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寻均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探索

探寻均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探索

来源:刀刀网
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探索 旷乾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 5 30006 本课题广西教育厅2oo7年度课题“完善教育财政,推进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 养国家急需的人才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公平的。它涉及到是否公平地分享了学校 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过程公 平不仅仅体现教育资源如教育经费、师资 力量、教学设施的公平投入的公平,而且 也包括教师的态度、教学方法、责任心和 师生关系等对学生人格、心理、学业成绩 等的重要影响。对于义务教育,就是让所 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公共财 政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构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本文从教 育公平、教育财政配置资源的原则和教 育投资的收益率等方面对义务教育资源 配置均衡化作出了理论分析,并在国际 比较的视野下透析了我国建构公共财政 的迫切性和促使义务教育服务均等 化的重要性。 。 【关键词】- 。 一 义务教育 公共财政;资源。配置 薯ll l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 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十七大报告),而义 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 的奠基工程。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 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尽 管近年来各地义务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 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 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还有扩 大的趋势”,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 了高度关注的问题。2005年,教育部((关 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 见》中要求“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 上重要位置”,并规定教育部新增教育经 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2006年新修订 的 义务教育法 第六条规定“和 县级以上地方应当合理配置教育 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四十五 条也重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宗旨: “县级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 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 务教育经费”。进而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强 调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 时代的主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的约 束,为了保障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的建 设,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资源配置 采取的是非均衡配置模式(厉以宁, 1990)。在教育领域,我们承袭了这一模 式,它为缓解改革开放时的人才匮乏,培 而今天,为什么要改变这一教育资源配置 有的孩子都受平等的、均质相对的教育。 的模式,着力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 3、教育结果公平,它是指接受相同教 置呢?这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都值得我们 育的受教育者能够获得大致相同的社会回 进行探讨。 报。亦即学业成就均等,是指最终体现在 学生的学业成就上的实质性的公平,即学 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依据 业成功并被社会所接纳的机会均等。有学 (一)公平: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依据 者认为现在各国教育平等或者教育公平政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神经系统”,是一 策的发展趋势是更强调结果平等(翁文 个民族的传统和期望的最好表达(S.拉塞 艳,2001)。但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结果的平 克,G.维迪努,1996),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等是不存在的 追求结果平等在公共 (,2005),所以教育在几乎所有的 层面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行的 国家里都耗费着大量的资源(C.S.本森, (褚宏启、杨海燕,2008)。 2000),而判断公共性教育资源配置的标 我们认为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也 准有三个:一是教育经费是否充足;二是 是基于教育机会的公平与教育过程的公平 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三是教育资源配置 的考虑。 的公平性。而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重点在 (二)教育收益率视角下的教育资源均衡 于考察本森标准的第三点。 配置 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 1973年,萨卡罗普洛斯运用收益率这 上提出:“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 一指标对53个国家进行分析表明,无论是 社会公平。谁能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谁 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收 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以融 益率(无论是个人收益率还是社会收益 人现代社会。”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 率)在各级教育中部是最高的。其中,在 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 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高社会收益率 都伟大得多(布鲁贝克,1987:66),要使 (27%)与高等教育较低的收益率(14%)形 教育发挥其作用,教育资源的配置必须营 成强烈的反差,也就是说,基础教育比高 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教育公平包括三 等教育更能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个方面: 就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教育的社会收益率 1、教育机会的公平。联合国1948年 是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下降;相反,教 的《宣言》提出:“人人皆有受教育之 育的私人收益率却随教育层次的提高而上 权……高等教育应以成绩为准,人人有均 升。1990年,斯坦福大学的刘遵义教授等 等之入学可能”。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 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1 960~ 世界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1985年间58个国家影响GDP的因素分析 教育机会不均等则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表明,平均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年,可使 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加深社会的不平 GDP提高3%。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国家 等。“如果不更迅速和更大地减少教育上 应优先将教育资源配置于基础教育领域。 的不平等,它将会成为整个社会和经济进 按照边际理论,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随配 步的一种日益严重的阻碍因素,并成为很 置量的增加而下降。在教育条件比较落后 多国家政治的原因”(菲力普.库姆 的地区,同样的投资会产生更大的边际收 斯,2001:226)。 益。所以,改善教育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 2、教育资源配置过程的公平。它是指 配置状况能增益更多的社会福利。 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大致 相同的教育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它强调的 三、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公共 是任何人在受教育的年限、接受的学习内 财政的必然要求 容、设备条件、教师水平等方面都应该是 米尔顿.弗里德曼在1955年的指出存 MODERNBUSINESS 理代商业 在“邻近效应”。弗里德曼的所谓“邻近效 应”是指“为他人付出代价,但却难以得 到回报,或回报不足”。教育的邻近效应表 现为促进经济增长(舒尔茨,1961)、促进 收入分配的平等(赖德胜,2001)、降低交 易成本(旷乾,2007)、降低生育率(加里. 贝克尔,1987)。如果教育资源由市场配置 合同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第三者无法验 证的时候,合同规定的这些内容是没有办 法由法庭裁判的,合同只能是不完全的。 既使在合同中写尽所有能设想到的内容也 没有用。 合同问题的确困扰着私立学校。在市 场体系下,当私立学校面临着超出其预算 务教育。这表明我国在实践上在不断推进 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四、结束语 跨越非均衡,寻求我国义务教育资源 的均衡配置,是我国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 历史必然,展现了我国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就会出现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 的行动时,往往会违规操作(Renege),更 益,从而出现失灵,因此需要采取集 甚者它会宣布破产或中途停止教学,但私 体行动。 立学校的有限责任使得受教育者获得赔偿 同样从合同理论出发,由于教育合同 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 的不完善,也会导致市场配置教育资源的 当产品质量信息难以考核,信息处于 失灵。因为在教育服务中,受教育者和学 严重不对称状态时,完备的合同是无法签 校建立的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教育 订的。仅仅依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合 服务度量和考核的难度很大,而在绝大部 同难以防止生产者损害消费者的机会主义 分情况下学校比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专业 行为,出现合同失灵(Contract Failure)。 知识,供需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 在这种情况下,私有产权会导致严重的市 称,导致学校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合同就是 场失灵。如果这种现象是社会中极少部分 不完全的。这时作为所有者的学校就拥有 人面临的问题,它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 了剩余索取权。为了追求私人利益最大 响;但如果是社会上大部分人面临的问题 化,教育提供者往往会通过降低质量以节 不仅包括受教育者还包括其家长;对 约成本,来最大限度地索取剩余,从而影 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在某段时间都需要 响到教育的质量;或诱导受教育者过渡消 接收学校教育,所以与学校的委托代理几 费的时候,所谓的“不完善代理行为”就 乎是人人需要面对的,它因此构成了一个 出现了。另外由于教育服务的质量难以考 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市场无法解决时,就 核,受教育者与学校在签订“教育合同 有必要纳入公共程序。 中”,学校掌握着几乎所有的关于教育质 以上分析可知,对义务教育资源的配 量的信息,受教育者处于很不利的地位, 置必须纳入的公共财政的框架之内。 无法与学校签订完全的合同,因此不受规 而公共财政的核心理念是公共服务的均等 制地由市场来提供教育很难保证教育质 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 量,使受教育者蒙受损失。 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 当受教育者蒙受了损失,希望中止与 题的决定 明确提出,将“基本公共服务 学校的合同时,他发现与别的学校建立委 体系更加完备”列为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 托代理关系很困难。首先是因为学校与受 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逐 教育者之间交易的频率很少,一般而言是 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我国 一学年一次;另外,既使受教育者能够成 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社会 功地重建委托代理关系,但由于进入一个 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所谓公共服务 新的学校,他面临着与以前相比不同的教 均等化,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全体居民应当 学重点,使用各异的教学设施,以及不同 享有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迟福 的教学规则,受教育者需要付出很多的适 林,2007).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应性成本。当受教育者蒙受损失诉诸法律 第一,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 时,又面临着第三者无法验证(n o t 应该均等。第二,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 verifiable),比如,学校为了节约经费减 服务的结果应该大体相等。第三,在提供 少图书采购量,为了节约用电减少晚自习 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尊重 教室的开放间数和开放时间。当受教育者 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常修泽,2007)。因 因此把教育质量下降归咎于此并诉诸法 此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也是保障 庭,要求赔偿损失时。法庭无法裁判教育 教育机会公平及教育过程公平的一个重要 质量下降有多少责任应归咎学校,有多少 途径。正因为如此,我国财政性义务教育 责任应归咎学生本人,因为学校认为学生 资源的配置才实现了从“地方负责,以乡 图书使用量很少,且开放的教室足够满足 为主”向“地方负责,以县为主”的跨越, 学生的需求,虽然会有许多不便。所以当 继而到2006年,在农村地区推行免费的义 坝代商业 MODERNBUSINESS 的形成的轨迹。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是财政 公共性与教育公共性的统一,是通过公共 教育资源的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公 共性实现的制度安排。教育资源的均衡配 置能有效协调社会个方面的利益,对低收 入家庭而言,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保障了他 们的基本受教育权的实现,对高收入家庭 而言,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扩大了他们受教 育的选择权利,使得社会进一步向和谐迈 进。圃 【参考文献】 1、c・S・本森.教育财政 教育经济国 际百科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0. 2、常修泽.基本公共服务如何均衡化 【N】.南京日报,2007--12--10. 5、迟福林.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人的全 面发展. 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 2007--0 1/1 9/conten ̄;一7682620.htm 4、褚宏启、杨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则 与含5C[J】.教育研究,2008,(1). 5、菲力普・库姆斯.世界教育的危机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加里 贝克尔.家庭经济学分析【M】. 北京:华夏出版社,1 987. 【作者简介】 旷乾(197;5一),男,广西全州人,广 西民族大学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 究方向为教育财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