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绩效影响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是联结金融机构与融资企业及核心企业间的纽带,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业务方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但由于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合作关系都不是稳定一成不变的,而且供应链本身也随着市场的发展循环调整。因此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展相对应模式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这对于供应链金融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两者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的现有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的模式对物流企业绩效的各个维度是否都有正向影响,了解各个维度中正向影响最大的是哪种模式,从而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需求确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
本文采用文献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归纳梳理相关文献理论,提出本文研究问题,结合实践确定本文研究的四种主要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和绩效维度,并选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16个具体绩效评价指标;其次,对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与选取的绩效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建立理论模型;接着进行问卷设计,通过预测试和听取导师专家意见的形式对问卷进行两次修改,保证问卷的信度效度,并通过各种关系网络进行问卷的发放收集样本数据;最后通过SPSS19.0对样本数据进行特征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最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假设是否成立。本文通过以上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仓单质押模式、融通仓模式、保兑仓模式、垫付货款模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财务绩效都有正向影响,且融通仓模式影响最为显著;除了保兑仓模式其余三种模式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绩效和内部业务流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只有保兑仓模式和融通仓模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潜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并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