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自诉的案件类型以及刑事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区别。公诉案件是由国家公诉机关提起的,而自诉案件是由被犯罪行为侵害的公民、个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提起的。自诉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但被告人不能提起反诉。总之,刑事案件可以自诉,法律规定可以自诉的刑事案件有三种情况。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自诉的案件有以下几类: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人民没有向提起诉讼,但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犯罪嫌疑人的追究刑事责任,且曾经提出控告,但机关或者不予追究的案件。
一、刑事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区别如下:
1、案件来源不同。公诉案件是由国家公诉机关即人民提起的;而自诉案件是由被犯罪行为侵害的公民、个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提起的;
2、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公诉案件中犯罪行为的性质一般来说比较严重,而自诉案件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
3、审查程序不同;
4、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完全相同;
5、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同。自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是自诉人,居原告地位,而公诉案件中公诉机关居原告地位。
二、自诉案件的审判特点如下:
1、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2、可以自行和解、撤回自诉,但对于相关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
3、被告人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反诉适用自诉的规定。
总之,刑事案件可以自诉,法律规定可以自诉的刑事案件有以下几类,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没有向提起诉讼,但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犯罪嫌疑人的追究刑事责任,且曾经提出控告,但机关或者不予追究的案件。
一、怎样区分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
1.定义不同:
自诉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公诉是指人民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提出控告,要求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2.提起诉讼主体不同:
自诉是当事人自己提起的诉讼,公诉是依职权主动提起的诉讼。
公诉是由代表国家向起诉,要求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
3.提起诉讼条件不同:
自诉条件:有适格的自诉人;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属于自诉案件范围;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属于受诉人民管辖。
公诉条件: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在案件来源、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审查程序、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地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自诉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可以自行和解、撤回自诉,但反诉不适用调解。而公诉案件则需要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在区分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时,需要明确提起诉讼的主体、条件和范围。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条
人民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二)人民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1、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4、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规定的);5、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7、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8、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本项规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起诉的,人民应当依法受理。对其中证据不足、可以由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机关报案,或者移送机关立案侦查。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机关或者人民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