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FDI的业绩与潜力分析

FDI的业绩与潜力分析

来源:刀刀网


题 目:

宁波利用FDI的业绩与潜力分析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开放性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研究一个地区利用FDI的业绩与潜力已成为各地制定相关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宁波利用FDI的基本情况,然后运用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个指标,通过对宁波市自身进行纵向的时序分析,与长三角其他15个城市进行横向比较,综合分析后,得出宁波市利用FDI的业绩以及未来吸引FDI的潜力。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总结了当前宁波市利用FDI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FDI,业绩指数,潜力指数

I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aused by FDI is increasing. Research the performance and potential of using FDI has became an important tools for formulating relevant policies by local government. Firs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about the use of FDI in Ningbo. Then, use performance index and potential index to longitudinally analyze Ningbo itself, and horizontally analyze it with other 15 cities arou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 result, this article gains the performance and potential of using FDI in Ningbo. Finally, it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using FDI in Ningbo, and proposes several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FDI,Performance index,Potential Index

II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引言„„„„„„„„„„„„„„„„„„„„„„„„„„„„„„1 一、宁波利用FDI概况 „„„„„„„„„„„„„„„„„„„„„„„„1

(一)宁波利用FDI的发展历程„„„„„„„„„„„„„„„„„1 (二)宁波FDI外资来源及所占比例„„„„„„„„„„„„„„„3 (三)宁波FDI外资的产业分布状况„„„„„„„„„„„„„„„3

二、宁波利用FDI业绩与潜力的实证分析„„„„„„„„„„„„„„„„6

(一)业绩指数分析„„„„„„„„„„„„„„„„„„„„„„6

1.业绩指数的概念„„„„„„„„„„„„„„„„„„„„„6 2.宁波利用FDI的业绩指数分析„„„„„„„„„„„„„„„6

(二)潜力指数分析 „„„„„„„„„„„„„„„„„„„„ 11

1.潜力指数的概念 „„„„„„„„„„„„„„„„„„„„11 2.宁波利用FDI的潜力指数分析 „„„„„„„„„„„„„„12

三、结论及对策„„„„„„„„„„„„„„„„„„„„„„„„„„„15

参考文献„„„„„„„„„„„„„„„„„„„„„„„„„„„„18 致谢„„„„„„„„„„„„„„„„„„„„„„„„„„„„„„20 附录„„„„„„„„„„„„„„„„„„„„„„„„„„„„„„21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引 言

宁波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华东地区的重要工业港口城市, 同时也是历史悠久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早在唐代,宁波就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代又与广州、泉州同时列为对外贸易三大港口重镇。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但在后, 由于外贸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原因, 加之又是战略上的海防城市, 宁波一度处于对外封闭状态。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宁波对外贸易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随之产生,在1992年南巡讲话和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宁波掀起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热潮。据宁波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统计,2000-2008年宁波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从1145亿元到39亿元的变化,增长了近346%,而利用实际利用FDI从6.2186亿美元增长到25.38亿美元,增长了近410.3%。众所周知,利用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滕帆和荆娴(2004)通过定量实证分析证明FDI无论对于我国、浙江省还是宁波市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就宁波市而言,其FDI对GDP的弹性为0.43,即FDI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促使宁波市当年GDP增长0.43个百分点1。因此,宁波是否充分利用了自身优势来吸引FDI?目前利用FDI的业绩是怎样?以及未来吸引FDI的潜力如何?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对于宁波今后制定相关,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正确分析宁波利用FDI的业绩和潜力,本文采用了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在《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编制的引进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个指标,在研究计算宁波市自身业绩和潜力的基础上,将它与长三角其他15个城市做比较,分析总结出宁波市利用FDI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宁波利用FDI概况

(一)宁波利用FDI的发展历程

自1980年宁波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东方眼镜制造有限公司”建立,标志着宁波市利用FDI的开始,至今已走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截止2008年,宁波累计利用FDI项目数12442个,累计FDI投资总额704亿美元,年度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到384.5亿美元和197.5亿美元。多

1

腾帆,荆娴,宁波利用FDI的效率分析及其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6

1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年来宁波利用FDI一直处于浙江省的领先地位。回顾宁波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⒈ 起步阶段

1991年之前的起步准备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宁波无论是城市建设、基础设施还是人的思想观念,都比较落后,难以适应对外开放、大规模吸引外资的要求。所以在这很长一段时间,宁波都在改造投资环境,开放思想,为引进FDI做准备。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引进FDI的成果并不明显。到1991年底,宁波批准外商投资企业仅438家,总投资8亿美元,实际利用FDI额仅0.7亿美元,且多属小型的短线项目。

⒉ 发展阶段

1992-1996成长发展阶段。1992年是宁波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黄金年,1992年外商协议投资为15.67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800%,实际利用FDI是1.1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00%。这一投资高潮的掀起有其一定的原因。首先,通过第一阶段的长足准备,宁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再者,同志的南巡讲话掀起了新一轮的思想热潮,宁波抓住这一契机,利用FDI得到了迅速发展,宁波辟建了保税区和大榭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92年到1996年,宁波新批项目数共有3149个,协议利用FDI共计54.3亿美元,实际利用FDI共计17.18亿美元。这一阶段宁波市利用FDI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数量扩张,这五年的宁波新批外资项目,协议利用FDI,实际利用FDI分别是前11年的7.2倍,13.7倍,20倍。(2)规模扩大,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已由原来的试探性向实质性转变,投资企业的平均投资额为173万美元。(3)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转变,由外商单向选择转向双向选择。

⒊ 滞缓阶段

1997-2000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商在宁波的直接投资有所滞缓,尤其是1997年和1998年。1997年的协议利用FDI是4158亿美元,比上年的8178亿美元减少了一半左右,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260个,比上一年减少了60余个。这一局面直到2000年才有所缓和,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协议利用FDI和实际利用FDI都高于1996年。

4.迅速发展阶段

2001年以后,在中国加入WTO这一新国际形势下,宁波又掀起了另一股外商投资热潮。加入世贸后,外商投资领域逐步放宽,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将减

2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少与放宽对外商投资的。这些新的又吸引了许多外商投资,从2001年至2006年外商在宁波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数量突飞猛进: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协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19.55亿美元,到2006年增加到44.27亿美元,增加了226%;2001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8.75亿美元,到2006年增加到24.30亿美元,增加了278%;2001年新批项目806个,到2006年增加到2034个。

5.二次滞缓阶段

2007-2008年,全球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在以美元为依托的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全球经济开始萎靡,这也使得宁波的外国直接投资再一次出现了滞缓,而这一次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2008年与2007年相比,实际利用FDI只增加了1.3%,协议利用FDI下降了8.4%,而实际FDI项目数下降了近38%。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这一下降趋势还会继续。

(二)宁波外资来源及所占比例

从20世纪90年代起,来宁波投资的国家不断增加,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地的外商来宁波考察、洽谈、投资也明显增多, 外商投资来源地逐步趋向多元化,但仍以港台地区为主体,由于一定的地缘优势和人文传统,港台地区一直是宁波外商投资的主体2。截至2006年10月,港台客商在宁波实际投资总额累计已超过50亿美元,占外商实际投资总额的50%以上。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宁波的投资也在迅速增加。据统计,2005年,有58个国家和地区的873个外商投资项目落户宁波,现存数千家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来源分布在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地区和美国列前三位,三地合计占总数的60%左右。

(三)宁波外资的产业分布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还是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2004年第二产业的合同利用外资达369014万美元,占总数的%,实际利用外资为184737万美元,占总数的88 %,投资项目为932个,占总数的86 %。近几年外商对宁波第二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计算机制造业这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行业,打破了外商投资集中在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局面。可见,外商投资的产业分布已日趋合理化,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合理过渡,尤其是高科技产业。

对比2004年,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8年宁波利用FDI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向第三产业转移了,项目数528个,第二产业299个,占56.63%,第三产业

2

樊丽淑,潘冬青,郑舒,入世后宁波利用外资的特征、绩效及发展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7

3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达到227个,占了42.99%,而2004年第三产业只占13%。协议利用FDI中第二产业313162万美元,第三产业98441万美元,分别占75.95%和23.87%,实际利用FDI各占78.45%和21.25%,比2004年相比,第二产业份额继续降低,而第三产业份额在寻迅速攀升。根据同比可以看出,2008年比2007年有了很大的下降,这可能是受经济的影响,但在经济大环境

表1-2004年宁波利用外资分行业情况

单位:万美元

行 业 名 称 项目数 同期 项 目 数 上年 同比 % 外资 同期 合 同 外 资 金 额 合同 上年 同比 % 外资 同期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实际 上年 同比 % 第一产业 农业 第二产业 食品制造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塑料制品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等制造业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合 计 6 2 8 5 -25.00 -60.00 1722 -2 288 93 477.85 -102.15 15.58 316.05 45.24 -44.19 69.23 -3.32 59.75 -63.60 60.96 7󰀀.14 -5.63 -7.43 102.56 72.87 125.25 36.36 238 17 168 56 41.67 -69. 932 1087 -14.26 369014 319269 11 73 88 47 29 69 55 114 63 74 100 79 143 16 6 54 18 1 26 13 2 2 1 45 14 3 8 57 37.50 28.07 4252 18701 1022 12876 25769 8623 23653 11172 50250 22320 11601 33580 36793 31197 24815 2535 184737 157792 17.08 11 10474 8579 5925 1121 7057 68.69 48.42 125 -29.60 14381 55 32 58 -14.55 14593 -9.38 18.97 22868 17847 11542 -25.67 4038 46.73 10.57 39.66 85.31 71.68 45.24 81.27 78.58 1672󰀀 15127 7518 18690 18466 8732 15187 19704 17765 25357 2506 506 3808 2345 5383 10086 10756 6012 8378 11034 134 -58.96 18296 105 36 76 8.57 75.00 -2.63 35926 20550 31690 129 -22.48 34061 82 114 8 -3.66 25.44 100.00 20.00 85.71 333.33 -10󰀀 63193 427 5710 29323 -39.42 14767 791 71.71 216.81 62.39 108.97 116.68 200 34.50 -1288 3859 1200 28616 196 24 172 99 2830 󰀀885 183 10152 2052 246 269 54 4858 947 -1200 10256 1803 619 179.02 -.13 -72.21 20.11 1081 1209 -10.59 413633 344382 210332 172727 21.77 资料来源: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4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表2-2008年宁波市利用外资主要行业情况

金额单位:万美元

行业名称 项目数 实际数 同比%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业 家具制造业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 塑料制品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第三产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交通运输、仓储业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 2 / 合同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 比重% 0.30 比重% 实际数 同比% 比重% 实际数 同比% 0.38 736 / 0.18 762 460.29 299 -51.85 56.63 313162 -9.34 75.95 199097 9 -43.75 8 -40.00 9 -18.18 5 -75.00 10 11.11 1.70 1.52 1.70 0.95 1. 3.22 3.79 5.87 5.30 7.20 10019 2.93 2.43 1.41 0.37 0.56 7.71 4.34 4.59 9.00 4.60 6350 13446 2217 2956 25334 101 11305 17743 12119 18349 25695 28290 1667 53930 1618 12747 -3.60 78.45 -27.38 65.53 33.47 -40.77 97.57 -28.57 -2.59 44.50 -54.88 -18.78 2.50 5.30 0.87 1.16 9.98 4.19 4.45 6.99 4.78 7.23 5821 -34.3 1533 -72 2302 -67.3 31774 67.07 17884 -10.7 138 37125 9.93 6.95 17 -73.02 20 -55.56 31 -58.11 28 -56.92 38 -43.28 166 -63.6 412 34.12 10.10 62638 29.11 15.19 39494 -30.1 4055 393.9 9.58 0.98 56 -44.00 10.61 32 -42.86 7 227 3 19 / 6.06 1.33 1.39 10.12 -13.06 11.15 -32.26 0.66 1.73 42.99 50.00 -5.00 0.57 3.60 2.65 98441 -6.53 23.87 2527 -11.7 32077 200.8 58 1932 0.61 7.78 1.37 4.02 1.61 4.93 2.35 2.05 23.02 21.25 -44.46 142.29 0. 5.02 1.13 2.24 0.94 9.52 2.03 0.33 14 250.00 2879 10973.00 5682 2374 24151 5155 837 51.28 13.75 -12.29 178.80 -58.67 106 -19.70 20.08 4 -42.86 10 28 40 / .71 11.11 0.76 1. 5.30 7.58 16577 -15.3 6632 98.21 20348 -63 9685 13.75 8440 150.5 资料来源: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不景气的时候,仍有部分行业的投资在增加,其中第二产业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的投资,第三产业天然气和水的供应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研服务业,这些行业的投资份额都非常大,尤其是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同比增长超过250%,这说明,外国投资者认为未来宁波的计算机与软件业将会有长足而良好的发展潜力,这可能也代表了宁波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由于外资看好这个行业,于是大量投资这个2耀,而正是因为大量投资流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就更有能力发展的好,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说,未来宁波的发展重点行业应该会是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

5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二、宁波利用FDI业绩与潜力的实证分析

自2002年起,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在其每年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开始采用外国直接投资业绩指数(FDI Performance Index)和外国直接投资潜力指数(FDI Potential Index)两项指标,描述和评价各国FDI流入的现状和前景。并通过指数大小的排序客观反映某一经济体上述业绩潜能在全世界的名次。虽然设计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目的是衡量各国的引资情况,但通过观察指数的构成特点和取值来源,其适用范围可以推而广之,即通过适当变动计算变量的取值范围,将其从国家级指数转化为描述和评价某国内部各组成部分吸引FDI现状和前景的指标体系3。本文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对宁波的外商直接投资从纵向的时序和横向的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虽然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比如业绩指数是建立在假定各经济体的市场规模相同的基础上的,而潜力指数则忽略了政治、社会稳定性和制度等方面的因素。但是,总体说来,这种方法定量地、客观地反映了一个地区利用FDI的业绩和吸引FDI的潜力。

(一)业绩指数分析

1.业绩指数的概念

一个地区吸引外资的业绩指数IN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该地区(i)FDI的流入量占全国(t)FDI流入量的比例除以该地区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用数学表达公式为:INDi=(FDIi/FDIt)/(GDPi/GDPt)

过去,衡量一个地区吸引外资业绩的方法就是比较FDI流入的绝对值,但是这种方法忽视了不同地区经济规模的差异。而业绩指数它是一个相对值,考虑了经济规模的影响,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若指数值大于1,表示该地区吸引的FDI在全国所占规模较其GDP所占规模要大,也就是业绩突出;反之,若指数值小于1,表示该地区吸引的FDI在全国所占规模较其GDP所占规模要小,即业绩低下;若指数值等于1,则表示该地区吸引的FDI在全国所占规模较其GDP所占规模相当,即业绩正常。

2.宁波利用FDI的业绩指数的分析 (1)宁波FDI业绩指数的纵向比较

依据上述的方法,计算出2000年—2008年宁波市FDI的业绩指数,(见表3)。并且根据表3数据做出业绩指数的变化图,见图1。

3

许继琴,杨琳琳,宁波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

6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表3 2000年- 2008年宁波FDI的业绩指数

全 国GDP(亿元) 全国FDI实际流入量(万美元) 宁波GDP宁波实际FDI元) FDI业FDI业绩指(亿元) 流入量(万美绩指数 数增长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468.1 97314.8 104790.6 116694 136875.9 182321 209407 246619 300670 4071500 4687800 5274286 5350500 6063000 7912800 6946800 8265800 9239500 1175.75 1312.68 1500.34 1786.85 2109.45 2449 2874 3433.1 39 62186 87446 124696 172727 210322 231100 243000 250500 253800 1.16 1.38 1.65 2.11 2.25 2.17 2.55 2.18 2.08 / 18.97 19.57 27.88 6. -3.56 17.51 -14.51 -4.59 资料来源: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及全国统计年鉴

3FDI业绩指数

020002001200220032004年份20052006200720081.510.51.161.382.521.652.112.252.172.552.182.08

图1 2000-2008年宁波FDI业绩指数变化情况

从表3和图1中可以看到,在2000至2008年的9年间,宁波的FDI业绩指数均大于1,其中最低的是2000年的1.16,最高的是2006年的2.55,9年的平均水平为1.86,说明在这9年间,宁波利用FDI的业绩水平始终比较突出,并且观察图1可以看出总趋势是上升的。另外,根据宁波的FDI业绩指数值,可以将这9年间宁波利用FDI的情况分为三个阶段:2000至2003年,FDI业绩指数呈现出直线上升的强劲趋势,FDI业绩指数增长率较高,这一阶段是宁波FDI的快速发展阶段,而2002到2003是一个高潮,增长率达到27.88%;2003至2005

7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年,业绩指数显示出较平稳的发展事态,虽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业绩指数上,但是业绩指数的增长却没有什么进展;2005至2008年间呈现出一个抛物线,在2006年时业绩指数达到一个高峰,但是这个高峰并不稳定,很快在2008年下降到2.08,回到了与2003年差不多的水平,这说明这一阶段宁波的表现是波动不稳定的。

根据附表1,附表2和附表3给出的2006-2008年的数据显示,无论是项目数,合同利用外资还是实际利用外资,同比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2008年同比成为负数,这说明,宁波利用FDI的业绩在下降,而根据2008年的月份统计数据我们看到,后半年负增长数据越来越大,可以预测,2009年宁波利用FDI业绩将很有可能继续下降,再站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看,这个下降将很难避免。

(2)宁波FDI业绩指数的横向比较

根据同样的算法,本文计算出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2006年的FDI的业绩指数(见表4)。

表4-长三角16个城市2000-2006年业绩指数及其排名

南通 苏州 湖州 嘉兴 宁波 无锡 常州 镇江 扬州 上海 泰州 杭州 南京 绍兴 台州 舟山 平均值 2000 FDI业绩指数 排名 指数 2003 FDI业绩排名 指数 2004 FDI业绩排名 指数 2005 FDI业绩排名 指数 2006 FDI业绩排名 0.3 12 2.82 0.44 0.82 1.39 1.4 1.03 1 0.47 1.14 1 9 7 3 2 5 6 8 4 0.38 11 1.26 3.7 2.39 2.03 2.11 2.01 9 1 3 6 4 7 1.93 3.04 2.51 2.3 2.25 1.95 1.78 2.23 1.83 7 1 2 3 4 6 9 5 8 2.4 2.93 2.33 2.3 2.17 1.65 1.57 1.72 2 1 3 4 5 7 8 6 4.42 3.82 3 2.73 2.55 2.51 2.4 2.15 2.1 1 2 3 4 5 6 7 8 9 1.22 10 1.18 11 1.15 12 2.04 5 0.67 14 1.05 13 3.28 1.49 2 8 1.1 14 1.29 13 1.31 12 1.28 14 1.34 11 1.36 10 1.43 9 0.56 15 0.26 16 1.61 -- 0.21 14 0.39 10 2.07 10 1.98 11 1.97 12 1.85 13 1.75 14 0. 15 0.45 16 2.27 -- 1.24 13 1.25 12 1.65 10 1.49 11 0. 15 0.22 16 1.71 -- 0.24 13 0.13 16 0.14 15 0.77 -- 0.47 15 0.22 16 1. -- 资料来源:2000-2007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

需要指出的是,上文在计算2000年—2008年宁波外商直接投资业绩指数的时候,目的是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分析宁波FDI的时序变化;而宁波所在的长

8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江三角洲作为一个整体,是全国FDI的先进区域,其FDI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6年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业绩指数为例,最高值为南通的4.42,这16个城市中除了台州和舟山的FDI业绩指数小于1之外,其他的14个城市2006年FDI业绩指数均大于1。2006年这16个城市平均的FDI业绩指数达到2.27,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因此,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系的宁波FDI业绩指数并不能反映宁波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利用FDI的业绩。为此,需进一步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利用FDI业绩的平均水平为参照系,分析宁波在这一区域范围内的FDI业绩指数,以相对的眼光分析反映出宁波利用FDI的业绩水平。

根据表4的数据,本文还选择了几个排名较前的城市的数据做了图2,其中包含了发展极快的南通,发展持续高水平的苏州,发展与宁波基本平行但略高于宁波的湖州,以及近两年稳步超越宁波的嘉兴,其次还有波动很大的南京和扬州,上海被删去了是因为它的业绩指数远低于宁波并且属于特殊城市,与宁波没有可以比较的平台,之所以还保留了杭州和台州的,是为了给前述城市做个参照。最后还给出了平均值这条线,这样可以清晰的看出宁波的业绩水平与其他较优秀的城市之间的差距,依此做出的比较和分析,对提升宁波利用FDI的业绩更具有指导意义。

5

南通 苏州 湖州 嘉兴 宁波 扬州 杭州 南京 台州 平均值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2000 2003 2004 2005 2006

图2 长三角16个城市FDI业绩指数2000-2006年变化情况

9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从表4和图2中可以看出:

1.2000年16个城市中,FDI业绩指数超过1的有6个: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上海市、南京市,宁波市紧随其后,指数为0.82,位于第七,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高于长三角区域平均水平0.77,这说明2000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平均水平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其中,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上海和南京利用FDI的业绩较好,已经达到初步发展阶段,而其他10个城市则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远落后与全国平均水平。观察城市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在2000年时,分布在长江以南的长江三角洲北翼区域,也就是江苏和上海发展较好,其中苏州市发展最为强劲,达到2.82的高业绩指数,而抛开江苏省,浙江地区的几个城市中就只有宁波利用FDI最为领先,指数也有0.82,虽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相对于浙江其他地区0.1-0.3的成绩,宁波已经远远领先与他们了。

2.宁波市2003年FDI的业绩指数为2.11,排名一跃成为第四,排在宁波之前有苏州、南京、湖州。2003年长三角十六个城市利用FDI明显有了很大的提升,达到1以上的城市高达13个,说明此时,长江三角洲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全国相比已经达到领先的水准。宁波这时的水平也不再是2000年的0.82,而是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平1,并且还超过了长三角平均水平1.,达到了2.11的高业绩指数,但是宁波与其排名较前的城市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FDI业绩指数最高的苏州市达3.7,比宁波市高出1.6。同时,宁波与排在其后的上海、嘉兴、无锡的差距却不是很明显,最大的差距仅0.1。有人形象地比喻为:“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这说明,宁波第四的排名很有可能被超越。紧随宁波的城市上海、嘉兴、无锡的同比增长分别为214%,461%和145%,而宁波是257%,观察这组同比数据可以看出,嘉兴的增长潜力最大,最有可能赶超宁波。

3.2004年数据显示,嘉兴超过了宁波,这与上面的分析相符。而原本业绩很高的南京却下降极大,这样,宁波依然排名第四。苏州、湖州的业绩仍然在较大程度上高于宁波,虽然苏州同比下降较多,但相对于其他城市其层次依旧很高,所以仍然稳居于榜首,湖州发展平稳,而嘉兴在稳步上升,比宁波的增长势头稍强一点。紧随宁波的是扬州和南通,增长势头都非常强劲,仅2004年来看,扬州和南通都有超越宁波的趋势。

4.2005和2006年结合起来说,几个城市的总体趋势都是上升的。在宁波之前的城市苏州、湖州、嘉兴和南通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南通,它几乎是以直线

10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上升的势头径直超越了宁波,甚至超越了苏州,把其他城市远远甩在后头,一举成为了利用FDI业绩指数最高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南通是如何取得这种成绩的?以及取得这种成绩利弊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分析制定宁波的具有指导意义。而苏州、湖州、嘉兴也一直发展良好,业绩指数平稳上升,宁波虽然也较平稳,但是增长的趋势却低于它们,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进步是宁波现在最缺乏的,所以,如果宁波想要把FDI利用的更好就要向前面的城市学习。

5.结合图表,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与长三角平均水平相比,宁波一直远高于它,并且在排名上一直保持在第4至5名,可以说宁波在长三角城市当中利用FDI的业绩属于中上等水平,并且发展较为稳定,其他排名较前的城市如苏州、湖州、嘉兴也都是发展很稳定的,而在宁波之后的城市很多都波动很大,或者业绩很低,这些城市的缺点我们应该研究并学会避免和他们犯同样的错误。值得注意的是南通和嘉兴,南通市的发展势头如此强劲,成绩如此显著,跟南通市的和精神是分不开的,在某些方面宁波应该借鉴南通,而嘉兴,城市规模虽不大,发展势头也不是特别强劲,但是却实现了稳步上升的成绩,可以说是进步最为合理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在这方面宁波应当学习和借鉴。

(二)潜力指数分析

1.潜力指数的概念

为了衡量各国吸引FDI的潜力指数,UNCTAD在2002年制定了评价各国潜力指数的变量,包括:(1)过去10年实际GDP增长,用来衡量地区未来的市场规模;(2)人均GDP,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3)出口占GDP的比重,衡量地区的国际参与程度;(4)每千人拥有电话数,衡量地区的通讯水平;(5)商业能源消耗,衡量能源的可用性和成本,是影响FDI,特别是效率导向型FDI的重要因素;(6)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衡量地区的技术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是吸引寻求创新资产型FDI的重要因素;(7)受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比重,衡量地区劳动力所受的高等教育以及所掌握的相关技能的程度;(8)国家风险,衡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性。必须说明的是,在研究地区吸引FDI的潜力指数时应舍弃“人均商业能源使用情况”和“国家风险”两个指标,并且将国家级指数换成地区值即可,并且因为有的指标数值难于获取,在计算地区指标得分时,可以适当调整。一般的,我们近似的认为,这种指标量的减少对计算结果的客观性不会产生实质影响。

一个地区潜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变量i得分=(Vi-Vmin)÷(Vmax-Vmin)。

11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一地区总的潜力指数等于该地区所有变量得分的平均值。其中,Vi为地区i的一个变量值,Vmin为该变量的最小值,Vmax为该变量的最大值。

变量得分在0-1之间变动。得分为1的话,说明某地区该变量在参与排名的地区之中最具有竞争优势;得分为0的话,说明某地区该变量在这些地区之中没有优势。总的潜力指数就是这个地区所有变量得分的平均值。总的潜力指数的取值也在0-1之间变动。但是,一般情况下,指数值不可能等于1,也不可能等于0。这是因为,一个地区不可能所有变量的区位优势都是最高或者都是最低。

2. 宁波FDI潜力指数的分析

考虑到数据可获得性,本文对指标的变量选择作了一些调整。本文选择了8个变量,作为评价区域吸引FDI的潜力指标,分别是:人均GDP,过去7年GDP平均增速,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人均工业用电量,FDI的同比增长量,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以及货运量。这8个指标的具体含义是:(1)人均GDP代表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该地区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规模与层次。(2)过去7年GDP平均增长速度代表该地区未来的市场规模和成长潜力。(3)进出口额占GDP的比例代表一个地区参与国际化的程度,它是影响FDI流入的一个重要变量。(4)由于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中,因此人均工业用电量的多寡也预示着该地区能源供应的充足与否。(5) FDI同比增量说明本年外商投资的积极性是否上升。一般来说,由于投资的环境、、法制等多方面的因素,外商更愿意选择一个外商已经大量投资而且外商集中的城市进行投资。(6)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区域劳动力所具备的高等教育和相关技能的程度。高技术劳动力的质量与成本,是目前区域竞争性吸引FDI的核心优势。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标是反映一个地区劳动力成本的高低。当一个地区劳动力成本过高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该地区已经失去了市场,也说明了外商的投资会重新选择成本低的地区。当然该项指标运算的结果越大,FDI潜力指数越不利;结果越小,将来越具备吸引外商投资的良好机会。(8)货运量表明一个地区的运输繁荣程度,它自然直接影响了外商投资生产以后的产品的成本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外商投资首先选择在广东一带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的16个城市作为研究的上级区域,在比较分析中,研究宁波市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根据2006的有关数据和上述潜力指数的公式进行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FDI潜力指数的计算,计算结果见表

12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5。

表5-2006年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各分项潜力指数得分

人均城市 GDP 宁波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杭州 舟山 上海 南通 嘉兴 镇江 绍兴 泰州 扬州 湖州 台州 0.5356 1 0.28 0.4163 0.4447 0.5427 0.2505 0.15 0.0491 0.3444 0.3084 0.3161 0 0.0699 0.163 0.1035 过去7年GDP平均增速 0.3532 1 0.6618 0.4582 0.4293 0.3306 0.6003 0 0.2778 0.4167 0.2546 0.1754 0.3545 0.1653 0.1766 0.2238 进出口人均工总额占业用电GDP比例 量 普通高校FDI同在校生人比增量 数占总人口比 0.1837 0.1735 0.1633 0.2347 1 0.5306 0.1633 0.3061 0.0408 0.0408 0.2347 0.051 0.0102 0.1122 0.0306 0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货运量 0.3554 0.3793 0.0549 1 0.2707 0.1141 0.2556 0.2535 0.1574 0.5734 0.0859 0.1962 0.0538 0.1637 0 0.0033 0.033 0.0871 1 0.2579 0.7501 0.5127 0.4379 0.2131 1 0.268 -0.4874 0.2401 -0.4481 0.082 -0.5171 0.0692 -0.3871 0.0193 -0.6344 0.1851 -0.84 0.2213 -0.466 0.0387 -1 1 -0.1823 0.0727 -0.2226 0.0659 -0.2351 0 -0.4023 0.0684 0 0.0048 -0.1482 0.0129 -0.3658 0.1447 -0.6131 0.0954 0.3291 0.4343 0 0.85 0.4216 0.0348 0.0384 0.9562 0.3791 0.0616 0.2491 0.3031 0.3495 0.094 0.0606 0.6124 0.0214 0.6319 0.2004 0.2143 0.0257 0 资料来源:2007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

从表5中可知,宁波市2006年该指标的排名分别为:人均GDP—第5位;过去7年实际GDP的增长—第8位;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第3位;人均工业用电量—第5位;FDI同比增量—第14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第6位。从各个分项指标的排名来看,宁波市在这8个方面的情况并不均衡,宁波市排名最高的是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位居第3位,达到了0.3554,但是相对于该指标第1位的苏州市(指标值为1.00)来说,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相应的,在指标中宁波市排名最低的是FDI同比增量,其次是实际GDP增长。这说明,宁波市在这指标中,进出口占GDP的比重是相对的优势项,应当继续保持,并且争取更好的成绩;FDI同比增量和过去7年实际GDP增长是宁波的弱项,应当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并提高,在这方面应当向同比增量最高的常州和实际GDP增长最快的苏州学习。

根据表5,将各分项指标合计后,计算平均值后得到各市潜力指数如表6所示。

13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表6 2006年长江三角洲16城市FDI潜力指数

城市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杭州 上海 宁波 舟山 南通 嘉兴 镇江 泰州 扬州 绍兴 湖州 台州 潜力指数 0.5082 0.3504 0.2867 0.2702 0.2492 0.2472 0.2019 0.2004 0.1673 0.1603 0.1461 0.1303 0.1086 0.1020 0.0746 -0.0097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从表6中可以看出:

(1)FDI潜力指数排序中,领先的是苏州市、无锡市,分别为50.82%、35.04%,其次分别是常州、南京、杭州、上海、宁波、舟山,潜力指数在20%~30%之间。排名最后的为湖州和台州,潜力指数分别是7.46%和-0.9%。南通和嘉兴排在宁波和舟山之后,为16.7%和16%。

(2)在指标中,人均GDP、7年间GDP平均增长速度、进出口占GDP比重、人均工业用电量这四项指标的第一名均为苏州,无锡的人均GDP、7年GDP增长速度、人均工业用电量指标都是第二名,货物运输量第一,人均GDP第三,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第二都由上海市夺得,这些充分反映出这几个城市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也就是FDI潜力。而宁波的人均GDP排第五,7年间GDP平均增速排第七,进出口占GDP排第三,人均工业用电量排第五,FDI同比增量倒数第三,高校生占GDP比例第六,货运量排第二。

(3)在长江三角洲的16个城市中,宁波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潜力指数为0.2019,名列第7位,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潜力属长三角中的中等。与潜力指数最高的是苏州市(指数值为0.5082)和名列第2位的无锡市(指数值为0.3504)相比,宁波的差距则比较明显。这说明宁波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4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三、结论及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在利用FDI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近来年在引资业绩和引资潜力上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利用FDI的结构分布也发生着变化,总结和分析如下:

第一,FDI总量增幅逐年下降, 利用FDI的先发优势正在不断减弱。2001 年宁波实际利用FDI同比增长40.6%,而到2008 年只有1.3%,2006年新增项目数1034个,而2008年的新增项目数528个,下降了48.9%,这种下降在2009 年将继续存在。导致宁波FDI放缓的原因是:宁波吸收FDI快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基本结束,今后将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所以增长速度变缓是很正常的。

第二,宁波FDI分布逐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其中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是宁波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2004年宁波FDI还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占总项目数的百分之八十多,到2008年时第二产业的项目数下降到百分之五十多,而第三产业上升到了百分之四十的份额。2004投资主要分布在化学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计算机制造业和房地产业,2008年主要转向了第三产业中的天然气和水的供应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研服务业,尤其是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同比增长超过250%。所以,宁波未来吸引FDI的主要行业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相信在未来宁波的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将得到很好的发展。 第三,宁波利用FDI的业绩指数在长三角区域中保持了较高且较稳定的发展,但进步不足。从图2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宁波2000年~2006年的业绩指数从0.82增长到2.55的过程中,始终高于长三角平均水平,虽不及苏州,湖州业绩高,但比南京稳定,比杭州高出很多,而且排名基本处在第四和第五位,应该说是较高、平稳、健康的发展,但是从2005、2006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在其他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宁波的增长却不及其他城市快,不与发展突飞猛进的南通比,只与苏州、湖州和嘉兴比较就可以看出,宁波的进步明显不足。

第四,宁波吸引FDI的潜力并不乐观。表5和表6中的数据告诉我们,就2006年来看,宁波的潜力指数为0.2019,排名第七,相对于排名第一的苏州0.5082和排名第十六的台州-0.0097,宁波吸引FDI的潜力只属中等。在潜力值的排名中,人均GDP排第5;过去7年实际GDP的增长排第8;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排第3;人均工业用电量第5;FDI同比增量第14;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第6,货运量排第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较高,排第四,但它是反指标。

15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综上所述,宁波在进出口占GDP比例、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和货运量上具有优势,在FDI同比增量和实际GDP的增长上存在不足。

今后宁波利用FDI发展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和挑战。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既有的引资现状和成果,而应研究新的、更加合理的引资策略,抓住机会使宁波利用FDI的规模和水平推上新台阶4。

第一,提供更为规范和公平的投资环境, 增强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 近年,外商对中国进一步健全法律制度,增强执法能力和水平,提高监管制度的透明度,改革行政管理,加快各项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宁波除了进一步完善吸引外商投资的法律体系,保持外商投资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为外商投资创造统一、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法律环境和环境外,还应增强法制观念,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努力做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法律执行环境。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促进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的提高。

宁波要在对外开放竞争中取获得新的优势,必须在调整结构中寻求突破。应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并采取适当的引导措施,加强服务业招商。同时在招商过程中,重点鼓励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现代化理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运作方式。这既有利于改善宁波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水平,又可以为宁波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进而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投入制造业。

第三,在利用外资上必须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

今后在外资引进方面,应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向产业支柱大项目推进,重点抓好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的产业链项目的招商引资,尤其是汽车及零配件、旅游开发、电子信息、会展、物流、城市设施和金融保险等重点产业与项目的招商,形成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保障引进外资方式与机制的创新,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首先进一步明确“双引进”在宁波市利用外资工作中的战略地位,确保“双引进”合同利用外资比重超过50%;其次,大力开展“以民引外”,并在上予以重点支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引进国外资金、产品、技术、管理和人才,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三是推进“以外引外”增资扩股,动员和鼓励经营业绩佳、市

4

樊丽淑,潘冬青,郑舒,入世后宁波利用外资的特征、绩效及发展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7

16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场前景好的外资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加快技术更新,延长产业链,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大力收集利用闲置土地、厂房等有效资源,建立闲置资源信息库,加强闲置资源的整合与集约利用,着力引进潜力大、前景好的外资项目落户。

第五, 强化本地企业对外资外溢作用的吸收,培育和扶持本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多元引进外资,形成竞争压力,利用外资的技术外溢和前后向产业联系,引导宁波本地企业在为外资配套的过程中,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在遵循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制定有关品牌,保护宁波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维护本市经济安全。

17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Aitken,Brain I.and E.Harrison:“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FDI?”,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3)pp.605-618.

[2] Borensztein E.,Gregorio J.D.and Lee J-W:”How Does FDI Affect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 Vol.45,pp115-135. [3] Braunerhjelm,Pontus&Svensson,Roger\"Host Country Characteristics and

Agglomeration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pplied Economics,Taylor and Francis Journals,1996.vol.28(7),pages 833-840.

[4] Clickman,Norman J.and Douglas P.Wood(1988),\"The Location of FDI in the

U.S.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5] 闫国庆, 张海波,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利用FDI影响因素分析及潜力测算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8):36-38

[6] 杨婷,杭州宁波两市利用FDI的业绩与潜力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

(8):3-4

[7] 张媛,于英川,中国利用FDI的业绩与潜力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7

(3):57-59

[8] 李艳燕,河南省各地区吸收FDI的业绩与潜力分析[A],河南商业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05(5):25-26

[9] 傅智能,如何正确评价省内各地区吸引FDI业绩与潜力——以湖北省为例

[J],商场现代化,2006(1):31-34

[10] 杜思霖,周升起,山东省17地市利用FDI的业绩与潜力比较研究[J],国

际贸易问题,2007(5):3-4

[11] 卢孔标,引进FDI的业绩与潜力:中国与东盟的比较研究[A],世界经济研

究,2004(8):12-16

[12] 李娟,沙景华,山东省矿业城市吸收FDI的业绩和潜力指数分析[J],金属

矿山,2008(3):2-4

[13] 董桂才,蚌埠市利用FDI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分析[J],今日南国,2008

(2):63-65

[14] 徐春联,李建平,对外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再思考与利用外资绩效评

价[J],金融研究,2006(8):5-7

[15] 戴德艺,南宁市FDI笼犷持续发展潜才指韦示构建及评价[J],法制与经济,

18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2006(1):45-48

[16] 黄海洋,FDI对宁波出口贸易影响的计量分析[A],三江论坛,2005(9):

22-26

[17] 孙雅玲,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FDI)的特点及宁波的机遇[A],经济师,2005

(11):75-78

[18] 赵飞,吉林省外商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A],东北亚论坛,2008

(1):9-11

[19] 徐赛颖,宁波的外商直接投资研究[A],商业研究,2006(15):56-58 [20] 滕帆,荆娴,宁波利用FDI 的效率分析及其建议[J],商场现代化,

2006(5):36-40

[21] 许继琴,杨琳琳,宁波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分析[J],国际

贸易问题,2005(11):11-13

[22] 杜群阳,朱勤王,王晖,区域因素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浙江的实

证检验[A],经济地理,2007(1):24-27

[23] 樊丽淑,潘冬青,郑舒, 入世后宁波利用外资的特征、绩效及发展对策[J],

国际贸易问题,2007(8):32-35

[24] 应志方,赵维锋,外国直接投资对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

贸易问题,2007(2):46-49

[25] 孙巍,外商直接投资( FDI) 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宁波、温州的比较分

析[D]:3-4

[26] 徐胜,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增长效果分析[A],晋阳学刊,2004(2):1-2 [27] 潘爱民,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A], 财经理论与实

践,2006(5):33-35

19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致 谢

感谢我的导师唐铁球。论文是在导师的精心指导和关怀下顺利完成的。论文从选题、构思、撰写及修改完成等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在此感谢导师在我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上的帮助。导师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学生至真至诚的关怀和谆谆教导,使我终身难以忘怀,让我交上了大学里最后一份满意的答卷,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涯。然而学无止境,导师给与我的帮助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学习和做人都是一种鼓舞。再次向所有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20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附 录

附表1:

日期 今年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本年累计 97 56 91 85 82 66 88 100 67 100 113 1034

项目数 去年 74 35 66 65 93 77 83 76 54 78 83 873 ±% 31 60 38 -4 37 -12 -14 6 32 24 28 36 18 今年 60124 52996 2006年1-12月宁波利用外资综合情况

单位:万美元 投资总额 去年 49063 59275 ±% 23 -11 -1 -70 -25 20 -12 22 -11 -27 78 98 -2 合同外资金额 今年 35715 34494 45134 17811 53445 43432 33250 34933 39493 24588 52247 28204 去年 21090 24509 36908 43960 56174 48003 30139 30915 36822 34629 29976 270 ±% 69 41 22 -59 -5 -10 10 13 7 -29 74 1 5.2 今年 18752 16755 20248 17434 19596 27535 20809 21690 23478 14622 22909 19190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去年 15886 17992 18366 15404 18666 27722 16227 14011 19939 20373 21956 24537 ±% 18 -7 10 13 5 -1 28 55 18 -28 4 -22 5.2 101022 101701 39048 129836 101872 135299 97746 51801 65887 67120 44135 95156 97671 81381 59037 54000 75510 60393 53359 49287 874578 1866 442746 421015 243018 231079 附表2:

2007年1-12月宁波利用外资综合情况

单位:万美元 日期 今年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本年累计 历年累计 85 78 93 71 65 63 52 67 76 52 80 72 854 项目数 去年 97 56 91 85 82 66 88 100 67 100 113 1034 11914 ±% -12 39 2 -16 -27 -23 -21 -24 -24 -22 -20 -36 -17 今年 66143 38590 68697 54405 61616 85434 66630 59236 65538 54236 104960 90228 812002 投资总额 去年 60124 52996 101022 39048 101872 97746 51801 65887 67120 44135 95156 97671 874578 6294443 ±% 10 -27 -32 39 -40 -13 29 -10 -2 23 10 -8 -7 合同外资金额 今年 29548 23333 32462 19857 40007 47101 305 33171 36550 29514 65018 541 450107 去年 35715 34494 45134 17811 53445 43432 33250 34933 39493 24588 52247 28204 442746 3432782 ±% -17 -32 -28 11 -25 8 17 -5 -7 20 24 94 1.7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今年 19741 15212 27286 20437 20616 25403 23784 25165 17562 14746 24143 123 250518 去年 18752 16755 20248 17434 19596 27535 20809 21690 23478 14622 22909 19190 243018 1720738 ±% 5 -9 35 17 5 -8 14 16 -25 1 5 -14 3.1

21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附表3:

2008年1-12月宁波利用外资综合情况

单位:万美元 日期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本年累计 项目数 实际数 45 25 40 39 36 38 46 44 52 46 56 61 528 投资总额 实际数 52905 47542 205976 33159 43806 69936 52367 37041 58408 47736 66710 30186 745771 合同外资 实际数 35280 24802 33656 18210 34871 49002 41550 31716 41300 25837 557 20328 412339 实际外资 实际数 22606 16285 28821 20865 20009 27502 23480 22530 22991 12869 21469 14362 2537 增减% -47 -68 -57 -45 -45 -40 -12 -34 -32 -12 -30 -15 -38 增减% -20 23 217 -39 -29 -18 -21 -37 -11 -12 -36 -67 -8 增减% 19 6 4 -8 -13 4 7 -4 13 -12 -14 -63 -8.4 增减% 15 7 6 2 -3 8 -1 -10 31 -13 -11 -13 1.3 以上资料来源:宁波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

附表4: 表4 南通 苏州 湖州 嘉兴 宁波 无锡 常州 镇江 扬州 上海 泰州 杭州 南京 绍兴 台州 舟山

2006年长三角16个城市业绩指数 全国FID实际流入量(亿美元) 该地区GDP(亿元) 该地区实际FDI流入量(亿美元)

FDI业绩指数 排名 全国GDP(亿元)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209407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694.68 1758 4820 761 1347 2874 3301 1569 1022 1100 10366 1002 3442 2774 1678 1463 335 25.75 61.05 7.57 12.22 24.3 27.52 12.51 7.3 7.65 71.07 6.57 22.55 17.02 9.72 3.11 0.5 4.42 3.82 3 2.73 2.55 2.51 2.4 2.15 2.1 2.07 1.98 1.97 1.85 1.75 0. 0.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2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附表5:

苏州 南通 湖州 嘉兴 宁波 上海 无锡 镇江 绍兴 南京 杭州 扬州 常州 泰州 台州 舟山 附表6:

苏州 湖州 嘉兴 宁波 扬州 无锡 南通 上海 镇江 南京 绍兴 杭州 泰州 常州 台州 舟山

2005年长三角16个城市业绩指数 全国FDI实际流入量(亿美元) 该地区GDP(亿元) 该地区实际FDI流入量(亿美元)

FDI业绩指数 排名 全国GDP(亿元)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182321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791.28 4027 1472 4 1160 2449 91 2805 872 1447 2411 2943 922 1303 822 1252 280 51.16 15.32 6.51 11.57 23.11 68.5 20.07 5.96 9.01 14.18 17.13 5.26 7.31 4.56 3.07 0.31 2.93 2.4 2.33 2.3 2.17 1.72 1.65 1.57 1.43 1.36 1.34 1.31 1.29 1.28 0.56 0.26 FDI业绩指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04年长三角16个城市业绩指数 全国FDI实际流入量(亿美元) 该地区GDP(亿元) 该地区实际FDI流入量(亿美元) 全国GDP(亿元) 排名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136875.9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23

3450 550.49 1002.41 2109.45 760.33 2250. 1195.74 8072.83 711.97 2067.18 1244.99 2543.18 699.17 1100.61 1076.48 231.27 46.48 6.11 10.22 21.03 7.52 19.48 10.2 65.41 5.6 15.12 8.23 14.1 3.83 5.36 3.03 0.23 3.04 2.51 2.3 2.25 2.23 1.95 1.93 1.83 1.78 1.65 1.49 1.25 1.24 1.1 0. 0.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附表7: 全国GDP(亿元) 2003年长三角16个城市业绩指数 全国FDI实际流入量(亿美元) 该地区GDP(亿元) 该地区实际FDI流入量(亿美元) FDI业绩指数 排名 苏州 南京 湖州 宁波 上海 嘉兴 无锡 绍兴 南通 常州 镇江 扬州 杭州 泰州 台州 舟山 附表8: 苏州 常州 无锡 南京 镇江 上海 宁波 杭州 嘉兴 泰州 湖州 南通 绍兴 扬州 舟山 台州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116694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535.05 2801.56 1576.33 490.75 1786.85 6250.81 858.03 1901.22 10.28 1006.71 901.42 1.05 7.22 2099.77 580.04 995.03 172.27 47.49 23.69 5.37 17.27 58.5 7.98 17.48 7.43 5.83 5.03 3.48 3.4 10.09 1.78 2.16 0.17 3.7 3.28 2.39 2.11 2.04 2.03 2.01 1.49 1.26 1.22 1.18 1.15 1.05 0.67 0.47 0.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00年长三角16个城市业绩指数 全国FDI实际流入量(亿美元) 该地区GDP(亿元) 该地区实际FDI流入量(亿美元) 全国GDP(亿元) FDI业绩指数 排名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467.1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593.5 24

1541 601 1177 1074 423 4771 1145 1383 524 399 325 721 717 472 122 613 28.83 5.6 10.82 8.13 2. 31.6 6.22 4.31 1.53 1.02 0.82 1.43 1.16 0.67 0.11 0.51 2.82 1.4 1.39 1.14 1.03 1 0.82 0.47 0.44 0.39 0.38 0.3 0.24 0.21 0.14 0.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09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附表9:

2006年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各分项数据 进出口人均工业总额占用电量 GDP比例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过去7年人均GDP GDP平均增速 普通高校在校FDI同生人数比增量 占总人口比 货运量 上海 南京 苏州 无锡 常州 镇江 南通 扬州 泰州 杭州 宁波 嘉兴 湖州 绍兴 舟山 台州 57696 46113 78801 724 44440 38088 22826 24048 19933 51878 51460 40206 29526 38540 34682 26026 0.1955 0.2638 0.3546 0.3008 0.2684 0.236 0.2397 0.2218 0.2519 0.2481 0.2517 0.2618 0.2236 0.2234 0.291 0.2311 0.2195 0.1137 0.3615 0.1187 0.0666 0.0465 0.0572 0.0297 0.0286 0.113 0.1469 0.0939 0.0396 0.0831 0.081 0.0576 0.4796 0.3081 0.9552 0.7497 0.493 0.3377 0.15 0.1505 0.1827 0.4035 0.4448 0.4446 0.2977 0.4203 0.1329 0.154 3.75 20.03 19.33 37.12 71.14 22.48 68.08 45.44 44.08 31. 5.15 5.62 16.28 7.88 61.29 1.32 3.4 10.2 2.1 2 2.7 2.7 0.8 1.5 0.5 5.6 2.2 0.8 0.7 0.9 2 0.4 41188 32459 28010 29658 26553 22924 21662 20847 17309 32791 248 22625 26044 26915 28437 31949 75184 18402 11222 10330 6855 5507 10574 07 5844 20924 22238 10101 15591 10275 8202 12153 以上资料来源:宁波统计年鉴,全国统计年鉴,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和2000-2007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