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在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中的印象管理

高校在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中的印象管理

来源:刀刀网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ONGNANCHUANBO

特别推荐

.——传媒与社会

罗听,江雪文,麦本发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广东广州510631)

接要:高校突发事件的微博舆情,具有发布主体多元化、内容传播关联

性、议题讨论裂变性、态度倾向对立性的新特征。结合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和印

象管理理论,高校可善用微博平台,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采取预防性措施。爆发后采取补救性措施,从而有效应对微博舆情。

关■诩:突发事件

微博舆情

高校

印象管理

近年来新媒体日新月异,尤其是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发事件(占比57.63%),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校园治安、人热捧,使得高校许多突发事件映入公众眼帘。突发事件在传

身意外伤害等;二是高校管理突发事件(占比27.12%),包括播过程中,大学生群体通过微博发布相关信息,再经由传统

乱纪、有悖伦理行为、不合理条例等;三为高校卫生突发媒体和社会公众的二次扩散,形成复杂的微博舆情。特别是

事件(占比15.25%),如环境污染、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等微博舆情中的过激、不实言论极易使高校形象受损。因而如(见表1):

何有效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微博舆情,是高校管理者应予以从上表可以反映出,高校易发的安全类突发事件主要集关注的重要议题。

中在校园治安上,包括在宿舍、饭堂、图书馆等学校典型性场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徽博传播状况

所的偷窃事件,以及对师生安全隐私造成威胁的变态骚扰事件:在卫生类突发事件中,高校间接供应的膳食及饮用水是

分类(次数,百分比)热点关注词发生次数(百分比)

发生高校数(百分比)

最易产生令学生诟病的卫生隐患:管理类突发事件中,高校安全(晒,57.6熟)

宿舍、图书馆被盗II(16.29I)8(66.7%)之间的差异较大,但共有的特点是涉及到师生切身利益的不遭遇变态、骚扰10(14.7%)4(33.3%)合理规定常引发激烈争议。

天花、墙皮脱落8(11.器)4(33.3%)二、高校突发■件的t博真情特征

CNNIC第28次调查报告显示,微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车祸4(5.冁)3(2碱)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渐渐成为其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坠楼

3(4.娼)3(2蹋)的主流渠道。截止到2010年6月,我国微博群体占网民总数管理(32,27.129I))

不合理规章制度7(21.冁)5(41.7%)的57.2%,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为72.3%。11I徼博在校园生宿舍热水供应问题

6(18.蹦)3(2矾)活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也让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具有鲜卫生(18,15.2鼎)

饭堂食品问题9(5蹦)5(41.7%)明的特征:

饮用水问题

(一)发布主体的多元化

5(27.鼹)

2(16.791)

在所观察的各高校微博上均有占据一定领导地位的、强表1高校突发事件热点分布

有力的“发声源”,并拥有强大的关系网,涵盖官方和民间,组研究者通过长达半年(2012.9—2013.2)的时间对广州织和个人等主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这些微博往往能从多12所高校的相关微博进行跟踪观察,统计出118宗以微博元化的渠道得到第一手消息,并通过徼博平台第一时间传播为源头,受到师生、媒体广泛关注的突发事件。除去刚入学的出去。如2013年1月26日爆出“华师北墙外欲建变电站”9月以及临近放假的1月、2月外,在学期中段每个月份发生事件,学生和老师纷纷发布微博进行声援,官

性微博“华南

的突发事件均在25宗以上。

师范大学学生会”、“华南师大报”和民间性微博“随拍华师”、从高校突发事件的性质来看主要分为:一是高校安全突

“华师公众平台”等都在跟进事态发展。事情的进一步发展也

2。13年第7期(总第107期)

I东南传播

r—1

L一

引发诸如羊城晚报、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等传统媒体的报回应的最佳时机。如2012年12月27日,“@华商学院徽博协会”爆出,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发出一则雷语连连的“安全教育承诺书”,引发师生激烈讨论,而学校第一时间却不是做出‘回应而是强制性删除相关博文。压制性的应对导致省内外媒体(包括广州日报、凤凰网广州站、宁波日报、成都晚报等)均发布相关微博报道该事件,学校最后迫于媒体压力才出面回应,但应对效果已大打折扣。

(二)缺乏深入的实际调查

突发事件的传播常伴随着的挖掘,比如食品、饮用水的质量问题,学生坠楼的原因等,校方若能对突发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并将过程、结果呈现给公众,微博谣言自然能不攻自破。如华农在10月份爆出的奇康水质检不合格的事件,一度引发媒体和公众的热议,而奇康水厂一句“爱喝不喝”的回应更是让走势向着不利于校方的方向发展。学校及时开展调查并组织了参观生产车间的活动,邀请教工、媒体及学生代表参与,并将调查过程实录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改变了方向,让此场风波得以平息。但是绝大部分的突发事件,校方并没有采取积极主动的实际调查,被动、消极

道,它们在微博上发布相关的文字、视频新闻,引起新一轮的

讨论和关注。

(二)内容传播的关联性

据观察微博上的高校热点突发事件,由于大学生在社交

媒体上的交往频率和集聚性高,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在微博

传播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当事件在某一所高校发生时会迅速引起其他高校的网民关注。如2012年11月27日,“@反转大学城”转发了经广东工业大学宣传部确认的消息,称一广工男生熬夜后猝死,此事件因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熬

夜现象紧密关联,故而在广州各高校引起剧烈反响,华农、华

工、中大、华师等高校都对该消息进行了大量转发,并引发对相关话题的讨论和反思。

墨年第七期

(三)议题讨论的裂变性

由于徽博舆情表达往往兼具报道型信息、评论型信息和娱乐型信息的特点,思维和语言天马行空,态度和情感的表达往往不总是以事发高校为中心。囝突发事件的议题主要涉及事务管理、人文底蕴、生活环境及基础建设等,但评论中单

一议题却会产生裂变和泛化。如在2012年12月9日华农东区实验楼发生一学生坠楼身亡的突发事件后,该微博的546条评论涉及到的议题,从对死者的心理揣测到担忧华农的就业形势,再到吐槽校园环境,不一而足,微博话题的裂变性使

的姿态不利于突发事件后的舆情应对。

(三)忽视问题的最终解决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地反映出学生诉求和高校管理之间的矛盾。学生群体希望通过微博引起学校的重视,妥善解决此类问题,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可是在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承诺“会跟进该事件、加强力度整顿”后,便一再拖欠,杏无音信,未能在网络平台上给予公众落到实处的形象。继2011年9月20日广工饭堂被指一份青菜吃出76条菜虫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

睢薛阵曝

陵套

j

突发事件的舆情更为复杂。

(四)态度倾向的对立性

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主要传播群体是大学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件的走向。而大学生群体一方面个体意识鲜明,敢于指出社会矛盾并发表见解,另一方面个性单纯,容易

感情用事。在事发高校中,大学生群体更像一把双刃剑,对高

校有较高归属感的学生会主动维护学校利益,澄清事实:而对学校认同感低的学生则会以此为宣泄口,发表过激言论,恶化局面。如在2013年1月27日在华师发生的“保安打狗事件”,在外界的重压下,一部分华师学子力挺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则抓准契机大吐华师教育不善,有辱斯文。传播者态度倾向的对立性使得事件风波一时之间难以平息。

“莱虫门”后,学校领导承诺会进行整顿,加强饭堂管理。而在

观察期间的2012年10月10日及12月25日,还有广工的学生发微博称在同一饭堂吃出莱虫,这让他们对学校感到很失望。

四、高校突发事件徽博舆情的应对策略

如果从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当某个高校发生突发事件并在微博上迅速传播时,学校作为表演者,原先设计的剧本可能会受到威胁甚至出现表演崩溃。这种情况下,在场的人可能会感到慌乱、不安、尴

三、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纛博真情的主要问曩

在观察的12所广州高校中,半数高校开设了官方微博,有较为权威的信息源,不少高校的校长、教授也开设个人徼博,将其作为与学生、社会的互动平台。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校方的反应可以促使或抑制徼博的发酵、升温,而从观察期间的高校样本来看,很多高校的应对效果欠佳,应对能力尚不成熟。主要问题在以下几点:

(一)校方错失回应的最佳时机

在高校突发事件中,一条相关的微博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被众多民众获取,从而引起社会热议,而网络传播的碎片化易造成混乱,这时若校方能最快速度获取资讯,在最短时间内给出恰当的回应,则能在中把握话语主动权。然而一些高校在处理时却采取封闭的传统

法,躲避,不

予回应,直至事态进一步恶化,迫于压力才出面,错失了

尬、紧张等。而如果这些慌张和窘态被察觉到时,表演所支持

的印象现实可能会进一步受到破坏或削弱。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和随之而来的尴尬,作为表演者的学校应该具备某些品质,并将这些品质表现在为保证表演而运用的措施中。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考察这些品质和措施:为了保证表演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性措施;当突发事件爆发后为将表演拉回正道的补救性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

按照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一个剧班要想平安进行表演,剧班成员就必须具备三种品性:忠诚、纪律和谨慎”。捌

1.忠诚。显然,一个剧班要想获得成功的表演,剧班的成

东南传播2013年第7期(总第107期)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NGNANCHUANBO

特别推荐

——传媒与社会

员就必须承担为剧班严守秘密的义务,服从剧班中的角色安出自己的声音,以正视听。如果实在无法精简规模,那也尽量排,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但忠诚如何成为可能,戈夫曼为我们统一对外口径,以免自乱阵脚,闹出自相矛盾的笑话。在对提供了两种途径。一是防止表演者因为过于体谅地依附于观“华师雨中校运会”的评价上,该校的两个官方微博ISCNU众,而向观众泄密。目前很多高校的老师、学生都开设了个人和校学生会各执一词,态度倾向的对立性,加重了网民对事微博,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发布一些关于学校和学生的相关信件的疑惑,着实不利于学校形象的修复。

息或评论。这时候,学校应控制好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尤其是3.将观众纳入表演体系

那些在学生群体中享有较高声誉的意见领袖,防止他们因为戈夫曼认为,观众有时会出于某种目的自发地维护剧班过于体谅学生而利用微博公开批评学校,让学校陷入尴尬境的表演,不管这种目的是出于对表演者的认同,或者是出于地。二是在剧班内部发展高度的内群体团结。大多数情况下,避免闹剧的期望,还是出于利用的目的而讨好表演者。换句

突发事件在微博的爆发看似偶然,但其实是学校内部矛盾的话说,学校在应对突发情况时,应该利用好微博这个平台,努

不断积聚,直至到达临界点,在某一偶然事件的刺激下借机力做好与师生的沟通工作,积极回应师生的问题,解决师生宣泄的结果。从这点上看,校方要妥善处理好学校内部矛盾,的困难,借用师生的力量来帮学校摆脱困境。例如,广工的教努力增强其内部凝聚力,给外界营造一种团结一致意象。

育、公管两学院欲搬迁的信息引发部分学生,校长在第2.纪律。这是维持剧班表演的关键,即“剧班的每个成员一时间亲自出面,在微博上与学生互动,得到学生的认可与都遵守戏剧表演纪律并在呈现自己的角色时对其加以运支持,成功地维护了学校的形象。

用”。141这里的规矩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作为高校内五、结语

部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勿贪污、正如戈夫曼所言,“某人的公众形象,似乎是从他种种可以权谋私、学术造假等,以败坏学校声誉。其次,学校出现突能的中选出--/ix部分组成的,这小部分又经过戏剧发事件时,师生应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克制,主动站在学校的性和新闻报道的夸张,再被当做他的完整肖像。结果就产生立场上,为尽快解决和平息事件献言建策而非激化矛盾。

了一种特殊的污名化。此人在日常生活中当着天天交往之人3.谨慎。谨慎就是表演者在表演时审慎缜密,对能发生的面呈现出来的形象,有可能被其公众形象所带来的虚拟要的意外事件有预见性并做好防范措施。首先,谨慎的表演者求(无论好坏)矮化和损害”。[51鉴于当下高校突发事件在微博要选择那些对自己有较高的认同感同时又很守纪律的“剧班上愈演愈烈的趋势,以及一些高校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处置不成员”,如平时有意识地在一些有影响力的师生中培养一些

当的状况,运用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来应对突“微博意见领袖”。其次,谨慎的表演者会试图选择那种最少

发事件微博舆情,有利于其在日常交往过程中给他人以良好惹麻烦的观众。像学生会、团委或其他学生社团组织的微博,的印象。同时,需要澄清的是,这种印象管理并非纯悴的应急一直是学校与意见的重要传播平台。最后,谨慎的表演策略问题,更不是假惺惺的伪装,而是平时积累、养成的作者还必须随时根据信息来调节自己的表演,这就要求学校要风、思想、知识、才能、方法等品质的综合表现。

建立高效顺畅的预警系统,防止因信息壅塞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二)补救性措施

有时候尽管采取了种种保护性措施,但由于突发事件的论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难以预料性,要想完全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在编号:10-0c860030)、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

事件发生后,如能及时采取一些补救措施阻止事态的进一步(项目标号:11Y26)、2012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恶化,还是能够为学校挽回一些颜面。

计划”项目(项目编号:524002)的阶段性成果。

1.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戈夫曼认为“在谦卑的程度与表演的时间长度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关系”,即表演的时间越短,就越容易维持一个虚假的前台,令人窘迫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换句话说,某一突发事件出现时,校方应努力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墨_

【1】程振凯.微博成为大学生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渠控制事态的发展,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在中大“50亿富豪班事道之一[EB/OL].http://media.people.corn.cn/GB/151241.

件”遭媒体报道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后,中大校方立即在html.

其官方微博上澄清事实,从而迅速平息这场风波。

【2】2陈强,王雅蕾,王国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奥情泛化现象2.对外口径要统一

研究田情报杂志,2011(5):7。

i。

要保证剧班成员和观众都能行为得当,一种可行的方法f3】【4】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就是要剧班的规模。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剧班人

越少,

大学出版社,2008:195.

犯错、背叛的可能性越少。这也就要求学校在应对突发情况【5】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北京:商

时,要选择一个最能代表学校而又颇具威信的微博平台来发

、务印书馆。2009:96

2。13年第7期(总第1。7期)

I东南传播

n

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