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力系统维护继电器保护技术的分析及对策

电力系统维护继电器保护技术的分析及对策

来源:刀刀网
󰀁󰀁󰀁

第34卷第26期西建筑󰀁󰀁󰀁󰀁󰀁󰀁󰀁󰀁󰀁󰀁󰀁󰀁󰀁Vol.34No.26󰀁󰀁󰀁󰀁󰀁󰀁󰀁󰀁󰀁󰀁󰀁󰀁󰀁󰀁山2008年9月Sep.󰀁2008SHANXI󰀁ARCHITECTURE

!193!

文章编号:1009󰀁6825(2008)26󰀁0193󰀁02

电力系统维护继电器保护技术的分析及对策

赵连印

摘󰀁要:结合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方案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并提出了未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网络化,效益中图分类号:TU85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手段。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开发成功,提出了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计算机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

文献标识码:A

电保护二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许多当前由人工处理的模拟信息转化为大量的数字信息,而技术管理人员也有许多用计算机实现的资料和试验记录文档。信息的数字化使得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数据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对设备实际运行状况加强了解,消灭故障隐患,进一步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1󰀁继电保护的现状

目前,为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需要,室外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如变压器、线路等的二次电压、电流都必须用控制电缆引到主控室。所敷设的大量控制电缆不但需大量投资,而且使二次回路非常复杂。

2.1󰀁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数据源的分布

二次系统所具备的信息来源可大致分为三部分:

1)由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经RTU发送至调度端的实时运行数据;

2)继电保护管理端(生技部门和继电保护班组)所存放的设备管理资料、各类试验记录和运行制度等;

3)其他系统中需要了解继电保护数据或可以提供继电保护有关数据和参考资料的数据源接口。

针对生产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二次部分各类数据源的共享和使用,特别对于继电保护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系统分析和数据统计工作,提高保护运行水平。采用数据仓库和方法库,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可靠性不再分散于各级用户之间,而集中于网络中心数据库和规则库,任一客户工作站的突然损坏,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其他部分的工作性能,而且恢复非常简单。对于软件开发人员而言,升级换代只限于方法库的改变,快捷方便。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对如何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如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

2󰀁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方案、措施、对策

如果将上述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置,就地安装在室外变电站的被保护设备旁,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电流量在此装置内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到主控室,则可免除大量的控制电缆。如果用光纤作为网络的传输介质,还可免除电磁干扰。现在光电流互感器(OTA)和光电压互感器(OTV)已在研究试验阶段,将来必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在采用OTA和OTV的情况下,保护装置应放在距OTA和OTV最近的地方,亦即应放在被保护设备附近。OTA和OTV的光信号输入到此一体化装置中并转换成电信号后,一方面用作保护的计算判断;另一方面作为测量量,通过网络送到主控室。从主控室通过网络可将对被保护设备的操作控制命令送到此一体化装置,由此一体化装置执行断路器的操作。

1992年,天津大学提出了保护、控制、测量、通信一体化问题,并研制了以TMS320C25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基础的一个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装置。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是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也可将它所获得的被保护元件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因此,每个微机保护装置不但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而且在无故障正常运行情况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亦即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以调度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源为中心的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继电保护二次系统信息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in󰀁tranet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MIS的数据接口。可实现󰀂三遥 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二次设备图形、试验的管理和事故、缺陷记录、运行状况的分析。该系统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具有开放性和先进性。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应用普及,继

收稿日期:2008󰀁04󰀁26

2.2󰀁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使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深刻

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到目前为止,除了差动保护和纵联保护外,所有继电保护装置都只能反映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继电保护的作用也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缩小事故影响范围,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数据通信手段。国外早已提出过系统保护的概念,这在当时主要指安全自动装置。因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事故影响范围(这是首要任务),还要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运作,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显然,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亦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

作者简介:赵连印(1959󰀁),男,助理工程师,石家庄铁道学院后勤集团,河北石家庄󰀁050043

!194!

第34卷第26期西建筑󰀁󰀁󰀁󰀁󰀁󰀁󰀁󰀁󰀁󰀁󰀁󰀁󰀁󰀁󰀁󰀁Vol.34No.26󰀁󰀁󰀁󰀁󰀁󰀁󰀁󰀁󰀁󰀁󰀁󰀁山2008年9月Sep.󰀁2008SHANXI󰀁ARCHITECTURE

文章编号:1009󰀁6825(2008)26󰀁0194󰀁02

地板辐射采暖问题的分析

纪文博

摘󰀁要:介绍了目前在地板辐射采暖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负荷计算中存在的偏差、管材的选择及埋地做

法,对新材料性能与现有材料作了比较,从施工方面着重提出了盘管施工做法及注意事项。关键词:地板辐射,负荷计算,塑料管材,盘管形式中图分类号:TU832.16

󰀁󰀁地板辐射采暖技术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供暖技术,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目前在我国随着塑料高科技工业的飞速发展,及我国新规范的出台,使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推广使用。

作为设计人员就应该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来改善人们的居住或办公环境条件。由于它毕竟与传统的供暖方式不同,人们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及目前房地产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低价中标,以次充好,秩序比较混乱。故在设计和施工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负荷计算的理解偏差,埋地管材料选择,管井内主立管管材选择,分、集水器选择,地板加热盘管的敷设方式,保温层的规格要求等等。

文献标识码:A

时,地面最大温差达到4.1∀。文献同时还指出地板装饰层的厚

度越小,地板表面的平均温度就越高,但均匀性很差;厚度越大,地板表面的平均温度将会降低,同时均匀性得到了加强。地面散热量则随着厚度的增加而有所下降,但下降的数额较少。因此,在确定热负荷时要适当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有文献表明,由于地板辐射供暖是在辐射强度和温度的双重作用下对房间进行供暖,形成较合理的室内温度场分布和热辐射作用,可有2∀~3∀的等效热舒适度效应,因此供暖热负荷计算宜将室内计算温度降低2∀,或取常规对流式供暖方式计算供暖热负荷的90%~95%,也就是说,可以适当降低建筑物热负荷。另外,对于采用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或采用分户热源的住宅,应考虑间歇供暖、户间建筑热工条件和户间传热等因素,房间的热负荷计算应增加一定的附加量。因此,在设计计算热负荷时应对以上问题综合加以考虑,确定符合工程实际的建筑热负荷。

1󰀁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热负荷计算中的问题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是以地板内盘管经地面向室内散热,由于受到地板装饰层厚度、材料以及地面上布置的一些家具的影响,提高了传热热阻,大大降低了盘管的散热量,有文献表明,当地板装饰层导热系数为1W/(m!∀)时,地板表面平均温度为25.98∀,而当导热系数为0.1W/(m!∀)时,地板表面平均温度为23.87∀,也就是说,导热系数相差10倍,地板表面平均温度相差超过2∀。地板表面温度的均匀性也受到影响,导热系数为1W/(m!∀)时,地面最大温差为2.79∀,导热系数为0.2W/(m!∀)和0.3W/(m!∀)条件下是完全可能的。

1.2󰀁地板加热盘管敷设形式及间距选择问题

地板辐射供暖的散热主体为加热盘管,而加热盘管的间距是控制加热盘管散热多少的重要参数,在现有资料中大多推荐了诸如150mm,200mm,250mm等数据的计算方法,事实上,加热盘管宜采用回字形,且加热盘管间距宜在外墙处密集,远离外墙处则应较疏。

1.3󰀁分、集水器的选择

作及打印、告警判别及发布、数据处理及时钟系统等功能;另外,为使平台及平台之上的应用得以顺利运行,平台中还包括了诸如网络通信系统及任务调度系统,为方便系统的维护,还提供了远程诊断及维护系统。最终为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供了保障,为电力企业服务于社会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了基础。参考文献:

[1]󰀁魏春来.浅论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J].山西建筑,

2007,33(23):157󰀁158.

3󰀁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产生的效益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目前已经在七煤集团电力总公司使用,相应的实用化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为调度人员完成对负荷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电网的安全监视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实现了自动化系统平台,在平台之上实现了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电能计费和配电网自动化等应用。在平台中,包括了作为所有系统基础的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数据库管理、历史数据库管理、画面制作及显示、报表制

The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ofrelay

protectingtechniqueofpowersystemmaintenance

ZHAOLian󰀁yin

Abstract:Combinedwiththedevelopsituationofrelayprotectingtechnique,itanalysestheprogramsandcountermeasureofmicrocomputer

relayprotectingtechnique,inductstheeconomicalandsocietybenefitsthatgeneratedbymicrocomputerrelayprotectingtechnique,andputsforwardthefuturedeveloptrendofrelayprotectingtechnique.

Keywords:powersystem,relayprotectingtechnique,network,benefit

收稿日期:2008󰀁05󰀁15

作者简介:纪文博(1979󰀁),男,助理工程师,河北晶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北沧州󰀁061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