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路监控解决方案

道路监控解决方案

来源:刀刀网


[方案]视频服务器道路监控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交通车辆的急剧增加。虽然道路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交通拥挤的状况却日趋严重,从而导致交警部门的管理警力投入和单位警力工作负荷也在不断增加。

为改善上述局面,各城市正在逐步推广实施各重要交通道口区域实时交通状况图像监控系统计划,即在城市各重要交通道口区域安装图像监控设备,通过图像传输通道将各路面交通情况实时上传到道路监控指挥中心,中心值班人员可以据此及时了解各区域路面状况以便调整各路口车辆数量确保交通通畅,监控路面车辆违章情况,及时发现并安排处理道路交通事等等。

一、 各种道路监控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目前,比较成熟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基本上可分为三种模式,即:基于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以硬盘录像机(DVR)为核心的第二代准数字化视频监控模式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以网络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的第三代全数字化远程视频集中监控模式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 1、 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

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在国内大中城市刚刚引入道路监控应用时最为盛行,而最近几年则日趋衰微,其主要缺陷如下: l 传输通道敷设费用过于昂贵

由于各道路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通常相距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而有效传输距离仅300米左右的视频电缆显然无法达及,常规的解决办法是在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敷设光缆作为传输通道,光缆两端接光端机作为视频/光信号转换设备。但这种解决方案实在过于昂贵,仅光缆敷设费用就占了整个监控系统总投资费用的80%以上。 l 系统结构复杂,监控中心设备繁多,操作烦琐

系统由摄像机、监视电视墙、录像机、控制矩阵、画面分割器、解码器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以同轴电缆为图像传输介质,以屏蔽双绞线为控制信号传输介质,设备繁多,结构复杂,扩容性差,而且多数设备是专用设备,要求操作者经培训方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

2、 以硬盘录像机为核心的第二代准数字化视频监控模式

与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相比,基于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准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不亚于一次飞跃。在道路监控应用中,数字硬盘录像机放置在道路监控前端和摄像机相连,可以对视频源信号进行模拟/数字转化压缩后在本地硬盘录像,并可以通过城市里的电信数据网络或其它网络通道上传到监控中心,摆脱了传统模拟监控必须敷设光缆的局限性,使系统结构大为简化。

但是,由于其本身技术架构的局限性,数字硬盘录像机始终无法解决基于网络的远程集中监控应用中的图像传输延时过长、无法实现多路同时监控、集成性差等问题。 3、 以网络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的第三代全数字化远程视频集中监控模式 第三代全数字化远程视频集中监控系统是以网络为依托,以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为核心,综合利用光电传感器、数字化图像处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数据传输网络、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一种全新的数字监控模式,它不仅具有第二代准数字化视频监控模式所具有的计算机快速处理能力、数字信息抗干扰能力、便于快速查询记录、视频图像清晰及单机显示多路图像等优点,而且依托网络,真正发挥了宽带网络的优势,通过IP网络,把监控中心和网络可以到达的任何地方的监控目标组合成一个系统,真正适应了目前对视频监控系统远程、实时、集中的需求,其核心技术产品就是网络视频服务器。

在城市道路监控应用中,这种监控模式可以利用周边环境中最便捷、经济的网络路由实现交通道口摄像机和道路监控指挥中心的实时连接,网络路由可以是宽带ADSL、电信E1专线、ISDN、城域网、单位内部专网等等。道路监控指挥中心可以随时对各交通道口的路面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录像、控制管理.而且,指挥中心区域之外的交警部门领导及其他相关授权人员,在获得授权密码后,也可以随时或在突发事件时通过联网的

办公电脑观看任何地段的路面情况。

二、 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

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属于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基于网络的第三代全数字远程视频集中监控系统产品,是广州德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数字压缩及网络传输技术为核心,采用目前最先进的MPEG—4视频数字化技术研发的符合工业标准并适应中国客户需求的IP网络视频监控产品.本产品能够充分满足客户对远程视频监控方面的需求,在技术性能上体现了目前视频监控领域中数字化和网络化两大趋势,具有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鲜明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诸如对电力无人驻守变电站、电信机房、银行、道路交通、学校、海关、连锁营业场所的远程视频监控以及本地局域网络方式下的监控。本系统核心部分主要由翔视DT1000系列网络视频服务器以及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管理软件组成。在城市道路监控应用中,前者安装在前端各交通道口,主要执行将摄像机抓取的视频图像编码压缩成IP数据包并上传网络以及接收指挥中心指令控制云台镜头的功能;后者安装在道路监控指挥中心的监控电脑上,主要执行将数据还原成视频信号以及执行一系列的控制、录像、管理功能。

翔视DT1000系列网络视频服务器已通过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公沪检:031367)以及广东省厅生产登记批准书(粤1001027号),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管理软件获广东省信息产业厅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粤DGY—2002-0578)。

与目前国内的同类产品相比,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不仅在功能上更加强大,而且具备一些独特的性能技术.概述如下: 六项独特性能技术: ü 高图像压缩率!

采用自适应P帧及B帧压缩技术,传输动态实时图像(352*288,25帧/秒)平均带宽需求仅250K,使用户在同样的网络条件下可传输的视频路数提高了数倍,无形中节约了用户的网络资源投入。 ü 低传输延时性!

采用MPEG-4加强标准编码技术,远程视频传送延时不到一秒,极大地改善了远程实

时监控的效果。

ü 无位点远程实时监控录像!

采用独特流技术,可同时对无限多个监控位点图像实施远程实时监控录像。 ü 超标准图像分辨率!

独特采样技术,突破同类产品352*288标准图像分辨率,最高可达704*576。 ü 报警预触发录像功能!

可设置记录报警触发录像前一段时间图像,有效加强了用户对报警事件的事后追踪判断的效果。

ü ADSL自动拨号功能

国内独创技术,在ADSL宽带网络应用环境下,前端无须专门配备电脑即可实现ADSL自动拨号接入INTERNET网络,节省用户投入. 十大系统优势:

ü 组网简单、扩容方便、标准开放、功能全面,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的多点、远程、实时、集中监控系统;

ü 内置IP报告器,可实现在动态IP地址网络环境下的远程自动实时监控; ü 无须画面分割器、控制矩阵,实现1、4、9、16画面远程同屏监控,多画面智能切换轮巡,远程云镜随意控制;

ü 智能感应技术,图像移动报警,感应区域可调; ü 图像掩码技术,防止非法篡改录象资料;

ü 多种预警形式,实时、定时、报警触发、随时启停等多种录像方式,图片抓拍打印,智能快速录像回放查询;

ü 支持多用户同时对远程一个或多个监控点实施监控录像;

ü 支持PSTN、ISDN、XDSL、DDN等多种路由方式远程监控、录像; ü 内置WEB服务器,实现远程软件升级和管理;

ü 基于专业嵌入式平台,系统稳定可靠免维护,全中文管理界面,授权分级管理,强大日志管理功能;

三、 具体应用说明

根据城市道路集中监控应用的具体特点,结合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在城市道路集中监控的实际应用经验,提出以下道路监控系统全面解决方案说明,系统结构如图一所示。

1、 系统组成

本解决方案系统组成结构简单而功能强大,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各功能部分采用模块化结构,非常易于扩容、组网方便、配置灵活,并具有良好的用户接口。

l 在系统增加新的道路监控点时,只须将该监控点网络视频服务器接入网络并在中心做简单配置即可;

l 系统各项功能和运行状态不受扩建影响;

道路监控方案

一、功能简述:

1) 在开发区内七个主要路口架设全天候摄像机各一台,通过先进的无线微波方式AY580 将图像传回控制中心,中心能看到清晰高质量的各监控点画面。

2) 从监控点到控制中心可传输10 公里,如需距离更远或有严重遮挡的情况下可使用中继设备可满足传输要求.

3) 前端指令接收机AY485R,接收到中心指令信号后输入解码器的通讯端口,解码器来执行中心的指令信号,控制云台进行上下左右转动,及镜头进行长焦、短焦的改变等。

4) 中心接收前端发射的微波信号,通过低噪声滤波放大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再将信号输送到卫星接收机还原成标准的视频信号。这样就可以在矩阵或监视器或硬盘录像机上对图像进行处理。

5) 控制中心可通过键盘或硬盘录象机对前端镜头进行长焦、短焦控制,云台进行上下、左右控制,做到全方位全天侯控制和监视。

6) 中心设硬盘录像机一台,满足一画面同时观看八画面的需要,并进行硬盘实时录像,录像内容可根据时间或路径进行查询。存储日期30天。

7) 中心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矩阵主机一台,对画面进行任意切换,控制,并可接入电视墙进行显示和顺序切换。

8) 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 欧姆,中心铺设防静电地板. 二、 设计依据

《工业电视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中华人民共和全行业标准》GA/T75-97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三、 设计思想

设计原则:本方案根据建设单位实际情况,本着“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进行系统设计.

先进性:采用目前国内监控领域较为先进的微波传输和数字硬盘录像技术,以其集成画面多,录像、报警、智能控制、传输距离远,图像清晰实时,其性能可靠;高清晰、高画质,成为技术先驱。

可靠性:系统采用双系统备份方式进行工作,使系统可靠性大大增强。

扩容性:系统总输入信号为8 路,现初步设计使用7 路,为以后扩容留有足够容量。 实用性:其计算机操作人机界面操作简便(通过鼠标完成),矩阵切换控制通过摇杆按键进行画面切换及云台镜头控制.一般人员通过简单培训即可完成操作,维护简便。

备注: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一套包括: 发射机一台、接收机一台、滤波放大器一台、天线两根、连接电缆两根;无线指令遥控发射机一套含:发射机一台、键盘一个、天线一个;无线指令接收机一套含: 接收机一台、译码器一台、天线一个;其它器材为参考器材;一个指令发射机可带2 5 6 个指令接收机, 且频率可调。 四、技术参数:

A Y 5 8 0 L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 利用微波频段传输视频、伴音和报警信号。系统由微波发射机、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高频头、微波接收机组成;传输图像逼真,色彩鲜艳, 安装简便, 移动灵活. 技术指针: 频 段: L 波段

功 率: 0 . 1 - 5 W

调制方式: 视频F M, 伴音F M — F M 频道间隔: 2 5 M H z 输出阻抗: 50Ω

天线增益: 14dB( L 波段) 放大器增益: 3 0 d B

接收灵敏度: U S = 1 2 W V ( R W 2 5 0 Ω ) 视频信噪比: S/N≥ 4 2 d B

微分增益: ≤ 3% 微分相位: ≤ 2o

色度/亮度时延差: ≤ 10μ S 音频响应: 2 5 H z — 1 5 K H z 传输距离无遮挡: 1 - 5 0 K M

电源电压: + 1 2 V、交流电2 2 0 V 环境温度: —40℃ — +50℃ 2 无线指令遥控系统:

系统由发射和接收系统构成, 发射系统由发射机、键盘和发射

天线构成;接收系统由接收机、译码器、和天线组成.它可控制5 0 K M 以内的云台、镜头等动作。只有在要控制时才发射机才向外发射功率。 技术指标:

频 率: 1 5 0 M H z 、2 3 0 M H z 、3 5 0 M H z 、4 5 0 M H z 功 率: 5 W 2 5 W 调制方式: M S K

接 口: R S 2 3 2 / R S 4 8 5 传输速率: 2 4 0 0 b p s

小区监控方案

本方案对监控摄像机出来的图像信号,采用AY—580KU 远程微波图像 传输设备进行传输,而对于云台、镜头等需要控制的设备,则采用AY- 360 无线指令发射接收系统来传输控制信号。

AY-580KU 远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采用10。7—12.7GHZ 频段的无线微 波来传输远程监控视频信号。由于选用了较高的频率,而且采用FM 工作 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图像十分清晰稳定。在无遮挡情况下,通 常可以传输50-100 公里。由于前端十二个点到中心不可能完全保证可 视,那么则为了保证监控中心图像接收效果,可以找出监控现场与中心都 可视的第三点,加装图像传输中继设备。

AY-580KU 的工作频段主要有三个频段,即L 波段,S 波段和KU 波 段。三个频段的频率范围为:

L 波段 0.95-2GHz 对应型号:AY-580L C 波段 5。3-5.8GHz 对应型号:AY-580C

KU 波段10.7—12.7GHz 对应型号:AY-580KU

由于频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建议用户采用KU 频率的设备,在

本方案中以KU 波段的设备为例; AY-580KU 的功率根据具体使用场合确 定。

AY-485 无线数字指令收发系统,工作于RF 射频频段,用于传输速 率为1200BPS-9600BPS 的串行数字信号.其接口方式有RS232 和RS485 两种,它既可以与KWT 多媒体控制系统配合使用,又能与美国PELCO,美 国AD 等控制矩阵和控制键盘(如KBD—300、KT-8000)相配套,应用十分 灵活。其全向发射覆盖范围可达到50 多公里。

AY—485 的工作方式为点频方式,频点通常有150MHZ、230MHZ 和

450MHZ 等频点,发射功率为5W 到40W,视控制距离而定。由于工作频率 远低于图像传输的频率,能够饶绕过一般障碍物,一般情况下,监控中心 到前端距离不远并且无高山等大的障碍物时,无须中继设备,都可以将控 制指令传输到监控点现场点.其的工作方式为自控发射方式,即当发射机 收到RS485 或RS232 总线的数据时才发射,平时为待机状态。 在监控控制中心,图像接收采用一对一接收前端图像,首先将接收 天线安装在制高点上,分别对准前端十二个监控点的天线发射过来的方 向,在监控室通过云台控制键盘来控制前端的云台、镜头 。从接收天线 接收到的图像信号,通过放大器、接收机就可以还原出前端监控点的图 像,用户可以直接接入监视器进行监看。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图像传输与控 制系统网络。该系统主要适用于以下场合: 银行监控联网;

邮政储蓄监控和现代化指挥管理;

110 报警指挥中心对城市重点场合和部门的监控; 通讯指挥车的重要现场监控; 和消防的作战指挥中心; 交通监控及用作电子; 收费站监控系统;

油田及矿山的重要现场监控; 重要仓库,码头,小区监控;。 三、系统功能

3.1 远程监控(框图见图一) 在小区监控中心,监控前端十二个监

控点的图像。中心接收天线必须安装在制高点,如高楼楼顶、铁塔顶、高 山顶等,总之要尽量保证接收天线,能够接收到前端发射过来的信号。用 户在中心可以同时通过监视器监看到前端十二个监控点的图像,并可以通 过云台控制键盘来控制前端任意点云台、镜头的光圈、焦距、变倍;云台 的上、下、左、右、自动或辅助控制远端的电源、摄像机开关等. 3.2 云台、镜头控制

1) 、如利用了远端的监控点解码器的辅助开关,来控制摄像机 或发射机的电源,请按辅助开关,打开远端设备电源;

2) 、控制十二路图像的某一路云台、镜头时,先选择此路与此路

摄像机相连接的解码器地址号码,按确定;

然后就可以控制:光圈大。光圈小,聚焦大,聚焦小,变倍大,变倍小, 云台自动旋转 ,辅助开关等; 5.1 摄像机

摄像机选择日本松下(Panasonic)公司的WV—CP460,再配备三可

变电动镜头、云台。该产品具有像素高、图像清晰、逆光补偿好、性能稳 定等优点。

5。2 微波图像传输设备

监控图像的传输通常有三种方案,即光缆传输、微波传输和电话线 传输.光缆传输的质量好,但是造价太高,且施工周期很长.电话线传输 虽然造价较低,施工方便,但是图像质量较差。所以,采用将微波图像传 输系统,来实现小区监控部门对监控点的小区监控,才是即经济又实用的 优化方案。并且微波的图像效果完全可以同光缆相比美,而价格几乎是光 缆的零头,施工量也大大低于光缆.单从传输角度来说,每个监控点的造 价可以控制在3 万元左右,传输距离达几十公里,这对一般中小城市来说 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微波图像传输通道选择ANIL 品牌,珠海市安由电子有限公司的AY—

580KU 微波设备,由本公司生产.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AY-580KU 系统可 以传输十几甚至100 公里的距离,图像质量能达到4 级标准。如果避不开 遮挡,则可以找一个对发射和接收点都可视的第三点,进行一次中继.增 加一套微波中继设备,就相当于将微波发射接收设备增加一套,中继的数 量根据现场情况增减。

AC—580KU 微波传输设备中的发射机外观如下:

一套AY—580 微波传输设备,三种波段分别包含设备:

AC-580L,L 波段发射接收系统,频率:0.95-1。8GHz,含1 路 视频,1-2 路音频,配置如下: AY—580L 发射机 1台 AY-580R 接收机 1台 发射接收天线 2 面 LNA 放大器 1 个

AC-580C,C 波段发射接收系统,频率:5.3-5.8GHz,含1 路 视频,1-2 路音频,配置如下: AY-580C 发射机 1台 AY-580R 接收机 1台 接收发射天线 2面 LNB变频放大器 1个

AY—580Ku,Ku 波段发射接收系统,频率:10。7-12。7GHz,含1 路视 频,1-2 路音频,

AY—580Ku 发射机 1 台 AY-580R 接收机 1台 0。6米正馈天线 2面

LNB变频放大器 1个 5。3 无线指令传输设备

由于每个监控点区的摄像机都要配置变焦镜头、云台、室外防尘罩 等,为了方便小区监控中心对现场的监控,这就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控 制。AY-485 远程无线遥控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中心和分控 点用AY-485 通过400MHz 无线发射机来发射由控制键盘发出的控制指 令;在控制现场由AY—485 无线指令接收机来接收控制指令,然后输出指 令通过RS485 总线接到多个解码器,再通过解码器来控制云台、镜头、防 尘罩或开机、关机等,十分灵活。当然,用户如果有多路图像需要进行传 输,也可以选配FML 多路微波发射机,同时将图像传输到控制中心。 系统技术指标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参数 设备名称 型号 技术指标

摄像机 松下WV-CP460 彩色PAL 制,470 电视线,低照度 镜头 SL08551

云台 360°连续水平转动

解码器 MV-2050 室外型 通信控制 RS485 总线控制, 标准 1200bps,最高9600bps

云台控制 24V AC 或220V AC 云台,上 下左右及自动

镜头控制 ±6V~±12V 可调,可控聚 焦、变倍及远近

电源电压 AC 50 ~ 60Hz,220V ~ 240V 环境温度 -20 o— 60 o 相对湿度 30% — 95% 体 积 230mm×95mm×300mm

微波发射机 AY—580Ku 工作频率: 10.7GHZ—12。7GHZ 发射功率: 15dBm 输出阻抗: 50Ω

输入视频: 1V 峰-峰值

输入音频: 0.1—1。0V 峰-峰 工作电压: +12VDC 工作电流: 300-500mA 调制方式: FM

杂波抑制: ≤-65dB

调制指标: DG≤5%,DP≤5°,PGS≥7 调制带宽: 27MHZ 视频制式: PAL

环境温度: -15°—+55°C 输出接口: BJ-120

外形尺寸: 直径120 mm 长220 mm

微波接收机 HB—R288A 输入频率: 950—2050MHZ 输入阻抗: 75Ω

输入电平: -65—— —35dBm 中频带宽: 27MHZ

噪声门限: 6dB 典型值 视频制式: PAL/NTSC

去 加 重: CCIR405-1 625 行/525 行 视频输出: 1V 峰—峰值

频率响应: +1— -2DB(10KHZ—5MHZ) 工作电压: AC150V—AC270V 功 耗: 15W

LNB 电源 : 18V/360MA

外形尺寸: 430 mm×63 mm×295 mm 重 量: 3。2KG

指令发射机 AY-485T 通信数据速率 1200-9600bps 频率稳定度 +/—5PPM 天线阻抗 50Ω 射频功率 0-25W

电源电压 13.8VDC/10A 环境温度 —5--40℃ 相对湿度 30%-85%

外形尺寸 418mm×220mm×85mm

指令接收机 AY—485R 接口类型 航空四芯接头(RS-232 RS485 接口方式)

通信数据速率 1200-9600bps 频率稳定度 +/-5PPM 天线阻抗 50Ω

电源电压 50—60Hz,220V AC 环境温度 —20——55℃ 相对湿度 30%-85%

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

一、 前言

随着造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林地面积、林业蓄积量逐年增加, 防火工作是首要任务。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林业重要灾害之一, 年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生,造成森林资源的重大损失和全球性的 环境污染。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灾害发生的随机性、短时间内能造成

巨大损失的特点。因此一旦有火警发生,就必须以极快的速度采 取扑救措施,扑救是否及时,决策是否得当,重要原因都取决于 对林火行为的发现是否及时,分析是否准确合理,决策措施是否 得当。为此国内外都在为预防、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而努力。为 了早日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贯彻“预 防为主,积极扑救的方针”,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林区工程是由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系统、传输系统、摄像 机和镜头系统、云台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和铁塔组成。 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图像显示、图像录 像控制中心,远程控制功能,向指挥调度人员提供全面的、清晰 的、可操作的、可录制、可回放的现场实时图像。林区监控管理 指挥中心系统还具有向上级林业局和省林业厅接口的功能。 二、电视监控在森林防火中的作用

1、电视监控以直观、真实、有效而被广泛应用在许多重点防 范地区.电视监控能在森林发生火灾前及时发现火情,从而起到 预防火灾的目的。

2、电视监控能在森林发生火灾时把现场的图像传回指挥中

心,指挥中心通过电视监控的画面指挥调度救火,最大限度的能 减小火灾造成的损失.

3、电视监控能真实记录火灾发生前救火过程中以及救火以后 现场的真实情况,从而对火灾进行处理,提供有效真实的资料。 三、实现功能:

1、系统的组成:电视监控系统由采集前端,传输端和显示端 三部分组成。

(1)、采集前端:采集前端由摄像机、镜头、云台、防雨罩 和电源等构成。摄像机能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图像的清晰程度 主要取决于摄像机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摄像机 的照度越低,夜晚观察的图像越清晰。云台能带动摄像机和镜头 355℃右转动,60℃上下转动,从而可起到全方位观察图像的目的。 防护罩起到对摄像机和镜头的保护作用。它冬天有加热,夏天有 风扇,雨天有雨刷.

(2)、室外电源:监控点最好选到有电源的地方,若没有电

源,可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能支持前端采集正常运 行。

(3)、传输系统:采集系统将光信号 变成电信号以后,由传 输系统将电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传输分为电缆传输,无线传输 和光缆传输.

电缆传输损耗大且架设不方便,不能采用.

光纤传输当然损耗小,但架设不方便,且造价高. 无线传输架设方便,移动灵活且造价低. a 图像传输

图像传输利用L 波段(1000—1800MHZ),采用FM 方式,可 传输一路彩色图像,图像传输系统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 发射端有发射机,发射天线以及联接电缆组成。 接收端有天线、滤波放大器、接收机等组成。 b 指令控制传输

云台、镜头等动作,可由监控中心控制,控制指令利用150M、 230M、350M 或450M 等频率,采用FM—FSK 方式。系统 可带256 个指令接收机, 且频率可调。

(4)、显示端

显示端是整个显示的核心,它由主机,硬盘录像机和电视墙

组成。主机可将任意一路视频信号切换到电视墙上,并配上字符、 年、月、日等。硬盘录像用于记录每路信号,它可支持图像网络 传输。

四、系统的设计思想与依据:

1、在林区各消防瞭望塔制高点架设红外低照度全天候摄像机

各一台,覆盖半径5 公里,观测方圆10 平方公里森林火情。对初 发火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护.使火灾隐患消亡在萌芽状态. 2、从消防瞭望塔至消防监控中心可传输30 公里,如需距离 更远或有遮挡可使用中继设备以满足传输要求。森林防火消防中 心可对火情及现场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协 调调度指挥.

3、各监控点直接采用开路微波方式将图像传输到森林防火消 防中心,中心可通过无线指令遥控系统对前端设备进行长焦、短 焦控制。对云台进行上下、左右控制.

4、森林防火管理中心能实时监控林区火情实况。

5、根据实际地形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考虑是否需预留或使用 中继设备。中继设备起到对图像转发功能。适用于遮挡较严重的 监控点.

6、森林防火管理中心能记录火情发生、发展和消灭的整个过 程,对以后的火情的预防、治理提供真实有效的直观资料。 7、中心设四路数字硬盘录像机一台,满足一幅画面同时观看 多幅画面的需要,配有大于80G 的硬盘。具有报警连动及人工录 像网络传输功能。

五、设计依据

《工业电视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中华人民共和全行业标准》GA/T75-9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六、设计思想

先进性:采用目前国内监控领域较为先进的数字硬盘录像技 术,以其集成画面多,录像、报警、智能控制、多硬盘大容量, 录像速度快,其性能可靠;高清晰、高画质,连续实时成为市场 主流。

可靠性: 系统采用双系统备份方式进行工作,使系统可靠性 大大增强.

扩容性: 系统总输入信号为16 路,为以后扩容留有足够容 量。

实用性: 其计算机操作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通过鼠标完

成),矩阵切换控制通过摇杆按键进行画面切换及云台镜头控制. 一般人员通过简单培训即可完成操作,维护简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