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日本明治维新学案

日本明治维新学案

来源:刀刀网
日本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梳理】认真阅读课文,填空 背景

一、 幕府统治的危机

1、在日本历史上,17-19世纪中期成为______时代,因为日本实际的最高统治者______的机构即幕府设在此而得名。当时的______已无实权。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等级

2、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土地归_______所有,______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________和______。由于幕府采取_________,资本主义因素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3、在对外上,幕府实行__________,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4、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尤其是_________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二、黑船来航的冲击

1、1853年,美国舰队司令_____率舰武力叩关。幕府被迫开国,不久相继和___、_____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承认开港通商等

2、面对沦为________的危机,______等人主张广开言路,向西方学习,实现________,最终达到____________的目的。在从锁国到开国的思想转变中,________的传播和中国的_________失败的教训起了很大作用。

3、_________和幕府的________激化了日本社会的内部矛盾,有志之士通过幕府改革来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 三、明治新的建立

1、幕府的使一部分下级武士从统治阶层中分化出来,形成______派,公开反对幕府,他们确定了____________的方针。1868年,改革派在________发动政变,成立了以_____为中心的新。新成立之后,颁布《 》作为施政纲领。 内容:

一、 废藩置县

明治建立后,废除割据状态的______,设置都、道、府、县,把地方置于_____的直接管辖之下;废除________所有制,承认________。 二、殖产兴业

明治成立之初,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_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还致力于发展__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和________之间架设了日本第一条电讯线路,开通了第一条铁路。

1871年,日本派遣使节团访问欧美,加深了对_______的理解。明治通过创办国营“ ”,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到19世纪80年代初,国营工厂已经起到了示范作用,但经营不善,转而扶植_________

在殖产兴业的过程中,日本十分注意培养_______这些人才成为日本推进工业化的重要_______力量

三、文明开化

明治成立伊始,确定了“ ”的方针,教育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下,掀起了传播_________的热潮。________是日本启蒙运动的旗手。

四、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18年,日本颁布《 》,确立了日本近代_______政治,它采取了__________的形式,实际上依然实行_______统治。 影响 积极性:

1、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_________的道路;

2、 经过殖产兴业,日本掀起了________的热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

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_______转变为先进的_________

3、 倒幕运动结束了_________状态,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国家 4、 在自由民权运动推动下,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5、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6、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_____________,走上了______________的道路

7、 日本是东方国家中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型,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局限性:

1、 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2、 明治维新中的民族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 明治颁布后,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4、 藩阀推行愚民,强制民众服从天皇。

明治维新的这些局限性导致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小试牛刀】

1、经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这种新的社会主要是指( )

A.实行四民平等 B.华族和士族可以经营工商业 C.取消武士 D.平民可以自由地择业和迁徙 2、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根本目的是 ①建立府、县、道地方行政区划 ②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③消除封建割据势力 ④强化天皇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完善管理职能 D.确立土地私有制 4、“废藩置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

A.彻底结束了日本封建割据的局面 B.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有利于明治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 D.彻底破除了旧的政治 5、明治维新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最有力的措施是( )

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B.推行殖产兴业,大力促进工业化 C.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D.修建铁路,开办工厂,发展外贸 6、明治维新中有关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承认土地私有制,使农民得到土地 ②禁止土地买卖,维护农民利益 ③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度 ④有利于日本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明治建立的新式,主要“新”在 ( ) A.实行义务兵役制 B.仿照欧美建立近代化常备军 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8.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 )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9、(07天津综)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0.(08全国I)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殖产兴业的经济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 11、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明治“文明开化”的重点是( )

A、教育改革 B、军事改革 C、培养出国人才 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12、《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

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和魂汉才”反映了( )

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 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中国文明的日本化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13、明治维新诸措施中,能够体现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这一目的的有( )①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③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④实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马克思说的:“用暴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时期的人为手段”是针对( )

A、明治的“废藩置县 ”措施 B、明治的“殖产兴业”措施 C、明治的“文明开化”措施 D、明治的“近代天皇”制度 15、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 )

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16、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的核心是 ( )

A.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 17、(2011•浙江慈溪中学高三期中)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18、(2011•山东潍坊摸底考试)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时出现争论。以下是一些同学对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①加强集权,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 ②废除封建,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 ③强化君主,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 ④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2011•江西吉安一中高三开学模拟)19世纪后期,日本农民高唱这样一首歌:“长州进京,还不好吗?长州与萨摩,还不好吗?总算响起了黎明的钟声……”这首歌出现的背景应当是( ) A.日本门户打开了 B、改革时代到来了 C、民主政治建立了 D、扩张战争开始了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1)主动学习、学习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3分) (2)经济:国家大力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分) 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加强天皇制。(2分)

(3)启示:要主动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来文明应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