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期末重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期末重点总结

来源:刀刀网

十三章:

1、二三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的恒等式:

①二部门(企业+家庭):

均衡产出:Y=C+I

投资储蓄恒等式:I=S

②三部门(企业+家庭+):

均衡产出:Y=C+I+G

投资储蓄恒等式:I=S+

③四部门(企业+家庭++进出口)

均衡产出:Y=C+I+G+净出口

投资储蓄恒等式:I=S++

其中:是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2、恩斯消费理论:

①消费函数:

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MPC: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

MPC=△C/△Y或β=△C/△Y

APC:平均消费倾向

APC=C/Y

消费函数可以写为:

C=a+bY

a是自发消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

②储蓄函数:

同理,边际储蓄倾向MPS。

储蓄函数写为:

③储蓄函数和消费函数的关系

挤出效应:指支出增加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IS曲线越陡峭,财政效果越好,反之挤出效应大,效果越差。LM曲线越平坦,财政效果越大(例子:罗新政)

②货币:

货币创造乘数:D=R/,用k表示。市场利率上升,rd、re下降,货币创造乘数上升。再贴现率或贴现率上升,货币创造乘数下变小。

货币是银行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经济。

工具: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债券)、变动法定准备率。局限:

萧条区域(恩斯区域),货币失效。

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时滞性。

国际流动带来的影响。

商业银行、银行

十八:失业和通货膨胀

自然失业(摩擦,结构),非自然失业(周期)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充分就业:无非自然失业。

价格指数:CPI

通货膨胀的分类、成因、效应、应对。

为了降低失业率,提高通货膨胀,增加GDP

短期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替换定律,长期不存在。

二十一:

①经济增长:

②经济周期

主要是四个阶段,三个长度

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三个长度:

短周期:基钦周期,两个字2、33.5年中周期:朱周期,三个字10年

长周期:康耶夫周期,一堆字50年

熊彼特综合

长周期=6个中周期=18个短周期一个短周期约40个月,中周年,长周期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