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发表有独创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王的善良,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
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进而培养学生爱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营造爱心氛围
一个瞎眼的乞丐向大文学家雨果乞讨,他便在乞丐面前的纸牌上写了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于是,被感动的路人纷纷把钱放入乞丐的铁罐......。
多美的诗句,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写出了瞎眼乞丐的无助与茫然。
多美的举动,身为大文学家的雨果没有忽视卑贱的乞丐,而且施以援手。我相信他的举动让瞎眼的乞丐知道生活中是有黑暗,但也有温暖。雨果送给他的不仅仅是诗句,送给他的是温暖,是春天,对吗?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杨绛写的《老王》,她有没有送给我们的主人公老王一个春天呢?
二、提问导读,看图话说老王 看课本老王的插图,思考:
从画像上看,你觉得 “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1.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你看那一道道皱纹和弯曲的脊背。 2、他是一个生活艰辛的老人,你看他单薄的衣衫和瘦小的身形。 3、他是一个有眼疾的老人,我好像看到了他浑浊的目光。 三、点拨导思,感受本色老王
过渡:面对眼前的老王,大家有那么多的揣测,现在就让我们寻着杨绛的笔触,去感受本色老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1、开始默读课文,之后布置思考问题。
教师: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用“老王是一个 的人”这种句式表达出来。
过渡:老王和作者一家人的交往体现了用善良去体察善良的世间真情,文章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老王临死前还要送鸡蛋、香油这一情节。 2、请听老师范读,同学们找出认为最感人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 四、质疑释疑,怀念心中老王
1、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的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作者愧怍自己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应有所同情、有所宽容的人没有应有的理解,对他高贵的品性,甚至连感觉也没有,就那一点感动还是他死后才有的。
五、拓展延伸,关注身边“老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个“老王”值得我们去关注,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身边的‘老王’”)
1、自我反思:在生活中,你是否关注过身边的“老王”,你是否为他们做过些什么?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以后该如何对待身边的“老王”? 六、歌曲作结,升华心中情感
毕生为消除人类的贫穷和疾病而努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一些触手可及的事情,让有人在无助的时候可以抓住我们有力的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去往春天的道路。让我们把心中的爱用歌声表达出来。(播放歌曲《让爱传出去》) 七、布置作业
仿写句子:爱心是一片洒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尝到情感的甜
美。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间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