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运算的方法。
课前预习:(1)学会例题,并能根据例题里的已知条件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2)思考:例题的两种解题方法,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3)尝试练习“试一试”的题目(4)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自己是弄不明白的?记出来。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从课题出发:“加法运算律”是哪些运算律?说出相应的字母表达式及其意思 板书:a+b=b+a (a+b)+c=a+(b+c)
2. 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7+54=54+27 加法交换律
(48+36)+=48+(36+) 加法结合律
35+(39+65)=(35+65)+39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3.你能很快说下面的数与什么凑成100吗?
57 38 79 26 83
4.抢答小比赛: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7+8 4+37+6 3+46+17 3+8+7+2
并说说先算什么,体会“凑”的思想。(板书:凑) 师:看来连加中也藏着不少学问,可不是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使运用加法运算律使计算更加简便。(板书课题: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复习分为两部分,一是运算律,二是渗透简便运算中“凑”的思想。抢答比赛可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从而带动新知学习,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一开始能有一个比较活跃的氛围。]
二、小组交流预习情况,教师巡堂检查并适当指导。
三、检查学生预习及小组交流的情况。
1、出示例题图
师:(1)谁能用自己的话将题意说一遍?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结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后,出示例题的问题,你会列式解答吗?写在练习本上。
交流各自算法并相应板书: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 =129(人) =29+100 =129(人)
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第二种, 应用加法结合律,先算能成整百的数) 引导学生小结简便运算的方法。
2.学生质疑问难。 师:学到这,你在预习中和刚才与同学的交流中,不懂的问题现在弄明白了吗?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现在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2、试一试 出示题目:69+75+25 78+(47+22)
师:先观察,怎样才能简便运算?
师:你想将谁和谁凑在一起?怎样才能凑在一起?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谁能具体地说一说?
师:请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展示交流 [试一试,先让学生说,再完成在练习本上。主要是想通过说,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而不总是停留在“完成作业”的层次上。在明确了每一步的意义及所用的运算律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练习。]
四、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比一比,看谁能很快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和? 19 36 38 18 32 79 59 21 同桌互说。
课件出示正确的答案,学生核对答案,并用手势告诉老师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指名回答后两组数的解题思路。
2.闯关游戏: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时间两分钟) 295+37+63 86+(14+87) 47+58+42 18+(159+82) 学生完成。 同桌互相交换作业,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学生核对。 检查学生闯关游戏的情况,并根据学生完成的实际情况进行点评。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第2行,第3题第2行,第5题。
六、全课总结
1.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了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解题的方法是什么?所有的加法计算都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什么样的题目适合简便计算?
2.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要知道什么样的题目可以进行简便运算,要弄懂运算的根据,掌握运算的方法。今后做题时,只要题目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就要写出运算过程,如果不要求简便运算,先要看看题目是否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如果适合,就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但不必写计算过程,只要直接写出得数。
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