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葬地风水(四)

葬地风水(四)

来源:刀刀网
葬地风水之

山环水绕,四面拱卫

陵园规划葬地环境的好坏,除了前面述说的龙势、龙格、屏账、穴场之外,还要看其周围的山水环绕情况是否有“情”,即是否构成协调一致的小环境。

通常认为:“真穴所在,其山比嫩,其面必开,其势必归,其风必藏,其水必聚,......山明水秀,日丽风和,天光发新,另一世界,杂沓中清静,清静中繁华,晤对之而眼开也,坐卧之而心快也,气之所蓄,精之所聚。”

这与其说是一段风水方面的文字,还不如说是一段关于风景意象方面的文字描述。其中所追求的“山明水秀”“日丽风和”“杂沓中清静”“坐卧之而心快”等境界,同时也是风景所追求的意象,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趋同的。

公墓规划风水中的“山环水绕”,主要通过“山”和“水”的关系来体现。关于山水的关系,先哲们早有论述。《周礼.考工记》中指出:“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也就是说,山水是相伴而行的。《管氏地理指蒙》中说:“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界其分域,止其逾越,聚其气而施耳。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寒而不理。......山如堂,水如墙,高堂之居非墙不妨。......山为实气,水为虚气。土愈高,其气愈厚。水愈深,其气愈大。”可见,山水相为依存,山为内气,水为外气,内外结合方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使环境有生气,也才能达到“山明水秀”“日丽风和”的境界。

关于公墓设计里的穴场周围的山水情况,通常由砂、水、朝、案等地形组成的。其中,砂、朝、案均是穴周围的山。沈镐《地学》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过论述:“水若湾环砂亦转,砂水原来是一家。贴穴两抱为蝉翼,贴身两抱龙虎是。青龙只是左臂名,白虎只是右臂字。不管青龙与白虎,只要下水关住气。龙虎之中号小堂,小堂即是我胸膛。......龙虎之前乃出案,案要横平远秀现。案内横水名中堂,中堂水聚喜源长。案外宜有朝山起,好主贤宾相对峙,或有丹凤下青宵,是为朱雀真地位。”其要点可总结为:(1)砂水相伴;(2)青龙、白虎为左右两砂山;(3)穴前近而小的山称案(即桌案之义),穴前远而大的山称朝(取朝拜之义)。这里要指明的是,朝、案的观念实与封建伦理有关。

堂局之水婉转流出的地方称水口,水口两侧需有大山夹峙,称水口砂。“水口之山,欲高而大,拱而塞,此皆言形势之妙也。”流出之水要缓慢曲行,不可急行,否则有损生气。因此水口的重数越多越好,《撼龙经》云:“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其实,这里讲究的仍是一种相对的堂局,要求环境幽雅,与外界相对,水流弯曲,关锁重重,富有重重洞天之感。比如《地学简明》中就说:“吴公捷经云,凡一乡一村,必有一源水,水去处若有高峰大山,交牙关锁,重叠周密,不见水去,即盖中就可寻地。”这与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效果甚为吻合。

山水的分合,构成山环水绕的大环境;砂、朝、案的组合,构成四面拱卫的小环境。

天泉佳境--米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