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7年考研数学二真题及答案

2007年考研数学二真题及答案

来源:刀刀网
2007年考研数学二真题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𝑥→0+时,与√𝑥等价的无穷小量是

(A)1−𝑒−√𝑥 (B)𝑙𝑛

1+𝑥1−√𝑥 (C)√1+√𝑥−1 (D)1−𝑐𝑜𝑠√𝑥 【答案】B。 【解析】 (当𝑥→0+)时 𝑙𝑛

1+𝑥1−√𝑥=[𝑙𝑛(1+𝑥)−𝑙𝑛(1−√𝑥)]~√𝑥

1

1

𝑒√𝑥~−√𝑥 √1+√𝑥−1~√𝑥 1−𝑐𝑜𝑠√𝑥~𝑥

22

几个不同阶的无穷小量的代数和,其阶数由其中阶数最低的项来决定。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B。

【考点】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 (2)函数𝑓(𝑥)=

(𝑒𝑥+𝑒)𝑡𝑎𝑛𝑥

1𝑥(𝑒𝑥−𝑒)1

在[−π,π]上的第一类间断点是𝑥=

(A)0 (B)1 (C)− (D) 2

2

𝜋

𝜋

【答案】A。 【解析】

1 / 23

A:由𝑙𝑖𝑚𝑒=0,𝑙𝑖𝑚𝑒=+∞得 −+

𝑥→0

𝑥→0

𝑥→0

1

𝑥1𝑥

𝑙𝑖𝑚𝑓(𝑥)=𝑙𝑖𝑚−

1

𝑥(𝑒+𝑒)𝑡𝑎𝑛𝑥1

𝑥→0−𝑥(𝑒𝑥−𝑒)

=𝑙𝑖𝑚

1𝑥𝑒+𝑒1

𝑥→0−𝑒𝑥−𝑒

∙∙

𝑡𝑎𝑛𝑥𝑥𝑡𝑎𝑛𝑥𝑥

=

𝑒−𝑒

∙1=−1

𝑥→0+

𝑙𝑖𝑚𝑓(𝑥)=𝑙𝑖𝑚+

𝑥→0

(𝑒𝑥+𝑒)𝑡𝑎𝑛𝑥

1

𝑥(𝑒𝑥−𝑒)

1

=𝑙𝑖𝑚+

𝑒𝑥+𝑒

1

1

𝑥→0𝑒𝑥−𝑒

=1∙1=1

所以𝑥=0是𝑓(𝑥)的第一类间断点; B:𝑙𝑖𝑚𝑓(𝑥)=𝑙𝑖𝑚

𝑥→1

𝑥→1

1

𝑥(𝑒+𝑒)𝑡𝑎𝑛𝑥1

𝑥(𝑒𝑥−𝑒)

=∞ =∞

C:𝑙𝑖𝑚𝜋𝑓(𝑥)=𝑙𝑖𝑚

𝑥→−

2

1𝑥(𝑒+𝑒)𝑡𝑎𝑛𝑥1𝜋

𝑥→− 𝑥

2𝑥(𝑒−𝑒)

D:𝑙𝑖𝑚𝑓(𝑥)=𝑙𝑖𝑚𝜋𝜋

𝑥→

2

(𝑒𝑥+𝑒)𝑡𝑎𝑛𝑥

1

𝑥(𝑒𝑥−𝑒)

1

𝑥→

=∞

2

所以𝑥=1,𝑥=± 都是𝑓(𝑥)的第二类间断点。 2

𝜋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

【考点】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3)如图,连续函数𝑦=𝑓(𝑥)在区间[−3,−2],[2,3]上的图形分别是直径为1的上、下半圆周,在区间[−2,0],[0,2]上的图形分别是直径为2的下、上半圆周,设𝐹(𝑥)=∫0𝑓(𝑡)𝑑𝑡,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𝐹(3)=−𝐹(−2)

43

𝑥

(B)𝐹(3)=𝐹(2)

4

5

(C)𝐹(−3)=𝐹(2)

4

3

(D)𝐹(−3)=−𝐹(−2)

4

5

𝑦 𝑦=𝑓(𝑥) 𝑥 -3 -2 -1 0 1 2 3 2 / 23

【答案】C。 【解析】 【方法一】

四个选项中出现的𝐹(𝑥)在四个点上的函数值可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确定

𝐹(3)=∫𝑓(𝑡)𝑑𝑡=∫𝑓(𝑡)𝑑𝑡+∫𝑓(𝑡)𝑑𝑡=−=𝜋 002

2

8

8

32

2

3

𝜋

𝜋

3

𝐹(2)=∫𝑓(𝑡)𝑑𝑡= 0

2

𝜋

𝐹(−2)=∫𝑓(𝑡)𝑑𝑡−∫𝑓(𝑡)𝑑𝑡=−(−)= 0−222𝐹(−3)=∫𝑓(𝑡)𝑑𝑡=−∫𝑓(𝑡)𝑑𝑡=−[−]=𝜋 0−3

8

2

8

−334

0

𝜋

𝜋

3

−20𝜋𝜋

则𝐹(−3)=𝐹(2) 【方法二】

由定积分几何意义知𝐹(2)>𝐹(3)>0,排除(B)

又由𝑓(𝑥)的图形可知𝑓(𝑥)的奇函数,则𝐹(𝑥)=∫𝑓(𝑡)𝑑𝑡为偶函数,0从而

𝐹(−3)=𝐹(3)>0,𝐹(−2)=𝐹(2)>0 显然排除(A)和(D),故选(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

【考点】高等数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的应用

(4)设函数𝑓(𝑥)在𝑥=0处连续,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若𝑙𝑖𝑚

𝑓(𝑥)𝑥→0𝑥

𝑥

存在,则𝑓(0)=0

3 / 23

(B)若𝑙𝑖𝑚

𝑥→0

𝑓(𝑥)+𝑓(−𝑥)

𝑥𝑓(𝑥)

存在,则𝑓(0)=0

(C)若𝑙𝑖𝑚

(D)若𝑙𝑖𝑚

𝑥→0

𝑥→0𝑥

𝑓(𝑥)−𝑓(−𝑥)

𝑥

存在,则𝑓′(0)存在

存在,则𝑓′(0)存在

【答案】D。 【解析】 (A):若𝑙𝑖𝑚

𝑥→0

𝑓(𝑥)𝑥

存在,因为𝑙𝑖𝑚𝑥=0 ,则𝑙𝑖𝑚𝑓(𝑥)=0 ,又已知函数

𝑥→0

𝑥→0

𝑥→0

𝑓(𝑥)在𝑥=0处连续,所以𝑙𝑖𝑚𝑓(𝑥)=𝑓(0),故𝑓(0)=0,(A)正确; (B):若𝑙𝑖𝑚

𝑥→0

𝑓(𝑥)+𝑓(−𝑥)

𝑥

存在,则𝑙𝑖𝑚[𝑓(𝑥)+𝑓(−𝑥)]=𝑓(0)+𝑓(0)=

𝑥→0

0,则𝑓(0)=0,故(B)正确。 (C) 𝑙𝑖𝑚

𝑓(𝑥)𝑥→0𝑥

存在,知𝑓(0)=0,则𝑙𝑖𝑚

𝑥→0

𝑓(𝑥)𝑥

=𝑙𝑖𝑚

𝑥→0

𝑓(𝑥)−𝑓(0)

𝑥

=𝑓′(0)

则𝑓′(0)存在,故(C)正确 (D) 𝑙𝑖𝑚

𝑥→0

𝑓(𝑥)−𝑓(−𝑥)

𝑥𝑥→0

𝑥→0

𝑓(𝑥)−𝑓(0)

𝑥

=𝑙𝑖𝑚[

𝑓(𝑥)−𝑓(0)

𝑥

𝑓(−𝑥)−𝑓(0)

𝑥

]存在,

不能说明𝑙𝑖𝑚存在

例如𝑓(𝑥)=|𝑥|在𝑥=0处连续, 𝑙𝑖𝑚

𝑥→0

𝑓(𝑥)−𝑓(−𝑥)

𝑥

存在,但是𝑓′(0)不存在,故命题(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D。

【考点】高等数学—一元函数微分学—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5)曲线𝑦=+𝑙𝑛 (1+𝑒𝑥)渐近线的条数为

𝑥1

(A)0 (B)1 (C)2 (D)3 【答案】D。 【解析】

4 / 23

由于

𝑙𝑖𝑚𝑦=𝑙𝑖𝑚+𝑙𝑛(1+𝑒𝑥)=∞,

𝑥→0

𝑥→0𝑥

1

则𝑥=0是曲线的垂直渐近线;

又 𝑙𝑖𝑚𝑦=𝑙𝑖𝑚[+𝑙𝑛(1+𝑒𝑥)]=0

𝑥→−∞

1

𝑥→−∞𝑥

1

𝑙𝑖𝑚𝑦=𝑙𝑖𝑚[+𝑙𝑛(1+𝑒𝑥)]=+∞

𝑥→+∞

𝑥→+∞𝑥

所以𝑦=0是曲线的水平渐近线;

斜渐近线:由于−∞一侧有水平渐近线,则斜渐近线只可能出现在+∞一侧。 𝑎=𝑙𝑖𝑚

𝑦

𝑥→+∞𝑥

=𝑙𝑖𝑚

𝑒𝑥

1

+𝑙𝑛(1+𝑒𝑥)𝑥𝑥→+∞

𝑥

=𝑙𝑖𝑚

1

𝑥→+∞𝑥2

+𝑙𝑖𝑚

𝑙𝑛(1+𝑒𝑥)

𝑥

𝑥→+∞

=0+𝑙𝑖𝑚

𝑥→+∞

𝑥→+∞1+𝑒𝑥=1

1

𝑥→+∞𝑥

𝑏=𝑙𝑖𝑚(𝑦−𝑥)=𝑙𝑖𝑚[+𝑙𝑛(1+𝑒𝑥)−𝑥] =𝑙𝑖𝑚[+𝑙𝑛(1+𝑒𝑥)−𝑙𝑛𝑒𝑥] =𝑙𝑖𝑚[+𝑙𝑛(1+

𝑥→+∞𝑥𝑥→+∞𝑥

1

1𝑒𝑥

1

)]=0

则曲线有斜渐近线𝑦=𝑥,故该曲线有三条渐近线。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D。

【考点】高等数学—一元函数微分学—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6)设函数𝑓(𝑥)在(0,+∞)内具有二阶导数,且𝑓′′(𝑥)>0 ,令𝑢𝑛=𝑓(𝑛)(𝑛=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𝑢1>𝑢2,则{𝑢𝑛}必收敛 (B)若𝑢1>𝑢2,则{𝑢𝑛}必发散 (C)若𝑢1<𝑢2,则{𝑢𝑛}必收敛 (D)若𝑢1<𝑢2,则{𝑢𝑛}必发散 【答案】D。

5 / 23

【解析】 【方法一】

图示法:由𝑓′′(𝑥)>0,知曲线𝑦=𝑓(𝑥)是凹的,

显然,图1排除选项(A),其中𝑢𝑛=𝑓(𝑛)→−∞;图2排除选项(B);图3排除选项(C),其中𝑢𝑛=𝑓(𝑛)→+∞;故应选(D)。

𝑦 𝑢1 𝑢2 𝑦 𝑢1 𝑢2 𝑦 𝑢1 𝑢2 𝑥 O 1 2 𝑥 O 1 2 𝑥 O 1 2 图1 图2 图3

【方法二】

排除法:取𝑓(𝑥)=(𝑥−2)2,显然在(0,+∞),𝑓′′(𝑥)=2>0,𝑓(1)=1>𝑓(2)=0,但𝑢𝑛=𝑓(𝑛)=(𝑛−2)2→+∞,排除A; 取𝑓(𝑥)=,在(0,+∞)上,𝑓′′(𝑥)>0,且𝑓(1)=1>𝑓(2)= ,但

𝑥

2

1

1

𝑢𝑛=𝑓(𝑛)=

1𝑛

→0,排除B;

取𝑓(𝑥)=𝑒𝑥, 在(0,+∞)上,𝑓′′(𝑥)>0,且𝑓(1)=𝑒<𝑓(2)=𝑒2,但𝑢𝑛=𝑓(𝑛)=𝑒𝑛→+∞,排除(C),故应选(D)。 【方法三】

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知

𝑢2−𝑢1=𝑓(2)−𝑓(1)=𝑓′(𝑐)>0,(1<𝑐<2) 当𝑛>2时,

𝑓(𝑛)=𝑓(𝑛)−𝑓(2)+𝑓(2)=𝑓′(𝜉)(𝑛−2)+𝑓(2) (2<𝜉<𝑛) 6 / 23

由于𝑓′′(𝑥)>0,且𝜉>𝑐,则𝑓′(𝜉)>𝑓′(𝑐)>0从而有 𝑓(𝑛)>𝑓′(𝑐)(𝑛−2)+𝑓(2)→+∞ 则有𝑢𝑛=𝑓(𝑛)→+∞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D。

【考点】高等数学—一元函数微分学—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7)二元函数𝑓(𝑥,𝑦)在点(0,0)处可微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𝑥,𝑦)→(0,0)

𝑙𝑖𝑚[𝑓(𝑥,𝑦)−𝑓(0,0)]=0

=0,且𝑙𝑖𝑚

=0

𝑦→0

𝑓(0,𝑦)−𝑓(0,0)

𝑦

𝑦→0

(B)𝑙𝑖𝑚

𝑥→0

𝑓(𝑥,0)−𝑓(0,0)

𝑥

=0

(C)

(𝑥,𝑦)→(0,0)𝑥→0

𝑙𝑖𝑚

𝑓(𝑥,𝑦)−𝑓(0,0)√𝑥2+𝑦2(D)𝑙𝑖𝑚[𝑓′𝑥(𝑥,0)−𝑓′𝑥(0,0)]=0,且𝑙𝑖𝑚[𝑓′𝑦(0,y)−𝑓′𝑦(0,0)]=0 【答案】C。 【解析】 由

(𝑥,𝑦)→(0,0)

𝑥

𝑙𝑖𝑚

𝑓(𝑥,𝑦)−𝑓(0,0)√𝑥2+𝑦2=0可得

√𝑥2+02𝑙𝑖𝑚

𝑥→0

𝑓(𝑥,0)−𝑓(0,0)

=𝑙𝑖𝑚

𝑥→0

𝑓(𝑥,0)−𝑓(0,0)√𝑥2∙

𝑥

=0

即𝑓′𝑥(0,0)=0,同理𝑓′𝑦(0,0)=0 从而𝑙𝑖𝑚

[𝑓(∆𝑥,∆𝑦)−𝑓(0,0)]−(𝑓′𝑥(0,0)∆𝑥+𝑓′𝑦(0,0)∆𝑦)

𝜌

𝑓(∆𝑥,∆𝑦)−𝑓(0,0)

𝜌

𝜌→0𝜌→0

=0

=𝑙𝑖𝑚=𝑙𝑖𝑚

𝑓(∆𝑥,∆𝑦)−𝑓(0,0)√∆𝑥2+∆𝑦2𝜌→0根据可微的判定条件可知函数𝑓(𝑥,𝑦)在点(0,0)处可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

【考点】高等数学—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7 / 23

(8)设函数𝑓(𝑥,𝑦)连续,则二次积分∫𝜋𝑑𝑥∫𝑓(𝑥,𝑦)𝑑𝑦等于 𝑠𝑖𝑛𝑥

2𝜋1

(A)∫𝑑𝑦∫𝑓(𝑥,𝑦)𝑑𝑥 0𝜋+𝑎𝑟𝑐𝑠𝑖𝑛𝑦(B) ∫𝑑𝑦∫𝑓(𝑥,𝑦)𝑑𝑥 0𝜋−𝑎𝑟𝑐𝑠𝑖𝑛𝑦(C)∫𝑑𝑦∫𝜋

0

21𝜋

1𝜋

1𝜋+𝑎𝑟𝑐𝑠𝑖𝑛𝑦

𝑓(𝑥,𝑦)𝑑𝑥 𝑓(𝑥,𝑦)𝑑𝑥

(D) ∫𝑑𝑦∫𝜋

0

21𝜋−𝑎𝑟𝑐𝑠𝑖𝑛𝑦

【答案】B。 【解析】

交换积分次序,已知<𝑥<𝜋,𝑠𝑖𝑛𝑥<𝑦<1,则可得

2𝜋

0<𝑦<1,𝜋−𝑎𝑟𝑐𝑠𝑖𝑛𝑦<𝑥<𝜋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B。

【考点】高等数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9)设向量组𝛂1,𝛂2,𝛂3线性无关,则下列向量组线性相关的是 ....(A)𝛂1−𝛂2,𝛂2−𝛂3,𝛂3−𝛂1 (B)𝛂1+𝛂2,𝛂2+𝛂3,𝛂3+𝛂1 (C)𝛂1−2𝛂2,𝛂2−2𝛂3,𝛂3−2𝛂1 (D)𝛂1+2𝛂2,𝛂2+2𝛂3,𝛂3+2𝛂1 【答案】A。 【解析】

(A):因为(𝛂1−𝛂2)+ (𝛂2−𝛂3)+(𝛂3−𝛂1)=𝟎, 所以向量组𝛂1−𝛂2,𝛂2−𝛂3,𝛂3−𝛂1线性相关;

8 / 23

(B):

10

(𝛂1+𝛂2,𝛂2+𝛂3,𝛂3+𝛂1)=(𝛂1,𝛂2,𝛂3)[11

01

101𝑪=[110]

011

10] 1

因为𝛂1,𝛂2,𝛂3线性无关,所以判断𝛂1+𝛂2,𝛂2+𝛂3,𝛂3+𝛂1线性无关⇔|𝑪|≠0 10由于|11

01(C):

10−2

(𝛂1−2𝛂2,𝛂2−2𝛂3,𝛂3−2𝛂1)=(𝛂1,𝛂2,𝛂3)[−210]

0−21

10−2

同理𝛂1−2𝛂2,𝛂2−2𝛂3,𝛂3−2𝛂1线性|−210|=−7≠0,

0−21无关; (D):

102

(𝛂1+2𝛂2,𝛂2+2𝛂3,𝛂3+2𝛂1)=(𝛂1,𝛂2,𝛂3)[210]

021

102

|210|=9≠0,同理𝛂1+2𝛂2,𝛂2+2𝛂3,𝛂3+2𝛂1线性无关;

021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

【考点】线性代数—向量—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 2−1

(10)设矩阵𝑨=[−12

−1−1

−1100

−1],𝑩=[010],则𝑨与𝑩

0002

1

0|=2≠0,故知𝛂1+𝛂2,𝛂2+𝛂3,𝛂3+𝛂1线性无关; 1

(A)合同,且相似 (B)合同,但不相似 (C)不合同,但相似 (D)既不合同,也不相似

9 / 23

【答案】B。 【解析】

根据相似的必要条件:∑𝑎𝑖𝑖=∑𝑏𝑖𝑖,易得𝑨和𝑩肯定不相似, 合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具有相同的正惯性指数、负惯性指数。 由

𝜆−211𝜆𝜆𝜆

|𝜆𝑬−𝑨|=|1𝜆−21|=|1𝜆−21|

11𝜆−211𝜆−2

=𝜆(𝜆−3)2

知矩阵𝑨的特征值3,3,0 故二次型𝒙𝑇𝑨𝒙的正惯性指数𝑝=2 ,负惯性指数𝑞=0,而二次型𝒙𝑇𝑩𝒙也是正惯性指数𝑝=2,负惯性指数𝑞=0,所以𝑨和𝑩合同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B。

【考点】线性代数—二次型—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𝑙𝑖𝑚

𝑥→0

𝑎𝑟𝑐𝑡𝑎𝑛𝑥−𝑠𝑖𝑛𝑥

𝑥316

= 。

【答案】−。 【解析】 【方法一】 𝑙𝑖𝑚

𝑥→0

𝑎𝑟𝑐𝑡𝑎𝑛𝑥−𝑠𝑖𝑛𝑥

𝑥3=𝑙𝑖𝑚

𝑥→011

1

−𝑐𝑜𝑠𝑥1+𝑥23𝑥2 (洛必达法则)

1132

16

=𝑙𝑖𝑚

3𝑥→03𝑥→0

1−𝑐𝑜𝑠𝑥−𝑥2𝑐𝑜𝑠𝑥

𝑥2(1+𝑥2)1−𝑐𝑜𝑠𝑥𝑥2 =𝑙𝑖𝑚[−𝑐𝑜𝑠𝑥]=[−1]=−

10 / 23

【方法二】

泰勒公式:𝑠𝑖𝑛𝑥=𝑥−(𝑎𝑟𝑐𝑡𝑎𝑛𝑥)′=

11+𝑥2𝑥33

𝑥33!

+𝑜(𝑥3)

=1−𝑥2+𝑜(𝑥2)

𝑎𝑟𝑐𝑡𝑎𝑛𝑥=𝑥−𝑙𝑖𝑚

𝑥→0

𝑎𝑟𝑐𝑡𝑎𝑛𝑥−𝑠𝑖𝑛𝑥

𝑥3+ 𝑜(𝑥3)

[𝑥−

𝑥3𝑥3

+ 𝑜(𝑥3)]−[𝑥−+𝑜(𝑥3)]33!𝑥3=𝑙𝑖𝑚

𝑥→0

=𝑙𝑖𝑚

𝑥→0

(−+)𝑥3+𝑜(𝑥3)

𝑥31136=− 6

1

【方法三】 𝑙𝑖𝑚

𝑥→0

𝑎𝑟𝑐𝑡𝑎𝑛𝑥−𝑠𝑖𝑛𝑥

𝑥3

=𝑙𝑖𝑚

𝑥→0

𝑎𝑟𝑐𝑡𝑎𝑛𝑥−𝑥

𝑥3

13+𝑙𝑖𝑚

𝑥→0

13𝑥6𝑥3

𝑥−𝑠𝑖𝑛𝑥𝑥316

=𝑙𝑖𝑚

−𝑥3

𝑥→0𝑥3

+𝑙𝑖𝑚

𝑥→016

=−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

【考点】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

高等数学—一元函数微分学—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

𝜋𝑥=𝑐𝑜𝑠𝑡+𝑐𝑜𝑠2𝑡

(12)曲线{上对应于𝑡=的点处的法线斜率

4𝑦=1+𝑠𝑖𝑛𝑡

为 。 【答案】1+√2。 【解析】 切线斜率𝑘=

𝜋4

𝑑𝑦𝑑𝑥

=

𝑦′(𝑡)𝑥′(𝑡)

= 𝑐𝑜𝑠𝑡−𝑠𝑖𝑛𝑡−2𝑠𝑖𝑛𝑡𝑐𝑜𝑠𝑡

𝑡=代入,得𝑘=−11+√2所以对应的法线斜率为1+√2 11 / 23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1+√2。

【考点】高等数学—一元函数微分学—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13)设函数𝑦=【答案】

12𝑥+3

,则𝑦(𝑛)(0)= 。 。

(−1)𝑛2𝑛𝑛!3𝑛+1【解析】 【方法一】

先求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归纳总结𝑛阶导数 则 𝑦=

12𝑥+3

=(2𝑥+3)−1

𝑦′=(−1) (2𝑥+3)−2∙2 𝑦′′=(−1)(−2) (2𝑥+3)−3∙22

由此可归纳得到

𝑦(𝑛)=(−1)𝑛𝑛!(2𝑥+3)−(𝑛+1)∙2𝑛

则𝑦

(𝑛)

(

0)=

(−1)𝑛2𝑛𝑛!3𝑛+1

【方法二】

利用幂级数展开,为求𝑦(𝑛)(0)将𝑦=则其展开式中𝑥的𝑛次幂项的系数为

12𝑥+3

12𝑥+3𝑛!

在𝑥=0处展开为幂级数,

𝑦(𝑛)(0)

,即可求出𝑦(𝑛)(0)。

=

11

1

3

31+2𝑥

2

2

2

𝑛2𝑛(−1)(𝑥)3

=[1−𝑥+(𝑥)+⋯+

333所以

𝑦(𝑛)(0)𝑛!(𝑛)(

+⋯]

=

2𝑛𝑛(−1)()3(−1)𝑛2𝑛𝑛!3𝑛+1∙ 3

1

推出𝑦

0)=

(−1)𝑛2𝑛𝑛!3𝑛+1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

12 / 23

【考点】高等数学—一元函数微分学—高阶导数

(14)二阶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𝑦′′−4𝑦′+3𝑦=2𝑥𝑒2𝑥的通解为𝑦= 。

【答案】𝑦=𝐶1𝑒𝑥+𝐶2𝑒3𝑥−2𝑒2𝑥,其中𝐶1,𝐶2为任意常数 【解析】

对应齐次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𝜆2−4𝜆+3=0⇒𝜆1=1,𝜆2=3

则对应齐次方程的通解为𝑦=𝐶1𝑒𝑥+𝐶2𝑒3𝑥 设原方程特解为𝑦∗=𝐴𝑒2𝑥,代入原方程可得

4𝐴𝑒2𝑥−8𝐴𝑒2𝑥+3𝐴𝑒2𝑥=2𝑒2𝑥⇒𝐴=−2 所以原方程的特解为𝑦∗=−2𝑒2𝑥

故原方程的通解为𝑦=𝐶1𝑒𝑥+𝐶2𝑒3𝑥−2𝑒2𝑥,其中𝐶1,𝐶2为任意常数,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𝑦=𝐶1𝑒𝑥+𝐶2𝑒3𝑥−2𝑒2𝑥,其中𝐶1,𝐶2为任意常数。

【考点】高等数学—常微分方程—简单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15)设𝑓(𝑢,𝑣)是二元可微函数,𝑧=𝑓(,),则𝑥

𝑥𝑦𝑦𝑥

𝜕𝑧𝜕𝑥

−𝑦

𝜕𝑧𝜕𝑦

= 。

【答案】−2(𝑓′1−𝑓′2)。

𝑥

𝑦

𝑦𝑥

【解析】 利用求导公式

𝜕𝑧𝜕𝑥

=−

𝑦𝑥

𝑓′1+𝑓′2 2

𝑦

1𝜕𝑧𝜕𝑦

=𝑓′1−

𝑥

1𝑥𝑦2

𝑓′2

13 / 23

所以𝑥

𝜕𝑧𝜕𝑥

−𝑦

𝜕𝑧𝜕𝑦

=−2(𝑓′1−𝑓′2)

𝑥

𝑦𝑦𝑥

𝑥𝑦

𝑦𝑥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2(𝑓′1−𝑓′2)。

【考点】高等数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 00

(16)设矩阵𝑨=[

00【答案】1。 【解析】 因为

00𝑨2=[

00

所以𝑟(𝑨3)=1。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1。

【考点】线性代数—矩阵—矩阵的乘法,矩阵的秩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满分8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设𝑓(𝑥)是区间[0,]上单调、可导函数,且满足

4𝑓(𝑥)𝜋

1000010000

],则𝑨3的秩为 。 10

00001000000100],𝑨3=[0000000

00010] 00

0

𝑓

−1

𝑐𝑜𝑠𝑡−𝑠𝑖𝑛𝑡

(𝑡)𝑑𝑡=∫𝑡𝑑𝑡 𝑠𝑖𝑛𝑡+𝑐𝑜𝑠𝑡0

𝑥

其中𝑓−1是𝑓的反函数,求𝑓(𝑥) 【解析】

14 / 23

等式 ∫0

𝑓(𝑥)

𝑓−1(𝑡)𝑑𝑡=∫𝑡0

𝑓

−1[

𝑥𝑐𝑜𝑠𝑡−𝑠𝑖𝑛𝑡𝑠𝑖𝑛𝑡+𝑐𝑜𝑠𝑡′(

𝑑𝑡两端同时对𝑥求导,得

𝑐𝑜𝑠𝑥−𝑠𝑖𝑛𝑥

𝑓(𝑥)]𝑓𝑥)=𝑥 𝑠𝑖𝑛𝑥+𝑐𝑜𝑠𝑥,𝑓′(𝑥)=𝑥

𝑐𝑜𝑠𝑥−𝑠𝑖𝑛𝑥𝑠𝑖𝑛𝑥+𝑐𝑜𝑠𝑥

即𝑥𝑓′(𝑥)=𝑥则𝑓(𝑥)=∫

𝑐𝑜𝑠𝑥−𝑠𝑖𝑛𝑥𝑠𝑖𝑛𝑥+𝑐𝑜𝑠𝑥

𝑥∈[0,]

4

𝜋

𝑐𝑜𝑠𝑥−𝑠𝑖𝑛𝑥𝑠𝑖𝑛𝑥+𝑐𝑜𝑠𝑥𝑓(0)

𝑑𝑥=𝑙𝑛(𝑠𝑖𝑛𝑥+𝑐𝑜𝑠𝑥)+𝐶

由原题设知∫0

𝑓−1(𝑡)𝑑𝑡=0

𝜋4

𝜋4

因为𝑓(𝑥)是区间[0,]上单调、可导函数,则𝑓−1(𝑡)的值域为[0,],它是单调,非负的。故必有𝑓(0)=0

𝑓(0)=𝑙𝑖𝑚𝑓(𝑥)=𝑙𝑖𝑚[𝑙𝑛(𝑠𝑖𝑛𝑥+𝑐𝑜𝑠𝑥)]+𝐶=𝐶=0

𝑥→0

𝑥→0

所以𝑓(𝑥)=𝑙𝑛(𝑠𝑖𝑛𝑥+𝑐𝑜𝑠𝑥)

【考点】高等数学—一元函数积分学—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 (18)(本题满分11分) 设𝐷是位于曲线𝑦=√𝑥𝑎无界区域。

(I)求区域𝐷绕𝑥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旋转体的体积𝑉(𝑎); (II)当𝑎为何值时,𝑉(𝑎)最小,并求最小值。 【解析】 (I)旋转体体积为

+∞2𝑉(𝑎)=𝜋∫𝑦(𝑥)𝑑𝑥0

𝑥+∞𝑎𝜋−

=−(𝑥𝑎𝑎)|

𝑙𝑛𝑎0𝑎2

𝑥2𝑎(𝑎>1,0≤𝑥<+∞)下方,𝑥轴上方的

=+

𝑥

+∞−𝜋∫𝑥𝑎𝑎𝑑𝑥0

=

𝑥

+∞−

−∫𝑥𝑑𝑎𝑎 𝑙𝑛𝑎0

𝑎𝜋

+∞−𝑥

𝑎𝑎𝑑𝑥 ∫0𝑙𝑛𝑎𝑎𝜋

=π(

𝑙𝑛𝑎

)

(II)𝑉′(𝑎)=2π

𝑎(𝑙𝑛𝑎−1)𝑙𝑛3𝑎

令𝑉′(𝑎)=0,得𝑙𝑛𝑎=1,𝑎=𝑒

15 / 23

当1<𝑥<𝑒时,𝑉′(𝑎)<0, 𝑉(𝑎)单调减少; 当𝑎>𝑒时,𝑉′(𝑎)>0, 𝑉(𝑎)单调增加。 所以𝑎=𝑒时,旋转体体积最小,最小体积为 𝑉(𝑒)=𝜋𝑒2 【考点】高等数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定积分的应用 (19)(本题满分10分)

2

求微分方程𝑦′′(𝑥+𝑦′)=𝑦′满足初始条件𝑦(1)=𝑦′(1)=1的特

解 【解析】

设𝑦′=𝑝,则𝑦′′=𝑝′,原方程变为𝑝′(𝑥+𝑝2)=𝑝 则

𝑑𝑝𝑑𝑥

=+𝑝,解之得𝑥=𝑝(𝑝+𝐶1),将𝑝(1)=1代入得𝐶1=0

𝑝2

2

23𝑥

得𝑥=𝑝⇒𝑦=√𝑥⇒𝑦=𝑥+𝐶2 3结合𝑦(1)=1,得𝐶2= 31

2

3

所以𝑦=𝑥+

3

3

21

【考点】高等数学—常微分方程—可用简单的变量代换求解的某些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 (20)(本题满分11分)

已知函数𝑓(𝑢)具有二阶导数,且𝑓′(0)=1 ,函数𝑦=𝑦(𝑥)由方程𝑦−𝑥𝑒

𝑦−1

=1所确定,设𝑧=𝑓(𝑙𝑛𝑦−𝑠𝑖𝑛𝑥),求

𝑑2𝑧𝑑𝑥

|2𝑥=0𝑑𝑥𝑥=0

,

𝑑𝑧

|

【解析】

在𝑦−𝑥𝑒𝑦−1=1中令𝑥=0得𝑦=1 方程𝑦−𝑥𝑒𝑦−1=1两端对𝑥求导得

16 / 23

𝑦′−𝑒𝑦−1−𝑥𝑒𝑦−1𝑦′=0 𝑥=0, 𝑦=1代入上式得𝑦′(0)=1 上式两端再对𝑥求导得

−𝑦′+(2−𝑦)𝑦′′−𝑒𝑦−1𝑦′=0 可得𝑦′′(0)=2 又

𝑑𝑧𝑑𝑥𝑑𝑧

2

=𝑓′(𝑙𝑛𝑦−𝑠𝑖𝑛𝑥)(−𝑐𝑜𝑠𝑥)

𝑦

𝑦′

则|

𝑑2𝑧𝑑𝑥2𝑑𝑥𝑥=0

=0

𝑦′𝑦

2

𝑦′′𝑦

=𝑓′′(𝑙𝑛𝑦−𝑠𝑖𝑛𝑥)(−𝑐𝑜𝑠𝑥)+𝑓′(𝑙𝑛𝑦−𝑠𝑖𝑛𝑥)[

𝑦′

2

𝑦2+

𝑠𝑖𝑛𝑥] 𝑑2𝑧′()(′())=𝑓02−1=𝑓0=1 |2𝑑𝑥𝑥=0

【考点】高等数学—一元函数微分学—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 (21)(本题满分11分)

设函数𝑓(𝑥),g(𝑥)在[𝑎,𝑏]上连续,在(𝑎,𝑏)内具有二阶导数,且存在相等的最大值,𝑓(𝑎)=g(𝑎),𝑓(𝑏)=g(𝑏),证明:存在𝜉∈(𝑎,𝑏),使得𝑓′′(𝜉)=g′′(𝜉)。 【解析】 【方法一】

令𝐹(𝑥)=𝑓(𝑥)−g(𝑥),则𝐹(𝑎)=𝐹(𝑏)=0

设𝑓(𝑥),g(𝑥)在(𝑎,𝑏)内的最大值为𝑀,且分别在𝛼∈(𝑎,𝑏),𝛽∈(𝑎,𝑏)时取到,即𝑓(𝛼)=g(𝛽)=𝑀 若𝛼=𝛽,取到𝜂=𝛼,即𝐹(𝜂)=0;

17 / 23

若𝛼≠𝛽,则

𝐹(𝛼)= 𝑓(𝛼)−g(𝛼)=𝑀−g(𝛼)≥0 𝐹(𝛽)= 𝑓(𝛽)−g(𝛽)=𝑓(𝛽)−𝑀≤0

此时,由连续函数介值定理知在𝛼,𝛽之间至少存在点𝜂,𝐹(𝜂)=0 综上所述,存在𝜂∈(𝑎,𝑏),使得𝐹(𝜂)=0

由罗尔定理知,存在𝜉1∈(𝑎,𝜂),𝜉2∈(𝜂,𝑏) ,使得𝐹′(𝜉1)=0,𝐹′(𝜉2)=0;

再由罗尔定理知,存在𝜉∈(𝜉1,𝜉2) ,使得𝐹′′(𝜉)=0,即𝑓′′(𝜉)=g′′(𝜉)。 【方法二】

用反证法证明存在𝜂∈(𝑎,𝑏),使得𝐹(𝜂)=0:

假设不存在𝜂∈(𝑎,𝑏),使得𝐹(𝜂)=0,则由𝐹(𝑥)的连续性知对于一切𝑥∈(𝑎,𝑏), 𝐹(𝑥)恒大于零或恒小于零。

设𝐹(𝑥)>0,设g(𝑥)在𝑥0∈(𝑎,𝑏)取到最大值,则𝐹(𝑥0)=𝑓(𝑥0)−g(𝑥0)>0,即𝑓(𝑥0)>g(𝑥0) ,从而可知𝑓(𝑥)在𝑥∈(𝑎,𝑏)上的最大值比g(𝑥)在𝑥∈(𝑎,𝑏)上的最大值要大,与题设矛盾,所以假设命题不成立。

存在𝜂∈(𝑎,𝑏),使得𝐹(𝜂)=0

所以由罗尔定理知,存在𝜉1∈(𝑎,𝜂),𝜉2∈(𝜂,𝑏) ,使得𝐹′(𝜉1)=0,𝐹′(𝜉2)=0;

再由罗尔定理知,存在𝜉∈(𝜉1,𝜉2) ,使得𝐹′′(𝜉)=0,即𝑓′′(𝜉)=g′′(𝜉)。

18 / 23

【考点】高等数学—一元函数微分学—微分中值定理 (22)(本题满分11分) 设二元函数 𝑓(𝑥,𝑦)={𝑥2,|𝑥|+|𝑦|≤1

1√𝑥2+𝑦

计算二重积分∬𝑓(𝑥,𝑦)𝑑𝜎,其中𝐷𝐷

,1<|𝑥|+|𝑦|≤22

={(𝑥,𝑦)||𝑥|+|𝑦|≤2}

【解析】

因为被积函数关于𝑥,𝑦均为偶函数,且积分区域关于𝑥,𝑦轴均对称,所以

𝑓(𝑥,𝑦)𝑑𝜎=4∬𝑓(𝑥,𝑦)𝑑𝜎 ,𝐷1为𝐷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 ∬𝐷𝐷

1

𝑓(𝑥,𝑦)𝑑𝜎∬𝐷1

2

=∬𝑥𝑑𝜎+∬𝑥+𝑦≤1,𝑥≥0,𝑦≥01≤𝑥+𝑦≤2,𝑥≥0,𝑦≥01

2−𝑥

1√𝑥2+𝑦2

1√𝑥2+𝑦2𝑑𝜎

=∫𝑑𝑥∫00

2

11−𝑥2−𝑥

𝑥2𝑑𝑦+(∫𝑑𝑥∫01−𝑥

1√𝑥2+𝑦2𝑑𝑦+

∫𝑑𝑥∫10=

112

𝑑𝑦)

+√2𝑙𝑛 (1+√2)

1

1

所以∬𝑓(𝑥,𝑦)𝑑𝜎=4∬𝑓(𝑥,𝑦)𝑑𝜎=+4√2𝑙𝑛 (1+√2) 𝐷𝐷3

【考点】高等数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23)(本题满分11分)

𝑥1+𝑥2+𝑥3=0

设线性方程组 {𝑥1+2𝑥2+𝑎𝑥3=0 ①

𝑥1+4𝑥2+𝑎2𝑥3=0与方程𝑥1+2𝑥2+𝑥3=𝑎−1 ② 有公共解,求𝑎的值及所有公共解。

19 / 23

【解析】 【方法一】

方程组有公共解,即为将两个方程联立的解 𝑥1+𝑥2+𝑥3=0𝑥1+2𝑥2+𝑎𝑥3=0

③ {

𝑥1+4𝑥2+𝑎2𝑥3=0𝑥1+2𝑥2+𝑥3=𝑎−1

对联立方程组的增广矩阵进行初等行变换,有 01110111

001𝑎−1012𝑎

𝑨=[ ⋮ ]→[ ⋮ ]

14𝑎2003𝑎2−10121𝑎−1010𝑎−1

1−𝑎101

𝑎−1010

→[ ⋮ ]

1−𝑎00𝑎−1

(𝑎−1)(𝑎−2)000

已知方程组有解,所以应有(𝑎−1)(𝑎−2)=0,𝑎=1,𝑎=2 10

𝑎=1时,𝑨→[

00

1000 ⋮ ] 0000−1

此时,公共解为:𝒙=𝑘[0],其中𝑘为任意常数。

1

101−10101

𝑎=2时,𝑨→[ ⋮ ]

001−10000

0

此时,有唯一的公共解为𝒙=[1]

−1【方法二】

1

先求方程组①的解,其系数行列式为|1

1

11

2𝑎|=(𝑎−1)(𝑎−2) 4𝑎2

0100

当𝑎≠1,𝑎≠2时,方程组①只有零解,但此时𝒙=(0,0,0)𝑇不是方

20 / 23

程②的解,所以公共解发生在𝑎=1或𝑎=2时, 当𝑎=1时,对方程组①的系数矩阵进行初等行变换 111101[121]→[010]

000141

−1

方程组①的通解为𝒙=𝑘[0], 其中𝑘为任意常数。

1

此解也满足方程组②,所以此时方程组①和②的公共解为𝒙=−1

𝑘[0], 其中𝑘为任意常数。

1当𝑎=2时,同样求方程组①的通解

111111100[122]→[011]→[011]

0330001440

方程组①的通解为𝒙=𝑘[−1], 其中𝑘为任意常数。

1将其代入方程组②中得:0+2(−𝑘)+𝑘=1

0

得𝑘=−1,因此此时方程组①和②的公共解为𝒙=[1]

−1

【考点】线性代数—线性方程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24)(本题满分11分)

设3阶实对称矩阵𝑨的特征值为𝜆1=1,𝜆2=2,𝜆3=−2 ,且𝜶1=(1,−1,1)𝑇是𝑨的属于𝜆1的一个特征向量,记𝑩=𝑨5−4𝑨3+𝑬 ,其中𝑬为3阶单位矩阵。

(I)验证𝜶1是矩阵𝑩的特征向量,并求𝑩的所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II)求矩阵𝑩。

21 / 23

【解析】

(I)由𝑨𝜶=𝜆𝜶知𝑨𝑛𝜶=𝜆𝑛𝜶,那么

𝑩𝜶1=(𝑨5−4𝑨3+𝑬)𝜶1=𝑨5𝜶1−4𝑨3𝜶1+𝜶1

=(𝜆15−4𝜆13+1)𝜶1=−2𝜶1

所以𝜶1是矩阵属于𝑩特征值𝜇1=−2的特征向量 同理,𝑨𝜶2=𝜆2𝜶2,𝑨𝜶3=𝜆3𝜶3,有 𝑩𝜶2=(𝜆25−4𝜆23+1)𝜶2=𝜶2, 𝑩𝜶3=(𝜆35−4𝜆33+1)𝜶3=𝜶3

因此,矩阵𝑩的特征值为𝜇1=−2,𝜇2=𝜇3=1。

由矩阵𝑨是对称矩阵知矩阵𝑩也是对称矩阵,设矩阵𝑩关于特征值𝜇2=𝜇3=1的特征向量是𝜷=(𝑥1,𝑥2,𝑥3)𝑇,那么因为实对称矩阵特征值不同特征向量相互正交,有 𝜶1𝑇𝜷=𝑥1−𝑥2+𝑥3=0

所以矩阵𝑩关于特征值𝜇2=𝜇3=1的特征向量是𝜷2=(1,1,0)𝑇,𝜷3=(−1,0,1)𝑇

因此,矩阵𝑩属于特征值𝜇1=−2的特征向量是𝑘1(1,−1,1)𝑇,其中𝑘1是不为0的任意常数。

矩阵𝑩属于特征值𝜇=1的特征向量是𝑘2(1,1,0)𝑇+𝑘3(−1,0,1)𝑇,其中𝑘2,𝑘3是不全为0的任意常数。

(II)由𝑩𝜶1=−2𝜶1,𝑩𝜷2=𝜷2,𝑩𝜷3=𝜷3,有

𝑩(𝜶1,𝜷2,𝜷3)=(−2𝜶1,𝜷2,𝜷3)

所以𝑩=(−2𝜶1,𝜷2,𝜷3)(𝜶1,𝜷2,𝜷3)−1

22 / 23

−2=[2−2−2=[2−2

1−111−1−110][−110] 011011−111−1101−110][121]=[101]

301−110−112

【考点】线性代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其相似对角矩阵

23 /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