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秀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秀

来源:刀刀网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重点)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二、品读释疑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一年举行一次。)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

  指导朗读:要用高兴、激动的语气来读。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

  (因为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敬爱”表现了什么?

  (“敬爱”表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

  指导朗读:读出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爱戴之情。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后,再感情朗读课文,水到渠成。】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

  出示句子: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四面八方”可以体会到来的人特别多;从“赶”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特别的激动和兴奋。)

  出示句子: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是一个比喻句,用“鲜红的地毯”来比喻撒满凤凰花的地面,表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指导朗读:语调欢快,语速稍快,读出欢乐的气氛。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巧妙的问题引领,学会从文中找信息,分析重点词句,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课文。】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周总理的打扮是怎样的?

  出示: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的打扮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对傣族人民的尊重。)

  师讲解:外貌描写

  概念:外貌描写是对人物外貌(人物的容貌、体形、衣着)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作用:外貌描写能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还可以反映人物所在的生活环境和时代特征。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

  出示: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学习课文最后连个自然段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幸福难忘的思想感情。“多么幸福”“多么难忘”是傣族人民对1961年泼水节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实的感受。)

  6、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

  (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傣族人民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国家对自己深切的关怀,所以说是难忘的。)

  【设计意图:在逐段理解的基础上,在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升华主题。】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儿歌《上坡度和下坡路》。

  听读儿歌《上坡度和下坡路》,感受周总理高超的外交智慧和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学习周总理热爱祖国,时刻维护国家形象的高尚品质。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六、主题延伸

  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

  壮族的节日有:三月三歌会、春节、脱落节、陇端节、吃立节等。三月三歌会时,壮族人们举行对歌活动。

  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那达慕”大会上有赛马、射箭、摔跤等比赛。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

  不足之处:规范自己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