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通分
最小公倍数(1)
【教学内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材第68~69页的例1、例2,及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重点难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复习导入】
1. 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各写5个)
3的倍数有:( ) 2的倍数有:( ) 2.学生汇报填写结果,教师板录。
3.说一说,你对倍数有什么了解。学生回答内容要求包含: (1)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倍数。 【新课讲授】
1.自学例1:
(1)板书最小公倍数提问:看到课题你觉得有几个含义?(公倍数,最小的) (2)那么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书中有我们想要的答案,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一下P68页的例1. (3)齐读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想一想,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4)师问:例1用了哪些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还记得前面我们在学习求最大公因数的时候都运用了哪些方法吗?(列举、 集合圈、分解质因数、短除法) (5)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点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题2。
(2)学生尝试练习。由学生自主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3)汇报探索结果(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列举法 方法二集合圈 方法三:分解质因数
(4)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观察,然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的公倍数就是它们最小的公倍数的倍数。 (5)即时巩固:完成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
① 学生完成,找出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②点学生回答,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
③你有什么发现呢?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并交流。 教师小结:
a.如果两个数成倍数关系,那么其中的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b.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积。 (6)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讲解板书短除法)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71页练习十七的第1~4题。
1.学生完成1~3题,巩固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学生完成第4题,说说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3.(1)不对 (2)对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以及最小公倍数的求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1)
公倍数 最小的公倍数
列举法 (短除法举例) 集合圈 分解质因数
短除法 练习
课后反思
1.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都由学生探索得出。
2.教学设计突出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3.开放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求最小公倍数,真正体现了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