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评析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

评析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

来源:刀刀网
文艺评论 评析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 吴姝岚 王瑾 (1.2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江西上饶334000) 《临安遗恨》的作曲家何占豪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厚艺术造 到E商(由B羽转到E商)调上,并做出了一些新的发展,音调更 诣,精通乐器和民族管弦乐创作方面很有成就的一名专业作曲 加铿锵,突出乐曲的悲壮之情。钢琴在下面做铺垫,钢琴旋律声 家,他在传统音乐素材的基础上,用不同于传统音乐语言的新词 部具有鲜明的再现因素,运用了旋律的核心音调,再现主题,在 汇,以新颖独特的创作思想结合近现代作曲技法,创作出具有 情绪和氛围上对古筝旋律起着呼应和补充的作用。要注意的是古 高度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丰富了民族乐器乐的演奏曲目。比如 筝的演奏要赋予乐句气息的变化,到主题的后半段表现大好河山 他创作的中外皆知的小提琴曲《粱祝》,民族管弦乐《伊犁河 被破坏,自己却对此无力,非常悲哀,忧愁的情绪,A段在无限 畔》,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筝乐诗《陆游与唐妮》,古筝 哀愁的情绪中结束,进入B段。 变奏曲《茉莉芬芳》,他把古筝曲的创作推向了另…个巅峰,他 (2)B段一沙场鉴战急 习惯于古筝创作的多元化,注重民族器乐与西洋乐的结合,实为 B段部分,第一变奏部分,独奏古筝与钢琴演出一段犹如急 “学贯中西,推陈出新”。 风暴雨般的音乐,显然是在模仿战争场面,虽然仍在主题素材基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就是何占豪创作的第一部同时也是 础上发展而成,但具有不同的风格气质,象征着岳飞回忆金戈铁 我国第一部突破流行模式,在音乐中融合历史背景,人物剧情, 马,八千里路云和目的激昂壮烈,这里正所谓《满江红》词中 舞蹈场面,故事性很强的一首古筝与钢琴的协奏曲,可以说《临 的:壮志饥餐胡肉,谈笑渴饮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安遗恨》是浓缩了中国传统音乐精华同时具有现代音乐元素的一 阁。这里古筝的指法,选用了快速的点指一扫弦点指一大扫旋一 个典型曲目,其音乐中深藏着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具有辽阔 双手大和旋,结束第一个高潮,层次渐渐加强,从指法的运用 的想象空间。 上,我们也可以发现,乐句与乐句之间对比越来越强烈,形象的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取材于传统乐曲《满江红》的旋 模仿战马奔驰的节奏型。接着,钢琴与古筝进行了再次呼应,进 律素材,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囚禁在临安(今 入第二个高潮,在一段激烈的上行摸进音演奏后,用古筝快速摇 杭州)狱中,在赴刑场的前夕,他对社稷面临危难的焦急,对家 指和双手快速点弹演奏,将《满江红》音乐主题展开,衍变、时 人处境的挂念,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 急时缓的旋律进行,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古代战场。快速激昂的音 可投的无奈而引发的感慨,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此曲所表现的内 乐描绘了岳飞大元帅率领三军将士,为保卫江山社稷,浴血奋 涵,我们先来读一读岳飞的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 战,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特别是古筝和钢琴“卡农”式演奏以 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及及连续四度递进乐句排列,生动地展现出“马作卢飞快,弓如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 霹雳弦惊”的激战场面,最后突然在急剧下行和上行的模进音乐 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后终止在主和旋上。接着,再把感情交给钢琴,此时,钢琴声部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作曲家 的旋律起到连接作用,对音乐形象地变化也起到过渡性的作用, 在作曲时抓准,提炼了歌的魂,曲的骨创作性的铺展开《临安遗 使得音乐的流动感更加强烈,最后钢琴以极弱的音响引出古筝的 恨》的旋律,这旋律既气势磅礴又感情浓郁,这旋律时而深沉, 段柔板。乐曲进入c段。 时而豪迈,时而悲愤,主题的多次变奏展示着多种鲜明的形象。 (3)c段一遗恨临安怨 英 c段乐曲在主题音乐旋律反复变奏、展开。这段音乐表现了 此曲共分七段,四大部分,为听众讲述了民族英雄岳飞感天 英雄另一面的情感,如诉的旋律寄托了岳飞对家人的思念,对勉 地,泣鬼神,豪气冲天的悲剧,整个曲式结构为A—B—C—A’,我 励自己精忠报国的慈母的眷恋,c乐段我把它分成两段,前段其 们给它冠于标题: 旋律围绕素材cl展开,如诉说一般,旋律线条流畅连贯,注意气 A段 精忠报国志 息的流动性和连贯性,以情带声在这里真切的体现,与主题呈现 B段 沙场鉴战急 演奏不会完全雷同,旋律在第三句有所改变,并通过古筝泛音在 c段 遗恨临安怨 乐队织体中改变并产生音色及速度的变化,促使音乐表现出似水 D段 中魂舞中原 柔情,优美而凄婉,到这里完成了乐曲的第二次变奏。古筝演奏 (1)A段一精忠报国志 者在演奏时要深沉含蓄,以缠绵忧愁的音调,在钢琴单音的辅衬 《临安遗嘱》进入,钢琴的演奏以排LLJ倒海之势破空而来, 下,缓慢流动,钢琴声的保持音对古筝声部的出现起到了引入和 一下子就把情绪推向高潮,接着古筝进入既采用强有力的和弦与 辅垫的作用。然后,钢琴过渡进入了素材c2,切分重音的断奏后 左手大中高度刮奏相结合,继续渲染悲愤地情绪,确定了音乐内 重现出音乐主题。四度摸进的排列,乐句时断时续的演奏,这里 容感情的基调。 是乐曲的第三变奏部分,始于中板逐渐加速到快板、急板,表现 第十六小节 第十九小节,用长摇技法奏出哀伤的旋律,虽 出岳飞班师,凯旋而归。但是,在凯旋的音乐声中隐含着不祥之 然这里技法很简单,但演奏者必须饱含着悲凉的情绪,用力度、 音,四个乐句的规整处在于落音都采用了长音摇指,在弹奏时可 音乐、节奏的变化来形成对比,第二十五小节起,连续十几小节 根据乐句的规律走向而变化摇指的音色和力度,使之更加贴合乐 节奏型相同的旋律,由慢逐次渐快,由弱逐渐加强,使我们仿佛 曲内涵,这就要求演奏者发挥审美联想:临安恨,历史注定他必 看到身处牢狱中的岳飞肩扛枷锁,脚戴铁链,犹然忧国忧民,坐 然是一个悲剧人物,英雄遗恨临安也就是必然的了,他遗恨没能 卧不安的焦虑之态,最后一个强有力扫旋加摇指与钢琴旋律部分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38岁的生命没有能“踏破贺 交融,接着乐曲进入慢板部分,也就是此曲目的主题部分,旋律 兰山”而屈死去“莫须有”,这都是他的临安遗怨!此大段全是 深沉感伤,和声饱满宁馨,古筝此时在演奏时,要非常舒缓,回 右手演奏,所以,一定要注意左手揉弦的配合,重视左手之韵, 忆当年的大好河山。主旋律《满江红》,包括四个乐句,也类似 才能扬古筝艺术之长,才能有荡气回肠、热身酸心的古筝音乐。 于起、承、转、合的中国传统乐段结构,在古筝弦上级级流动的 在这一变奏结束处,由乐队演奏出一段充满悲腔愤慨之情的音乐 委婉旋律,犹如饱含沉重悲叹之情,一番感叹之后,这一主题转 催人泪下,随后乐曲转入古筝独奏的华彩段:散板,细致地刻画 文艺评论 为了爱,让生命之花开到茶靡 我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岑月婷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最富盛名的作品之 小女孩觉醒了,由一个不知情为何物的半成熟的女孩蜕变成一个 一,讲述了一个女人既平淡又富于激情的单相思一生。她为爱痴狂, 真正的女人,“一个在未来的人生里只属于你(指作家)的女 为爱坚守,并最终以自己的生命为爱祭奠。 人”。像是宿命般的,这种震撼正好满足了小女孩内在情感和审 关键词:陌生女人;爱的信仰;为爱痴狂 美上的需求,也为潜藏于她心底的那份忧伤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于是这种猝不及防的爱就降临到女孩的心中。 一、茨威格与他的女性关怀 然而,那个她死心塌地地爱着的人却从来没有认出她来,他 斯蒂芬・茨威格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资产阶级的犹太家庭。 甚至没和作家有过一次真正的温存的拥抱。但她只为他而生,只 他生逢乱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作为一位有着悲天悯人情怀 为他而死。“自从那天我从一个孩子自我觉醒后,我的生命就不 和细腻敏感内心的作家,他深切的感受到人类尤其是女性在经济 再存在,只是在等待,等待你的意志。”她放弃了遗产、地位和 萧条以及道德沦丧的时代所遭遇的不幸和苦难。也正因为此, 尊荣,不顾~切地燃烧尽她的青春,她的身体,她的生命,如烟 对女性的关怀和礼赞就成了茨威格小说的一道主风景线。他笔下 花般绚烂的绽放,烟花般稍纵即逝,最终无声地寂灭。 的女性,或许有着平淡无奇的人生,或许有过“为世人不齿,为 陌生女人为爱而痴狂。但她是真的爱作家吗——那个淡漠而 世俗不容”的过失,但她们都深刻地经历过内心强大的激情。她 沉迷酒色的浪荡男人?也许她爱着的只是自己幻想中的一个完美 们超脱世俗的偏见与藩篱,真性情地活着,爱着;她们矢志不移 的男人或者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精神偶像,而不是作家本人 或 地追求心中爱的信仰,在极致的痛苦和无人能解的寂寞中独自舞 许当她遇见作家时,冥冥之中她就预感到她不可能得到作家的真 蹈,舞出一种凄绝的美。 爱。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是如此的悬殊。这种悬殊使女孩产生~ 二、“陌生女人”的一生 种自卑感,同时女孩又是骄傲的、自尊的,她既怯于表达自己的 小说《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那个“陌生女人”正是茨威格 爱慕之情,又不愿意卑微地乞求作家的爱和怜悯。她能做的只有 笔下一个最富于人性光辉的女性形象之一。小说以陌生女人自述的 单方面的默默地付出,默默地爱恋,以此来完成她对爱的祭奠。 形式徐徐展开了故事——一个女人用其一生去默默守候爱情的的单 她痛苦并快乐着。因为她追求的是一种最纯粹,最不计功利的 相思的故事:一名奥地利作家R在他生目那一天收到了一个陌生女 爱。这种爱已成为了她的生命,她的信仰。只有通过这种痛苦而 人来信。这个女人在信中告诉他,她认识他已经2O年了。在她还是 无望的付出才使她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实现。而她在这种 个l3岁的小女孩时,自作家R成为她的邻居那时起,她就疯狂地 自我实现和自我陶醉中似乎也获得了一种高贵的尊严感。 无可救药地爱上他,暗中观察他,依恋他。后来,18岁那‘年,那 但是,陌生女人这种对待爱情的姿态也意味着她自愿地抛弃 两三个销魂之夜,她成了他众多中的一个,并怀了孕。但她不 了获得作家感情回馈的权利。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因 想以此来束缚、来打乱作家R的人生,因而她心甘情愿地选择成为 为她害怕作家的冰冷的拒绝会粉碎她那自我编织起来的美好的梦 一名妓女,独自抚养他们的儿子。多年以后的一个晚上,她,再一 境,让她自我构筑的生命的意义在瞬间坍塌,因而她选择了回避 次遇到了他,满心的期盼作家能认出自己就是当年的邻居小女孩, 现实,作一次精神上的冒险——倾注所有,只为心中那份纯粹的 哪怕只有一次,但她又一次失望了,作家R并没有认出她来。现在 爱,尽管这爱只是一场无尽无望的等待,但她无怨无悔。她似一 他们的儿子刚刚被流感夺去了生命,她生命中唯一的寄托也失去 朵圣洁傲岸的白玫瑰,怀着对爱的礼赞,寂寞而凄美得开放,开 了,于是她决定给作家写一封信来倾吐自己一生的心曲。而当作家 到荼靡。 收到来信之时,她已死去。这就是陌生女人的一生。 三、执着而疯狂的爱恋 参考文献 小说中陌生女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单亲家庭。她生活圈子 Il l Stefan Zweig《letter from;in unknown woii1;in》 很狭小,周围没有可倾诉可交流的对象,也没有可信任的人来指 【2J杨理沛:用爱写成的悲伤心曲:我读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导她的生活,因而她对世俗社会知之甚少,她的童年是暗淡的、 不快乐的,直到作家R的出现。那一刻,敏感多情的l3岁小女孩 作者简介: 突然意识到作家R“你的明净而生动的脸庞,年轻人的头发,你 岑月婷,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和学 的英俊潇洒,修长整洁的外表都给了我莫大的震撼。”那咳4, 术兴趣广泛。 出岳飞的内心情感波动和变化,古筝在此运用了扫弦、断摇、刮 国和自己的不幸命运悲叹。古筝在最后一句上,用力度极强的双 奏,使得音乐充满矛盾和张力,思绪在现实与回忆中碰撞,情绪 摇指后加上密集的双手和弦层层推进,最后以快速上行的刮奏来 在激动与哀伤中交替。接着回到前连接部主题,钢琴再次过渡, 结束岳飞的爱国精神和悲壮的一生,整首乐曲在情绪激动的演奏 模仿大鼓和弦音效,非常激烈,仿佛把主人公惊醒,拉回现实 中拉下帷幕。 中,若有所思,乐曲步入尾声A’。 琴筝弹指间,宋歌悲壮起。筝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籍以抒 (4)A’(尾声)一忠魂舞中原 情表意的载体,又具独特的审美追求与旨趣。筝曲创作也应在自 钢琴旋律声部具有鲜明的再现因素,a羽调式,为主题再现 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寻求最理想的切入点,用中华民族最熟 做好了准备。当独奏筝在e羽调上再次演奏主题旋律时,表现作 悉、最亲切、最耳熟能祥的音乐语言去创作。古筝协奏曲《临安 品进入再现部分,但这里也并不时简单的再现A段的主题,它与A 遗恨》正是运用了中国历史素材并结合新颖的作曲技法创作而成 段展现的画面是不~样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英雄的忠魂舞, 的,此曲浓缩了中国传统音乐之精华,表现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特 他眷恋地广袤的中原大地,和我们对民族英雄的追思。演奏情绪 有的神韵和文化之美,符合中国人审美情趣。因此,在艺术表现 更加哀婉、惆怅,千秋功罪,谁与评说,惟有遗恨临安。结尾处 上无论采取何种手段、方法、素材、形式等,要能准确恰当的表 大段的古筝华彩进一步刻画出英雄内心的无限忧伤和遗恨,对祖 达创作者拟定的题材与内容才是成功之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