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来源:刀刀网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也是让临床医生头疼

的难治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死亡率也是逐年上升

方剂1

党参、玉竹、丹参、山楂各15克,生地、苦参、鹿含草各30克,灵芝、仙鹤草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各种心脏病所出现的心律失常

方剂2

党参30克,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窦性心动过缓

方剂3

黄芪、茯苓、丹参各30克,党参、柏子仁各20克,桂枝、赤芍各15克,白术、远志各12克,附子10克,炙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窦性心动过缓水饮内停证

方剂4

炙甘草、茯苓、当归、麦冬各10克,黄精、生地、太子参各15克,陈皮9克,肉桂、川芎各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窦性心动过缓气阴虚亏、心阳不足证

方剂5

朱砂1克,猪心1个

制用法:将朱砂塞入猪心煨之,吃心喝汤,每日1次。

适应症:窦性心动过速

方剂6

茯苓、酸枣仁、党参、夜叉藤、合欢皮各30克,麦冬、远志、五味子各12克,生地15克,当归20克,炙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窦性心动过速心血不足证

方剂7

桂枝、炙甘草各10克,党参、丹参、合欢皮、夜叉藤各30克,麦冬、生地各15克,远志12克,赤芍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过早博动气血双亏证

方剂8

党参、麦冬、五味子、红花各10克,丹参、鸡血藤、百合、石草蒲各15克,元胡、没药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过早博动

方剂9

寄生、丹参、炙鳖甲、苦参、茵陈各20克,仙灵脾、白蔻各6克,赤芍、夏枯草各15克,生龙、牡各30克,佩兰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心房颤动

方剂10

藿香、佩兰、半夏、陈皮、桔梗各12克,苏梗、白芷、大腹皮各6克,茯苓、白术各15克,厚朴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室上性心动过速

方剂11

桂枝15克,白芍、炙甘草、柿蒂、防风、狗脊、川芎各10克,丁香6克,大枣7枚,生姜5片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室上性心动过速

方剂12

郁金适量

制用法:研为细末。每次口服5-10克,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

适应症:过早博动

方剂13

生地、玄参各12克,知母、玉竹、枣仁各9克,黄连3克,夜叉藤15克,珍珠母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室性早博

方剂14

柴胡25克,桂枝、干姜、五味子各10克,黄芩15克,生龙、牡各30克,花粉12克,炙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窦性早博

方剂15

陈皮、厚朴、川楝子、大腹皮各9克,苍术、草豆蔻、焦槟榔、枳实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室性早博二联律

方剂16

紫丹参50克,红花5克,云木香10克,檀香3克,降香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房性传导阻滞

方剂17

党参、莲子肉各9克,白术、茯苓、肉桂、炙甘草、五味子各

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房性传导阻滞

方剂18

党参20克,丹参、苋芪各30克,茯神、麦冬各15克,五味子、桂枝各5克,制附片、甘草、当归、檀香各10克,白术

、柏子仁各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心房颤动

方剂19

玉竹、党参、黄芪各250克,茯苓300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上药洗净,加水适量煎煮。每半小时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煎3次,合并煎液再继续以文火煎煮浓缩

如膏

适应症:心房颤动

方剂20

法半夏、炙甘草、竹茹、枳壳、五灵脂。蒲黄、石菖蒲各9克,陈皮6克,茯苓15克,郁金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心房颤动并心动过速

方剂21

党参、玉竹、丹参各30克,麦冬12克,炒枣仁、五味子、生白芍、龙齿、赤芍、琥珀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胸闷加瓜蒌30克,郁金10克;胸痛加降香10克,元胡6克;失眠加朱砂0.5克;

适应症:心房颤动,冠心病

22. 若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神疲自汗,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脉细弱等,证属气血

不足、心脉失养,治宜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此药由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茯神、木

香、炙甘草、大枣等组成。

23. 若患者表现为心悸不宁,心中烦热,失眠梦多,头晕耳鸣,面赤咽干,腰酸盗汗,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

黄,脉细数等,证属心阴亏虚、心失所养,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此药由生地、

元参、天冬、麦冬、当归、丹

参、人参、茯苓、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等组成。

24. 若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少气无力、怔忡,声低息弱,劳累后尤甚,胸中痞闷,入夜为甚,畏寒

喜温,甚则肢厥,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缓等,证属心阳不振、气血运行无力、心失所养,治宜温补心阳、

安神定悸。可选用: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附子等组成。

25. 若患者表现为心悸胸闷,时有胸痛,痛如针刺,或向后背、上肢放射痛,唇甲青紫,舌质有瘀点或瘀斑,脉

涩或有结代等,证属心脉痹阻、心失所养,治宜理气活血、通脉安神。可选用心舒宝,此药由刺五加、丹参、白芍

、山楂、郁金等组成。

26. 若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多梦易醒,善惊易恐,坐立不安,畏风自汗,情绪不宁,恶闻喧哗吵闹,舌淡,脉

细弱等,此属心虚胆怯、扰乱心神,治宜益气养心、镇惊安神。可选用:人参、茯苓、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

仁、琥珀、石菖蒲、当归等组成。

[辨证方]

27、寒 证

陈泽霖:对由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动过缓,我常用党参12克(最好用生晒参4.5~6克),淡附片9克,枳实

9克,桂枝9克,炙甘草9克,我自命为“健心汤”,可温通心阳,兼补心气,有助宗气推动之力,对加快心率有很好

疗效。有时加用丹参、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相辅相成,疗效更好。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赵冠英:早搏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一种,中医统称为“心动悸,脉结代”,治法不一,根据数十年的治疗经验,在

审因辨证,随证选方遣药的原则下,采用下列治则,每能收效。温阳益气、活血养心,适用于心阳不足,心气不匀

,症见胸闷气短,心前乍痛乍间,心悸怔忡,畏寒肢冷,面色少华,脉弦迟结代,舌质红紫或红暗,舌苔薄白。

主方:人参(党参、人参叶)6~9克 制附片9克 麦冬12克 五味子9克炙甘草6克 生

地9克 当归9克丹参15克 石菖蒲15

克 琥珀粉2克(分冲)。

心动过缓者,酌加蜜炙麻黄、桂枝、补骨脂等。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28、实 证

陈克忠:我对心律不齐属于痰浊凌心者,常以祛痰和胃的温胆汤加减:半夏9克 陈皮9克 枳壳12克 竹茹12克茯苓

15克 南星9克 苦参12克 黄精24克甘草6克。

心前区闷痛者,加丹参30克、川芎12克。临床用之颇佳。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29.[食疗方]

王怀隐:茯苓粥,治心胸结气,烦闷恐悸。

赤茯苓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 粟米60克

上药细锉,先以水2大盏半,煎至1盏半,去渣,下米煮作粥,温食之。

--《圣惠方》卷九十六

30.龚自璋:怔忡酒方。

麦冬(去心)60克白茯苓 柏子仁(去油) 归身各30克 生地45克 龙眼肉60克

数味盛绢袋中,用无灰酒5000克,坛内浸3日;连坛煮亦可。

--《家用良方》卷六

31.心律失常验方

①人参(病窦者宜红参)3~5g,水煎,饮汤食参。亦可用人参片适量嚼服,每日1~2次。用于各种心律失常。

②人参3~5g(或党参15g)麦冬10g,水煎,饮汤食参,每日2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

③灵芝末1.5~3g,开水送服,每日2~3次。用于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阻滞。

④郁金粉5~10g,开水送服,每日3次。用于早搏。

⑤太子参、丹参、桑寄生、甘松各10~2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用于早搏。

⑥苦参、鹿衔草、炙甘草各10~15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用于早搏等。

心律失常针灸疗法:

体针:主穴为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配用穴为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太溪、合谷、外

关。每次选2~4穴,中强手法针刺或温和灸,每日1~2次。

耳针:心、肾、神门、内分泌、交感、皮质下、肾上腺。每次酌选3~4次。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敷贴,保留5~

7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