱手高举行见面礼,并不下拜。陈胜的岳父因此生气地说:“依仗着叛乱,超越本分自封帝王的称号,且对长辈傲慢无礼,不能长久!”即不辞
而走。陈胜急忙跪下道歉,老人终究不予理会。陈胜的一位客人进进出出愈益放纵,谈论陈胜的往事。于是有人就劝陈胜道:“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您的威严。”陈胜便把这位客人杀了。如此,陈胜昔日的朋友都自动离去,从此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陈胜又任命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专管督察群臣的过失。众将领攻城掠地到达目的地,凡有不听从陈胜命令的,即被抓起来治罪。以苛刻纠察同僚的过失为忠诚之举,对于所不喜欢的人,不送交司法审理,即擅自进行处置。众将领因此都不再亲近依附于陈胜。这是陈胜所以失败的原因。
(三)1.(1)①适逢,恰巧遇到 ②善于,擅长 ③询问 ④通“邀”邀请 (2)D
2.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3.(1)因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郑玄往西入关。 (2)略
4. 好学上进,学识渊博,不卑不亢。(结合原文略)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通晓《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后又跟从东郡人张恭祖学习《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等。因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人关。通过涿郡的卢植,拜扶风人马融为师。马融有门徒四百余人,而能够进入厅堂听他亲自讲课的仅五十余人。马融平素骄傲自负,郑玄拜在他门下,三年都不能见他一面,马融只是让自己的高材生给郑玄授课。郑玄日夜探究、诵习,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厌倦。有一次遇上马融召集门生研讨图纬,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于是在楼上召见他。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郑玄独自出外游学,十多年才回到家乡。
当时大将军袁绍在冀州统领大军,派使者邀请郑玄,袁绍大会宾客,郑玄最后才到,就被请到上座。袁绍的客多是俊秀豪杰,各有才气而善辩,他们看见郑玄是个儒生,
不认为郑玄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大家竞相设置一些怪异的问题,各种学派的观点交替提出。郑玄依照儒家学说答辩应对,内容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大家都得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没有人不慨叹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