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历史模拟试卷2附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2附答案

来源:刀刀网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2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 A.禅让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2.《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其中不属于决策结果的是

A.长城 B.大运河 C.军机处值房 D.交子

4.下面的漫画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 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 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 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

5.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回归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孙中山是中国民主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 D.新文化运动

7.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挺进大别山 B.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挺进大别山 C.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D.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8.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的历史人物是 A.麦哲伦 B.达·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

9.小明在某网站的专题栏目中,看到下列一组图片,你可据此判断该网站专题的核心内容是

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的轰炸机 诺曼底登陆 攻克柏林

A.美国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

10.1820年7月18日,美国商人乔治·麦卡尔前往英国洽谈一笔业务,下列行为他能够做到的是

A.出发前他在电灯之下拟定了洽谈的计划 B.他预定了去英国的船票

C.因时间关系,他后来改乘飞机 D.他给客户送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11.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的存在与发展,对世界格局的最主要影响是

A.彼此规范,展开新的竞争 B.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多极化 C.互相竞争,使世界不得安宁 D.无法制约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美国

12.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沦为半殖民地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参:DCDDA CBCCB BA

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计10分)

1.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设立了不同的机构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图1中管理A处的机构是_________;图2中管理B处的机构是______。

图1 西汉疆域图 图2 清朝疆域图(1820年)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开始;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将_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_________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临时约法》;__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4._________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_________运动使英国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

5.1928至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__________;1953至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答案:

1.西域都护府;伊犁将军 2.商朝;小篆

3.1912;1954 4.金字塔;华夫脱 5.工业强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7分,第15题11分,共26分)

13.(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朝时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材料二 明清以来从英国开始,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 请回答:

(1)明朝“废除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一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权力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2分)

(2)体现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资产阶级统治的重要事件是什么?(2分) (3)请你概括出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各自特点。(2分)

14.(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实行……的前半年里,罗斯福把美国的萧条局面扭转了。头4个月,工业生产指数由59上升到100。影响最大的《纽约时报》声称“罗斯福已经挽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绝大危局”,“从来没有哪一个总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叫人觉得这样满怀希望”。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语言,人们怎么能不为之感召呢? 材料三:2023年1月16日18时,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在瑞士雪山小镇达沃斯举行。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经济论坛之一,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为“在的世界中加强合作”。

来自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多位各界领袖将与会,其中包括约50位国家元首和首脑、约200位来自各主要经济体的内阁,还有重要国际组织领导人、各行业的商业领袖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等。 本届论坛将侧重五大议题:如何解决当前能源和粮食危机;如何应对当前的高通胀、高负债;如何应对工业不景气;如何解决当前社会脆弱性问题;如何应对当前地缘政治风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萧条”到来的标志是什么?(1分)当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指的是什么?(1分)

(2)依据材料二,罗斯福采取什么对策来应对这“一场史无前例的绝大危局”? (1分)这一对策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什么新模式?(2分) (3)一年一度的达沃斯经济论坛的召开,反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为求解“后危机时代”经济的出路,中国应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两国的经济的调整中吸取哪些有益经验?(1分)

15.(11分)回首73年来新中国走过的艰辛岁月,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更有英明的决策。让我们以《回首往事,携手共进》为题,共同探究—一下共和国7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 【奋斗与成功】

材料一:建国初期,面对我国落后的工业,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党为了向工业化迈进,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1分)取得了哪些成效?(2分) 【挫折与失误】

材料二:1958年,召开之后,党认为经济建设的速度可以更快一些,因此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从此也在党内出现了一种错误倾向,这一错误思想的渗透,使党和全国人民后来面临着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

(2)1958以后,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和急于求成,党在经济建设中曾错误地发动了哪两次重大的运动? (2分)后来提出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什么?(1分)

【改革与富强】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 小岗村的十八个红手印 图2 1980年后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图3 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图4 2021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图5 2022年北京冬奥会 图6 2022年11月第五届中国 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

(3)图一的这十八个红手印是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私下里订立的一份生产契约。这一事件之后,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1分)

图二是指我国的哪一著名城市的崛起?(1分) 图三所示浦东的开发开放均得益于党在1978年哪一次会议的重大决策?(1分)

(4)图四、五、六:APEC会议、2022年冬奥会、2022年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国际盛事相继在中国举办。这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借鉴与启迪】

(5)转瞬之间,共和国已走过73年的风风雨雨,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你怎样的启迪?(

1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7分,第15题11分,共26分) 13.(8分)

(1)加强君主权力。(2分)君主权力不断强化,达到顶峰。(2分) (2)16年通过了《权利法案》。(2分)

(3)中国:加强君主权力(或君主);西方:民主(或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每点1分) 14(7分)

(1)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1分)新经济(1分) (2)实施新政(1分)国家干预经济(2分)

(3)全球化(1分)依据国情适时调整((1分)言之成理即可) 15、(1)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思想,实事求是。(1分) (3)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深圳(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分) (5)坚持中国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等;(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