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ions艺术品投资
龚
晓馨《长乐永康》
70May13/2019理财周刊
传统笔墨中的现代妙趣
■文/本刊记者冯庆汇
龚晓馨绘画作品的题材、笔墨、构图,都是传统的,然而,他的作品寓古意中,又极具现代气息。龚晓馨认为,搞艺术之人,能够取得真正成功的要素,不是技法,不是功力,也不仅仅是笔墨,真正的大马力孵化器是文化。文化哪里来,多从读书当中来。
初春,到海上名家、画家龚晓馨的“还砚楼”赏画。墙上挂着一幅《长乐永康》,颇有韵味。细细品读龚晓馨的绘画,仿佛有一种淡淡的古意慢慢弥漫开来。他应当归属于传统一路,因为从他的作品题材、笔墨、构图,都是传统的,然而,他的作品寓古意中,又极具现代气息。
师从王个簃
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龚文达带龚晓馨走进了姨公王个簃家。
在现代书画家中,王个簃是一位诗、字、画、金石治印四绝的艺术家。其画厚重而古茂,笔墨简练,格调高雅,并有强烈的特殊风格。其书法专工古篆,尤以石鼓文字成就为最高,在现代花卉画坛上独树一帜。
龚晓馨回忆说:“王个老的家住在中山公园对面愚园路上的兆丰别墅三楼,沿窗放有一张大画台,画台的另一半连接着一张八仙桌,画台画画写字用,八仙桌平时就餐用。有时画大型作品,就合起来用。一只大橱也一般般,房间的北边放着一张小床,姨公午间小息时用,画画条件勉勉强强。这与当时的一些名画家寓所不可同日而语。
“抬头可以看见门上有块牌子,上午10点半~11点半接洽,可以看出来,王个老当时是上海中国画院第一副院长,组织上安排要完成的作品很多,沒有过多时间用于接待客人。“王个老平常话语比较少,只有遇上对路的人,他才变得十分健谈。我那时经常去看他作画,时间长了,他会一边教一边画。
“他绘画时有个特点,先用脑构思,下笔非常果断。如创
作大型作品,先画草稿,正式作画时,非常讲究运笔,此时构图已在胸中。他的风格是吴昌硕一路,大写意,崇尚简练,粗犷豪放,一笔就是一笔,极少复笔,画兰不画叶,简洁明了。“姨公曾对我说,能简则简,有句海门话叫少者多味,多
者无味。让我印象深刻。”
龚晓馨说,王个老有一枝大兰竹,笔头已经全部脱掉了,但他非常喜欢,画点时就想到它。他说这枝笔很称手,非常听话,想画什么出来的就是什么。
“有一天他和我说,这张画如画好了就送给你,他用这枝笔给我画了幅梅花图《春暖花开》。这自然是王个老奖励后进的方法,但是这种的奖励方法,是他平时所不常用的。尤其是当场开笔,觉得有些受不起,也更觉得郑重而可宝贵。因而这幅画我是很小心地什袭珍藏。”龚晓馨说,“他的砚台非常干净,画画时都是用现磨的新鲜墨。用纸讲究,颜色要干净,有定点生产,一般要存放多年。他讲,旧纸用起来服贴,笔触看得清楚。他画的梅花,寥寥数笔,来去笔路都很清楚。”
剥落的就剥落一些。龚晓馨回忆说,这种自然神笔,真是中国篆刻艺术的妙趣所在。
龚晓馨说,年轻的时候,王个老一直告诫他要多读书。后来他懂得了读书的紧要,读书是补本养心的妙药。搞艺术之人,能够取得真正成功的要素,不是技法,不是功力,也不仅仅是笔墨,真正的大马力孵化器是文化。文化从哪里来,多从读书当中来。文化者,贵在“化”,所读之书,能“化”到你的专业里,迹与神化,融为一体,方能取得大收获,才耐得起看,耐得起咀嚼,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他通过绘画把自然的时空、历史的厚重和人文精神交织在一起,彰显出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广阔空间,成为安顿自己精神生命的憩园,龚晓馨以这种方式诠释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
笔墨之现代新韵
传统绘画笔墨是很讲究个性化的,它反映了画家从小的熏陶和修养。舞笔弄墨有着50余年的龚晓馨,将富于灵性的书法笔意,灵活自然地运用到了绘画之中,他根据画面的需要,不强调运笔的提按,线条停匀而含蓄,富有内在的张力。
行家评论龚晓馨的作品认为其有畅与爽的特点。畅,就是用笔畅,山水画上笔多,线条多,山山水水,树树草草,都以线条来表现,画面饱满,层次分明,真可谓有“神畅”之感。爽,就是行笔爽利,其山水画秀美明快,曲尽其恣,但曲不拘泥,爽直奇丽,酣畅洒脱。笔墨清朗,线灵动、松秀,精到而简洁,恰到好处。其施色好用青绿,薄彩淡赭,温润、古雅,营造出一种富贵祥和的氛围,令人难忘。在构图上,他讲究大块面的穿插组合,简洁大方,干净利落,或巨嶂高壁,或山峦重叠,或溪桥幽涧……画面在堂正的大气之中,洋溢着现代新韵。
他通过绘画把自然的时空、历史的厚重和人文精神交织在一起,彰显出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广阔空间,成为安顿自己精神生命的憩园,龚晓馨以这种方式诠释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
文化贵在“化”
王个簃待人和蔼可亲,但在指导学生作画时有直爽的一面。龚晓馨说:“譬如,在写竹时,他直言不讳批评我画的竹子朱粉气太重。我后来反复推敲姨公给我画的一幅竹子,找不出败笔。竹子最难画的是相互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笔与笔之间的‘眼’最难处理。而王个老画的竹子将‘眼’留得无比清晰。”
王个老的印章甚为精彩,作为吴昌硕的得意弟子,王个老的篆刻远师秦汉,辅以晚清流派,章法参差有致,趣味十足,刀法峻利洒脱,瑰奇雄劲,贵能在吴昌硕、齐白石诸流派林立之际,另辟新径,自成一格。
当时,上海印坛有两个流派,一是钱君匋中规中矩,另一是王个老的奔放趣味。他们分别代表两种不同流派。钱君匋喜欢用薄刀治印,王个老更善长使用厚刀篆刻。有人这样评价:规矩钱君匋,奔放王个老。王个老行刀时很沉静,不快,有时候要思索半天,但一刀下去,不修,不改,旁边
MONEYWEEKLYMay13/2019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