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4卷第2蛳 Ao302年4月 汽轮机技术 Ⅷ.44 No 2 TURBD TECHNOLOGY Am 2002 汽轮机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 葛晓霞,缪国钧 (南京工程学院动力系,南京2l0013) 摘要:建立了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通用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中可考虑谓速系统的各组成机构静态特性变化对整 个系统静态特性的影响。在具有旋转阻尼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中,可分别考虑各种固素对调速系统静态 特性的影响。可利用该模型对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模拟静态试验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 关键词:汽轮机:调速系统;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分类号:TK2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eO1—5ss4(2o ̄2}o2—0068—03 A Mathematics Model of Steam Turbine Govemh ̄g System’s Static Characteristics GE Xiao—xla,MIA0 Guo-jun (Power Depar ̄ent of N ing Engineering College,N ing 210013,China) Abstract-A general nmthematics n ̄xlel of governing system is estsblJshed in the paper By“ arH of theⅡmdd,tl effect of gov— eming system’s com/x ̄ag n £b脚 邬孵卵the whole system static cba ̄acteritsos can be an f.In the】∞ad)emaⅡc s ̄del static C]laracterisfic.s for the governin ̄system 血a rotating damper.the fectes offactors衄the govemlng ̄,tsem can he separate— ly an出zed The n ̄Jdel earl be used to ane1 ̄e 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verning system in the fields of simulation research, .similar static test and praeticel engineenng application analyze.. Key words:steam lltlrbhle;governing system;static characteristics;nmllmnatles model 0前言 都有影响;为了使初学者更好、更陕地理解各机构的静态特 性曲线与调速系统静态特性曲线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一套 数学模型在计算机屏幕上作四象限图来形象直观地表示各 机构的静态特性曲线与调速系统静态特性曲线之间的关系。 这里介绍建立的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通用数学模型 该模 型已应用于研制的诃节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中 1.1转速感受机构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 1.1.1转速感受机构静态特性曲巍斟率变化的数学模型 国产125MW机组的调速系统,当二次油压P =1 kg/ 时,n=3048r/min;p2】=2k#cd时,n=2 918r/rain,且 目前,汽轮机调速系统在中小型机组中应用较为普遍, 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及由此绘制的静态特性曲线上的有关 指标和形状对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有裉太的影 响。因此,汽轮机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是忾轮机课程教学中 调速系统部分的重点。本文建立的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通 用数学模型,用于在计算机屏幕上绘制静态特性四方图,可 形象、直观地反映调建系统的转速感受机构、传动放大机构 静态特性曲线的斜率变化、平移及迟缇对调速系统静态特性 的影响,使使用者探刻地领会黼速系统静态特性与各机构静 态特性之间的关系.州速系统静态特性调整和移动、减小迟 在工作范围内,调速器的静态特性曲线近似为一条直线 由 此有 n: 2+b,K=一130,b=3178 缓率的实现方法。利用旋转驵尼式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 作四方图,能更好地反映各种参数对谓速系统静态特性的影 响。可利用该模型对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模 拟调速系统静态特性试验及分析工程实际问题。 在计算机屏幕上绘制转速感受机构斜率变化对蜊速系 统的静态特性曲线的影响时,为了保证 变化时汽轮机负荷 仍在零负荷至满负荷范围内变化.当 N=100%,P2:2 5k cn?,则 3 0o0:2 5 +b1, 6=3 0o0—2.5 3 000r/rain时功率 1 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通用数学模型 汽轮机黼建系统由转速感受机构、传动放大机构及执行 机椅组成。剥速系统的静志特性曲线是由各机构的静志特 性曲线通过投影作图法得到的,各机构静态特性曲线的斜 率、位置、迟疑对诃节系统静态特性曲线的斜率、位置、迟缓 收稿日期:200l一05—24 作者简彳r:葛晓霞(1962一).女,南京工程学院动力系教师.副教授 所以,反映转速感受机构斜率变化的数学模型为: n= P2+3 0o0—2 5 1.1.2转速感受机构静态特性曲线平移的数学模型 =一】30(P2一r)+3178 式中,r为反映转速感受机构位置的参数。 1.1.3转速感受机构存在迟缓的数学模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葛晓霞等:汽轮机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 n=一130p+3I78(1+£1) 模型 1 2传动放大机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n=一130p+3I78(1+et) p2=0.I31 5 rrf.+0.914.6(I+E2) l 2 I传动放大机构斜率变化的数学模型 根据国产I251V ̄r机组有关效据,可得 p2=K2『几+62 『几=8 5N+3.5(I+E3) 式中 肌为高压油动机位穆;K2=0.I31 5;b2=0 914 6。 同样,当需要改变传动放大机构静态特性曲线的斜率 2旋转阻尼式调速器的调速系统静态特性 数学模型 时,也需要保证汽轮机能从零负荷至满负荷范围内变化。 满负荷时,I'/1.=12era,P=2.5kg/c ,代人方程得 2.5=12K2+ ,62=2 5—12K2 传动放大机构斜率变化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为 P m+2.5—12K2 I 2.2传动放大机构静态特性曲线平移的数学模型 P=0.I31 5(m—r)+0.914 6 1.2 3传动放大机构存在迟缓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P=0.I3I 53m+0.91,4,6(I+Et) I 3配汽机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I 3.1配汽机构斜率变化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l= N+ 式中, 为功率;局为斜率,K3=8 5;b为裁距,6 3 5 N=100%时,m=I2cm;由此得配汽机构斜率变化的静 态特性数学模型为: m=KN+12一 1 3 2配汽机构静态特性平移的数学模型 『几=8 5(Ⅳ一r)+3 5 I 3.3配汽机构存在迟缓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m=8 5N+3.5(I+£1) 1.4调速系统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由转速感受机构、传动放 大机构及执行机构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组成。3个组成机构 中任一机构的K、r、£发生变化时,调速系统静态特性曲线均 跟随变化.因此.用调速系统3个组成机构静态特性的数学 模型进行各种组台可以得到多种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数学 模型 下面,就是几种例子。 (1)转速感受机构静态特性曲线斜率改变时谰速系统静 态特性的数学模型 n=Ktp2+3 000—2 5Kl P2=0.I3I 5m+0.914 6 m=8.5Ⅳ+3 5 (2)传动放大机构静态特性曲线平移时调速系统静态特 性的数学模型 n=一l 2+3138 P2=0 I3I 5{m—r2)+0.9146 =8.5.v+3 5 (3)配汽机构静态特性曲线迟缓时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 数学模型 n=一I30p+3I78 P2=0 13I 53m+0 914 6 I/'1.=8.5N+3.5{1+£ ) (4)3个机构同时存在迟缓时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数学 如果仅要理解各机构静态特性曲线的斜率、位置及迟缓 对系统静态特性曲线的影响,以上模型已经足够;但为了理 解调速系统的有关组成设备的具体尺寸、参效对调速系统静 态的影响,还需要进行更深人的研究。以旋转阻尼式调速器 的调速系统为例,建立其静态特性散学模型。 2.1转速感受机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一 目P2+6谭 系数: 弭=_ ( 2 ̄2 . 30- F 2 ̄fig 一)(L_赫 根据系效中的参数¨J,可得到某一参效对静态特性影响 的效学模型: 月=I25 465 =9666.25 =686 4I/r =I98 2745豫.8/(18 十30. ) =I98 274538.8/(12.5664L1+30.599) =38 605 727.63/(肼一6 25) =38 605727.63/(56 25一 {) 一以 6 =126 446126 5/F1 =503Ill 875/(56.25一砰) =1 779 45/(19.493 6K1+468) =1 779.45(12 183 5厶+468) =I 779.453 3(40Z1+468) =I 779 453 3(97.468+45K ) :32 030.I594(97.468+26L】)/LI =1 779.4599(97.468+1 872五 ) 2.2传动放大机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P2= m+6 系效: :堑 根据系数中的参数…可得: =0.007 88K2=3.854/F3 =0.57d/(30+d)=5.I3/(9+c) 6阵=26 798/F3=O.09686K2—0 703 :0.56997 一0.703 1 =1.617 56—0.068 26 =I.617 56—0 35I 54Z 2 3配汽机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F11.= 配 +6 系效:Kte=.Sm./AN, 6 =‰ 根据设计值: 6 高= 高=3.5era; 配高=8.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汽=蜘中=0.776cm;五配中 3.18 轮机技术 m=(1/Kj) 一0.194 6(1+g2) 带负荷试验数学模型 N=(1/墨)m一3.5(1+ ) 第44卷 2.4调速系统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由转速感受机构、传动放大机构和配汽机构的静态特性 数学模型: n =一 p2+ ,p2= m+ .m= N+6配 3.2调速系统静态特性数学模璺睦消除油动机晃动中的应用 调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发生油动机晃动的现象 其 后果非常严重。为消脒该缺陷,可采取加大油动机动、静反 馈弹簧刚度的办法来增加油动机的稳定性。但又希望动、静 反馈弹簧刚度的变化不影响调速系统静态特性,因此.需谓 联立上述3式得到谓速系统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 =一(Km )N +l b +[(一 )・6 ]+[(一 )・ ・ ]} 写成简化表达式如下: n =一 呆巍+6幕蛀 整反馈杠杆支点的位置。如将d=9cm( }=0.131 53)改为 d=7.4cm,如应为多少才能使 }不变?这个问题可用传 动放大环节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幕境决定了谓速系统的速度变动率 而6幕托的平方根 为静态特性曲线在一定位置时汽轮机的控制转速。 昧侍 : =丽了 面而 u l3l_o 13l 53 3调速系统静态特性数学模型的应用 3.1模拟调逮系统静态特性试验的数学摸型 调速系统静态特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得到谓速系统静 得: 等于19.Skg/∞ 。 为了保证在 增加及岛增加(如从1O.3增为15)时, 静态特性的位置不变,要求 高=0时,6高不变,因此 作调整。 要 态特性曲线。罚速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中的空负荷试验可得 到转速感受机构、传动放大机构的静态特性曲线.带负荷试 验可得到执行机构的静态特性曲线,然后,用投影作图法就 能得到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曲线。 这里,用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可以得到模拟谓 速系统静态特性试验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可以形象地在 四方图上演示空负荷试验和带负荷试验时各象限参数的变 化过程;也可将模型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下来,供绘制四方 图使用。模拟调速系统静态特性试验的数学模型如下: (1)旋转阻尼式谓速器调速系统的模拟静态特性试验的 数学模型 空负荷试验数学模型 P2=一(1/K ̄) +6_/ m=(1/r ̄)p2一be./ 带负荷试验数学模型 N:(1/J,l配)m一6配/ (2)模拟调速系统静态特性试验的通用数学模型 空负荷试验数学模型 =6 : 得: =2.9em。 : ! j :o.915 这样,既能保证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斜率和位置不变, 又消脒了油动机晃动的缺陷。此功能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 件中由专门的模块实现。模块的输人为d,输出为 和 。 4结束语 本文建立的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通用数学模型,为在计 算机屏幕上形象、直观地反映调速系统各机构的静态特性曲 线的斜率变化、平移及迟缓对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影响提供 了坚实的基础。旋转阻尼式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 能反映各种参数对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影响。文中调速系 统静态特性数学模型模型还可用于对谓速系统的静态特性 进行仿真研究、模拟静态特性试验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等。 参考文献 [1]田鹤年.汽轮机调建系统静态特性方程式[J]汽轮机技术 1987(4)r7—15 表1 (一1/ j n+(3178/K)(1+£I) {上接第128页) 机床工作台 图1 砂轮尺寸 40Dx 40 x 127.金剐石滚轮采用20 粗粒度金 刚石制造,尺寸 1∞x姗 。 验采用6刀加工方案,每磨两刀后修正砂轮一次。每次走刀 的磨削用量列于表1。 4.砂轮的修正成形: 推荐修正甩量:滚轮转速: =5100 r/rain. =25.4 m/nfin;砂轮转速: =1 470r./n ̄n, =30.4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