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刀刀网
专题研究 基础苁唷硒元2015/20 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钱克章 【摘要】语用理念已经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 研究的重要方面,很多学者对语用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 要内容,在语用理念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入 的剖析,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具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语文,也逐渐失去了“语文味”,失去了本真。如何让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品味到“语文味”,需要教师从 “言”与“意”两个方面人手。所谓“言”也就是指语 文课文中的言语文字,教师应当让学生感受到课文文 字的魅力,继而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而“意”则是 指课文所蕴含的意蕴、意向等内涵的隐性元素,这些 【关键词】语用 语文教学 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15)20—55—02 阅读训练是小学语文阶段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手 段,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的关键, 因此加强语文阅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 问题。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小学语文教学新的定位, “语用”理念也被慎重提出。这对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 学改革,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 教学水平,都是极富现实意义的重要举措。 1.语用理念的由来 语文界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一直以来都 有着很大的争议。语文学科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 内在的精神更是打动学生的东西。 “意”与“言”的 相互融合将使得学生在充分的阅读过程中触摸到作者 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语文实践的语感。 (2)读与写的有效结合。语文教学最终反映学生 能力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写作。只有当学生能够进行完 美的写作时,语文的所有实践活动才会变得有意义和 有价值。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我们同样要注 重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很多学者专家都针对阅读与写 作的融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将二者结合是当前 普遍承认的观点,这一观点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有所体 现。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 而写作则是帮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对语言文字的不 断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因此在进行 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写作教学和写作片段 训练。 其工具性显然是存在的。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 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强调学生对语文知 识的运用能力提升, “语用”一词也相继出现。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所进行的专题知识训练 以及课文知识要点总结等,都可以将其定位于“语用 (3)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小学语文阶段来 说,其最根本的任务依然是强化学生在读、听、写三 个方面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 从学生听的能力人手,让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去 知识”。不过在新课程标准中则强调,语文是一门实践 性强的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能 力提升的角度出发,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语文 教学的重点,而同样语文综合实践也是培养实践能力 的主要手段。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当对学生做好充分 的引导工作,鼓励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感悟语 文文本知识内容,并积极做好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 2.语用理念下开展阅读教学的策略 (1)言与意的有效融合。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当 前的小学语文教育相对已经僵化,很多语文教师都把 “听”,并要求学生在听的时候进行自主分析、质疑判 断,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应 当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技巧,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 能够进行有效的表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并在阅读之后能够深刻地感悟阅读内容的含义。教师 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所有 的学生都能够正确地开展阅读,让他们的阅读能力得 到有效的提升。当学生掌握了听的技巧之后,其认知 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升,最终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 词语的听写掌握作为重点,而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 培养和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已经逐渐变得不再像 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根本所在,为(下转第57页) 2015年10月‘20 I 55 专题研究 墓础磊唷碍充2015/20 文本的浓浓深情。教材中插图与文本内容可谓一脉相 承、相得益彰,如果运用得合理、恰当,就能成为学 生感悟课文内容、提升朗读效益的重要材料。 例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文的第一自然段, 很多学生朗读展现黄河之水迅猛、急速的语言时,显 得懒散无力。显然,学生原始生活经验积累并没有经 历过羊皮筏子在滔天巨浪中颠簸的情境,文本语言形 成的张力学生自然也就无法体悟。此时,教师出示课 文中的插图,在观察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浊浪排空、 万马奔腾的气势,更看到了微如叶片的羊皮筏子在黄 河河面上鼓浪前行的画面。学生在观察中积蓄了强烈 柱。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关注文本内容、体悟文本主 题之外,更要充分发挥文本作为“范例”的重要资源, 引领学生在阅读、历练中提升写作能力。而课文插图 的形象直观且富有童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情绪, 唤醒学生内在的积极思维。因此,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借 助插图资源,为学生的言语实践创设表达的平台,让学 生在这个平台上观察,以丰富语言和联想,拓展思维。 例如为了彰显阿联酋这个“沙漠中的绿洲”的特 点,编者配备了几幅迪拜街头的建筑风光和自然景观, 与文本语言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教师依据课后的思 考题,设置了主题为“迪拜街头风光”的随文练笔。 的认知,精彩的语言描述将这种情感体验引向了高潮。 此时,再次引领学生朗读文本语句,学生语气铿锵、 言语有力,湍急汹涌、惊险刺激、难以置信等蕴藏在 文本字里行间的意蕴,都在通过朗读的方式被充分激 活,学生在朗读中走进了文本的情境,深化了对文本 内容的感知与理解。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对于插图的运用正是学生认 如果没有教材插图的辅助,仅凭教材的描述,这样的 练笔显然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教师依据插图,并以 插图中的马路为分界线,设置了“摩天大厦”和“花 草树木”两大板块,分别展现了迪拜街头的繁华之美 和自然之美。而在具体的描写中,学生则聚焦在每一 棵花草树木上,通过观察与联想,街头风光的无限之 美跃然纸上。 知体验急需之时,插图的及时出现消除了学生由于经 验空白导致的语言倦怠,化解了对解读文本的认知障 碍,激活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为朗读能力和深度 解读伸出了一臂之力,起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4.铸造平台,在妙用插图中实践练笔 阅读与写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支 这样的练笔不仅有效地积累、内化了文本语言, 而且更借助教材插图,以自己的视角关注了迪拜,提 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意识,更在无形之中唤醒 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苏苏9・t,l, 215002) (上接第55页)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当对 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读书、思考的 好习惯。不管是进行何种教学模式开展语文教学,给 予学生足够的阅读空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 在进行课文阅读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 文阅读训练中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 当针对“美与丑”进行有效的区分,从而让学生内心 产生一定的衡量标准,继而在随后的阅读过程中能够 自我分辨出美与丑的形象。当学生在灵魂深处形成完 整的美丑形象时,那么阅读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 时间,让他们熟读课文,同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 步完成对课文所含意蕴的内化与吸收。另外还要让学 生养成交流合作的好习惯,让学生完成阅读和反思的 任务,在品味中习得语文知识和技能。教师则应当给 予学生足够的支持,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有效张扬,这 样做远远比强行灌输知识要好得多。例如教师在给学 生讲授《永远的白衣战士》课文时,首先应当要对当 年发生的“非典”灾难进行介绍,让学生明白护士长 叶欣工作的危险性,继而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阅 读过程中自己挖掘了解护士长叶欣所作所为中蕴含的 引力,学生就会自主投入到阅读中来。例如教学((芷 萨兵》时,首先应当从美学角度对朱德等红军战士的 所作所为进行分析引导,让学生从美学角度来看到他 们的行为,从而让学生逐步了解课文内容,这样不仅 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情感世界 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总而言之,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育功能 不仅体现在人文性,更重要的应当体现在工具性上, 人文道义,最终教师再通过总结,让学生明白课文所 表达的情感。可以说阅读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 习惯的过程。 (5)加强阅读训练中的审美教育。受身心发展的 影响,小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各个方面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阅读的能力,同时也要传 授给他们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也正是“语用”理 念的根本。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针 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教师必须从语用理 念出发,制定完善的策略来使得学生在阅读方面能够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 发展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 (作者单位:海安县白甸镇瓦甸小学,江苏海安,226682) 都还没有成熟,因此在这一阶段将审美教育融入到语 2015年10月‘20 I 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