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时:1
CorelDRAW基本知识
授课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CorelDRAW的应用以及CorelDRAW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了解图片的各种格式 教学重点:几个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介绍
CorelDRAW是由加拿大的Corel公司于19年设计开发的,现在的CorelDRAW11集设计、绘画、制作、编辑、合成、高品质输出、网页制作和发布等功能于一体,使创作的作品更具有专业水准。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CorelDRAW主要用来进行绘图和排版(象广告公司、印刷公司),所以绘图和排版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二、 几个基本概念:
1、像素——像素是数字图像的基本单元,一副图像就是由许多像素组成的。同一幅图像像素的大小是固定的。
2、位图——也称点阵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称作象素的单个点组成的。扩大位图尺寸就是增大单个象素。处理位图时,输出图像的质量取决于开始设置的分辨率。
3、矢量图——是依据某个标准对图形进行分析而产生的结果,它不直接描述图像上的每一点,而是描述产生这些点的过程和方法。矢量图像,也称为面向对象的图像或绘图图像,在数学上定义为一系列由线连接的点。
位图和矢量图的区别:
位图是由离散的点阵组成。它将图像分解成一个个的像素。图像与分辨率关系密切,分辨率高,图像的质量高,文件所占存储空间大,放大后失真。
矢量图与分辨率无关,无论放大到多大,其输出质量是同样的,放大时,只不过是在电脑中描述的参数有所改变,并且同一图形所占存储空间是一样的。(图像由图像处理软件来处理,而图形由图形软件来绘制。)
存储格式 :
CDR格式——CorelDRAW的专有格式,只能在CorelDRAW中打开。 PSD格式——PHOTOSHOP的专有格式。
JPEG格式——压缩比可大可小,是占用空间较少获得较好图像质量的格式。能在CorelDRAW与PHOTOSHOP间进行转换。
BMP格式——几乎不压缩,是WINDOWS环境下最不容易出问题的格式。 色彩模式:
RGB模式——红、绿、篮,一般用在屏幕上显示,不用在印刷上。RGB色彩模式是
通过红绿蓝3种颜色叠加产生的颜色,增加每种颜色的光强度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所以RGB模式又称为加色模式。 CMYK模式——它的颜色也被称作印刷色,此模式大多用在印刷上,青色、洋红、
黄色、黑色。此四种颜色都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描述,每一种颜色所占的百分比从0%~100%,百分比越高,颜色越暗。此模式是通过反射某些颜色的光并吸收另外颜色的光,生成不同的颜色,因此也被称作减色模式。 ?
三、作业: ? 熟记位图与矢量图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课后记:学生对位图与矢量图的理解还不够,要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图片进行对比理解。 课题2: CorelDRAW的基础知识 教学课时:2 授课1课时 操作1课时(第2-3课时)
教学目的:熟悉CorelDRAW基本界面,掌握CorelDRAW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掌握CorelDRAW的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 讲授新课
a) 启动的三种常用方法: 1、开始菜单
2、双击桌面快捷方式
3、找到安装程序的文件夹,找到应用程序双击 b) 退出的常用三种方法: 1、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2、快捷键——ALT+F4 3、文件菜单
标题栏 c) 界面介绍:
菜单栏 标准工具栏 属性栏 标尺 调色板 工作区 绘图页面 工具栏
1、 标题栏 2、菜单栏 3、标准工具栏 4、工具箱 5、状态栏 6、属性栏 7、调色盘(板) 8、工作区 9、绘图页面 10标尺 ? ? ? ? 三、操作练习
1.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打开CORELDRAW软件
2. 从水平和垂直标尺上各拉出一根水平线和一根垂直线 3. 在空白文档中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
4. 找到工具栏中的打印预览,预览打印效果,关闭预览。 5. 使鼠标的滚轮放大缩小绘图页面的大小。 6.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退出CORELDRAW软件
状态栏 教学反思:学生对启动和关闭软件的操作能够掌握,有少部分同学没找到安装程序所在的文件夹,之后通过积极提问找原因解决问题。
课题3: 文件基础操作 教学课时:2 授课1课时 操作1课时(第3、4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文件的基础操作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文件的基础操作。 难点:导入和导出的操作。 教学过程与内容:
要在CorelDRAW中自如地进行创作,必须掌握CorelDRAW的一些常用基本操作,例如建立新文件、打开已有的文件、撤销和返回等。
一、新建文件
在CorelDRAW X4中若要创建图形,必须新建文件,新建文件的方法有多种,下面详细介绍。
(1)启动CorelDRAW X4,在出现的欢迎界面中单击“新建空白文档”图标 即可。 (2)进入CorelDRAW X4窗口,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即可。
(3)根据模板新建文件。CorelDRAW X4为用户提供了多个设计模板,用户可以在这些模板的基础上进行绘图,从模板新建文件有两种情况。还未进入CorelDRAW X4时的新建文件方法如下:
启动CorelDRAW X4时,有两种新建文件方法,在出现的欢迎界面上单击 新建空白文档 从模板新建
选择“浏览”选项卡,选择模板所在的位置和所需要的类型,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如图所示。
如果已进入CorelDRAW X4,其新建文件方法为:选择“文件”→“从模板新建”命令,在弹出的“根据模板新建”对话框中选择所需的模板,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二、打开文件 3种方法:
(1)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 ,在弹出的“打开绘图”对话框中选择需要打开的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即可,如图2.1.4所示。
(2)选择“文件”→“打开”命令,可在弹出的“打开绘图”对话框中打开所需的文件。 (3)启动CorelDRAW X4后在打开的欢迎界面中单击需要打开文件的名称,可在弹出的“打开绘图”对话框中打开所需的
文件。
三、保存文件
对于已经绘制或处理完成的文件,需要将其保存,保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保存,一种是另存为。保存是将修改过的结果覆盖原来存储的结果;另存为是将修改后的结果重新命名保存。另存的具体操作如下:
(1)选择“文件”→“另存为”命令,弹出“保存绘图”对话框,如图2.1.5所示。 (2)在“保存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保存的路径。
(3)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保存对象的名称。
(4)在“保存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文件所要存储的格式。 (5)单击“保存”按钮即可。 四、导入和导出文件
CorelDRAW不仅可以对矢量图进行创作和编辑,它还可以对位图进行处理。若要将位图图像在CorelDRAW中进行处理,则必须使用导入命令才可以将位图在CorelDRAW
中打开,对于编辑完成的图形则可以使用导出命令将其保存为图片格式。
1.导入文件
导入文件的方法如下:
(1)选择“文件”→“导入”命令,弹出“导入”对话框,如图2.1.6所示。 (2)单击“导入”按钮,鼠标光标变为如图2.1.8所示的直角形状。
(3)将鼠标移动到需要放置该图片的位置,单击鼠标即可将此图片在该位置打开,如图2.1.9所示。
2.导出文件
和导入文件相对应的导出文件的方法如下:
(1)选择“文件”→“导出”命令,弹出“导出”对话框,如图所示。
(2)选择需要导出的文件,单击“导出”按钮即可将图形导出为所需格式。
五、关闭文件
对于已经修改完成并存储了的文件,可根据需要将其关闭,关闭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选择“文件”→“关闭”命令。 (2)单击该文件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六、撤销、还原、恢复和重复操作 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每个细节进行重复的修改,这就需要用到撤销、还原、恢复和重复操作。
1.撤销操作
撤销用于还原上一步的操作,它有以下3种方法: (1)选择“编辑”→“撤消”命令。
(2)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撤销”按钮 。
(3)按“Ctrl+Z”键。
技巧:如果连续执行撤销操作,可撤销多步操作。 2.还原操作
还原操作可撤销所有的操作,将文件恢复到最近一次的存储状态,其方法为: (1)选择“文件”→“还原”命令,弹出“CorelDRAW-警告”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3.恢复操作
恢复操作可将文件恢复到撤销操作前的状态,它有以下3种方法: (1)选择“编辑”→“重做”命令。
(2)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重做”按钮 。
(3)按“Ctrl+Shift+Z”键。 4.重复操作
重复操作可再次执行上次进行过的操作,如移动、填充和删除等。它有以下两种方法:
(1)选择“编辑”→“重复”命令。 (2)按“Ctrl+R”键。
技巧:重复操作可将对一个对象的操作应用于其他对象上。下面以对一个矩形使用重复操作填充为例进行讲解,其方法如下:
(1)对某一个对象执行填充操作,如图所示。
(2)单击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 ,再选择需要应用该操作的对象,如图所示。 (3)按“Ctrl+R”键可将该操作应用于选中的对象,得到效果如图所示。
图 对椭圆对象执行填充操作
图 选中另一个需要填充的对象 图使用重复操作的效果
教学反思:对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熟练非常重要,所以要求学生对基础操作一定掌握熟练,绘制基本图形的时候,有同学有些不认真。
课题4: 实例操作1:(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
教学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工具的应用,学会制作八卦图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八卦图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重复构成
1、选取【矩形工具】画一个6×6mm的黑色正方形,选取【椭圆工具】画3.5×3.5mm的白色圆形,按【Ctrl+A】全选,按【对齐】按钮,使中心对齐,按【Ctrl+A】全选,按【Ctrl+G】群组。(排列菜单)
2、打开【变换】泊坞窗,按下【位置】,按【应用到再制】,将复制的图形中的黑色方形改成白色,白色圆形改黑色,按【Ctrl+A】全选,按【Ctrl+G】群组。
3、 打开【变换】泊坞窗,按下【位置】,反复按【应用到再制】,按【Ctrl+A】全选,按【Ctrl+G】群组。 4、 打开【变换】泊坞窗,按下【位置】,按【应用到再制】,往下复制
5、打开【变换】泊坞窗,按下【旋转】,旋转1800,按【Ctrl+A】全选,按【Ctrl+G】群组。
6、打开【变换】泊坞窗,按下【位置】,反复按【应用到再制】,按【Ctrl+A】全选,按【Ctrl+G】群组。 二、 八卦图的制作
1、选取【椭圆工具】画100×100mm的正圆形,拉出经过圆心的水平及垂直辅助线。
2、选取【椭圆工具】画50mm的正圆,再画15mm的正圆,按属性栏中的【对齐和分布】按钮,将新画的两个小圆的中心对齐,按【Ctrl+G】群组。按【Ctrl+A】全选,按属性栏中的【对齐和分布】按钮。 3、选取两个小圆组成的群组,选泊坞窗中变换下的位置,点击【应用到再制】,复制一份,按【Ctrl+A】全选,取消全部群组,
4、选【矩形工具】画一个经过各圆心的矩形,同时选中右边中等大小的圆及矩形,点属性栏中的【前减后】按钮。
5、同时选中左边的中等大小的圆及矩形,点属性栏中的【焊接】 6、同时选中大圆及矩形,点属性栏中的【相交】 7、将多余部分删除,给图形上色。 ?
作业 1、 上机制作这两个实例,好好体会所用的工具。 2、 掌握几个重要的概念
课后反思: 学生在操作对象的选择及群组时,先后顺序混乱,在经过多次错误操作后找到正确而快捷的方法。
课题5: 几何图形绘制1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绘制矩形、绘制椭圆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绘制矩形、椭圆;
难点:绘制不同角度的圆饼和圆弧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 绘制矩形;
在CorelDRAW X4中,使用同一个工具组中的“矩形工具”和“3点矩形工具”,可以绘制出任意比例、方向的矩形、正方形及各种圆角矩形。
重点熟悉工具栏中工具的选取,对应已选工具的属性参数及状态。
使用“矩形工具”以两种不同起点绘制矩形 使用“矩形工具”以两种不同起点绘制矩形 使用“3点矩形工具”绘制
斜向矩形
使用“3点矩形工具”绘
制斜向矩形
选中矩形
设置圆角矩形参数
案例1 使用“矩形工具”绘制直角矩形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在页面中选定位置后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拖曳,释放鼠标后即绘制出一矩形。如果在拖曳鼠标的同时按住Shift键,则可以起点为中心绘制矩形。
Step2使用工具箱中的【3点矩形工具】,在选定位置单击并拖动,释放鼠标按钮,确定矩形的一条边。移动鼠标并再次单击,确定矩形的另一个角点。
技术点拨
如果双击“矩形工具”图标,可以根据绘图页面的大小自动生成一个矩形。
如果在绘制矩形时按住Ctrl键,可绘制正方形;若同时按住Ctrl键和Shift键,则可以以起点为中心绘制正方形。
案例2 使用“矩形工具”绘制圆角矩形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选中绘制的矩形或正方形。
Step2 在【矩形工具】属性栏中的文本框中设置数值并按Enter键,即可得到圆角矩形或圆角正方形。
技术点拨
如果单击“矩形工具”属性栏中的按钮,使其呈打开状态,可分别在各文本框中输入不同的数值,从而制作出具有不同圆角半径的特殊圆角矩形。
(二) 绘制椭圆;
使用同一个工具组中的“椭圆形工具”和“3点椭圆形工具”,可以绘制椭圆、圆、饼形和弧形。
重点熟悉工具栏中工具的选取,对应已选工具的属性参数及状态
使用“椭圆工具” 绘制椭圆
使用“3点椭圆工具”绘
制倾斜椭圆
使用“3点椭圆工具”绘
制倾斜椭圆
使用“3点椭圆工具”绘
制倾斜椭圆
使用“3点椭圆工具”绘
制倾斜椭圆
创建饼形和弧形
创建饼形和弧形
创建饼形和弧形
反方向替换饼形 反方向替换饼形
案例1 使用“椭圆形工具”绘制椭圆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将光标移到页面适当位置,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即可绘制出任意比例的椭圆。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3点椭圆形工具】,在页面选定位置单击并拖动,确定椭圆圆心和一个半轴。继续移动光标并单击,确定椭圆的另一个半轴。
技术点拨
绘制椭圆时,如按住Shift键,可从中心向外绘制椭圆;如按住Ctrl键,可绘制正圆;如同时按住Shift键和Ctrl键,可从中心向外绘制正圆
案例2 绘制饼形和弧形 操作步骤
Step1
选中绘制好的椭圆,单击其属性栏中的【饼形】按钮或【弧形】按钮,即可得到默认设置的饼形或弧形。还可以在文本框中输入数值,来改变饼形或弧形的起始角度和结束角度 。
Step2
选中绘制的弧形或饼形后,单击属性栏上的【确定绘制饼图和弧形时的方向】按钮,可以反方向替换绘制的弧形或饼形,即得到所绘弧形或饼形的另一部分 。
技术点拨
使用“形状工具”;向外拖曳椭圆上的节点可以得到弧形,向内拖曳节点则可得到饼形 。
(三) 教学反思:同学们对圆形和矩形操作熟练,但对饼形和弧形理解不够,操作达不到预期效果,需加强练习。
课题6: 对页面的操作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绘制多边形和星形、绘制其他图形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对页面的设置操作。 难点:页面的标签设置操作。 教学过程与内容:
在使用CorelDRAW绘图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文档中的页面进行操作,如插入页面、删除页面、切换页面等。
一、插入、删除和重命名页面
在打开的文档中插入、删除和重命名页面是页面最常用的基本操作之一。 1.插入页面
在打开的文档中插入页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版面”菜单插入页面;另一种是通过页面指示区插入页面。
通过“版面”菜单插入页面的方法如下:
(1)选择“版面”→“插入页”命令,弹出“插入页面”对话框,如图2.2.1所示。
(2)在“插入”数值框中输入插入页面的数量。
图2.2.1 “插入页面”对话框
(3)“前面”和“后面”单选按钮可用来设置插入页面的位置。 (4)“纵向”和“横向”单选按钮可用来设置插入页面的方向。 (5)在“纸张”后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插入纸张的类型。 (6)“宽度”和“高度”数值框用来设置插入页面的大小。 (7)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通过页面指示区插入页面的方法如下:
(1)用鼠标右键单击页面指示区的某个标签,弹出如图2.2.2所示的快捷菜单。 (2)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在后面插入页”或“在前面插入页”命令即可。
图2.2.2 快捷菜单
2.删除页面
同插入页面相同,删除页面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版面”菜单删除页面;另一种通过页面指示区删除页面。
通过“版面”菜单删除页面的方法如下:
(1)选择“版面”→“删除页面”命令,弹出“删除页面”对话框,如图2.2.3所示。
图2.2.3 “删除页面”对话框
(2)在“删除页面:”数值框中输入删除页面的序号或选中“通到页面:”复选框,在其后的数值框中输入删除页面的范围。
(3)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通过页面指示区删除页面的方法如下:
(1)用鼠标右键单击页面指示区中需要删除页面的标签。 (2)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页面”命令即可。 3.重命名页面
选择“版面”→“重命名页面”命令或用鼠标右键单击所要重命名页面的标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页面”命令,在弹出的“重命名页面”对话框中的文本框中输入所要命名的名称即可,如图2.2.4所示。
图2.2.4 “重命名页面”对话框
二、切换页面
当打开的文档中有多个页面时,在工作时可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页面,从而可对不同页面中的内容进行编辑。
切换页面有以下3种方式:
(1)单击相应的页面指示区中的页面标签即可。
(2)单击“向前一页”按钮 或“向后一页”按钮 来切换 页面。
3)选择“版面”→“转到某页”命令,在弹出的“定位页面”对话框中的“定位页面:”数值框中输入所要切换的页面序号,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如图2.2.5所示。
图2.2.5 “定位页面”对话框
三、切换页面的方向
切换页面有以下3种方式:
(1)单击属性栏中的“纵向”按钮 或“横向”按钮 即可。 (2)用鼠标右键单击页面指示区的标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切换页面方向”命令。
(3)选择“版面”→“切换页面方向”命令即可。 四、设置页面大小、标签、版面和背景
选择“版面”→“页面设置”命令,弹出“选项”对话框,如图2.2.6所示,在该对话框中可以对页面的大小、标签、版面和背景进行设置。
1.设置页面大小
在“选项”对话框左侧区域的列表中选择“页面”下的“大小”选项,右侧区域显示该选项的相应参数设置(见图2.2.6)。对页面大小进行设置的方法如下:
(1)选中“普通纸”单选按钮,表示使用标准纸张模式。 (2)选中“纵向”或“横向”单选按钮可设置纸张的方向。 (3)在“纸张”下拉列表中选择纸张的类型。
(4)在“宽度”和“高度”数值框中设置纸张的大小。 (5)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2.设置标签
在“选项”对话框左侧区域的列表中选择“页面”下的“标签”选项,在该对话框右侧的参数设置区中可对标签进行设置,其方法如下:
(1)选中“标签”单选按钮,对话框如图2.2.7所示。
(2)在“标签类型”列表中选择合适的标签,在预览窗口中可以预览标签的样式。
图2.2.6 “选项”对话框
(3)若对“标签类型”列表中提供的标签不满意,可以单击“自定义标签”按钮,在弹出的“自定义标签”对话框中自定义标签的样式,如图2.2.8所示。
(4)单击“自定义标签”对话框中的 按钮和 按钮可对自定义的标签进行保存或删除操作。
(5)在“标签尺寸”选项区中设置标签的大小和形状,若需要创建圆角标签可选中“圆角”复选框。
图2.2.7 选中“标签”单选按钮
(6)在“页边距”选项区中可通过设置“左”、“右”、“上”、“下”的参数值来确定标签到页面边缘的距离。
(7)在“栏间距”选项区中可设置标签之间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间距。若需要标签之间的间距相同可选中“自动间距”复选框。
(8)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保存设置”对话框中设置保存标签的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如图2.2.9所示。
图2.2.8 “自定义标签”对话框 图2.2.9 “保存设置”对话框
3.设置版面
在“选项”对话框左侧区域的列表中选择“页面”下的“版面”选项,该对话框右侧区域显示该选项的相应参数设置,如图所示,对版面进行设置的方法如下:
图 “选项”对话框
(1)在“版面”下拉列表中可选择版面的样式,版面的样式有全页面、活页、屏风卡、帐篷卡、侧折卡和顶折卡6种。
(2)若选中“对开页”复选框,则可在“起始于:”下拉列表中选择开始文档的方向。 (3)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4.设置背景
在“选项”对话框左侧区域的列表中选择“页面”下的“背景”选项,该对话框右侧区域显示该选项的相应参数设置,如图所示。
对背景有3种设置方式,分别为无背景、纯色和位图。
(1)无背景不对背景做任何设置。 (2)纯色可为背景覆盖某种颜色。
(3)位图可将位图图像作为背景,其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位图”单选按钮,然后单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的“导入”对话框中选择一幅位图图像,将其导入。
(1)无背景不对背景做任何设置。 (2)纯色可为背景覆盖某种颜色。
(3)位图可将位图图像作为背景,其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位图”单选按钮,然后单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的“导入”对话框中选择一幅位图图像,将其导入。
2)在“来源”选项区中可设置“链接”和“嵌入”两种位图的来源方式。“链接”可将导入的位图链接到页面中;“嵌入”可将导入的位图镶嵌到页面中。
3)在“位图尺寸”选项区中可调整位图的大小。 4)单击“确定”按钮,得到的效果如图所示。
教学反思:对页面的操作在前面学习的办公软件中也有过,所以同学掌握得比较好,个别同学只想着上网,没有认真听讲,所以没有按时完成操作任务。
课题7: 对视图的操作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各种显示模式的使用和预览显示的使用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各种显示模式的使用。 难点:预览显示的使用。 教学过程与内容:
在CorelDRAW X4中可以对视图进行操作,它们对文件没有任何影响,可以配合用户来提高创作的效率。
一、显示模式
CorelDRAW的显示模式可改变图形显示的速度,它有简单线框模式、线框显示模式、草稿显示模式、正常显示模式和增强显示模式5种。
1.简单线框模式
图 设置背景的效果
选择“视图”→“简单线框”命令,可将显示模式切换到简单线框模式下,在该显示模式下所有的矢量图只显示其边框,其色彩与它所在图层的颜色相同;所有的变形对象,如渐变、立体化和轮廓效果的图形等显示其原始图像的边框;所有的位图皆为灰度图,如图2.3.1所示。
图2.3.1 简单线框模式的效果
2.线框显示模式
选择“视图”→“线框”命令,可将显示模式切换到线框显示模式,在该模式下所有的变形对象,如渐变、立体化和轮廓效果的图形等显示中间生成图形的边框,如图2.3.2所示。
2.线框显示模式
图2.3.2 线框显示模式的效果
3.草稿显示模式
选择“视图”→“草稿”命令,可将显示模式切换到草稿显示模式,在该显示模式下所有的页面中的图形皆以低分辨率显示,花纹填色、材质填色及PostScript填色皆以一种基本图案显示;位图以低分辨率显示;滤镜效果以普通色块显示;渐变填色以单色显示。
4.正常显示模式
选择“视图”→“正常”命令,可将显示模式切换到正常显示模式,该显示模式下的图形皆正常显示。
5.增强显示模式
选择“视图”→“增强”命令,可将显示模式切换到增强显示模式,该显示模式下系统以高分辨率显示所有图形对象。
二、预览显示
在CorelDRAW中用户可选择不同的预览显示方式,其预览显示方式有全屏预览、只预览选定的对象和分页预览3种。
1.全屏预览
选择“视图”→“全屏预览”命令,可对图形以全屏方式进行预览,得到如图2.3.3所示的效果。
1.全屏预览
图2.3.3 全屏预览的效果
2.只预览选定的对象
选择“视图”→“只预览选定的对象”命令,可对对象的某一部分进行预览,如图2.3.4所示。
图2.3.4 只预览选定的对象的效果
3.分页预览
选择“视图”→“页面排序器视图”命令,可将文件中包含的页面进行分页显示,如图2.3.5所示。
注意:若要退出预览显示按“Esc”键即可。
图2.3.5 分页预览的效
教学反思:学生对五种显示模式能够理解比较透彻,但对预览操作掌握不够。 课题8: 窗口的操作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窗口的操作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窗口的使用。 难点:窗口的使用。 教学过程与内容:
在CorelDRAW X4中用户可以对窗口进行一些操作,从而可以更方便地管理文档界面。 一、新建窗口
选择“窗口”→“新建窗口”命 令,可得到一个与原窗口相同的 窗口,如图2.4.1所示,使用该命 令可对比修改图形对象的效果。
图2.4.1 新建窗口
二、层叠窗口
选择“窗口”→“层叠”命令,可将多个绘图窗口按顺序层叠在一起,如图2.4.2所示。
图2.4.2 层叠窗口
三、平铺窗口
选择“窗口”→“水平平铺”命令,可将窗口以水平方式平铺放置,如图2.4.3所示。
图2.4.3 水平平铺窗口
选择“窗口”→“垂直平铺”命令,可将窗口以垂直方式平铺放置,如图2.4.4所示。
图2.4.4 垂直平铺窗口
四、刷新窗口
选择“窗口”→“刷新窗口”命令,可对正在使用的文件窗口中没有显示完全的图像进行刷新,使之显示完整。
五、关闭窗口
对于不需要的窗口可将其关闭,关闭窗口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关闭当前的窗口;另
一种为一次性关闭所有的窗口。
(1)关闭当前窗口的方法:选择“窗口”→“关闭”命令即可。
(2)一次性关闭所有窗口的方法:选择“窗口”→“全部关闭”命令即可。
教学反思:窗口的操作在后面的练习操作中是常用的,通常会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窗口进行切换操作,所以部分同学还需加强练习。
课题9: CorelDRAW的辅助工具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图形的缩放和辅助线的使用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图形的缩放。 难点:精确缩放。 教学过程与内容:
CorelDRAW的一些辅助工具不参与图形创作,但是它们对于图形创作却起到了辅助的作用,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更加精确和迅速地制作出优秀的作品。
一、缩放工具
在实际的绘图工作中,常常需要对视图进行放大或缩小显示的操作,实现该操作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可利用缩放工具;另一种可利用缩放工具的属性栏。
1.利用缩放工具实现
利用缩放工具实现对视图放大或缩小的操作有两种方法: 对视图进行放大操作的方法:
(1)单击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按钮 ,在需要放大显示的对象中单击鼠标即可。 (2)单击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按钮 ,按住鼠标左键,在对象中需要放大显示的区域拖曳出一个矩形框,松开鼠标即可。
对视图进行缩小操作的方法:
(1)单击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按钮 ,按住“Shift”键的同时在需要缩小显示的对象中单击鼠标即可。
(2)单击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按钮 ,按住鼠标右键,在对象中需要缩小显示的区域拖曳出一个矩形框,松开鼠标即可。
2.利用缩放工具的属性栏实现
缩放工具的属性栏中提供了用于实现缩放操作的按钮,单击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按钮 ,其属性栏如图2.5.1所示。
图2.5.1 “缩放工具”属性栏
其中各按钮含义说明如下:
:在该下拉列表框中输入缩放的显示比例,可实现缩放效果。
:单击“放大”按钮 ,可实现对页面的放大效果。 :单击“缩小”按钮 ,可实现对页面的缩小效果。
显示。 窗口中。
对象。
:单击“缩放选定对象”按钮 ,可将选定的对象最大化
:单击“缩放全部对象”按钮 ,可快速地将文件中所有的对象呈现在一个工作
:单击“按页面显示”按钮 ,可将页面完整地显示在一个工作窗口中。 :单击“按页面宽度显示”按钮 ,可按页面宽度来显示
:单击“按页高显示”按钮 ,可按页面高度来显示对象。
技巧:选择“工具”→“选项”命令,弹出“选项”对话框,如图2.5.2所示,在该对话框的左侧区域选择“工具箱”下的“缩放,手形工具”选项,可对缩放工具的默认值进行更改。
图2.5.2 “选项”对话框
二、手形工具
对于在窗口中显示不完整的绘图页面,可通过平移工具来查看其他部分,其使用方法如下:单击工具箱中的“手形工具”按钮 ,然后在绘图页面中拖动鼠标即可。该工具只是移动观察对象的视角,并不是移动对象本身的位置。
三、标尺
选择“视图”→“标尺”命令,可显示与隐藏标尺。对标尺的操作方法有以下两种: 1)移动标尺:按住“Shift”键的同时用鼠标拖动标尺至合适的位置,松开鼠标即可,如图2.5.3所示。
(2)改变标尺上坐标原点的位置:将鼠标移动到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的相交处,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至需要定义原点的位置,松开鼠标即可。
四、网格
选择“视图”→“网格”命令,可显示或隐藏网格,网格由一系列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不可打印的直线组成,常用于协助绘制和排列对象,如图2.5.4所示。
图2.5.3 移动标尺的效果
注意:如果需要在绘图过程中对齐网格,可选择“视图”→“对齐网格”命令,系统可实现按格点对齐的效果。
五、辅助线
在绘图过程中可利用辅助线来辅助绘制图形,辅助线是由不可打印的直线组成的,但可以随着绘制的图形一起保存。选择“视图”→“辅助线”命令,可显示或隐藏辅助线。
创建辅助线的方法如下:
(1)选择“视图”→“标尺”命令,显示标尺。 (2)选择“查看”→“辅助线”命令,显示辅助线。
(3)在标尺上单击鼠标并向绘图窗口拖动鼠标至合适位置,松开鼠标即可创建辅助线,如图2.5.5所示。
图2.5.4 显示网格
图2.5.5 创建辅助线
对辅助线的操作有以下4种:
(1)选中辅助线:单击辅助线,当辅助线变为红色,表示该辅助线已被选中。 (2)移动辅助线:选中需要移动的辅助线,将鼠标光标放置在该辅助线上,当鼠标的光标变为 形状时,拖动鼠标至合适的位置即可。
(3)删除辅助线:选中需要删除的辅助线,按“Delete”键 即可。
(4)旋转辅助线:在选中的辅助线上单击鼠标,当出现 符号时,将鼠标光标移动至该符号上,拖动鼠标即可。
教学反思:辅助线就是用来定位的,所以辅助线的位置很重要,同学们对辅助线的定位理解还需加强训练。
课题10: 苹果的绘制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辅助线的使用和挑选工具的使用、绘制其他图形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辅助线的使用。 难点:挑选工具的使用。 教学过程与内容:
本章所讲知识均为CorelDRAW的基础操作,本节应用实例的目的是让用户通过苹果的制作来更牢固地掌握CorelDRAW的基础操作,为将来的设计、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1)选择椭圆工具 在绘图页中绘制椭圆,如图2.6.1所示。
(2)按住鼠标左键从标尺的上方拉出两条辅助线,如图2.6.2所示。
图2.6.1 绘制椭圆 图2.6.2 设置辅助线
(3)使用挑选工具 选中椭圆,按快捷键“Ctrl+Q”将其转换为曲线,并选择形状工具 ,在椭圆与第二条辅助线相交处添加两个节点,如图2.6.3所示。
(4)选中两个节点,将其上移至第一条辅助线时释放鼠标,如图2.6.4所示。
图2.6.3 转曲并添加节点 图2.6.4 调整节点
(5)选中椭圆上方中间节点,将其拖移至第一条辅助线处,如图2.6.5所示。
(6)从标尺处拉出辅助线,在形状工具属性栏中单击“尖突节点”按钮 ,调整曲线形状,如图2.6.6所示。
图2.6.5 调整节点 图2.6.6 辅助线设置及节点属性的改变
(7)选中椭圆底端的节点,将其上移至如图2.6.7所示的 位置。
(8)在椭圆底端与辅助线相交处添加两个对称节点,添加后将其下移,如图2.6.8所示。
(9)再在椭圆底端添加两个节点,如图2.6.9所示。
图2.6.7 移动节点 图2.6.8 添加节点并下移 图2.6.9 添加节点
(10)分别选中椭圆最左端和最右端的节点,调整曲线形状,如图所示。
图 调整曲线形状
(11)选择贝塞尔工具 ,绘制如图所示的曲线。
图 绘制曲线
(12)选择形状工具 ,对所绘制的曲线进行调整,再选择挑选工具 ,将其旋转一定
角度,如图所示。
图 调整曲线
(13)将调整后的曲线放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并旋转一定角度。
(14)同时选中两个对象,选择“排列”→“修整”→“焊接”命令,效果如图所示。
图 调整曲线并旋转 图焊接
(15)在工具箱中选择渐变填充工具 ,打开如图所示的“渐变填充方式”对话框,对渐变色进行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填充效果。至此苹果的绘制已经完成,最终效果如图所示。
教学反思:学生对节点的控制柄操作不熟练,添加和删除控制柄也有少部分同学没掌握,对控制柄的调整操作还有待加强练习。
课题11: 制作信封 课时:2(2013-3-18)
图 “渐变填充方式”对话框 图填充效果
教学目的:学习【矩形工具】【手绘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绘制矩形、圆角矩形、直线的方法。 难点:绘制矩形、圆角矩形、直线的方法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矩形工具 1.绘制矩形
在CorelDRAW X4中,可以使用两种工具绘制矩形,即【矩形工具】和【3点矩形】工具。
用【矩形工具】 绘制矩形的方法如下:
单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 ,在绘图页面中拖动鼠标即可绘制矩形。
按住“Shift”键的同时拖动鼠标可绘制出一个由起始点为中心向外等比扩展的矩形对象。
用【3点矩形】工具绘制矩形的方法如下: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 ,在弹出的展开工具栏中选择【3点矩形】 ,在绘图页面中按住鼠标左键确定一个角点,并拖动鼠标至其他位置,松开鼠标,可指定另一个角点,此时这两个角点之间产生一条直线,即成为矩形的一条边。移动鼠标至矩形边的任意一侧,并移动鼠标指针至适当位置,单击鼠标确定矩形另一条边所在的位置,矩形就绘制好了。
如果需要调整矩形的大小,可以在工具箱中选择【挑选工具】 ,拖动矩形周围的节点来调节矩形的大小,也可以在工具属性栏的对象大小输入框中
直接输
入数值。
2.绘制正方形
用【矩形工具】绘制正方形,按住“Ctrl”键的同时拖动鼠标即可。 用【3点矩形】工具绘制正方形,先在绘图区中绘制正方形的一条边,然后按住“Ctrl”键的同时移动鼠标至边的任意一侧,释放鼠标即可。
提示:按住“Shift+Ctrl”键的同时,使用矩形工具在绘图区中拖动,即可绘制出以鼠标拖动的起点为中心向外扩展的正方形。
3.绘制圆角矩形
圆角矩形是指矩形的4个角是圆滑的,而不是尖锐的。在CorelDRAW X4中,可以通过矩形工具来绘制圆角矩形。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单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 ,在属性栏中的边角圆滑度输入框
中输入数值,四个框分别对应四个角的圆滑度,按回车键,将鼠标移至绘图区中拖动即可绘制出一个圆角矩形。
例如依次输入数值
,绘制出的圆角矩形效果如右图所示。输入的数值
越大,则角越圆滑。
二、手绘工具
在CorelDRAW X4中,可以很方便地绘制出直线或曲线。使用手绘工具不仅可以绘制出不封闭的直线、连续折线和曲线等线型,还可以绘制封闭图形。
1.绘制直线
使用手绘工具绘制直线的方法很简单,只须单击工具箱中的【手绘工具】 按钮,将鼠标指针移至绘图区中,单击鼠标左键确定直线的起点位置,然后移动鼠标至其他位置单击确定直线的终点,即可在两点之间绘制出一条直线。如下图所示。
2.绘制折线
单击工具箱中的【手绘工具】 按钮,将鼠标指针移至绘图区中,单击鼠标左键确定起点,移动鼠标至转折点位置双击鼠标左键确定,再拖动鼠标至终点位置单击,即可绘制折线,如下图所示。按相同的方法可继续绘制折线。
3.绘制曲线
使用【手绘工具】也可以绘制曲线,绘制曲线的方法与绘制直线的方法不同,绘制曲线时,只须将鼠标指针移至绘图区中按住鼠标左键随意拖动,松开鼠标后,绘图区中就会显示出一条任意形状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4.设置手绘工具属性栏
如对所绘线条的外形不满意,可单击属性栏中的【起始箭头选择器】 钮与【终止箭头选择器】
下拉按
下拉按钮,在弹出的箭头样式列表中可为所选的线条选择始
点与终点箭头样式。还可以单击【轮廓样式选择器】下拉按钮设置线条的样式,单击【选择轮廓宽度或键入新的宽度】
下拉按钮设置线条的粗细,单击【手绘平滑度】
,拖动滑块,设置曲线的平滑度。可以绘制出下图的线条效果。
实例操作: 1.制作信封框架
(1)打开CorelDRAW X4,新建文件。属性栏中【纸张类型/大小】项设置为自定义,【纸张宽度和高度】设置为340、229,版式为横向,按回车键确认。
(2)双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 ,绘制与绘图页面等大的矩形。单击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 ,这时矩形的四周出现四个节点,单击左上角的节点,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矩形的左上角变成了弧形。
(3)用同样的方法,把右下角也变成弧形。如下图所示。 2.制作虚线条
(1)单击工具箱中的【手绘工具】 ,在信封框架的右上方单击,按住Ctrl键,在右下方单击,画一条直线。如下图所示。
(2)单击【挑选工具】 ,选中直线,在属性栏中,【轮廓样式选择器】选择虚线样式。
(3)在属性栏中,【选择轮廓宽度或键入新宽度】设为1.5mm,同样设置信封框架的宽度为1.5mm。如下图所示。
3.制作邮编框
(1)单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 ,在信封框架的左上角画一个大小合适的小矩形。
(2)单击【挑选工具】 ,选中小矩形。选择菜单“编辑→复制”命令,然后选择菜单“编辑→粘贴”命令,复制一个小矩形,并摆放好位置。 复制小技巧:选中需要复制的对象,按住Ctrl键的同时,拖动鼠标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按下鼠标右键,即可复制该对象。
(3)用同样的方法再复制4个小矩形,并摆放好位置。这样一个信封就做好了,效果如下图所示。
教学反思:学生对直线和曲线的绘制掌握得不是很好,对线的样式设置不熟练,还有待加强练习。
课题12: 制作奥运五环 课时:2
教学目的:学习【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掌握绘制各种圆形的方法。 难点:掌握绘制各种圆形的方法。 教学过程与内容:
通过制作如图所示的“奥运五环”,学习【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掌握绘制各种圆形的方法。
一、绘制椭圆
要绘制椭圆,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完成,即使用【椭圆工具】绘制和使用【3点椭圆工具】绘制。
1.使用【椭圆工具】绘制椭圆的方法如下:
单击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在绘图页面中拖动鼠标即可。
在拖动鼠标绘制时,按住“Shift”键可绘制以起点为中心向外扩展的椭圆。 2.使用【3点椭圆工具】绘制椭圆的方法如下: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在弹出的展开工具栏中选择【3点椭圆形】,将鼠标指针移至绘图区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绘制出一条线段作为椭圆的轴线,松开鼠标后移动鼠标指针至线段一侧,在适当位置单击鼠标,即可绘制椭圆。
二、绘制正圆
绘制正圆的方法与绘制正方形的方法相同,只需要在选择椭圆工具后,按住“Ctrl”键的同时在绘图区中拖动鼠标进行绘制,松开鼠标后即可得到一个正圆。
注:在拖动鼠标绘制时,如果按住“Ctrl+Shift”键,则可以绘制出以起点为中心向外等比例扩展的正圆。
三、绘制饼形
使用椭圆工具与3点椭圆工具可以快速地绘制一些特殊的图形,如饼形与弧形。
饼形实际是指不完整的椭圆。要绘制饼形,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单击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 按钮或【3点椭圆工具】 按钮,在下图所示属性栏中单击“饼形”按钮。
2.在【起始和结束角度】输入框 中输入数值,以设置饼形的弧度,此处分别输入数值30和180。
3.将鼠标指针移至绘图区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至适当位置后松开鼠标即可绘制饼形 ,如下图所示。
四、绘制圆弧
弧形与饼形不同,它是没有轴线的。在选择【椭圆工具】或【3点椭圆工具】后,在其属性栏中单击“弧形”按钮 ,即可进行弧形的绘制,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单击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按钮 ,并在属性栏中单击“弧形”按钮 。 2.在属性栏中的【起始和结束角度】 输入框中输入数值,以设置弧形的弧度,此处分别输入0和270。
3.将鼠标移至绘图区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至适当位置后松开鼠标,即可绘制出弧形,如下图所示。
先用【椭圆工具】画两个椭圆并填充,再使用【排列】菜单制作出环形的效果,然后复制4个椭圆,并改变填充的颜色。最后使用【排列】【挑选工具】和【形状工具】制作出环环相扣的效果。
1.制作环形
(1)打开CorelDRAW X4,新建文件。属性栏中【纸张类型/大小】项设置为A4,版式为横向。
(2)选择工具箱中【椭圆工具】 ,按住Ctrl键画一个正圆。选择页面右端的【调色板】,给圆形填充蓝色。右击【调色板】上面的
按钮,取消椭圆的边框。效果如图所示。
(3)单击【挑选工具】 ,复制圆形。按住Shift键,拖动圆形四个角的适当缩小圆形,并给圆形填充任意颜色。效果如右图所示。
(4)用【挑选工具】 拖动一个框,将两个圆同时选中,选择菜单“排列→对齐和分布→水平居中对齐和垂直居中对齐”,使两个圆的中心对齐。效果如右图所示。
(5)选择菜单“排列→组合”命令,效果如右图所示。
(6)复制4个圆形,填充为黄、黑、绿、红,摆放好位置。效果如右图所示。 2.制作环环相扣的效果
(1)选择菜单“排列→造形”下的造形命令,这时在页面的右端显示【造形】面板。如右图所示。
(2)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相交】,勾选
“来源对象”和“目标对象”,选择黄色的圆,单击【造形】面板中的“相交”按钮,然后选择绿色的圆(注意:哪个圆在上面就先选择哪个圆)。这样,蓝色的圆与黄色的圆相交的部分就被复制了。
(3)用【挑选工具】选中相交的部分,然后单击【形状工具】,选中相交部分的下半部分,按Delete键删除。这样蓝色的圆与黄色的圆相扣的效果就做好了。如右图所示。
提示:所谓的环环相扣效果不过是把相交部分复制,然后删除不必要的颜色部分。相交后会留下一些痕迹,如图所示
。这时,我们可以选择【形状工具】,在痕迹上双击,
增加一个点,然后向外移动就可以了。
(4)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其它几个圆环相扣的效果既可。最后效果如下图所示。 选中蓝色圆环,单击相交按钮,再单击黄色圆环 选中黄色圆环,单击相交按钮,再单击黑色圆环 选中绿色圆环,单击相交按钮,再单击黑色圆环 选中绿色圆环,单击相交按钮,再单击红色圆环
教学反思:在绘制圆环的时候,大小圆的尺寸大小掌握不是很好,所以出现圆环太粗或太细的情况,对后五环层叠时的操作有影响,再就是五环相扣时的相交操作还要加强练习。
课题13: 制作Coreldraw标志 教学目的:【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难点: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与内容:
通过制作如图所示的“Coreldraw标志”,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同时复习【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一、多边形工具
使用【多边形工具】 绘制多边形的方法如下: 在工具箱中单击【多边形工具】 按钮,在属性栏的【多边形边数】输入框 中输入数值,按回车键,将鼠标指针移至绘图区,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即可绘制多边形,如下图所示。
绘制多边形的同时,按住“Ctrl”键在绘图区中拖动鼠标,可绘制出正多边形。 二、星形工具
使用【星形工具】 绘制星形的方法如下: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选择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工具】 ,在弹出的展开工具栏中选
择【星形工具】 ,在属性栏的【星形点数】输入框 和【星形的锐度】输入框
中输入数值,按回车键,将鼠标指针移至绘图区,按住鼠标左键拖动
即可绘制星形,如右图所示。 三、复杂星形工具
使用【复杂星形工具】 绘制星形的方法如下: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选择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工具】 ,在弹出的展开工具栏中选【复杂星形工具】 ,在属性栏的【复杂星形点数】输入框输入框
和【复杂星形的锐度】
中输入数值,按回车键,将鼠标指针移至绘图区,按住
鼠标左键拖动即可绘制星形,如右图所示。
任务分析:使用【多边形工具】绘制出一个八边形,再用【挑选工具】旋转多边形,使其一条边变成水平方向,然后用【矩形工具】绘制与八边形的边长度相等的正方形,并复制旋转,最后填充颜色,并删除多余的图形即可。
1.绘制八边形
(1)选择工具箱中【多边形工具】 ,在属性栏中设置多边形的变数为8 ,按住
Ctrl键,画一个正八边形。如右图所示。
(2)下面需要把八边形一条边旋转成水平的。选择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 ,双击八边形,出现如图所示的效果。
(3)旋转八边形,使其中的一条边变成水平。如下图所示。
提示:为了保证旋转时八边形的一条边是水平的,可以用工具箱中的【手绘工具】画一条水平直线作为参考,旋转八边形后再删除直线。
2.制作四周的矩形
(1)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按住Ctrl键,画一个与八边形的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如下图所示。
(2)选择菜单拦【工具】→【选项】命令,在“工作区”中选择“贴齐对象”,在右边的“模式”里勾选“中心”。如右图所示。
(3)选择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 ,双击小矩形,然后移动小矩形的中心到八边形的中心,因为第(2)步的设置,当两个中心靠近时,自动贴齐。当鼠标指针成蓝色时,松开鼠标,如右图所示。这样小矩形与八边形的中心就对齐了。
(4)让小矩形围绕八边形旋转。选中小矩形,选择菜单拦【排列】→【变换】命令下的“旋转”,这时在页面的右端显示“旋转”面板,设置旋转角度为45°,勾选“相对中心”。如右图所示。
(5)设置好之后,单击“应用到再制”按钮,沿八边形的边,复制7个小矩形。如下图所示。
(6)单击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 ,选择最右边的小矩形和中间的八边形,按Delete键删除。效果如下图所示。
3.填充颜色
(1)用【挑选工具】 拖动一个框,将所有的小矩形都选上,在右端的调色板中选择“红色”填充。效果如下图所示。
(2)右击【调色板】上面的 按钮,取消小矩形的边框。完成Coreldraw标志的制作。最终效果如下图所示。
教学反思:在排列变换操作中,学生对角度的设置操作还要多练习,部分同学对要旋转多少度一点概念都没有胡乱输入角度,操作结果太不理想。
课题14: 拼图游戏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表格工具、图纸工具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学习【表格工具】【图纸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难点:学习【表格工具】【图纸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与内容:
通过制作如图所示的“拼图游戏”,学习【表格工具】【图纸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一、表格工具
用【表格工具】绘制表格的方法如下:
1.选择工具箱中的【表格工具】 ,在工具属性栏中的【表格中的行数的列数】输入框 中,输入行数和列数。
2.在绘图区中拖动鼠标绘制表格即可。 按住Ctrl键,可以绘制正方形表格。 【表格工具】的属性栏如下图。
在【表格工具】属性栏中,可以设置表格的背景色,边框以及线条的宽度等。绘制效果如图所示。
二、图纸工具
利用【图纸工具】可以绘制不同行数和列数的网格图形。绘制的网格图形由一组矩形或正方形群组而成,可以取消群组,使网格图形成为的矩形或正方形。
要绘制图纸图形,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选择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工具】,在弹出的展开工具栏中选择【图纸工具】 。
2.在工具属性栏中的【图纸行和列数】输入框
中输入数值后,在绘图区中
拖动鼠标绘制图纸即可。
如果需要绘制正方形的图纸,按住Ctrl键的同时进行绘制即可。 三、螺纹工具
将螺纹与多边形工具、图纸工具放在同一个工具组中,这是由于螺旋形绘制的方法与多边形和图纸的绘制方法相似。
使用螺旋形工具可以绘制两种不同的螺旋形,即对称式螺旋形与对数式螺旋形。 1.绘制对称式螺纹
对称式螺纹是由许多圈曲线环绕形成的,且每一圈螺旋的间距都是相等的。 要绘制对称式螺纹,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选择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工具】 ,在弹出的展开工具栏中选择【螺纹工具】,然后在工具属性栏中单击【对称式螺纹】按钮入框
,在【螺纹回圈】输
中设置螺纹的圈数,最后在绘图区中拖动鼠标左键进行绘制即可。
绘制效果如图所示 2.绘制对数式螺纹
对数式螺纹与对称式螺纹相同,都是由许多圈的曲线环绕形成的,但对数式螺纹的间距可以等量增加。
要使用螺旋形工具绘制对数式螺纹,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选择【螺纹工具】 ,在工具属性栏中单击【对数式螺纹】按钮
,在【螺纹
回圈】输入框 中设置螺纹的圈数,在绘图区中拖动鼠标绘制即可。
中输入数值,
此外,在螺旋形工具属性栏中的【螺旋扩展参数】输入框
可设置螺纹间距的大小。
绘制效果如下图所示。
任务分析:首先用【表格工具】制作一个三行三列的表格,再用【图纸工具】制作同样的表格,并用制作出的表格将图片分成9小部分,移动每个小部分到表格中的合适位置,完成拼图游戏。
1.绘制表格
(1)打开CorelDRAW X4,新建文件。属性栏中【纸张类型/大小】项设置为A4,版式为横向。
(2)单击工具箱中的【表格工具】 ,设置“表格中的行数和列数”都为3线条颜色为橘黄色,按住Ctrl键,画一个三行三列,且都是正方形的表格。
(3)画好后,在属性栏中调整对象大小都为
。效果如下图所示。
,
2.制作分割图片效果
(1)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选择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工具】 ,在弹出的展开工具栏中选择【图纸工具】。如下图所示。
(2)在属性栏中设置图纸的行和列数都为3
,按住Ctrl键,画一个三行
三列,且都是正方形的图纸。单击工具箱里的【挑选工具】 ,选中图纸,在属性栏中设置对象大小都为100
,让它与表格的 大小相等。如下图所示。
(3)选择菜单拦【文件】→【导入】命令,弹出“导入”对话框,选择素材“小狗.jpg”,单击导入按钮,在绘图页面中单击鼠标左键导入。
(4)选择菜单拦【效果】→【图框精确剪裁(W)】命令下的“放置在容器中”,这时鼠标指针变成了向右的黑色箭头,在图纸中单击,这时小狗图片与图纸就重叠在一起了。效果如下图所示。
(4)选择工具箱里的【挑选工具】 ,选中图纸,单击工具栏里的取消全部群组按钮
,
这时小狗图片就被分割成了9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移动。 效果如右图所示。
3.把分开的图片放在左边表格的合适位置,完成拼图游戏。最终效果如下图所示。 教学反思:学生对图片导入的大小掌握不好,所以有些大了也有些小了,对后面的分割操作有影响,学生对群组操作理解不够。
课题15: 红桃扑克牌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绘制基本形状工具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学习【基本形状工具组】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难点:学习【基本形状工具组】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基本形状工具组
在CorelDRAW X4的基本形状工具组中,提供了基本形状工具、箭头形状工具、
流程图形状工具、标题形状工具、标注形状工具等五种工具。
其绘制方法是:单击工具后,在工具箱的【完美形状】中选择需要的形状,然后在绘图区拖动鼠标绘制即可。
基本形状工具 箭头形状工具
标题形状工具
流程图形状工具
标注形状工具
任务分析:首先用【矩形工具】绘制扑克牌轮廓,再用【基本形状工具】绘制桃心,并填充颜色,多复制几个桃心,最后将最下面的两个桃心旋转。
1.绘制扑克牌轮廓
(1)双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 ,绘制与绘图页面等大的矩形。
(2)在工具属性栏中设置矩形的【边角圆滑度】均为10,按回车键确认。效果如下图所示。
2.绘制桃心
(1)单击工具箱里的【基本形状工具】,在工具属性栏的【完美形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桃心”形状。
(2)在绘图页面中,拖动鼠标,绘制一个桃心,并在工具属性栏中设置对象大小为40、55,按回车键确认。
(3)为桃心填充红色,并右击【调色板】上面的
按钮,取消桃心的边框。
效果如图所示。
(4)复制桃心。单击【挑选工具】选中桃心,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右击鼠标进行复制。共复制5个桃心,效果如下图所示。
(5)依次双击最下面的桃心,使其旋转。最终效果如下图所示。
教学反思:通过节点的控制柄的调整来改变对象的形状,同学们对尖突节点的选择后,不知道怎样来调整控制柄,在指导下多数同学已能掌握,但个别同学有些不认真。
课题16: 制作黑白猪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手绘工具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学习【手绘工具组】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难点:学习【手绘工具组】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贝赛尔工具
【贝塞尔工具】主要用来绘制平滑、精确的曲线。通过改变节点和控制点的位置来
控制曲线的弯曲度,达到调节直线和曲线形状的目的。
使用贝塞尔工具绘制曲线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选择工具箱中的【手绘工具】选择【贝塞尔工具】
,在弹出的展开工具栏中
,移动鼠标指针至绘图区中单击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此时将显
示出一条带有两个节点和一个控制点的蓝色虚线调节杆。如右图所示。
2.松开鼠标后,移动鼠标至其他位置单击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拖动鼠标时可发现曲线在弯曲。
3.松开鼠标,即可产生第一段曲线。移动鼠标指针至绘图区中的其他位置再次单击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在适当位置松开鼠标,即可绘制第二段曲线。
4.在其他位置单击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 继续绘制曲线。
绘制效果如右图所示。 二、艺术笔工具
利用【艺术笔工具】可以创造出多种图案和笔触效果,【艺术笔工具】在工具属性栏中为用户提供了“预设”、“笔刷”、“喷罐”、“书法”、“压力”5种样式,通过属性栏的设置,可以绘制出特殊的图形,绘制的封闭曲线还可以进行色彩调整。
三、钢笔工具
利用【钢笔工具】可以勾勒出许多复杂图形,也可以一次性地绘制出多条曲线、直线或者复合线。绘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或删除节点的方法来编辑直线或曲线。
用钢笔工具绘制的图形效果如下图所示。 四、折线工具
利用【折线工具】可以绘制各种折线,绘制的图形效果如下图所示。
选择【折线工具】后,在关键点单击鼠标即可绘制折线,如果按住鼠标移动,则可以绘制曲线。双击鼠标结束绘制。
五、3点曲线
利用【3点曲线】工具可以方便的画出一条曲线,其使用方法与【3点矩形】、【3点椭圆形】的使用方法相同。
绘制的曲线效果如下图所示。 六、连接器
CorelDRAW X4提供了两种连接器,一种是【成角连接器】,一种是【直线连接器】,其使用方法是:选择节点以后,直接移动鼠标即可。
如图1所示的两条直线,用【连接器】连接后的效果如图2,3所示。
图1 直线 图2 成角连接器 图3 直线连接器
七、度量
利用【度量】工具,可以测量长度,角度等,默认单位是mm。在工具属性栏中,提供了【自动度量工具】、【垂直度量工具】、【水平度量工具】、【标注工具】和【角度量工具】五种工具。长度和角度的度量如下图所示。
任务分析:先用贝赛尔曲线画出小猪的大致轮廓,用形状工具调整出小猪的形状;然后用椭圆工具绘制小猪的鼻子、眼睛等,并填充颜色;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白色小猪;最后用艺术画笔工具作修饰即可。
1.画小猪
(1)打开CorelDRAW X4,新建文件。属性栏中【纸张类型/大小】项设置为A4,版式为横向。
(2)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选择工具箱中的【手绘工具】 ,在弹出的展开工具栏中选择【贝塞尔工具】。如下图所示。
(3)根据小猪的身体结构,绘制如右图所示的形状。
(4)单击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 ,选中小猪所有的节点,点击工具栏中的“转换直线为曲线”按钮,使所有线段都可自由调节。用“形状工具”调整节点位置,然后,调整线段曲线弧度,小猪的外形就出来了。如右图所示。
(5)单击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 ,画出小猪的鼻子和鼻孔,并将鼻子填充为白色,鼻孔填充为黑色,最后画上圆圆的眼睛,填充白色。如图右图所示。
(6)单击工具箱里的【挑选工具】 ,选中小猪的轮廓,填充为黑色。如果觉得效果不好的话,可以选择【形状工具】 对小猪的外形加以修改,这样小黑猪就做好了。效果如右图所示。
(7)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小白猪。如下图所示。 2.用艺术笔工具添加效果
(1)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选择工具箱中的【手绘工具】 ,在弹出的展开工具栏中选择【艺术笔工具】
,在属性栏中笔触工具选择“笔刷”,笔触列表选择样式
。在右下角输入“2010”。效果如下图所示。
(2)在属性栏中笔触工具选择“喷灌” 灌的对象大小设为50
,笔触列表选择样式
,喷
,然后在黑白猪的周围移动鼠标,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加强练习挑选工具的使用,对节点形状的调整相对前一次要熟悉些,但还需要提高熟练程度。同学们对喷罐的操作使用比较感兴趣,所以学习效果比较好。
课题17: 绘制鱼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钢笔工具”、“折线”和“3点曲线工具”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掌握“钢笔工具”、“折线”和“3点曲线工具” 难点:掌握“钢笔工具”、“折线”和“3点曲线工具” 教学过程与内容: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3点曲线工具】,绘制鱼的身体,并利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调节控制点 。
Step2 工具箱中的【钢笔工具】分别画出鱼尾和鱼鳍的基本形状,用【形状工具】选中,转换为曲线后分别调整到合适形状 。
Step3 使用工具箱中的【折线工具】分别为鱼尾和鱼鳍添加线条,并在属性栏中调整所有线条的宽度为1.5mm。
Step4 为鱼身、鱼尾和鱼鳍填充渐变。首先选择鱼身,并选择工具箱中的【填充】-【渐变填充】,打开“渐变填充”对话框,选择“填充类型”为线性,选择【双色】单选框,设置
CMYK颜色值从(100,20,0,0)到(40,0,0,0)。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为鱼尾和鱼鳍填充同样的渐变,并调整鱼身、鱼尾和鱼鳍的顺序 。
Step5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为鱼添加眼睛,最后使用工具箱中的【钢笔工具】或【3点曲线工具】为鱼添加鱼嘴 。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使用铅笔工具绘制鱼,同学们对形状调整得还好,对颜色的选择也很有创意。
课题18: 基本图形的绘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艺术笔工具的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使用艺术笔工具时使用笔刷和喷罐的操作要点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并讲解 教学过程及内容:
1. 使用艺术笔工具绘制曲线 操作3:实例1----水草和金鱼 操作步骤:
单击,在属性栏中单击“喷罐”按钮
在“喷涂列表文件列表”列表框中中选择“水草”图案,再单击“喷涂列表对话框”按钮,调出“创建播放列表”对话框,在“创建播放列表”对话框中选择喷涂列表对象
在背景上用鼠标拖动绘制曲线,即可沿曲线得到相应的图案。
在“喷涂列表文件列表”列表框中中选择“金鱼”图案,用鼠标拖动绘制曲线,即可沿曲线得到相应的图案。
选择“金鱼”图案,“排列”/“取消群组”,分别调整各条金鱼的位置
教学反思:同学们对喷罐的操作使用比较感兴趣,所以学习效果比较好,取消群组的操作基本能够掌握。
课题19: 基本图形的绘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艺术笔工具的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使用艺术笔工具时使用笔刷和喷罐的操作要点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并讲解 教学过程及内容: 房子
操作步骤:
画一三角形和一长方形,对齐之后并对两个对象进行焊接操作,填充颜 对焊接好的对象进行交互式立体操作
为房子添加窗户(网格)、门、烟筒(圆/立体)、气窗 使用艺术笔中的喷罐绘制小路和小草
教学反思:同学们对喷罐的操作使用比较感兴趣,所以学习效果比较好。对交互式立体工具的操作需加强练习。
课题20: 使用“交互式连线工具”连接对象和“度量工具”标注图形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交互式连线工具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熟悉“交互式连线工具”在绘制及修改线条时的应用 难点:使用“交互式连线工具”连接对象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使用“交互式连线工具”连接对象
使用“交互式连线工具”,可以将对象用线条连接起来,并且移动对象时,连线也会随之移动和伸缩。
重点熟悉“交互式连线工具”在绘制及修改线条时的应用,尤其注意其属性参数及状态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在页面上绘制表示组织的示意图结构。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手绘工具】→【交互式连线工具】按钮,选定“成角连接器”对图形进行连接 。
Step3 选中连接线条,并设置属性 。 Step4 其他连线与第二、第三步一样 。
操作图如下:先分别画一矩形、三角形、圆形,再使用交互式连线工具画一个如下的图形
技术点拨
绘制连线后,移动被连接的对象,则连接线会随之发生变化,说明连接线与对象之间互为关联 。
二、使用“度量工具”标注图形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为标志图形和装修平面图形标注尺寸等,通过标注,可以显示出对象的长度、宽度、对象间的距离等尺寸信息。
重点熟悉“度量工具”在标注图形时的应用,尤其注意对应位置及角度。 “水平度量”尺寸 “垂直”和“倾斜”度量尺寸 “角度度量”尺寸 对象标注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星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六角星形 。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度量工具】,并在“尺度属性栏”中单击【水平度量工】按钮,将鼠标放在需要度量的对象的起始端点位置上单击,移动鼠标放到度量对象的终点位置上单击,然后将鼠标移出到适当位置单击即可度量出水平尺寸。
Step3 利用与步骤2相同的方法,在“尺度属性栏”中单击【垂直度量工具】按钮或【倾斜度量工具】按钮,度量出六角星形的垂直尺寸或倾斜边尺寸 。
Step4 利用与步骤2相同的方法,在“尺度属性栏”中单击【垂直度量工具】按钮或【倾斜度量工具】按钮,度量出六角星形的垂直尺寸或倾斜边尺寸 。
Step4 在“尺度属性栏”中单击【角度度量工具】按钮,将鼠标移到需要测量的节点A处单击,移动鼠标沿底边移动到底边的节点B处单击,然后将鼠标移到终边的节点处C单击,然后将鼠标移出到适当位置处单击即可得出角BAC的度数为95度 。
Step5 在“尺度属性栏”中单击【标注工具】按钮,将鼠标移到六角星形的中心位置处单击,然后将鼠标移到六角星形外适当位置处单击,,再将鼠标继续移到适当位置单击,然后输入所需的注释 。
操作图如下:使用度量工具画一个如下的图形,要使用自由度量、垂直度量、水平度量、倾斜度量、角度量、标注工具。
教学反思:交互式连线工具”连接对象和“度量工具”标注图形,同学们基本掌握,但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听课,所以在操作时不知无谓。
课题21: 绘制“卡通衣服”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使用“贝塞尔工具” 、“折线工具”、“椭圆形工具”等工具的应用及其属性
的设置。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掌握使用“贝塞尔工具” 、“折线工具”、“椭圆形工具”等工具的应用 难点:“贝塞尔工具” 、“折线工具”、“椭圆形工具”等工具属性的设置。 教学过程与内容: 绘制调节衣服形状 绘制调节衣服花边形状 填充颜色绘制衣服钮扣 绘制衣服高光
绘制兔子外观
绘制眼睛、腮红以及嘴巴
填充腮红及嘴巴颜色 绘制耳朵阴影
操作步骤
Step1 执行菜单栏的“文件”→“新建”(Ctrl+N)命令,新建一个A4页面,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或【钢笔工具】绘制直线,勾勒出衣服的形状 。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调整节点,调整出所需图形 。 Step3 使用工具箱中的【钢笔工具】或【折线工具】绘制衣服的花边 。 Step4 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调整花边的形状 。
Step5 使用工具箱中的【智能填充工具】,并在属性栏中设置“填充选项”为“指定”,CMYK值为(0,40,0,0),在衣服的位置上单击,填充颜色;用同样的方法,设置CMYK颜色值为(0,0,20,0),分别在衣领、袖子等花边上单击填充颜色 。
Step6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为衣服绘制钮扣 。
Step7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衣服的高光,并使用【形状工具】调节高光的形状,并填充CMYK颜色值为(0,20,20,0),并去除高光的轮廓 。
Step8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分别绘制三个椭圆。使用【挑选工具】,将三个椭圆全部选中,单击属性栏中的【焊接】按钮,将三个图形焊接在一起,并为图形填充为白色 。
Step9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绘制兔子的眼睛、腮红以及嘴巴,效果如图3-51所示。为腮红填充颜色,选择【渐变填充】,弹出“渐变填充”对话框,选择“填充类型”为射线,选择【双色】单选框,设置CMYK颜色值从(0,0,0,0)到(0,40,20,0)。填
充嘴巴的CMYK颜色值为(0,40,20,0),并去除腮红及嘴巴的轮廓线 。
Step10 使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耳朵的阴影,并填充CMYK颜色为(0,0,0,10),并去除轮廓线 。
Step11 全选兔子,按“Ctrl+G”键组合兔子,并将兔子移动到衣服上,右键点击右边“默认CMYK调色板”上的无轮廓按钮去除其轮廓线,并调整兔子的大小、位置以及角度 。
教学反思:同学们对花边形状的调整还需改进,花边不是很好看,要加强贝塞尔工具的操作。
课题22: 编辑路径与对象 课时:2
教学目的:编辑路径与对象 对象组织与安排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形状工具。 涂抹笔刷工具。 粗糙笔刷工具。 自由变换工具。 难点 形状工具。 教学过程与内容:
4.1 使用“形状工具”编辑路径
“形状工具”通过改变对象的节点和路径来改变曲线、文本、位图、矩形和椭圆形的形状。“形状工具”的功能取决于选定对象的类型。
重点熟悉工具栏中工具的选取,对应已选工具的属性参数及状态。
使节点成为尖突 平滑节点 生成对称节点
绘制图形
调节线段 调节节点
使节点成为尖突 平滑节点 生成对称节点
绘制图形
调节线段 调节节点
案例1 选取节点的方法
在CorelDRAW X4中,可以使用“矩形”、“手绘”、“选择全部节点”3种节点选择方式。 操作步骤
Step1 选择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在其工具属性栏中选择使用的节点选择方式为“手绘”方式 。
Step2 在页面中拖动鼠标以自由手绘的方式 拖出一个不规则的形状区域,选择曲 线的节点 。
Step3 在工具属性栏中选择使用的节点选择方式为“矩形”方式,利用鼠标拖出一个矩形区域,框选曲线节点 。
Step4 在工具属性栏中点击【选择全部节点】按钮,即可选中曲线中的所有节点 。 技术点拨
按住Shift键,单击各节点,可以同时选取多个节点;按住“Ctrl+Shift”组合键,选取曲线上的任意一个节点,可选中该线段上的所有节点
案例2 认识节点的类型与特点
曲线上的节点有3种,分别是:尖突、平滑、对称。
尖突节点可用于在曲线对象中创建尖锐的过渡点,例如拐角或尖角。 可以相互地在尖突节点中移动控制手柄,而且只更改节点一端的线条。
平滑节点,穿过节点的线条沿袭了曲线的形状,从而在线段之间产生平滑的过渡。 平滑节点中的控制手柄总是相互之间完全相反的,但它们距离节点的距离可能不同。
对称节点类似于平滑节点。 它们在线段之间创建平滑的过渡,但节点两端的线条呈现相同的曲线外观。 对称节点的控制手柄相互之间是完全相反的,并且与节点间的距离相等。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单击曲线上的节点 。
Step2 在“编辑曲线”属性栏上分别单击【使节点成为尖突】、【平滑节点】、【生成对称节点】按钮可分别得到相应效果 。
技术点拨
可以使用快捷键来改变所选节点的类型。要将平滑节点改为尖突节点,或将尖突节点改为平滑节点,可按下快捷键C键;要将对称节点改为平滑节点或将平滑节点改为对称节点,可按下快捷键S键 。
案例3 使用“形状工具”编辑路径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如图4-7所示图形 。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现在线段上单击一点,然后单击属性栏中的【转换直线为曲线】按钮,并调节线段两端的控制柄 。
Step3 使用同样的方法,继续选中其中一条直线段,将直线转换为曲线,并调整控制柄 。
Step4 选中该节点,点击属性栏上的【生产对称节点】按钮 。 Step5 使用同样的方法,调整图形的另一半 。 技术点拨
当节点的类型不同时,移动节点上的控制点来进行多个节点一起编辑,则效果会随着节点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更改控制手柄的角度和到节点的距离,也可以变形线段。
案例4 节点的编辑 添加节点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在页面绘制曲线。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在需要添加节点的曲线位置上单击鼠标。单击属性栏上的【添加节点】按钮即可添加一个新的节点,或者使用【形状工具】直接在曲线上双击,也可添加节点。
删除节点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在页面绘制曲线。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按钮,在需要删除的节点上双击鼠标,即可删除该节点。或者用【形状工具】单击选中要删除的节点,再单击属性栏上【删除节点】按钮,即可删除该节点。
断开曲线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闭合的曲线。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选中需要分割曲线的节点。
Step3 单击【形状工具】属性栏中的【断开曲线】按钮,即可将节点分离成两个节点,使用【形状工具】将分离的节点移开。
连接两个节点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圈选上例中断开的两个节点。
Step2 单击【形状工具】属性栏中的【连接两个节点】按钮,即可将曲线中断开的两个节点连接在一起。
4.2 路径修饰
“涂抹笔刷”工具用于在原图形的基础上添加或删减区域,如果笔刷的中心点在图形的外部,则删减图形区域;如果笔刷的中心点在图形的内部,则添加图形区域。“涂抹笔刷”工具只能对曲线对象变形,不能对矢量图形、段落文本及位图等其他对象进行变形。
“粗糙笔刷”工具用于将平滑的直线、曲线或规则区域转换为锯齿形的线段或不规则的区域,从而产生尖锐的边缘效果。
使用“自由变换工具”,可以对当前对象进行旋转、镜像、缩放和倾斜等变换操作。
“涂抹笔刷”工具向外进
行涂抹图
“涂抹笔刷”工具向内进
行涂抹
星形
“粗糙笔刷”属性栏 对象粗糙效果
打开文件 旋转对象
镜像对性 自由调节对象
案例1 使用“涂抹笔刷”工具涂抹路径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圆,并按快捷键“Ctrl+Q”将圆转换为曲线。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涂抹笔刷】工具,并设置工具属性 。 Step3 将【涂抹笔刷】工具从图形内部向外进行涂抹 。 Step4 将【涂抹笔刷】工具从图形外部向内进行涂抹 。 技术点拨
不能将涂抹应用于嵌入对象、链接图像、网格、遮罩或网状填充的对象,也不能将涂抹应用于具有调和效果和轮廓图效果的对象。
案例2 使用“粗糙笔刷”工具修饰路径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星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多边形,将多边形转换为曲线,并为其填充颜色。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粗糙笔刷】工具,设置相应的属性栏属性。
Step3 使用【粗糙笔刷】工具在图形对象的轮廓上拖曳,对图形轮廓进行粗糙处理。 技术点拨
在使用“涂抹笔刷”和“粗糙笔刷”工具修改矩形、椭圆形、多边形及预设形状等几何图形时应先把他们转换为曲线对象。
案例3 使用“自由变换工具”编辑对象
Step1 执行菜单栏中 “文件”→“打开”(Ctrl+O)命令,打开矢量文件(记事本.cdr)。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自由变换工具】,在属性栏中使【应用到再制】按钮处于按下状态,然后单击属性栏中的【自由旋转工具】按钮,在绘图区中选择其中一点作为旋转的中心点,旋转到合适位置后松开鼠标。
Step3 单击属性栏中的【应用到再制】按钮使其处于未被按下状态。单击属性栏中的【自由角度镜像工具】,选中绘图区中的对象的其中一点作为镜像基点。按下鼠标左键拖出一条镜像轴,到达所需位置后松开鼠标,即可将对象镜像到所需位置。
Step4 单击属性栏中的【自由调节工具】按钮,选中绘图区中的对象的其中一点作为调节的基点。拖动鼠标左键改变其大小,调整到满意效果后松开鼠标。
教学反思:涂抹笔刷”工具在实际中应用时,需要注意起始的位置是在对象的外面还是里面,操作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同学们操作时没有注意这一点,所以操作结果不尽理想。
课题23: 编辑路径与对象 课时:2
教学目的:编辑路径与对象 对象组织与安排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形状工具。 涂抹笔刷工具。 粗糙笔刷工具。 自由变换工具。 难点 形状工具。 教学过程与内容:
4.3 对象修整、裁切和擦除
“裁剪工具”不仅可以对单一的图形进行裁切,而且还可以对混合图形一次性进行裁切。
“刻刀工具”用于将一个对象分割为两个以上的对象。【保留为一个对象】按钮按下时,在使用“刻刀工具”分割对象时,对象会始终保持一个整体;【剪切时自动闭合】按钮按下时,在使用“刻刀工具”分割对象时,对象变为两个闭合的图形对象。
“橡皮擦工具”可以擦除位图和矢量对象不需要的部分。自动擦除将自动闭合任何不受影响的路径,并同时将对象转换为曲线。
“虚拟段删除”工具可以删除相交对象中两个交叉点之间的线段,从而产生新的图形形状。
拖出裁剪框 擦除对象 “刻刀工具”形状为竖直
移动分割节点 虚拟段删除工具”垂直状态 删除线段
案例l 使用“裁剪工具”裁切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执行菜单栏“文件”→“导入”命令,将一幅位图导入到页面中。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裁剪工具】,在图片上拖出一个裁剪框。可以拖动裁剪框的控制点,调整裁剪框的大小。
Step3 在裁剪框内双击鼠标,即可将裁剪框以外的部分全部裁剪掉。 案例2 使用“刻刀工具”切割路径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一段曲线。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刻刀工具】,并在属性栏中单击【保留为一个对象】按钮,将鼠标移到需要分割的地方,当【刻刀工具】形状由倾斜变为竖直状态时单击鼠标。
Step3 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将分割的节点进行拖移。 技术点拨
“刻刀工具”也可以分割位图对象。此外,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图形被分割后,将自动变为曲线对象。在使用“刻刀工具”时,如果是已经使用渐变、群组及特殊效果处理的图形不可以使用“刻刀工具”来裁切。
案例3 使用“橡皮擦工具”擦除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执行菜单栏中的“文件”→“导入”(Ctrl+I)命令,将一位图导入到页面中。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并在属性栏中设置“橡皮擦厚度”文本框内的数据,可以改变橡皮擦的大小。
Step3 单击属性栏中的【圆形/方形】按钮,当它显示为椭圆形时,表示鼠标指针形状为圆形;当它显示为方形时,表示橡皮擦的形状为方形。
Step4 单击鼠标左键并拖动,即可擦除目标区域。 技术点拨
选择“橡皮擦工具”将鼠标放置绘图页面中,按下Shift键的同时单击并上下拖动鼠标,就可以改变“橡皮擦工具”擦除的宽度。
案例4 使用“虚拟段删除”工具删除图形相交部分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复杂星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复杂星形图形。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虚拟段删除】工具,将鼠标放到图形中两个交叉点之间的线段上,当工具由倾斜变为垂直状态,单击鼠标,即可删除该线段。
技术点拨
如果对图形应用了“虚拟段删除”工具后,封闭图形将变为开放图形,此时,在默认状态下,将不能对图形应用色彩填充等操作。
教学反思:
课题24: 编辑路径与对象—绘制“海滩椰树” 课时:2
教学目的:编辑路径与对象 对象组织与安排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形状工具。 涂抹笔刷工具。 粗糙笔刷工具。 自由变换工具。 难点 形状工具。 教学过程与内容:
4.5 综合案例——绘制“海滩椰树”
本例通过绘制“海滩椰树”,熟练“绘图工具”及“形状工具”的应用,掌握路径调整及节点调节的方法。
综合案例最终效果-海滩椰树
绘制天空与海洋 调节节点 绘制椰子树的叶子 绘制椰子树的树干 使用“贝塞尔工具”绘制沙滩
调节后的沙滩效果
椰子树叶子效果图
椰子树树干的效果
绘制椰果 绘制太阳及沙滩的点缀
绘制椰子树的影子 椰树海景效果图
操作步骤
Step1 执行“文件”→“新建”(Ctrl+N)命令,新建一个A4页面,并单击属性栏中的【横向】按钮。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天空与海洋,并填充天空颜色CMYK值为(20,4,0,0),海洋颜色CMYK值为(70,0,0,0)。去除天空与海洋的轮廓线。
Step3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分别在天空和海洋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锁定对象”命令。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沙滩。
Step4 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框选刚绘制的沙滩,单击属性栏中的【转换直线为曲线】按钮,选择三角形的顶点节点,单击属性栏中的【平滑节点】按钮。用鼠标调节各节点的控制线,调整出所需形状,并填充颜色CMYK值为(0,13,87,2)。使用【挑选工具】选中沙滩,并在属性栏中修改其轮廓宽度值为1.5mm。
Step5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椰子树的叶子。用【形状工具】框选所绘制的图形,单击属性栏中的【转换直线为曲线】按钮,使用【形状工具】调节节点的控制线。将图形调节出所需形状后,填充颜色CMYK值为(100,0,100,0),使用【挑选工具】选中椰子树的叶子,并在属性栏中修改其轮廓宽度值为1.5mm。
Step6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出椰子树的树干。使用【形状工具】对图形进行调节,并填充颜色CMYK值为(0,,78,21),使用【挑选工具】选中椰子树的树干,并在属性栏中修改其轮廓宽度值为1.5mm,并在树干上单击鼠标右键,在“顺序”选项中将树干置于树叶对象之后。
Step7 绘制两个椭圆作为椰子树的椰果,分别填充颜色CMYK值为(0,40,80,0),并分别将两个椰果置于叶子之后。
Step8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在蓝天上绘制一个太阳,并填充颜色为黄色;在沙滩上绘制一些点缀。
Step9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为椰子树绘制影子,并填充颜色CMYK值为(0,13,84,16),去除影子的轮廓线,并将影子置于树干之后。
Step10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在树干与海洋上绘制一些线条,对画面进行点
缀。
教学反思:
课题25: 轮廓与填充 课时:2
教学目的:轮廓与填充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轮廓笔工具。
默认CMYK调色板。 均匀填充工具。 渐变填充工具。 难点
交互式填充及交互式网状填充工具。 教学过程与内容: 5.1 编辑轮廓线
轮廓工具用于配合基本绘图工具绘制线条与图形,使用轮廓工具可以改变图形和文本文字的轮廓线样式、宽度、颜色和线型等。
绘制图形
“轮廓笔”对话框
“编辑线条样式”对话框
效果图
案例1 使用轮廓笔对话框设置轮廓线 操作步骤 Step1
在页面中使用工具箱中【贝塞尔工具】绘制如下图形,并使用工具箱中【挑选工具】选择图形中的外圈。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轮廓笔】,弹出“轮廓笔”对话框。单击线条样式下的【编辑样式】按钮,并编辑样式参数如。
Step3
设置好“编辑线条样式”后,点击【添加】,回到“轮廓笔”对话框选择【确定】按钮,得最终效果。
5.2 标准填充
调色板可以为对象应用各式各样的色彩,使用调色板,不但可以为对象内部填充色彩,还可以改变线条和轮廓边框的颜色。调色板有RGB、CMYK、PANTONE等多种色彩模式选择。
填充红色
边框改为绿色 绘制图形
“均匀填充对话框”设置 填充图形上部分 填充图形下部分
案例1 使用“默认CMYK调色板” 操作步骤
Step1 执行菜单栏中的“窗口”→“调色板”命令,可看到已打开“默认CMYK调色板”,位于绘图窗口最右边,如图5-5所示。单击其下部的“展开”按钮,得到调色板。左键按住调色板顶端不放,拖曳调色板可得到目标图案。
Step2 在调色板中选择红色,用鼠标左键按住红色不放,拖到图形的内部,此时会有一个红色的实心小方框,松开鼠标左键,图形填充红色。
Step3 在调色板中选择绿色,用鼠标左键按住绿色不放,拖到图形的边框上,此时会有一个绿色的空心小方框,松开鼠标左键,图形的边框变为绿色。
技术点拨
使用“挑选工具”选中对象,然后在调色板中左键单击颜色,也可为对象填充颜色;右键单击颜色,可为边框改变颜色。
案例2 使用“均匀填充”对话框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贝塞尔工具】和【形状工具】绘制图形。 Step2
选择图形的上半部分,单击工具箱的【均匀填充】,在弹出的“均匀填充”对话框中设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得到填充效果。
Step3
使用工具箱中【挑选工具】选择树干部分,依照步骤2的办法设置,得到填充效果。
5.3 渐变、图案与纹理填充
渐变填充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不同颜色之间的过渡变化效果,从而使被填充的对象符合
日常的光照产生的色调变化,呈现出图形对象的立体感。
图样填充时选择重复图案为对象进行填充,即是指将预先产生的、对称的图像进行填充。
底纹填充可以为图形填充一个自然的外观,底纹填充只能使用RGB颜色。 PostScript底纹图案填充是一种特殊的图案,它是利用PostScript语言设计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图案填充。PostScript填充不但纹路细腻,而且占用的空间也不大,非常适用于大面积的花纹设计。
“交互式填充工具”可以对绘制的图形进行任意纹理填充,还可以对其进行任意调整。
绘制图形
“渐变填充”对话框
各“渐变填充”效果
“图样填充”参数设置
“双色”填充效果
案例1 使用“渐变填充”工具为图形填充渐变色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椭圆形工具】和【形状工具】绘制图形。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填充】→【渐变填充】,弹出“渐变填充”对话框,在“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线性”类型,在“颜色调和”中选择“自定义”类型,设置其他参数,单击【确定】。
Step3 选取下一个椭圆,在“渐变填充”对话框中的“类型”列表中选择“射线”类型,单击【确定】后,得到所需效果。
Step4 继续选取下一个椭圆,在“渐变填充”对话框中的“类型”列表中选择“圆锥”类型,单击【确定】后,得到所需效果。
Step5 选取最后一个椭圆,在“渐变填充”对话框中的“类型”列表中选择“方角”类型,单击【确定】后,得到所需效果。
教学反思:对纯色填充,学生掌握得好些,而对图样和自定义填充操作需加强练习。 课题26: 轮廓与填充 课时:2
教学目的:轮廓与填充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轮廓笔工具。
默认CMYK调色板。
均匀填充工具。 渐变填充工具。 难点
交互式填充及交互式网状填充工具。 教学过程与内容:
案例2 使用“图样填充”工具为图形填充图案
图样填充”参数设置 全色”填充效果 “图样填充”参数设置
“全色”填充效果
“底纹填充”对话框参数设置
填充效果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正圆。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填充】→【图样填充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双色”单选按钮。设置前部颜色、后部颜色为默认值。单击选择器,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所需图案。单击【确定】,得到所需效果。
Step3 在“图样填充”对话框中选择“全色”单选按钮,在选择器中选择相应的图案。单击【确定】,得到所需效果。
Step4 在“图样填充”对话框中选择【位图】单选按钮,在选择器中选择相应的图案。单击【确定】按钮,得到所需效果。
技术点拨
在使用位图进行填充时,要尽量选择简单一点的位图,因为使用复杂的位图填充时会占用较多的内存空间,是系统的速度变慢,屏幕显示的速度也会减慢。
案例3 使用“底纹填充”工具为图形填充底纹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填充】→【底纹填充对话框】按钮,在弹出的“底纹填充”对话框中进行底纹填充操作。
Step3 在对话框中的“底纹库”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样本,然后在“底纹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底纹样式。
Step4 设置好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所需效果。 技术点拨
通过单击“底纹填充”对话框中的加号 (+) ,然后在“底纹名称”框中键入一个值,可以保存自定义的底纹填充。
案例4 使用“PostScript填充”工具为图形填充图案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矩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填充】→【PostScript填充】,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预览填充”复选框,可在对话框中预览各种所选的纹理。
Step3 在对话框中选择合适的纹理,单击【确定】按钮,得到所需效果。 案例5 使用“交互式填充工具”对图形进行填充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椭圆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圆,单击工具箱中的【交互式填充工具】按钮,在属性栏中选择“射线”,并设置“填充下拉式”颜色为红色,“最终填充挑选器”颜色为白色,设置“交互式填充工具”属性栏。
Step2 得最终效果。
案例6 使用“交互式网状填充工具”对图形进行填充
“PostScript填充对话
框”参数设置
PostScript填充效果 “交互式填充工具”属性栏
交互式填充效果
“交互式网状填充工具”属性栏
网格区域填充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椭圆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圆,选择工具箱中的【交互式网状填充工具】,设置“交互式网址填充工具”属性栏,并得到网状图形。
Step2 用鼠标单击网格的交点(按住Shift键可以选择多个交点),单击RGB颜色泊坞窗中的绿色,得到所需效果。
Step3 用鼠标单击网格区域,区域中会出现一个圆点,然后在CMYK颜色泊坞窗中单击黄色,即可在区域中设置颜色。
Step4 调整网格的交点和节点,改变对象的填充效果。
Step5 单击属性栏上的【清除网状】按钮,即可对象中的网格清除,同时对象的填充效果也将清除。
技术点拨
在调整网格形状时,用户可以全选节点进行调整,也可以手动圈选所需节点来调整网格的形状,但网格不能被打印出来。
拖动时按下 Alt 键可以在“矩形”和“手绘”选取范围模式之间切换。 5.4 其他填充
“智能填充工具”可以为对象应用普通的标准填充,还能自动识别重叠对象的多个交叉区域,并对这些区域应用色彩和轮廓的填充,在填充的同时,还能将填充的区域生成新的对象。
在CorelDRAW X4中,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滴管工具”和“颜料桶工具”两种填充取色的辅助工具。“滴管工具”不仅可以吸取对象的颜色,还可以吸取对象的大小、位置以及各种效果属性。使用“滴管工具”吸取各种信息后,就可以使用“颜料桶工具”将吸取的信息应用到其他对象上。
绘制图形 设置智能填充参数 智能填充对象
移动填充区域 绘制图形
改变对象轮廓样式
案例1 使用“智能填充工具”进行颜色填充 操作步骤
Step1 在页面中绘制一个椭圆,并打开“窗口”→“泊坞窗”→“变换”→“旋转”,在“旋转角度”中输入60度,并单击两次【应用到再制】按钮,绘制图形。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智能填充工具】按钮,在属性栏中设置“填充选项”为“指定”,选择一个填充颜色(天蓝色);“轮廓选项”也为“指定”,设置“轮廓宽度为”1.5mm,颜色为默认颜色。。
Step3 将鼠标移动到需要填充的区域单击即可填充图形。
Step4 使用工具箱中【挑选工具】移动被填充的区域,可以发现【智能填充工具】在填充该区域时,将该区域复制成一个新的封闭图形。
案例2 使用“滴管工具”和“油漆桶工具”复制对象属性与颜色
填充对象
选择“对象属性”
选择“轮廓”属性
复制对象轮廓 选择“填充”属性 复制填充内容
操作步骤
Step1 在页面中绘制一个五边形、五角星以及一个心形。
Step2 用工具箱中【挑选工具】选中五边形,并选择工具箱中的【轮廓笔】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轮廓颜色为红色,轮廓宽度为1.5mm,并在轮廓样式中选择合适的样式。
Step3 使用【挑选工具】选中五角星,选择工具箱中的【图样填充】,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全色”,并在图样列表中选择合适的图样。
Step4 使用工具箱中【滴管工具】,在属性栏中选择“对象属性。在“属性”下拉菜单中只选择“轮廓”,单击【确定】按钮。用吸管在五边形的轮廓上单击。
Step5 使用工具箱中【颜料桶工具】按钮,将【颜料桶工具】放在心形轮廓线上单击,得到所需效果。
Step6 使用工具箱中【滴管工具】,在属性栏中选择“对象属性”,在“属性”下拉菜单中只选择“填充”,单击确定。按住Shift键不放,【滴管工具】变成【油漆桶工具】,在心形的内部单击,得到所需效果。
教学反思:
通过Shift键可以在“滴管工具”和“油漆桶工具”之间进行切,有同学对这两个工具的使用有些搞混,对对象的选择操作有错。
课题27: 轮廓与填充—喜庆图案 课时:2
教学目的:轮廓与填充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轮廓笔工具。
默认CMYK调色板。 均匀填充工具。 形状工具。 难点
形状工具与焊接操作。 图框精确剪裁/放置容器中 教学过程与内容: 实例制作:喜庆图案 操作步骤:
• 1)双喜字的制作
(1)从“文件”菜单中执行“新建”命令或者按下快捷键“Ctrl+N”,建立一个图形文件,并且在属性栏中按“横向”按钮,使页面变成横向。
(2)从工具箱中选择“文本工具”,在页面输入“喜”字,并设置字体属性为黑粗体, 字体大小为300,将喜字适当移 动到页面靠左侧的位置。
(3)在菜单中执行“排列/转化为曲线”命令,将文字转化为曲线,然后将文字放大,在工具箱中选择形状工具,然后选择喜字中要删除的节点。
(4)在键盘上按Delete即可删除节点,然后双击要删除的节点,删除喜字中间的两点的节点。画一坚形的矩形,填充成黑色,移动到喜字中,焊接喜字和该矩形,并删除多余的节点。
(5)选择挑选工具,复制一个喜字拖拽到右侧, (6)适当调节位置,调整两个喜字为上端对齐。
(7)将中间的一些超出水平线的节点删除,在用同样的方法把左边的喜字作同样的处理,如果过程中出现了有个别地方留出细微空白的现象,就按住“Ctrl”键就可以将节点进行拖动,将空白覆盖。
(8)在工具箱中选择挑选工具,并且在页面框中同时选择两个喜字,然后在属性栏中单击“焊接”按钮,如下图所示。
(9)处理好后选择双喜,选择右侧的颜色框,填充成红色,然后按住“Ctrl+C”并且按下“Ctrl+V”,复制一个双喜,选择新双喜,按下键盘左键和上键各一次。
• 2.)喜庆图案的制作
(1)在工具箱中选择艺术笔工具,在属性栏中单击“喷罐”按钮,然后在中输入40左右的数值,在“喷涂列表文件列表”中选择所需要的笔刷,然后在双喜上绘制一条路径,松开鼠标后得到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2)选择挑选工具,并且选择刚绘制的所有元素,然后在属性拦中单击“群组”按钮,即可把元素组合在一起。
(3)在菜单栏中执行“效果”/“精确裁剪”/“放置在容器中”命令,指针变成粗箭头形状,指向双喜单击,得到下图的效果。
(4)重复执行第(1)步的操作,得到漂亮的背景画面,在双喜图形中右击鼠标,执行“顺序/到页面前面”命令,得到如下图的画面效果。
教学反思:同学们在将喜字改成大喜字的时候,对形状工具的操作不够熟练,对将图片放置容器中的操作也有待加强练习。对艺术笔的喷罐工具,同学们操作得比较熟练。
课题28: 文字编辑--封面教材 课时:2
教学目的:文字编辑与填充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文字编辑。
默认CMYK调色板。 交互式透明工具。 难点
交互式透明工具的使用 教学过程与内容: 1、制作书面
(1)按“Ctrl+N”组合键新建一个文件,在属性栏的“宽度”文本框中输入“200mm”,“高度”文本框中输入“300mm”。
(2)双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创建一个和页面大小相等的矩形。
(3)选择“矩形工具”,再创建一个150mm×120mm大小的矩形,对齐水平 100mm和垂直260mm的位置,并为矩形填充海军蓝色(R:70,G:90,B:120),如图4-29。
2、添加文字
(4)添加文字,“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系列教材”,字体“宋体”,字号25号,颜色为黄色(R:255,G:245,B: 0)。添加文字,“CorelDRAW X4实例教程”,“CorelDRAW X4”为西文粗些的stencil字体,字号40号,“实例教程”为华文彩云,字号48号,颜色为白色。添加文字,“主编***”,字体“宋体”,字号25号, 颜色为白色。添加文字,“副主编***”,字体“宋体”,字号25号,颜色为白色。添加文字,“***出版社”,字体“宋体”,字号25号, 颜色为白色,如图4-30。
图4-29图框五 图4-30图框六
3、导入素材 (5)按“Ctrl+I”组合键导入素材库中的封面图案文件,调整大小,宽200mm,高150mm,对齐水平 100mm和垂直 95mm的位置放置,如图4-31。
4.31透明工具
(6)利用透明工具调整透明度,最后效果如图4-32。
4.32“教材封面”最终效果图
教学反思:学生对图片的导入和文字编辑操作不熟练,部分学生对文字的颜色选择有待加强训练。
课题29: 轮廓与填充—台历的制作 课时:2
教学目的:轮廓与填充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轮廓笔工具。
默认CMYK调色板。 均匀填充工具。 难点
线型的改变和圆角,对象的整齐排列 教学过程与内容: 台历的制作:
1、基本形状的制作 (1)新建文件。
(2)在页面上画一边角圆滑度为15,宽180mm ,高70的矩形。填充颜色为90%黑,如图4-17。
(3)画一宽170mm ,高60的矩形。调整轮廓线为虚线型,宽度为0.5mm,轮廓线颜色为黄色,无填充色,如图4-17。
(4)画一宽168mm ,高55mm的矩形。填充色为黄色。
(5)复制一份,迸射中下移动。形成台历上下两个页面,如图4-18所示。 (6)画一宽135mm ,高55mm的矩形,填充色为白色。 2、文字的添加及素材的导入 (7)添加文字层,从素材文件中复制内容,并粘贴。也可从素材库中导入生活小常 识图片。
(8)导入素材库中的日历图片,调整宽为135mm ,高为55mm如图4-19。
图4-19图框三
图4-20图框四
(9)画一宽30mm ,高50mm的矩形,填充色为白色,并复制一 个,放在下方对应位置。
(10)在下方的白色矩形中添加文字“记事本”。 3、制作插孔及连杆
(11)画一半径为3.5的圆,填充黑色,并复制一个放在下方相应位置,作为插孔。 (12)画一边角圆滑度为88,宽2mm ,高22的矩形,作为连接上下两个插孔的连杆。填充颜色为渐变色,如图4-20。
(13)选择两个小圆和矩形,按CTRL+G成组。
(14)成组的内容,使用“编辑”菜单中的“步长和重复”,调出对话框。设置份数26,水平偏移6mm,点“应用”按键。
图4-21“步长和重复”对话框
图4-22翻页台历最终效果
教学反思:部分同学对单色线框的颜色及线型的修改需加强练习,对圆角的操作基本掌握,但对对象的整齐排列还需练习。
课题30: 轮廓与填充—打火机 课时:2
教学目的:轮廓与填充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轮廓笔工具。
默认CMYK调色板。 均匀填充工具。 渐变填充工具。
难点
多种颜色的渐变操作 教学过程与内容:
任务分析:本例中先用【矩形工具】、【形状工具】画出打火机的形状,然后用【填充工具】中的渐变填充,使打火机具有立体感。
1、绘制基本形状
(1)按图4-40,用矩形工具画出六个矩形。
图4-40图框一
2)选中下边大的矩形,选择工具,依次选择排列、转换为曲线或按Ctrl+Q,如图4-41,选择所有节点,点右键,选择到曲线,调整形状,如图4-42所示。
图4-41“自定义填充” 图4-42“自定义填充”
(3)按同样方式调整其它矩形,最后效果如图4-43所示。
图4-43图框二
2、线性渐变填充
(4)选择左上角矩形,选择油漆桶工具中的渐变填充,类型中选择线性,颜色调和中选择自定义。在自定义颜色中单击颜色条上方区域,添加一个调色色标。色为:黑、70%黑、黑。选项中角度设置为-900,如图4-44所示。
图4-44自定义填充一
(5)选择右边矩形,选择 渐变填充,类型中选择线性,颜色调和中选择自定义。在自定义颜色中单击颜色条上方区域,添加三个调色色标。五个色标分别设置颜色为:白、白、10%黑、20%黑、黑,如图4-45所示
图4-45自定义填充二图
(6)选择左上角小矩形,选择中的渐变填充,类型中选择线性,颜色调和中选择自定义。在自定义颜色中单击颜色条上方区域,添加一个调色色标。三个色标分别设置颜色为:黑、70%黑、黑,选项中角度设置为-900,如图4-44所示。
图4-44自定义填充一
(7)右小矩形填充为黑色。
(8)选择中条矩形,选择渐变填充,类型中选择线性,颜色调和中选择自定义。在自定义颜色中单击颜色条上方区域,添加二个调色色标。四个色标分别设置颜色为:黑、60%黑、60%黑、黑,如图4-46所示。
图4-46自定义填充三
(9)选中下部区域,选择渐变填充,类型中选择线性,颜色调和中选择自定义。在自定义颜色中单击颜色条上方区域,添加两个调色色标。分别设置颜色为:蓝紫、
霓虹紫、霓虹紫、蓝紫,如图4-47所示,最终效果如图4-48所示
图4-47自定义填充四
图4-48“打火机”终效果
教学反思:学生对渐变的操作基本掌握,只是部分同学对多种颜色的渐变操作还需加强练习,对颜色的选择需课后多观察多练习。
课题31: 轮廓与填充—绘制“绿地房子” 课时:2
教学目的:轮廓与填充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轮廓笔工具。
默认CMYK调色板。 均匀填充工具。 渐变填充工具。 难点
交互式填充及交互式网状填充工具。 教学过程与内容:
5.5 综合案例——绘制“绿地房子”
绘制目的:本例通过绘制“绿地房子”,学习使用“矩形工具”、“渐变填充工具”、“贝塞尔工具” 等应用及其属性的设置。
综合案例最终效果-绿地房子
绘制多个椭圆 焊接椭圆效果
填充云朵 绘制草地
填充草地 填充小路 填充房顶 填充墙面 绘制小路
绘制房顶
绘制墙面
绘制门窗
绘制门与烟囱 绘制图形
填充图形 绘制树干
操作步骤 Step1
执行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命令(Ctrl+N),新建一个A4页面,并单击属性栏中的【横向】按钮,页面显示为横向,双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按钮,绘制一个与页面一样大小的矩形。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渐变填充工具】,弹出“渐变填充”对话框,选择“自定义”单选框,在“位置”选项中分别添加并输入0、50、100几个位置点;分别设置几个位置点的CMYK值为:(40,0,0,0)、(95,0,0,0)、(87,18,0,0),设置其他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图形被填充,去除图形的轮廓线。
Step3
锁定绘制好的背景。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分别绘制多个椭圆,选择【挑选工具】,圈选所有的椭圆,单击属性栏中的【焊接】按钮,将多个椭圆焊接在一起。
Step4
选择【均匀填充】,为图形填充颜色CMYK值为(33,0,2,0),并去除轮廓,再复制一个对象,填充颜色为白色,并微调其位置,使用工具箱中的【交互式透明工具】,设置透明类型为“标准”,透明度值为13。使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其他的云朵。
Step5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图形。使用工具箱中的【均匀填充】工具,设置图形颜色的CMYK值为(27,12,83,2),填充图形,并去除图形的轮廓线。
Step6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如图5-62所示图形。使用工具箱中的【均匀填充】工具,设置图形颜色的CMYK值为(55,5,97,0),填充图形,并去除图形的轮廓线,调整图形的位置顺序。
Step7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图形。使用工具箱中的【均匀填充】工具,设置图形颜色的CMYK值为(5,8,71,0),填充图形,并去除图形的轮廓线。
Step8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如图5-66所示图形,使用工具箱中的【均匀填充】工具,分别设置房顶颜色的CMYK为(0,96,91,0)及(8,100,96,0),填充图形,并去除图形的轮廓线。
Step9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和【矩形工具】分别绘制图形,使用工具箱中的【均匀填充】工具,分别设置墙面颜色的CMYK为(4,13,4,0)以及(5,25,9,0),填充图形,并去除图形的轮廓线。
Step10
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绘制其中一面墙的门窗,并填充颜色CMYK值为(0,20,60,20。
Step11
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绘制另一面墙的门,并填充颜色CMYK值为(40,40,0,0);继续利用【矩形工具】,绘制烟囱,填充顶端方形颜色CMYK值为(0,0,20,60);填充另一矩形颜色CMYK值为(0,0,20,40。
Step12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绘制图形,并利用工具箱中的【渐变填充】工具,填充类型为“线性”,选择颜色调和为“自定义”,颜色CMYK值从(2,18,62,0)到(15,23,65,3),去除对象轮廓线,得到如图5-73所示效果。用【贝塞尔工具】绘制树干,填充颜色CMYK值为(50,55,55,15),并去除对象轮廓线。
Step13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将树叶与树干选中,并按“Ctrl+G”键将它们群组,复制多个对象,并调整其位置与大小,得到最终效果。
教学反思:同学们对小房子的立体效果画得不是很好,对立体图形三个面的区别理解不够,所以也要加强素描的基本工底。
课题32: 对象编辑与辅助工具 课时:2
教学目的:对象组织与安排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复制、再制、多重复与删除对象 操作的撤消与恢复 辅助工具的使用 难点:快速变换对象 教学过程与内容: 6.1 快速变换对象
在CorelDRAW X4中,“变换”操作分为:移动、旋转、缩放、镜像和倾斜对象等的操作。
通过调整控制点变换对象
利用属性栏变换对象
使用“自由变换工具”变
换对象
使用“变换”泊坞窗编辑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鼠标左键单击页面窗口的右边“默认CMYK调色板”中的“黄色”块,将矩形填充为黄色。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单击矩形对象。选择矩形四周的任一控制点,拖动鼠标,就可以任意的放大和缩小矩形。
Step3 双击矩形,在矩形的四周出现如图6-1右图所示的箭头,弧形的双箭头表示通过拖动鼠标可以将矩形旋转一定的角度,横向双箭头表示过拖动鼠标可以将矩形扭曲一定的角度。
通过属性栏可以更改对象以下几种属性设置: 1.对象的位置 2.对象的大小
3.对象成比例的缩放
使用“自由变换工具”变换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在页面中,按住Ctrl键的同时选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在页面绘制一个正方形,鼠标左键单击页面窗口的右边“默认CMYK调色板”的“黄色”块,将矩形填充为黄色。线条颜色选择默认的黑色。
Step2 选择矩形,按键盘“Ctrl+C”键将矩形复制,按键盘“Ctrl+V”键的矩形粘贴二次到页面中。
Step3 选择粘贴的第一个正方形,将其放在原矩形的上方。利用【自由变换工具】中的【自由扭曲工具】按钮,将其扭曲成如图6-5所示效果。
Step4 多次利用【自由变换工具】中的【自由扭曲工具】按钮和【自由调节工具】按钮,将其扭曲调节的最终效果如图6-6所示。
Step5 选择通过复制粘贴到页面的第二个正方形。将其放置于原正方形的右边。多次利用【自由变换工具】中的【自由扭曲工具】按钮和【自由调节工具】按钮,将绘制立体正方形 。
使用“变换”泊坞窗编辑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填充为“黄色”。
Step2 执行菜单栏中的 “窗口”→ “泊坞窗” →“变换”命令,选项“位置”菜单项,打开“变换”对话框。如图6-9所示。单击【位移】按钮,输入水平位置“50.0”,垂直位置“20.0”,
按回车键,那么矩形的中心点位置将移到X方向为50mm,垂直方向为20mm。
Step3 单击【旋转】按钮,“变换”对话框如图6-10所示。角度选项中输入“30”,中心水平选项中输入“106.383”,中心垂直选项中输入“148.544”,按回车键后,矩形的角度旋转30度,中心点的位置分别为“106.383mm”和“148.544mm”。
Step4 单击【旋转】按钮,“变换”对话框如图6-11所示。缩放水平选项输入“80”,缩放垂直选项输入“90”,按回车键后,矩形将不按比例的缩小。
Step5 单击【大小】按钮,“变换”对话框如图6-12所示,大小水平选项输入“100”,大小垂直选项输入“120”,按回车键后,矩形的大小将发生变化。
Step6 单击【大小】按钮,“变换”对话框如图6-12所示,倾斜水平选项输入“50”, 倾斜垂直选项输入“0”,按回车键后,矩形将倾斜50度。
问题解答2:如何清除变换?
对于设置完成的变换操作,可以通过【撤消】按钮清除交换。单击工具栏中的【撤消】按钮可以撤消当次的变换操作,多次单击可撤消曾经做过的操作。
教学反思:复制、再制、多重复与删除对象,在很多操作中都会应用到,要想能灵活运用,必须熟能生巧,所以需要同学们多练,多观察,多思考。
课题33: 对象编辑与辅助工具 课时:2
教学目的:对象组织与安排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复制、再制、多重复与删除对象 操作的撤消与恢复 辅助工具的使用 难点:快速变换对象 教学过程与内容:
6.2 复制、再制、多重复与删除对象
在CorelDRAW X4中,可以通过复制、再制、多重复与删除来操作对象。
复制对象属性
移动再制的效果
旋转再制的效果
旋转复制对象
复制对象及对象属性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在页面右边“默认CMYK调色板”中左键单击“黄色”块设置填充色,右键单击“绿色”块设置轮廓色,并在属性栏中设置轮廓线宽度为1.0mm。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选中矩形,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新的位置的同时单击鼠标右键,则可复制一个相同的对象。
Step3 使用工具箱中的【星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五角形,无填充色,轮廓的设置采用默认值。
Step4 选择Step1绘制的矩形,在工具箱中单击【滴管工具】铵钮,设置【滴管工具】的属性栏。如图6-14d所示。选择属性栏中的“属性”下拉菜单,选择“轮廓”和“填充”项,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属性设置的操作。
Step5 用【滴管工具】在第一个矩形中单击,即可复制第一个矩形的属性。
Step6 使用工具箱中的【颜料桶工具】按钮,在五角形的任一内部单击,那么第一个矩形的属性就复制到了五角形中,五角形填充为黄色,轮廓色为绿色,轮廓线宽度为1.0mm。
再制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执行菜单栏中的“文件”→“导入”命令,打开“导入”对话框,如图6-15所示。选择素材文件夹中的“狮子.jpg”素材文件,其件选项值为默认值,将图片导入到页面中。
Step2 选择对象,按下Ctrl键的同时,直接拖动上、下或左、右中间的控制手柄到相应的边,直到显示对象蓝色虚线框立即单击鼠标右键,那么就可以完成再制水平镜像对象。
Step3 选择对象,按下Ctrl键的同时,直接拖动对角上的控制手柄到相应的边,直到显示对象蓝色虚线框立即切换鼠标右键,那么就可以完成沿图形下边再制镜像对象。
Step4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在空白处单击,不选择任何对象,在页面属性栏中选择“再制距离”选,在X方向的位置输入“60mm”, 在Y方向的位置输入“0mm” 。
Step5 使用【挑选工具】单击素材图,按Ctrl+D键四次,可得相应次数的再制对象。 Step6 旋转再制对象。双击素材图,将其旋转中心移到右下角,按下Ctrl键的同时将对象旋转一定角度,直到显示对象蓝色虚线框立即单击鼠标右键得到再制对象。
使用多重复制功能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椭圆形,默认填充色和轮廓。 Step2 选择【旋转】选项,在“角度”选项中选择45度,相对中心选择右下角,椭圆将会以右下角为中心旋转45度。单击【应用到再制】按钮七次。
6.3 操作的撤消与恢复
“撤消”命令可取消对任何选定对象执行的上一次操作。“恢复”命令可取消由“撤消”命令执行的上一次操作。
重复前面执行的操作
撤消存储文件后的全部操作
1 撤消与重做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椭圆形,默认填充色和轮廓。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填充红色。
Step3 单击工具栏中的【撤消】按钮,则把上一步的最后一个操作过程撤消,矩形填充的红色取消。
Step4 单击工具栏中的【重做】按钮,则重做矩形的填充操作,矩形又填充为红色。 2 撤消存储文件后的全部操作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和【矩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若干个椭圆形和矩形。如图6-25所示。
Step2 执行菜单栏中的 “文件”→“保存”命令,打开“保存绘图”对话框,将文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最后单击【保存】按钮完成保存操作。
Step3 分别用【挑选工具】选择三个椭圆,为其填充颜色,如图6-26所示。
Step4 执行菜单栏中的“文件”→“还原”命令,这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如图6-27所示的警告对话框。
Step5 单击【确定】按钮后,CorelDRAW将撤销存储文件后执行的全部操作,即把文件恢复到最后一次存储的状态(图6-25所示效果)。如中间没有存储过文件,系统将恢复文件打开时的状态。
3 重复前面执行的操作 操作步骤
Step1 在页面中绘制两个对象,对直角三角形进行旋转操作。
Step2 选中另一个要执行重复操作的对象“笑脸”,然后执行菜单栏中的“编辑”→“重复分步操作”命令(Ctrl+R),则该对象同样也被进行了旋转操作。
教学反思:在绘制立体图形时,还是有个别同学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点同时操作不熟练,所以绘制成的立体图不是很理想。
课题34: 对象编辑与辅助工具 课时:2
教学目的:对象组织与安排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
复制、再制、多重复与删除对象 操作的撤消与恢复 辅助工具的使用 难点:快速变换对象 教学过程与内容:
6.4 辅助工具的使用
为了便于精确绘制图形,CorelDRAW提供了标尺、网格和辅助线等辅助工具
显示网格
标尺、辅助线的操作
对齐网格、辅助线和对象
1 网格的使用和设置 操作步骤
Step1 执行菜单栏中的“视图”→“网格”命令,可以在绘图页面中显示网格。
Step2 执行菜单栏中的“视图”→“设置”→“网格和标尺设置”命令,打开图6-31所示“选项”对话框,在此可设置网格密度、网格间距和网格显示方式(线或点)。
技术点拨
再次执行菜单栏中的“视图”→“网格”命令,可隐藏网格。 2 标尺的使用和设置 操作步骤
Step1 通过执行菜单栏中的“视图”→“标尺”命令,可以在绘图窗口中显示或隐藏标尺,如图6-32所示。
Step2 将鼠标的光标移至标尺左上角的图标上,按住左键并拖动鼠标,此时会出现十字虚线的标尺定位线,如图6-33所示。在需要的位置释放鼠标后,该处即成为新的标尺坐标原点。如要还原到默认的标尺原点,双击图标即可。
Step3 按住Shift键,将光标移至标尺上单击并拖动鼠标,可移动标尺至新位置(如拖动标尺左上角的图标,可同时移动两个标尺),如图6-34所示。如要将标尺还原到原始位置,只需按下ShiR键,并使用鼠标双击任一标尺即可。
Step4 双击绘图窗口中的任意一个标尺,或执行菜单栏中的“视图”→“设置”→“网格和标尺设置”命令,将打开图6-35所示“选项”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标尺的微调数值、单位,改变原点位置,选择刻度记号的间隔距离,还可以单击【编辑刻度】按钮,利用“绘
图比例”对话框设置当前绘图比例。
辅助线的使用和设置 操作步骤
Step1 将鼠标的光标移到水平或垂直标尺上,单击并拖动鼠标到绘图窗口中的合适位置,然后释放鼠标左键,即可创建出一条水平或垂直辅助线,如图6-36所示。
Step2 要移动辅助线,将光标移到辅助线上单击并拖动即可,如图6-37所示。选中辅助线后,按Delete键可删除该辅助线。
Step3 当辅助线被选中并变成红色后,再次单击该辅助线,可进入其旋转模式,此时辅助线两端出现弯曲的双向箭头。将光标移至一端的旋转控制点上,待光标变为形状时单击并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拖动,即可旋转辅助线,如图6-38所示。
4 使对象贴齐网格、辅助线和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在绘图页面中设置好网格,执行菜单栏中的“视图”→“贴齐网格”命令,或用【挑选工具】单击属性栏中的“贴齐”按钮,如图6-41所示,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勾选“贴齐网格”,则在移动图形对象的过程中,图形对象会自动贴齐网格,如图6-42左图所示。
Step2 执行菜单栏中的“视图”→“贴齐辅助线”命令,或用【挑选工具】单击属性栏中的“贴齐”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勾选“贴齐辅助线”,则在绘制和移动图形对象时,图形对象自动对齐到辅助线,如图6-42中图所示。
Step3 执行菜单栏中的“视图”→“贴齐对象”命令,或用【挑选工具】单击属性栏中的“贴齐”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勾选“贴齐对象”,如果遇到其他图形对象就会自动对齐图形对象,如图6-42右图所示。
绘制目的:本案例通过绘制“花朵”,学习“椭圆形工具”、“形状工具”、“手绘工具”、“变换工具”等工具的操作方法。
绘制思路和流程:
1. 利用“变换”泊坞窗绘制花的形状
2. 利用“手绘工具”、“形状工具”、绘制花的枝干,用“滴管工具”、“颜料桶工具”上色
3. 综合利用上述工具继续绘制第二条枝干和花朵 操作步骤
Step1 执行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Ctrl+N)新建一文件。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椭圆形,默认填充色和轮廓。 Step3 执行菜单栏中的“窗口”→“泊坞窗” →“变换” →“旋转”命令,打开“变换”对话框,如图6-44所示,“旋转角度”选项设为20度,“相对中心”选项设为左下角,其余选项设置保持不变,多次单击【应用到再制】按钮,完成椭圆形的变换,效果如图6-45所示。
Step4 选择所有的椭圆形,全部填充红色,并取消它们的轮廓线。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群组”菜单项,如图6-46所示,将所有的椭圆形群组成为一个整体。
Step5 选择群组后的椭圆形,在窗口后边的“变换”对话框中选择【缩放和镜像】按钮,在“缩放水平”和“缩放垂直”选项都设为60%,将“不按比例”的选项去掉,中心点选择中心,如图6-47所示设置,单击【应用到再制】按钮,生成一个新的“花”形状,并填充黄色。
Step6 用同样的方法,再生成一个新的“花”形状,并填充绿色,将以上所有对象群组(Ctrl+G),最终效果如图6-48所示。
Step7 接下来绘制花的枝干。使用工具箱中的【手绘工具】按钮,按Shift键在页面中绘制一条直线。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按钮,在直线的中间单击生成一点,选择属性栏中的【生成对称节点】按钮,如图6-49所示,调整直线的节点,如图6-50所示。
Step8 将线条的轮廓线设为2.822mm,颜色填充为绿色,最终效果如图6-51所示。
Step9 接着绘制叶子。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按钮,在枝干上绘制二个椭圆形,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将二个椭圆形缩放、旋转,使用工具箱中的【滴管工具】铵钮,用滴管在线条的颜色上单击取色,使用工具箱中的【颜料桶工具】铵钮将线条的颜色复制到了叶子上,最终效果如图6-52所示。
Step10 使用工具箱中的【手绘工具】按钮,按Shift键在花枝干中右边绘制一条直线。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按钮,在直线的中间单击生成一点,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到曲线”菜单项,如图6-53所示。根据曲线的节点调整如图6-54所示。
Step11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按钮,在枝干上绘制二个椭圆形,分别填充绿色,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将二个椭圆形缩放、旋转,最终效果如图6-55所示。
Step12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选择Step6生成的花的图案对象,按Ctrl+D复制形成第二朵花,将其缩小放置在第二条枝干上,形成最终效果如图6-56所示。
教学反思:在绘制小花时,花的中心点的设置操作是在旋转中很重要的操作,有部分同学没有调整中心点的位置,所以旋转出来的效果不对,对花瓣的旋转再制操作同学们操作不熟练,还需加强练习。
课题35: 对象组织与安排 课时:2
教学目的:对象组织与安排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对象的整形 对象群组与取消 对象结合与拆分 调整对象的顺序 对象对齐与分布 对象的其他操作 难点:对象的整形 教学过程与内容: 1 对象的整形
对象的整形是通过焊接、修剪和相交等整形功能,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重叠的对象重新组合成新的形状。整形对象有3种方法,分别可以通过属性栏、菜单命令和泊坞窗进行操作。
• 案例1 用属性栏焊接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分别用【椭圆形工具】和【流程图形状】绘制两个图形对象,并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框选以上两个对象,如图7-1所示。
Step2 点击属性栏中的【焊接】,此时两个对象被焊接的效果如图7-2所示。 • 案例2 用菜单栏修剪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用【椭圆形工具】绘制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形对象,并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框选以上两个对象,如图7-3所示。
Step2 点击菜单栏中的“排列”→“造型”→“修剪”命令,此时两个对象被修剪成如图7-4所示效果。
Step3 【挑选工具】选中右边的圆形并按键盘“Delete”删除,得如图7-5所示月亮型效果图。
• 案例3 用泊坞窗相交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分别用【椭圆形工具】和【标题形状】绘制两个图形对象,并用工具箱中的【挑
选工具】框选以上两个对象,如图7-6所示。
Step2 点击菜单栏中的“窗口”→“泊坞窗”→“造型”命令,在泊坞窗中选择“相交”,如图7-7所示。
Step3 点击泊坞窗中的【相交】按钮,用【挑选工具】移开相交后的标题形状后得图7-8右图所示效果。
用属性栏焊接对象 用菜单栏修剪对象
用泊坞窗相交对象
2 对象群组与取消
群组和结合命令能给绘制、编辑图形对象带来很大便利。其中,群组可将多个性质不同的对象集合在一起,以便整体对它们操作;结合可将多个对象结合在一起。
选取群组对象内的对象
• 问题解答1:如何群组对象?
使用群组命令可以将多个不同的对象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控制及操作。群组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
1.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要群组的对象。 2.使用以下三种方法都可以实现对象的群组操作。 (1)执行菜单栏中的“排列”→“群组”命令。 (2)单击属性工具栏中的【群组】按钮。
(3)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群组”菜单项。
群组后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当移动或填充某个对象的位置时,群组中的其他对象也将
被移动或填充。群组后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还可以与其他的对象再次群组。
• 问题解答2:如何选取群组对象内对象?
对于群组的对象可以通过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而对于群组对象内的对象该如何选取单个对象呢?
选取群组中的单个对象的方法是:按Ctrl键后单击,如果是次级嵌套中的对象,则按Ctrl键再单击一次。
对于群组中的对象通过这种方法选取后仍然可以单个修改对象的属性,比如修改轮廓或填充色,都不会使整个群组对象也跟着修改,同时也可以修改群组内单个对象的位置 。
• 问题解答3:如何取消对象的群组? 对于群组后的对象,也可以实现取消群组。取消群组分为取消群组和取消全部群组两种: 取消群组:将取消最后一次群组的关系。
取消全部群组:不管群组多少次,将全部取消群组的关系。
单击属性栏中的【取消群组】和【取消全部群组】按钮,可取消选定对象的群组关系或多次群组关系。 取消对象群组的方法:
1.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要取消群组的对象。 2.使用以下三种方法都可以实现对象取消群组的操作。
(1)执行菜单栏中的“排列”→“取消群组”(或者“取消全部群组”)命令。 (2)单击属性工具栏中的【取消群组】按钮或者【取消全部群组】按钮。
(3)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取消群组” 或“取消全部群组”菜单项。 3 对象结合与拆分
使用“结合”功能可以把不同的对象合并在一起,完全变为一个新的对象,结合后的对象转化成曲线。
• 案例1 对象的结合 操作步骤
Step1 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并填充为绿色(100,0,100,0),再绘制一个椭圆形并填充为紫红色(60,90,0,0)。如图7-12所示,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矩形和椭圆形。
Step3 单击属性工具栏中的【结合】按钮,将矩形和椭圆形结合成一个新的对象。新对象的颜色将是最后选定矩形的颜色——绿色,而二个形状相互重叠的部分已被删去,效果如图7-13所示。
Step4 新的对象已转化为曲线,单击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按钮,对新对象的节点进行调整,如图所示。
• 问题解答1:如何拆分对象?
对于组合后的对象,可以通过“打散”功能命令来取消对对象的结合。拆分后,对象恢复,但颜色不能复原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要拆分的对象。 2.使用以下三种方法都可以实现对象的拆分操作: (1)执行菜单栏中的“排列”→“打散曲线”命令。 (2)单击属性工具栏中的【打散】按钮。
(3)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散曲线”菜单项 • 案例2 对象的拆分 操作步骤
Step1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要拆分的对象。如图7-15所示。
Step2 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散曲线”菜单项。将结合的对象打散,颜色仍然是结合后的颜色,不能恢复未结合前的颜色,如图7-16所示,使用工具箱中的【挑
选工具】按钮将两个的分象分开,对象恢复,如图7-17所示。
对象的结合
对象的拆分
教学反思:对于对象的整形,在复杂形状中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要熟练掌握,才能满足各式各样的形状绘制的操作,部分同学们对对象的结合与群组没能完全区分开来,操作时有些混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课题36: 对象组织与安排 课时:2
教学目的:对象组织与安排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对象的整形 对象群组与取消 对象结合与拆分 调整对象的顺序 难点:对象的顺序 教学过程与内容: 4 调整对象的顺序
在CorelDRAW中图形对象常常存在重叠关系,一般说来,后绘制的对象在上方。因此,调整对象的前后排序是经常要做的事。
• 案例1 调整对象的顺序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要调整顺序的对象。 2.使用以下二种方法都可以实现对象顺序的调整。 (1)执行菜单栏中的“排列”→“顺序”命令。
(2)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顺序”菜单项。
“到图层前面”(Shift+PageUp):被选取对象调整到图层最前面。 “到图层后面”(Shift+PageDown):被选取对象调整到图层最后面。 “向前一层”(Ctrl+PageUp):被选取对象向上移“一位”。 “向后一层”(Ctrl+PageDown):被选取对象向下移“一位”。
“置于此对象前”:单击该命令后,鼠标变成粗黑箭头,单击某个对象后,被选取
对象移到它前面。
“置于此对象后”:单击该命令后,鼠标变成粗黑箭头,单击某个对象后,被选取对象移到它后面。
操作步骤
Step1 在页面中绘制一个椭圆形,填充红色(0,100,100,0)。
Step2 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填充黄色(0,0,100,0)。并将矩形和椭圆形重叠放置,矩形放置于椭圆形的上方。
Step3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矩形,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顺序”菜单中的“置于此对象后…”菜单项。
Step4 鼠标转化成黑色粗箭头,如图7-18所示,用粗箭头单击红色椭圆形,则矩形就显示在椭圆形的下方,如图7-19所示。
顺序的调整
5 对象对齐与分布
在编辑多个对象时,时常希望将页面中的对象整齐地、有条理地和美观地排列和组织起来,这就要用到CorelDRAW提供的对齐、分布及组织工具和命令。
• 案例1 对齐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在页面中绘制一个椭圆形,填充红色(0,100,100,0)。
Step2 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填充黄色(0,0,100,0)。并将矩形和椭圆形重叠放置,矩形放置于椭圆形的上方。
Step3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矩形,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顺序”菜单中的“置于此对象后…”菜单项。
Step4 鼠标转化成黑色粗箭头,如图7-18所示,用粗箭头单击红色椭圆形,则矩形就显示在椭圆形的下方,如图7-19所示。
• 案例2 分布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在页面的任意位置任意的绘制一个矩形和一个五角形,分别填充为黄色(0,0,100,0)、红色(0,100,100,0),如图7-28所示。
Step2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矩形和五角形,单击属性栏中的【对齐和分布】按钮,打开“对齐和分布”对话框,分别选择“间距”和“上”项,“分布到”选项选择“页面的范围”项,设置如图7-29所示。
Step3 单击【应用】按钮完成分布设置,则二个对象的分布设置如图7-30所示。
操作练习:绘制一雨伞
教学反思:同学们对多个对象的整齐排列操作不够熟练,对对象的焊接与修剪操作有些混淆,操作时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课题37: 对象组织与安排 课时:2
教学目的:对象组织与安排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对象的整形 锁定与解锁 难点:对象的整形 教学过程与内容: 6 对象的其他操作
对象的其他操作包括锁定与解锁 、使用图层控制对象等。 • 案例1 锁定与解锁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并填充为红色(0,100,100,0)。
Step2 为了不让矩形在后面的操作中改变其属性,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矩形,执行菜单栏中的“排列”→“锁定对象”命令,则矩形在以后的操作中将不能编辑。
Step3 取消锁定。为了重新编辑矩形,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选择矩形,执行菜单栏中的“排列”→“解除锁定对象”命令,则矩形又可以重新编辑了。
案例2 使用图层控制对象 操作步骤
Step1 在页面绘制一个椭圆形,填充黑色(K:100)。 Step2 在页面绘制一个椭圆形,填充白色,无轮廓线。
Step3 选择二个椭圆形,单击属性栏中的【对齐和分布】按钮,打开“对齐和分布”对话框的“对齐”标签,选择“下”和“右”选项,单击【应用】按钮完成设置,如图7-32所示。
Step4 单击右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群组”菜单项,将二个椭圆群组。同时复制这个群组。执行菜单栏中的“排列” →“对齐与分布” →“顶端对齐”命令,将二个形状顶端对齐,效果如图7-33所示。
Step5 执行菜单栏中的“工具” →“对象管理器”命令,打开“对象管理器”对话框,在对话框的右边有一个【箭头】按钮,单击该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新建图层项”,则在对话框中新建一个图层2。如图7-34所
Step6 在“对象管理器”对话框中选择图层1左边的【锁定或解除锁定】按钮,将图层1锁定不能编辑。
Step7 在图层2中绘制一个矩形,并填充红色。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按钮将矩形倾斜和旋转,最终效果如图7-35所示。
Step8 使用工具箱中的【手绘工具】按钮,按Shift键分别绘制二条直线,同时将直线的轮廓线的粗细设为16点,线条颜色为黑色(K:100)。效果如图7-36所示。
Step9 使用工具箱中的【艺术笔工具】按钮,分别在页面中任 房子
操作步骤:
画一三角形和一长方形,对齐之后并对两个对象进行焊接操作,填充颜 对焊接好的对象进行交互式立体操作
为房子添加窗户(网格)、门、烟筒(圆/立体)、气窗 使用艺术笔中的喷罐绘制小路和小草
教学反思:在多个对象在同一画面时,对象的锁定与解锁很重要。在绘制房子图片时,
同学们对交互式立体工具的操作还需加强。
课题38: 对象组织与安排 课时:2
教学目的:对象组织与安排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对象的整形 锁定与解锁 难点:对象的整形 教学过程与内容:
7 综合案例——绘制“小精灵” 绘制目的:本实例通过绘制“小精灵”,学习“分布与对齐工具”、“顺序工具”、“形状工具”、“变换工具”等工具的操作方法,能够综合应用“贝塞尔工具”、“形状工具”的应用。
绘制思路和流程: 操作步骤
Step1 执行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命令,新建一个文件。
Step2 绘制精灵的小脸。在页面中绘制二个椭圆形,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无轮廓线,大的椭圆形将其填充灰色(K:5),小的椭圆形填充白色,并将二个椭圆重叠放置,效果如图7-38所示。
Step3 使用工具箱中的【艺术笔】按钮,在属性栏中的【艺术笔工具宽度】按钮中输入艺术笔的粗细为3mm,线条形状采用默认值,如图7-39所示。
Step4 绘制精灵的眉毛。在页面中绘制一条艺术形状,并填充黑色。并用【挑选工具】按钮将艺术形状稍微旋转。执行菜单栏中的“窗口”→“泊坞窗” →“变换” →“比例”菜单项命令,打开“变换”对话框。选择艺术形状,单击【水平镜像】按钮,中心点定位在“中点”,其余选项保持不变,单击【应用到再制】按钮完成变换操作,生成第二条艺术形状。将二条艺术形状放置于白色椭圆形的左右两边,如图7-40所示。
Step5 绘制精灵的嘴巴。在页面中绘制一个椭圆形,无轮廓线,将其填充灰色(K:50)。选择椭圆形,单击右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转换为曲线“菜单项命令,椭圆形就转化成曲线。
Step6 使用工具箱中的【形状工具】按钮调整椭圆曲线,效果如图7-41所示。
Step7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按钮绘制精灵的舌头,填充灰色(K:30),形状如图7-42所示。整体效果如图7-43所示。
Step8 绘制牙齿。使用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工具】按钮,在属性栏中设置多边形的边形为3,在页面中绘制一个三角形,填色白色,无轮廓线,并用【挑选工具】按钮将三角形稍微旋转。
Step9 执行菜单栏中的“窗口”→“泊坞窗” →“变换” →“比例”菜单项命令,打开“变换”对话框。选择三角形,单击【水平镜像】按钮,中心点定位在“中点”,其余选项保持不变,单击【应用到再制】按钮完成变换操作,生成第二个三角形,分别放到合适位置后的效果如图7-44所示。
Step10 在页面中分别绘制五个不同形状的椭圆,将五个不同形状的椭圆重叠放置,如图7-45所示。
Step11 选择五个椭圆,单击属性栏的【焊接】按钮,将五个椭圆连接起来,效果如图7-46所示。
Step12 选择焊接后的形状,填充灰色(K:20)。单击右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顺序”→“到图层后面”菜单项命令,则焊接后的形状就移到了图层的后面,效果如图7-47所示。
Step13 使用工具箱中的【贝塞尔工具】按钮绘制一个闭合曲线的形状,填充白色,无
轮廓线,将其放置于精灵的肚子上,如图7-48所示。
Step14 在页面中绘制二个椭圆形和一个矩形,放置位置如图7-49所示。
Step15 选择这三个形状,单击属性栏的【焊接】按钮,将三个形状连接起来,取消轮廓线,并填充灰色(K:20),放置效果如图7-50所示。
Step16 在页面中绘制一个椭圆,填充灰色(K:20),线条轮廓采用默认值,单击右键,选择“转化为曲线”菜单项命令,选择【形状工具】按钮调整椭圆曲线。执行菜单栏中的“窗口”→“泊坞窗” →“变换” →“比例”菜单项命令,打开“变换”对话框。选择椭圆,单击【水平镜像】按钮,中心点定位在“中点”,其余选项保持不变,单击【应用到再制】按钮完成变换操作,生成第二个椭圆形,分别放到合适位置后的效果如图7-51所示。
教学反思:对于艺术笔工具的属性设置,部分同学还需要加强练习,在绘制图片时,先进行分析图片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及组成部分的先后顺序,思考变形形状是由哪种基本形状变形而来的
课题39: 填充—制作鱼缸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图形的填充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图样填充。
难点:图样填充和交互式透明工具的使用。 教学过程与内容:
通过制作如图4-49所示“鱼缸”,来学习【图样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图样是由CorelDRAW X4提供的一些预先设置的、平铺在对象表面的对称图像。它们既可以当作一个的图形对象进行编辑处理,如可以改变图样的线条形状和颜色等属性;也可以当作一种具有一定纹理的图形背景进行填充操作。进行图样填充操作时,用户可以使用默认预置的图样,也可以导入位图或矢量图作为图样,还可以将自己创建的双色图样进行填充操作。CorelDRAW X4有双色图样、全色图样和位图图样。不同的图样应用于对象时可以产生不同的填充效果。
1、图样填充工具
单击图样填充工具出现对话框,CoreDRAW X4中 提供了三种图样填充模式:双色模式、全色模式、位图模式。
图4-50“双色”模式 图4-51“全色”模式
图4-52“位图”模式
(1)双色:先选择一个双色图案,然后设置不同的前景色的和背景色来改变双色图案的效果,如图4-50所示。
(2)全色:用CoreDRAW X4中提供的全色图填充,也可以从外部装入图案,如图4-51所示。
(3)位图:用CoreDRAW X4中提供精美位图填充,也可以从外部装入图案,如图4-52所示。
2、底纹填充
底纹填充是随意生成的填充方式。它主要用于为图形对象提供天然材料的外形,如云彩、水、砾石、矿物等等,能够产生一种非常真实的视觉效果。
当用户在进行底纹填充操作时,由于每种底纹都有自己的设置选项,因此对于不同的底纹效果,所打开的“底纹填充”对话框的设置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之处。
CoreDRAW X4提供了300多种底纹样式,有水彩类、石材类等,用户可以在底纹库中选取。还可以在底纹填充对话框中调整参数得到不同的效果,如图4-53所示。
图4-53“底纹填充”
3、Postscript填充
PostScript纹理是CorelDRAW X4中一种特殊的填充纹理,它是使用PostScript语言设计出来的,如果选用这类填充纹理进行填充,系统的处理速度会变慢,而且屏幕刷新时间也会变长。因此,CorelDRAW X4在屏幕上显示PostScript填充时仅以“PS”表示,而不显示实际的纹理。一般只有在选择“增强”视图显示模式时,才能够看见PostScript填充的效果。使用时在对话框的列表中选取一种底纹,勾选“预览填充”,就可以在预览窗口中看到效果。还可以在底纹填充对话框中调整参数得到不同的效果,如图4-54所示。
图4-54“PostScript”底纹
任务分析:
本例中用【矩形工具】、【形状工具】画出鱼缸的形状,并用【图样填充工具】【底纹
填充工具】填充使鱼缸具有水感,最后导入“鱼图片”制作完成。
1、绘制“鱼缸”基本形状
(1)用矩形工具画出一个矩形,转化成曲线,添加控制点,并调整形状,如图4-55所示。
图4-55“鱼缸”基本形状一
(2)复制出一份鱼缸轮廓图,放在一边备用。 2、填充底纹
(3)使用底纹填充工具调出对话框。选择“样品――柔水”对鱼缸进行底纹填充,如图4-56所示,效果如图4-57所示。
图4-57“鱼缸”底纹填充效果
图4-56底纹填充对话框
3、调整透明度
(4)使用透明度工具,调整透明度,如图4-58所示,效果如图4-59所示。
图4-58 透明度工具 图4-59 “鱼缸”透明度调整效果
(5)把备用的鱼缸轮廓移动过来,并调好位置。
教学反思:
同学们对鱼缸的绘制上遇到了一些困难,经过几次讲解后多数同学才能画好鱼缸,对于水纹的绘制还需要加强练习,那些还未画完的同学需在下节课的继续画。
课题40: 填充—制作鱼缸 课时:2
教学目的:掌握图形的填充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图样填充。
难点:图样填充和交互式透明工具的使用。 教学过程与内容: 4、 “鱼缸”上下口
(6)按鱼缸口大小画一椭圆,如图4-60所示。 (7)按鱼缸中上部大小画椭圆,如图4-61所示。
图4-60 “鱼缸”上口
5、填充位图
(8)使用“图样填充工具”选择位图进行填充,如图4-62所示。
图4-61 “鱼缸”图样填充
图4-62 “鱼缸”中部
6、制作“鱼缸”底部
(9)按鱼缸底大小画一椭圆,并用图样填充工具中的装入按键,装入图库中石子图片。完成图样填充形成鱼缸底,如图4-63所示。
图4-63 “鱼缸”下部
(10)利用PHOTOSHOP制作背景透明的鱼图片,或导入鱼.PNG图片,按CTRL+PgDn调整金鱼图片的图层大小和位置,最终效果如图4-所示。
图4- “鱼缸”最终效果
教学反思:
同学们对鱼缸的绘制基本掌握,对于水纹的绘制及透明度的调整还需要加强练习,上节课未画完的同学在本节课内基本画完。
课题41: 荷花的绘制 课时:2
教学目的:交互式工具的使用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交互式填充工具的使用
难点:形状工具和交互式工具的使用 教学过程与内容:
根据以下图形绘制如下的图形: 操作步骤:
1. 在已有图片上用贝赛尔工具绘制简单线条图形
2. 对绘制好的各个花瓣改变成各不相同的封闭区域,并填充渐变色 3. 绘制花苞 4. 绘制花茎 5. 绘制荷叶
6. 组织各对象,形成一幅画荷花的画
教学反思:同学在绘制荷花的形状时,对节点的操作还是不够理想,还要多加练习,对渐变色的填充及交互式填充工具的操作效果不是很好,需要发挥个性和丰富想象。
课题42: 香蕉的绘制 课时:2
教学目的:交互式工具的使用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交互式填充工具的使用 难点:交互式封套工具的使用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复习:使用“形状工具”编辑路径
“形状工具”通过改变对象的节点和路径来改变曲线、文本、位图、矩形和椭圆形的形状。“形状工具”的功能取决于选定对象的类型。
重点熟悉工具栏中工具的选取,对应已选工具的属性参数及状态。
使节点成为尖突 平滑节点 生成对称节点
绘制图形
调节线段 调节节点
二、根据以下图形绘制如下的图形: 操作步骤:
1 在已有图片上用贝赛尔工具绘制简单线条图形
2 对绘制好的香蕉改变成各不相同的封闭区域,并填充渐变色 3 复制香蕉,并旋转,得到一串香蕉
教学反思:在同学画之前,详细说明了香蕉的立体形状(四个面),各个面之间的颜色区分,所以同学们操作时能画出香蕉的立体感,只是颜色的选择有些太富个性,出现了失真现象。
课题43: 学画水仙花 课时:2
教学目的:交互式工具的使用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交互式填充工具的使用 难点:交互式封套工具的使用 教学过程与内容:
任务目的:通过制作如图4-93所示的“水仙花”,学习【交互式透明工具】、【交互式变形工具】和【交互式封套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本例主要涉及【矩形】工具、【渐变填充】工具、【交互式变形】工具。 1、制作花叶 (1)新建文件。
(2)用矩形工具画出叶片,并用挑选工具调整出叶片轮廓,填充颜色并调整透明度, (3)按小键盘上“+”号,再复制出多片叶子并调整角度,如图4-95所示。
4.95复制花叶 图4-94花叶
2、制作花梗
(4)用矩形画出花梗,并添充绿色,如图4-96所示。
4.96花梗
3、制作花瓣及花球
(5)用钢笔工具画出花瓣,使用渐变填充,如图4-97所示。
图4-97渐变填充
左白,中10%黑,右白,并调整色标。填充后,每瓣花都要调整填充角度,花瓣尖部颜色要淡,根部颜色深些;花心,填充黄色,如图4-98所示。
(6)用钢笔工具画出花球轮廓,并用透明度工具调整透明度,如图4-99所示。最终效果,如图4-100所示。
图4-98花瓣 图4-99花球
图4-100最终效果
教学反思:对于交互式填充工具的使用,同学们基本掌握,但对交互式封套工具的使用没有真正领会,还是要加强对各种事物的认真观察,才能灵活掌握各种事物的形状,才能灵活使用封套工具。
课题44: 对象的填充操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对象的渐变填充 教学重点、难点:对象的射线填充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并讲解 教学过程:
1. 制作按钮图片,按钮图片效果如图4-101所示。(操作提示:使用两次【椭圆工具】绘制按钮;使用【渐变填充工具】调整光点位置为按钮添加立体效果;使用【文字工具】添加按钮名称。)
图4-101按钮 .
2.制作小丑吹泡图片,小丑吹泡图片效果如图4-102所示。(操作提示:使用【椭圆工具】画出脸形和眼睛部分;使用【矩形工具】画出帽子,用【形状工具】添加控制点完成帽子的制作;使用【椭圆工具】画出汽球形状,【形状工具】添加控制点完成汽球形状制作,用【渐变填充工具】填充颜色。)
图4-102小丑吹泡
教学反思:按钮的操作是很简单,但需要能理解颜色渐变与光线照射的关系。小丑的绘制过程中,小丑要画得可爱不是很丑,有同学对小丑的帽子画得形状不是很好
课题45: 对象的填充操作和对象的旋转再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对象的旋转再制 教学重点、难点:对象的旋转再制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并讲解
3.制作钟表图片,钟表图片效果如图4-103所示。(操作提示:使用两次【椭圆工具】绘制两个椭圆;使用【渐变填充工具】调整光点位置为图片添加立体效果,完成表盘制作;使用【艺术笔工具】绘制装饰图形;使用【矩形工具】【形状工具】制作表指针。【文字工具】添加钟表名称和时间。)
教学反思:在旋转再制的操作中,有的同学对旋转的角度计算得不够准确,有的同学对旋转对象的中心点的位置调整得不够好,所以这个操作还需要加强练习。
课题46: 竹子的绘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对象的多色渐变 教学重点:对象的多色渐变
教学难点:渐变中各种颜色的调整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并讲解 教学过程:
本例通过制作如图4-79所示的“竹子”,学习【椭圆工具】、【贝塞尔工具】、【形状工具】和【填充工具】以及【交互式透明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主要使用矩形、椭圆工具画出物体,用渐变填充工具中的自定义填充完成立体物体的制作。
1、制作竹节
(1)在页面中画一宽15,高60的矩形。
(2)选择中的渐变填充,类型中选择线性,颜色调和中选择自定义,在自定义颜色中单击颜色条上方区域两端的框,单击调色板上的浅绿色。在颜色条上方区域两端之间双击鼠标,然后单击调色板上的绿色。重复上面的操作,添加颜色,形成深绿色、浅绿色相间要,模拟出竹子上和条纹,最后中间加白色,作为高光部分。
在预设中输入“竹子”点后边的“+”号,保存自定义渐变色,如图4-80所示。
图4-80渐变填充
(3)选择工具,依次选择排列、转换为曲线或按Ctrl+Q。选择所有节点,点右键, 选择到曲线,调整形状,如图4-81所示。 (4)调整矩形的形状,如图4-82所示。
图4-82调整形状
图4-81转换为曲线
(5)在默认调色板,去掉轮廓线,如图4-83所示。
(6)选中这节竹子,两次按键盘上的“+”号,复制出两节竹子,并调整位置,如图4-84所示。
(7)选择这三节竹子,复制出一份,并旋转成不同角度,如图4-85所示。 (8)重复上面一步做出其它竹节,如图4-86所示。
图4-83调色板
图4-84复制竹节
图4-86复制
图4-85复制竹子
2、制作竹叶
(9)竹叶的制作:画一椭圆,在渐变色对话框的预设中,选择前面定义并且保存的竹子渐变色,去掉中间白色,并填充,如图4-87所示。
(10)选择
工具,依次选择排列、转换为曲线或按Ctrl+Q。选择所有节点,点右键,
选择到曲线。
(11)调整右端调节柄,使椭圆成叶子形状,如图4-88所示。
(12)双击叶子,显示出中心点,把中心移到左端,如图4-所示。
(13)依次点“窗口”“ 泊坞窗”“变换”“旋转”。调出“旋转” 泊坞窗,如图4-90所示。
图4-90“图4-87椭圆 图4-88填充渐变
4- 图移动中心点
旋转
选择第一片叶子,设定旋转角度为30度,按应用到再制。得到第二片竹叶。选择第一片叶子,设定旋转角度为负30度,按应用到再制。得到第三片竹叶,如图4-91所示。
(14)把叶子移动到竹节上。调整其大小
(15)选择三片叶子,按“+”号,复制一份,放到其它位置。并调整大小和方向。 (16)重复上面一步,制作出多片叶子,调整叶子的大小和方向,使叶子显出无规则性。最后效果,如图4-92所示。
” 泊坞窗图4-92图4-91复制竹叶
竹子最终效果
教学反思:数字键盘上的+号,是可以复制出一份或是多份当前选定的对象,在复制操作中提倡用这个快捷键。颜色的渐变中颜色的选定,需要有耐心,细细地去选择,直到找到效果最好的那种颜色。
课题47: 多个图形对象的操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多个图形对象的结合与群组
教学重点、难点:多个对象的群组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并讲解 教学过程:
1. 结合与群组
图形的结合与拆分:
结合: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对象,结合成一个图形对象,结合后将自动转换为曲线,所有图形的填充颜色及轮廓颜色也将自动转换成最后一个被选中的图形的颜色。
拆分:将一组属性相同的图形对象拆分成个体图形对象,拆分后其图形对角的属性不变。在拆分使用“结合”命令组成的图形对象时,拆分后的各图形对象,按结合前选择各图形对象 的顺序排列层次,最先选中的对象排在所有图形对象的最最下面,最后选中的图形对象排在所有图形对象的最上面。
操作13:绘制如下一个圆形
操作14:先绘制如下文字,再将文字拆分/转为曲线/修改形状/拆分/改变各笔画的颜色 教学反思:
课题48: 对象的操作 教学课时:2课时
2. 教学目的:掌握多个图形对象的焊接、修剪、相交 教学重点、难点:多个对象的焊接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并讲解 3. 焊接、修剪、相交
“排列”/“造形”/
焊接:两个对象的重叠部分被焊接在一起,两个对象变为只有单一轮廓的对象。
例如:
操作16:绘制如下图形
修剪:对象的重叠部分被修剪掉,对象的个数不变。在挑选对象时,按住Shift进行
选择多个对象的,则最后被选中的对象是被修剪的对象。
操作17:制作如下齿轮,先画一正圆和一小梯形,将小梯形与正圆进行垂直居中对齐,将小梯形的中心点移动到正圆的中心处,按角度为15度的旋转再制进行再制,选定所有小梯形和正圆并焊接填充,再画一小正圆,并与前面做好的对象进行水平居中垂直居中对齐操作,选定两对象后进行修剪,再将小圆移走即可。
相交:对象的重叠部分形成一个新的图形对象,而且处于被选中状态,用鼠标拖动
它可将它单独移动出来。
简化:下面的对象被上面的对象遮挡的部分被简化掉,对象的个数不变。 前减后:下面的对象与上面的对象重叠的部分被上面的对象修剪掉,并只保留被修
剪的图形对象。
后减前:上面的对象与下面的对象重叠的部分补下面的对象修剪掉,并只保留被修
剪的图形对象。
操作:按以下图示进行操作。 教学反思:
课题49: 小广播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多个图形对象的结合与群组
教学重点、难点:多个对象的群组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并讲解 教学过程:
一、 绘制最终效果图 二、 操作步骤及要点
三、 教学反思:学生对小广播中的阴影和锥形填充操作有待加强练习,有个别同学发挥了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对颜色的填充很有创意,值得表扬。
课题50: 阴影和调合工具的使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多个图形对象的调合及阴影效果的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多个图形对象的调合及阴影效果的处理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并讲解 教学过程:
一、 阴影效果的绘制
在阴影的预设中有10种阴影效果: 二、 交互式调合工具的使用
教学反思:10种阴影效果的处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但学生对多个对象的调合操作还需加强练习,对调合之后对象进行分解操作学生操作不熟悉,如对路径的删除等。
课题51: 项链的绘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多个图形对象的结合与群组
教学重点、难点:多个对象的群组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并讲解 教学过程:
三、 最终效果图
四、 操作步骤及要点 绘制“三串珍珠项链”
绘制目的:本例通过绘制“三串珍珠项链”,学习“椭圆形工具”、“交互式填充”、“交互式调和工具”、“沿路劲调和”、“交互式阴影工具”等的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
Step1 执行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Ctrl+N)新建一个文件,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按住Ctrl键画出一个正圆。然后选择【交互式填充工具】→【交互式填充】,在椭圆上拉出一个从紫到白的射线渐变,这里紫色值为CMYK( 20,80,0,20),完成一颗珍珠。如图9-72所示。
Step 2 将椭圆轮廓设为无,Ctrl+D复制一个椭圆。使用工具箱中的【交互式调和工具】,在两个椭圆之间拉出一个调和。
Step3 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形工具】画一个椭圆作为新路径。用【交互式调和工具】选中珍珠,在属性栏上点“新路径”,鼠标会变成弯曲的箭头状。
转为曲线 断开节点
Step4 此时在椭圆上点一下,珍珠就以椭圆为新路径了,
Step5 在属性栏上设置一个合适的步长值,直到珍珠布满整个圆环,
Step6 使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调整圆环至如下形状,就成了一个简单的项链 Step7 复制出另外一条,将它们的椭圆路径拉长一些并相应地增加珍珠的步长值,
选定路径,缩小路径 选择珍珠,调整步长
Step8 分别选择这两条路径,在属性栏中设置路径轮廓宽度为“无”,用矩形工具画一个大矩形,填充黑色,放在最下层作为背景。
Step9 选中两条珍珠项链并Ctrl+G群组。使用工具箱中的【交互式阴影工具】,在项链上拉出一个阴影,阴影颜色为白,形成了珍珠的辉光。
五、 教学反思:项链要有背景才能显出它的光辉,所以在选择颜色时要注意背景应为深色些或是有反差的颜色,项链使用了交互式调合工具,同学们在操作时对使用新路径的理解不够,在路径的形状绘制上有同学有很不错的创新。
课题52: 爱心笔 课时:2
教学目的:交互式立体工具的操作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交互式立体工具的操作 难点:交互式立体工具的操作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 “爱心笔”的最终效果图 二、 操作步骤与要点: 1. 绘制文字
用文本工具输入文字,设计好字形与颜色
选择文本,排列/打散段落文本,并将“爱”字移到合适的位置。 将所有文字选定,排列/转为曲线 2. 绘制心形 3. 绘制铅笔
教学反思:交互式立体化工具还需加强练习,对于灭点,学生们理解不够,对于立体对象的各种属性操作不熟悉。
课题53: 标志的绘制 课时:2
教学目的:交互式调和工具的操作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交互式调和工具的操作 难点:交互式调和工具的操作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 最终效果图
二、 操作步骤及要点
三、 教学反思:标志右边的叶片进行的也是调合操作,并合要调整对象的中心点,有学生没有掌握好,所以调合成的最终效果不够理想。
课题54: 扇子 课时:2
教学目的:交互式透明工具和旋转再制的操作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交互式透明工具的操作 难点:交互式透明工具的操作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 最终效果图
二、 绘制扇子的操作步骤:
1. 按住CTRL键画两个饼形,大的饼形角度为20-160,小的饼形角度为18-162,并调整两个饼形的位置:垂直居中对齐、底端对齐,使得两个饼形的圆心在同一个点上
2. 画一小长方形,调整合适高度,调整长方形与两个饼形的位置:垂直居中对齐、底端对齐,并调整长方形的中心点到饼形的圆心位置处,并对长方形调整下面的长度超出圆心位置。
3. 旋转长方形至饼形的右下位置,如图
4. 对长方形进行旋转再制,旋转的角度为10度 5. 用小的饼形去修剪大的饼形
6. 填充长方形骨架的颜色,调整轮廓线为灰色。 7. 导入图片
8. 对图片进行透明效果的处理:标准,透明度为50%
9. 调整图片的大小与扇面的大小相似,将图片精确剪裁放置容器:扇面中 10. 将扇面调整到图层的前面
三、 教学反思:对两个饼形进行修剪时,发现如果角度相同时修剪之后会有一些多余的线条,所以小的饼形角度大点修剪后能达到修剪效果。透明操作需在图片放置容器中之前操作好,如果先放置容器后就不能操作透明效果了。对扇子的骨架,要先调整好中心点再放置再制。
课题55: 鸡蛋灯绘制 课时:2
教学目的:交互式调和工具的操作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交互式调和工具的操作
难点:交互式调和工具和形状的操作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 最终效果图: 二、 操作步骤及要点:
1. 画椭圆,并转为曲线,调整中间的两个节下移适当位置,使之形状变成鸡蛋形。 2. 画一小椭圆如图,并复制一个,调整两个椭圆垂直居中对齐,并使用修剪工具得到一月牙的形状。
3. 复制一月牙图形移到鸡蛋的下端,调整两个月牙的形状和大小,使用交互式调和工具调和,步长为3,如果对象间的间距不够理想,可以对两个源对象进行调整形状和大小。复制月牙调和对象及鸡蛋形状对象,做为备用。
4. 对调和形成的对象进行打散调和群组、取消群组,使之变成多个的单个对象(只有单个对象才能进行修剪操作)。
5. 选择所有的月牙对象,使用修剪工具,对鸡蛋形状进行修剪,得到外层的鸡蛋壳形状。
6. 使用步骤3中做为备用的月牙和鸡蛋,对月牙进行垂直镜像操作,使之翻转,并稍做旋转,对调和的步长改为:4,并调整两个源对象的位置、大小、形状。
7. 重复步骤4-5,得到里层的鸡蛋壳形状,并调整颜色较外层壳的颜色深一些。 8. 选择两层鸡蛋壳对象,使用对齐:垂直居中、水平居中,使得两个对象重叠在一起。
9. 使用形状工具对两层鸡蛋壳的形状进行调整,使得两个对象交接处变得圆滑过渡。
10. 画一长方形做为蜡烛,填充颜色为灰白;
11. 画一椭圆做为蜡烛的光,调整形状成火光的形状,并复制一个,调整成一大一小的形状,小的填充为红色,大的填充为黄色,对这两个对象使用交互式调和工具,步长为
5-6,效果为火光。
12. 将蜡烛及火光调整大小,并群组成一个对象,放置到两层鸡蛋壳的中间层。 13. 将蜡烛和鸡蛋壳群组成一个对象,使用交互式阴影工具绘制阴影,使用预设:右上透视图,并调整阴影的颜色和方向。
14. 画一背景,填充类型为:射线,双色:50%黑、黄,并将背景放置到图层后面 15. 将鸡蛋移至到背景中,并调整背景的黄色光点到蜡烛火光处。
三、 教学反思:部分学生对两层鸡蛋壳绘制不够熟练,对里层壳的绘制时忘记调整步长为4,所以在调整鸡蛋壳形状时发现少了一块。对蜡烛的火光,有同学绘制的形状不够理想,调和时的颜色没选好,所以火光的效果图不是很好,要加以修正。
课题56: 插图 课时:2
教学目的:造型工具按钮的操作 教学手段:屏幕广播演示操作 重点:造型工具的操作 难点:螺纹工具的操作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 最终效果图
二、 操作步骤及要点 1. 绘画出小花
2. 利用螺纹工具画卷须
3. 通过画圆,调整形状变成叶片
4. 画一大一小圆环,再使用调和工具绘制多层圆环
5. 对绘制好的各种对象进行大小、方向、颜色的改变,并组织成一幅插图。
三、 教学反思:学生对叶片的绘制不够仔细,要多观察叶片的形状,画得更加逼真;学生对卷须的绘制中,对螺纹工具的使用有待加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