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20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下列题目。(原创)
小船在中流和波浪周(xuán)▲了一阵,蓦地加足马力,像魔鬼漱瀑的咽喉疾冲而去。..满江的浪头都被触怒了,纷纷抬起头来顶撞我们。三分钟后,那雾气蒸腾、不明的魔喉准会将我们吞进去,漱成几茎水草。幸好船头在撞到左岸的一堆乱岩前,及时煞住,引.来众瀑的▲(hōng)然大笑。
(摘自余光中《伊瓜苏拜瀑记》)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2分)
周(xuán) ▲ ▲ (hōng)然大笑
(2) 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mù yān sù B. mù yàn shù C. mò yàn sù D. mò yān shù
2.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原创) (1)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过零丁洋》中“ , ”一句,表现了文天祥
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4)水,漾在诗歌中,波动着光影,摇泛着灵气。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 ”,
雄心壮志在其中;杜牧泊秦淮,“ ,夜泊秦淮近酒家”,万千感慨在其中;王湾次北固山下,“ , ”,生活哲思在其中。
3. 甲类词在特定条件下,为了修辞上的需要,偶尔用作乙类词,这是活用。下列加点词属于“活用”的是( )(2分)(原创) A.“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鲁迅《药》) ..B. 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在这时候,所有的颜色都很沉静。(席慕蓉《暮歌》) ..C. 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都挡不住火眼金睛的如意棒。(《白龙马》歌词) ....D. 为了地毯没有洞,也为了使您肺部没有洞,请不要吸烟。(某公共场所禁烟广告)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两小题(原创)
①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古时的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用语也渐渐在我们生活中隐去,偶尔看到或听到时常常是误用。
②比如“笑纳”一词,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把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而有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说对方送的礼物自己“笑纳”了。
“笑纳”被用错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③曾看到这样一条横幅:“做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客人可以笑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④“笑纳”一词只能纳物,不能纳人,将其改成“笑迎”应当是正确的。
(1)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你和李萌去张怡家商量艺术节相关事宜,下面是李萌见到张怡父母后说的话,有几处
不妥,请指出,并根据上述文段内容给李萌一些建议。 (3分)
令尊、令堂好,周末还来打扰真是不好意思。我们是来找张怡商量艺术节的,他的主意最多了,有了他的参与一定会让我们的艺术节蓬荜生辉。
二、阅读(55分)
(一)名著阅读(7分)
5.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选段中的A、B分别是谁?哭的原因是什么?(4
分)(原创)
(1)A读罢,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自骂道:“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自把头去壁上磕撞,大哭起来。燕顺、石勇抱住。A哭得昏迷,半晌方苏醒。
(2)B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辱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 6. 鲁迅评价《儒林外史》“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请简析“二进”名字中隐含的讽刺。 (3分) (原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母亲的报复
张丽钧
①这次回家,跟母亲拉呱,说到“深泽庙会”,母亲又提起了“菏泽丐帮”:“好多年不来赶庙会了。也不知道他们咋样了……”我听了大吃一惊,问母亲:“你还惦记着他们呢?我真服了!”
②1978年深泽庙会期间的一个傍晚,一个瘸腿的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开口就喊我母亲“姑”。他对我母亲说,他是山东菏泽人,胡乱吃东西,吃坏了肚子,看能不能给他找几片黄连素。母亲不但找来了药,还给倒了一茶缸子热水,嘱那人吃下。“帮主”看我母亲是个和善的人,就提出在我家柴棚里借住一宿。母亲自然应允……
③就这一声“姑”、几片黄连素,掀开了我们家与丐帮交往的伟大历史!丐帮一个传俩、俩传仨,一大群人呼啦啦都跑到我家柴棚来住;他们若是讨要来了饮料、水果,居然要孝敬“姑”;A有一回,我可爱的小侄子飞奔回家,激动万分地告诉家人:“我在街上看到我要饭的爷爷他们了!”;有时碰上我父亲、弟弟干活缺人手,他们也会七手八脚地帮忙;1993年,我家翻盖了房子,柴棚成了厢房,帮主他们舒服地住在里面,风雨不动安如山;2003年,我弟弟、弟媳大手笔,拆了旧房,起了四层大楼,“帮主”他们见此光景,知趣地走开了,但是,母亲不依不饶,非要让他们住进来——在三层阳面,特意给他们预留了一个大房间……
④我跟母亲说:“那个帮主,虽说叫你姑,可实际年龄比你都要大吧?你想想,你都是80岁的人了,他们怎么还能跑得动?再说了,这些年日子越来越好过,他们很可能已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用不着到处跑着要饭了。”母亲说:“也是。可年年一到庙会,这心里头就想起他们来了。唉,你说,挂记他们干嘛?”
⑤——我明白,劝也白劝,母亲的心中有一个位置,就是专给“帮主”他们留的。她对“丐帮”的惦念,差不多是一种难以违逆的宿命。
⑥我外祖母生了6个孩子,我的一个小舅舅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家境困难到令人无法想象。母亲说,她和我那几乎要饿晕了的二舅去到一户富裕人家讨饭,一个恶汉在大门口叉腰道:“走吧走吧,没有吃的了!”可是,母亲分明看到他家窗户下面有一笸箩高粱,母亲就提出要点高粱,恶汉说:“给了你们,猪吃什么!”在饿得实在扛不住的时候,母亲居然和二舅每人吃了两瓣蒜(家中唯一可吃的东西),喝了一点水……每当母亲跟我们姐弟讲到这段往事,她眼里都会转动泪花;而我,被那兄妹俩“喝凉水、就蒜瓣”的惨景一次次击中,心头的苦辣蛰痛了双眼。真恨不能穿越回岁月深处,带那可怜的兄妹俩去吃一顿大餐。
⑦一直想问问母亲,当年,她给“帮主”找药倒水的时候,是不是想到了自己在恶汉家门前遭受的冷眼和羞辱?母亲会不会有一丝庆幸——她终是寻到了“报复”那不堪回首的往事的一个好机缘!于是,她温柔地对待“帮主”他们,就像对待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每次翻盖房子都事先想到如何安置那些每年秋天候鸟般飞来的“穷亲戚”。母亲多么善于“报复”啊!B她跟每个脏兮兮的乞丐都热络得要命,听着年龄跨度至少有20岁的一伙子人争先恐后地“姑”“姑”地唤她,她内心的喜悦都跳到脸上,开出花来。
⑧——在远离母亲的城市,每当听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中“勿谄富,勿骄贫”的时候,我都会在心中说:我的母亲,为“勿骄贫”给出了一个满分+的答案呢!命运曾那样亏待母亲,但母亲却有能耐将吞下的苦悉数酿而为蜜,再用这蜜去慷慨滋养他人。母亲的“报复”,竟是这般高妙!身为她的长女,我叩问自己:我该怎样修心,才配得上做她的女儿?
7.概括两次“讨饭”,填写在横线相应处。(4分)(原创)
1978年庙会期间的一个傍晚, ; 家境困难,母亲和二舅 。 8. 给文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写一段批注,分析其用词和表达效果。(4分)(原创)
A有一回,我可爱的小侄子飞奔回家,激动万分地告诉家人:“我在街上看到我要饭的爷爷他们了!”
B她跟每个脏兮兮的乞丐都热络得要命,听着年龄跨度至少有20岁的一伙子人争先恐后地“姑”“姑”地唤她,她内心的喜悦都跳到脸上,开出花来。 9. 本文的记叙顺序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做探究并完成下面对话(4分)(原创)
:文章开头写本次回家,母亲提起“特殊的亲戚”,设置悬念,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接着按时间顺序回忆我家与“丐帮”交往的历史,刻画了母亲的形象。
:第六段为插叙,在文中极为重要, 10. “母亲的报复”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原创)
(三)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鬓毛衰cuī还是shuāi?
最近,一篇网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发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改正的错误读音,如今却得到“认证”。对此,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说服到底念shuō fú还是shuì fú,铁骑究竟是tiě qí还是tiě jì?事实上,这些读音出现争议,并非首次。早在2016年发布第三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征求意见时,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读音就成为规范读音。除了这些日常用语中的读音改动,有些诗词中留存的古音被修改,也引发热议。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改为xié)、“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改为shuāi),这些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词的合辙押韵,影响了韵律美感。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发音是约定俗成的,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形成的普通话,语音的流变从未停止。(1)
然而河流之下,也有着千万年沉淀而成的河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才是河流的本质。从历史的角度看,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2)
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载着文化与心灵的密码。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更讲平仄,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之所以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原因。即便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仍能从这些音调韵脚中,领略唐诗宋词的曼妙音符。而那些处于诗句关键位置的“诗眼”,更保留下日常语言中已经不常见的读音,让人从中感悟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于反复诵读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找到一脉相承的源头。(3)
进而言之,人们希望留存这些“诗眼”,其实也是想为传统文化在汉语发音中留存一些“气眼”,让日常交流的语言,至少在诗歌中能够多一份诗情。我们不可能要求语言一成不变,相反,更有效率、更为实用、更能容纳当下生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也应看到,在变动不居中,我们仍然需要找到接续传统的空间。
11. 请把下列语句分别放到材料中最恰当的位置(填序号即可)。(3分)(原创) A. 从这个角度看,人们关注字词读音的修改,正是因为存有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之心。 B. 如果把语言比作一条河流,那么这条河流中既有河水奔腾而下,也随着支流的汇入、地势的起伏,以及地貌、气候、植被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C. 我们何其有幸,能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感受委婉的韵致,能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ǎ)”中体会旷野的苍凉,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 (1) (2) (3)
12.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原创)
(1)不少网友发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改正的错误读音,如今却得到“认证”。(“认证”..有什么表达效果?)
(2)然而河流之下,也有着千万年沉淀而成的河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才是河流的本..质。(“河床”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3. 新闻时评讲究针对性,请分析这则时评是如何体现的。(2分)(原创)
14. 对于汉字读音更改,下面有三种看法,你赞同哪一种?结合材料,简要阐述。(3分)(原
创)
A. 少数服从多数,与时俱进,不断修正。
B. 敬畏历史与文化积淀,一字不易。 C. 不随波逐流,也不抱残守缺,慎之又慎。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诸弟生我十年以后见诸戚族家皆穷而我家尚好以为本分如此耳,而不知其初皆与我家同盛者也。兄悉见其盛世气象,而今日零落如此,则大难为情矣。凡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今我家方全盛之时,而贤弟以区区数百金为极少,不足比数。设以贤弟处楚善、宽五之地,或处葛、熊二家之地,贤弟能一日以安▲ 天可使吾今日处丰亨之境,即可使吾明日处楚善、宽五之境。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君子之处啬境,亦兢兢焉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我之尤啬者,而我固己厚矣。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 (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减)
15. 王明在翻阅《曾国藩家书》时,发现“贤弟能一日以安”后有个字刊印不清,根据上下
文,你认为最可能是( )(3分)(原创)
A. 耳 B. 者 C. 夫 D. 乎 16.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3分)(原创)
诸 弟 生 我 十 年 以 后 见 诸 戚 族 家 皆 穷 而 我 家 尚 好 以 为 本 分 如 此 耳 1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原创)
①兄悉见其盛世气象,而今日零落如此,则大难为情矣。 ②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
18.曾氏家书在平淡家常中蕴藏真知卓识,说说读完选段后你的收获。(4分)(原创) (五)古诗阅读(5分)
▲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①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②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注释】①萧艾:杂草;②任道:顺应自然之道
19. 这是陶渊明“饮酒诗”中的一首,请从这首诗里选一个词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原创)
三、写作(45分)
20. 你与刘艺、江澄约好去杭州某处聚餐,刘艺五点从家里出发,不巧遇上晚高峰,心里很着急。下面是几种出行方案,请你选择最佳方案,然后发短信给刘艺。(5分)(原创)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出租车,全程27公里,预计1小时5分钟,约66元 公交327路转公交59路,预计1小时34分,约6元(详见下图1) 公交714路转地铁,预计59分钟,约7元(详见下图2) (图1) (图2)
21. 请以“ ,真不容易”或“ ,其实很容易”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完整;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得透露信息。(40分)(原创)
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参与评分标准
一、积累(20分) 1.(1)(2分)旋 哄 (2)D(3分) 2.(8分)
(1)谈笑有鸿儒 (2)断肠人在天涯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洪波涌起 烟笼寒水月笼沙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 A(2分) 4.(1) B (2分)(介词误用,将“把”改为“让”) (2)李萌,“令尊”“令堂”是称呼对方父母的(1分),“蓬荜生辉”是谦辞,是说他人来访或张挂他人给自己题赠的诗词字画等使自己非常光荣(1分)。我们在使用谦辞、敬辞时一定要理解意思,弄清对象,否则会闹笑话的(1分)。
二、阅读(55分)
(一)名著阅读(7分)
5. A是宋江,石勇送来家书,宋江误以为老夫亡故,因而大哭(2分);B是祥子,几年血汗挣出来的车子,被大兵抢走,自己也被拉做苦力,因此落了泪(2分)。
6.(3分) 示例一:“二进”都是腐儒的典型,取名为“进”,却应考至五六十岁仍是童生,实在讽刺。
示例二:“二进”昏庸腐朽,却一姓“周”,一姓“范”,“周”有“方正”义,“范”有“范式”义,也是讽刺。
(言之成理请酌情给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7.一个瘸腿乞丐向母亲讨几片黄连素,母亲找药倒水,还让乞丐借住(2分);去富人家讨饭遭羞辱被赶走。(2分)
8. A “激动万分”表现出小侄子看到乞丐时的兴奋激动,一声“爷爷”令人动容,他是真的把无亲无故的乞丐当做亲人,侧面体现出母亲对待乞丐们的真诚。(2分)
B“跳”“开出花”生动写出母亲在“穷亲戚”到来时内心的喜悦、满足和幸福。(2分) 9. 交代了母亲善待“穷亲戚”的原因,丰富了母亲的形象,同时引出下文的“报复”,为揭示本文的中心做好铺垫。(4分)
10. 母亲小时去讨饭遭遇恶汉的冷眼和羞辱,后来,她温柔对待“穷亲戚们”,就像对待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2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母亲将曾遭受的冷眼、羞辱转为对同处境乞丐的善良、慷慨,以“勿骄贫”“报复”“骄贫”,母亲的境界令人敬佩。(2分)
(三)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11. (3分)B C A (一空一分) 12.(1)“认证”指产品或成果达到标准、得到评定机构的验证,生动形象地说明曾经错误的读音如今成为规范读音。(2分)
(2)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2分)
13. 本文针对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汉字读音更改问题,探讨了读音更改的必然性和读音更改需注意的问题,很具针对性。(2分)
14. C(1分,选错不给分)语音流变是必然现象,应让语音更有效率、更为实用、更能
容纳当下生活;但是,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因此,对读音更改,应广开视听,慎之又慎。(2分)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15. D(应为疑问语气,故选“乎”)
16. 诸弟生我十年以后/见诸戚族家皆穷/而我家尚好/以为本分如此耳
17.(1)他们兴盛时的景象我都看见过,但现在衰颓成这样,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2)古人说境遇要跟不如自己的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18. 盛衰无定,处衰颓要乐观积极,处兴盛要居安思危。(2分)君子不论处顺境、逆境,都应保持谨慎、感恩之心。顺境时,看看别人,以自己的有余帮助他人;处逆境时,也看看别人,逆境不算什么。(2分)(围绕兴衰、顺逆境言之成理即可)
(五)古诗阅读(5分)
19. 示例:幽兰;本诗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表现了自己清高芳洁的品性,以“幽兰”为题,不仅点明本诗的抒情对象,还暗含作者辞官隐居、高洁自守的意志。(内容3分,表达2分;能从诗题的效果,与诗歌内容、情感、主旨的关系等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三、写作(45分)
20. 刘艺,你别着急,你可以坐地铁前往。(1分)你家附近有个萧十中公交站,步行3分钟就能到,坐714路公交车到湘湖地铁站,从地铁B口入,坐一号线往临平方向,到龙翔桥站下,从B3口出,步行三分钟就能到达终点。(4分,四个阶段表述清楚)
21.(40分)
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
语言欠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