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保户住院护理的解决方法

五保户住院护理的解决方法

来源:刀刀网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包括基本生活和照料护理,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照料护理标准根据自理能力分档,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10%、25%和40%。2018年度城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供养标准为830元/人/月,农村为550元/人/月。照料护理标准分三档,分别为178元/人/月、445元/人/月和712元/人/月。

法律分析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包括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

1、基本生活标准参照上年度城乡低保标准的一定比例确定,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

2、照料护理标准按照具有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分档制定,分别不低于当地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的10%、25%和40%。

3、2018年度城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供养标准为830元/人/月,双阳区、九台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供养标准为520元/人/月;

4、城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供养标准为550元/人/月,双阳区、九台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供养标准为410元/人/月。

全市城区救助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三档:

1、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为178元/人/月;

2、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为445元/人/月;

3、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为712元/人/月。

拓展延伸

五保户住院护理的费用报销探讨

在解决五保户住院护理问题时,费用报销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五保户的特殊情况,制定合理的费用报销,可以减轻其经济负担,保障其医疗权益。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并实施了相关。

首先,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报销五保户住院护理的费用。这些基金可以通过社会捐赠、拨款等方式筹集,确保五保户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报销。

其次,建立健全的报销标准和程序也是必要的。明确报销的范围、金额上限以及申请和审核流程,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同时,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的监管,防止滥用和虚假报销。

此外,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可以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向五保户普及相关和报销流程,提高他们的知晓率和申请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到带来的福利。

综上所述,五保户住院护理的费用报销是解决其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健全的标准和程序,加强宣传和教育,可以有效保障五保户的医疗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和谐发展。

结语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照料护理需求。根据不同能力分档制定的照料护理标准,确保了特困人员得到适当的照料和护理。同时,基本生活标准也参照了城乡低保标准,确保了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在解决五保户住院护理问题时,合理的费用报销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健全的标准和程序,加强宣传和教育,可以有效保障五保户的医疗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残疾人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对涉及残疾益和残疾人事业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意见。

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有权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残疾益保障、残疾人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无障碍环境 第五十三条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当符合残疾人的实际需要。

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道路、交通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各级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规定,逐步推进已建成设施的改造,优先推进与残疾人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

对无障碍设施应当及时维修和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国家鼓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残疾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