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课时练习新人教版(new)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课时练习新人教版(new)

来源:刀刀网
20 曹刿论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 A.曹刿(kuì) 小信未孚(fú) ..下视其辙(zhé) .B。登轼而望之(shì) .彼竭我盈(yíng) .C.望其旗靡(mí) .肉食者鄙(bǐ) .D。又何间焉(jiàn) .

遂逐齐师(suí) .

玉帛(bó) .小惠未徧(biàn) .

弗敢专也(fú)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 A.又何间焉(参与)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凭借) ..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 .

D.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遍”,遍及,普遍) .

3。导学号08704076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B ) A.彼竭我盈,故克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4.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D ) A。神弗福也 B.公将鼓之 C.下视其辙 D.虽不能察,必以情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C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必先/苦/其心志 C.公将/战,曹刿请见 D。行/拂乱/其所为

6。《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此书传说是春秋 时期左丘明 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 体史书。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具体来说指的是取信于民 .文中叙述了开始的时机是齐人三鼓后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齐人辙乱旗靡时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3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案件。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遍”,遍及,普遍。 ) .8。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 .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参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灵讲信用.”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参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10.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参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

参①政治方面: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②军事方面:战争中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

12.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①鲁庄公“不鄙”.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鄙”。

②鲁庄公“鄙”。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鲁庄公“鄙”。

13。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左传》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

14。(2017·山西平遥月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C.弗敢加也 .D。忠之属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万钟于我何加焉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15。(2017·山东新泰月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作“记言\"。《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事件的。

C。《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

导学号08704077(2017·北京海淀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9

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选自《曹刿论战》)

①②③

庞勋反,攻杜慆于泗州。谠闻之,挐舟趋泗口,贯贼栅以入。慆素闻其名,握手

曰:“何意临教?吾无忧矣!\"谠亦谓慆可共事,乃请还与妻子决,同慆生死。时贼张甚,众皆南走,独谠北行.俄而至,慆喜曰:“围急,飞鸟不敢过,君乃冒白刃入危城,古人所不能。\"

④⑤

贼将焚淮口,谠曰:“事棘矣,独出可以求援。”乃戊夜逾淮,见戍将郭厚本告急。厚本许出兵,大将袁公异等曰:“贼众我寡,不可往。\"谠拔剑瞋目呼曰:“泗州陷在旦夕,公等

逗留不进,欲何为?大丈夫孤国恩,虽生可羞。且失泗,则淮南为寇场,君尚能独存?”厚本决许付兵五百,谠曰:“足矣!”已济,慆亦出兵,表里击,贼大败.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谠:辛谠,唐朝中后期人。庞勋反唐,围攻泗州,辛谠两次冒死外出求救,帮助刺史杜慆守住了泗州城。②挐:通“桡”,划船。③贯:穿过。④棘:通“急”,急迫.⑤戊夜:五更的时候.⑥孤:辜负。

16。与甲段文字中“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 A。司命之所属 .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属引凄异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2)众皆南走,独谠北行。

参(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

(2)众人都向南跑,只有辛谠向北走。

18。甲段文字中曹刿与庄公围绕“①何以战 ”展开对话,曹刿在庄公的三次回答中,肯定其中的“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这个可以用来与齐军作战的条件;乙段文字中辛谠与袁公异等围绕是否“出兵\"进行激辩,辛谠从③辜负国家苟活之耻 和④失去泗州危害之大(后两空意思对即可) 两个方面严厉地驳斥了袁公异等,终于搬来援兵,打败了贼军.(①②用原文回答,③④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9.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记述了长勺之战与泗州解危这两个战例。请从这两个战例中总结出两个共同的获胜原因.

答案示例领导知人善任,主将勇于担当。

20.导学号08704078(2017·甘肃白银中考)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 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 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 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

参(1)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略。

(3)示例①我认为不必苛求于此。并不是所有的嘉宾都是播音员或者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一篇文章最能打动听众的是真挚的情感,如果朗读者通过深情演绎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我觉得读音不准、吐字不清都可以忽略不计。

②我认为嘉宾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读,既能体现文章的美感,还能推广普通话。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