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答题
1.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在数轴上运动,点C在点E的左边,且CE=8,点F是AE的中点.
(1)如图1,当线段CE运动到点C、E均在A、B之间时,若CF=1,则AB=________,AC=________,BE=________;
(2)当线段CE运动到点A在C、E之间时,
①设AF长为 x,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BE的值(结果需化简); ②求BE与CF的数量关系;
(3)当点C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从点E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后,立即以原来一半速度返回,同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t≤8),求t为何值时,P、Q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
2.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解答下列式子: (1)比较a, (2)若
(3)在(2)的条件下,求
,c的大小(用“<”连接);
,试化简等式的右边;
的值.
3.已知数轴上的两点A、B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和b,O为数轴上的原点,如果有理数a,b满足
(1)求a和b的值;
(2)若点P是一个动点,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请问经过多长时间,点P恰巧到达线段AB的三等分点?
(3)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M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开始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点N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开始向左运动,点P与点M之间的距离表示为PM,点P与点N之间的距离表示为PN,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M+PN=12?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观察下列等式
,
,
,
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1)猜想并写出: (2)计算: (3)探究并计算:
________
________
5.在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a,b,c,d,且满足a,b到点 -7的距离为1 (a<b),且(c﹣12)2与|d﹣16|互为相反数.
(1)填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若线段AB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1单位长度/秒向左匀速运动,并设运动时间为t秒,A、B两点都运动在CD上(不与C,D两个端点重合),若BD=2AC,求t得值;
(3)在(2)的条件下,线段AB,线段CD继续运动,当点B运动到点D的右侧时,问是否存在时间t,使BC=3AD?若存在,求t得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6.阅读材料:求 解:设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将下式减去上式,得 即
请你仿照此法计算: (1)(2)
的值.
7.点A、O、B、C从左向右依次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O在原点,点A、B、C表
示的数分别是a、b、c .
(1)若a=﹣2,b=4,c=8,D为AB中点,F为BC中点,求DF的长. (2)若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B为AC的中点. ①用b的代数式表示c;
②数轴上B、C两点之间有一动点M,点M表示的数为x,无论点M运动到何处,代数式 |x﹣c|﹣5|x﹣a|+bx+cx 的值都不变,求b的值.
8.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数轴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
(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4秒后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
(2)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
(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A=2CB,若干秒钟后,C停留在−10处,求此时B点的位置?
9.把几个数用大括号括起来,相邻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2,3},{4,5,6},…,我们称之为集合,其中每一个数称为该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所有元素均为有理数的集合满足:当有理数x是集合的一个元素时,2019−x也必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这样的集合我们又称为黄金集合,例如{0,2019}就是一个黄金集合,
(1)集合{2019}________黄金集合,集合{−1,2020}________黄金集合.(填“是”或“不是”) (2)若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该集合是否存在最小的元素?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小元素,否则说明理由;
(3)若一个黄金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为整数M,且16150 (1)求代数式|x-1|+|x-2|+|x-3|+…+|x-100|的最小值=________。 (2)求代数式|x-1|+| x-1|+| x-3|+| x-4|的最小值。 11.观察下面的等式: 回答下列问题: (1)填空:________ (2)已知 ; ,则 的值是________; (3)设满足上面特征的等式最左边的数为 ,则 的最大值是________,此时的等式为________ . 12.阅读下列材料:对于排好顺序的三个数: 如下式进行计算: 为数列 , , 称为数列 .将这个数列 ,所得的三个新数中,最大的那个数称 的“关联数值”. 因为 例如:对于数列 所以数列 的“关联数值”为6.进一步发现:当改变这 三个数的顺序时,所得的数列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求出“关联数值”,如:数列 的 “关联数值”为0;数列 的“关联数值”为3...而对于“ ”这三个数, 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得到的不同数列中,“关联数值\"的最大值为6. (1)数列 (2)将“ 的“关联数值”为________; ”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不同的数列,这些数 列的“关联数值”的最大值是________, 取得“关联数值”的最大值的数列是________ (3)将“ ” 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不同的数 列,这些数列的“关联数值”的最大值为10,求 的值,并写出取得“关联数值”最大值的数列. 13.平移和翻折是初中数学两种重要的图形变化. (1)平移运动 ①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负方向移动 个单位长度,再向正方向移动 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是(________) A. C. B. D. ②一机器人从原点O开始,第1次向左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右跳2个单位,第3次向左跳3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4个单位,……,依次规律跳,当它跳2019次时,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2)翻折变换 ①若折叠纸条,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则表示2019的点与表示________的点重合; 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9(A在B的左侧,且折痕与①折痕相同),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A点表示________B点表示________. ③若数轴上折叠重合的两点的数分别为a,b,折叠中间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 14.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20,点C表示数30,我们把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用表示两点的大写字母一起标记. 比如,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记作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记作 BC… (1)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记作AC,则AC的长为________;若数轴上有一点D满足CD=AD,则D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 (2)动点B从数1对应的点开始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A、C在数轴上运动,点A、C 的速度分别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每秒3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 ①若点A向右运动,点C向左运动,AB=BC,求t的值________; ②若点A向左运动,点C向右运动,2AB−m×BC的值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则2AB−m×BC的值为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15.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a、点B表示数b,a、b满足|a﹣40|+(b+8)2=0.点O是数轴原点. (1)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 (2)若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请在数轴上找一点C,使AC=2BC,则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__. (3)现有动点P、Q都从B点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移动;当点P移动到O点时,点Q才从B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且当点P到达A点时,点Q就停止移动,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问:当t为多少时,P、Q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16.先阅读下面的材料,再解答后面的各题: 现代社会对保密要求越来越高,密码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一种密码的明文(真实文)按计算机键盘字母排列分解,其中Q , W , E , ……,N , M这26个字母依次对应1,2,3,……,25,26这26个自然数(见下表). Q W E R T Y U I O P A S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F G H J K L Z X C V B N M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给出一个变换公式: 将明文转成密文,如: S . 将密文转换成明文,如: =14,即D变为F . ,即R变为L; ,即A变为 ,即X变为P;13 3×(13-8)-1 (1)按上述方法将明文NET译为密文. (2)若按上方法将明文译成的密文为DWN , 请找出它的明文. 17.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多项式6x3y-2xy+5的二次项系数为a,常数项为b (1)直接写出:a=________,b=________ (2)数轴上点P对应的数为x,若PA+PB=20,求x的值 (3)若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移动;同时点N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移动,到达A点后立即返回并向右继续移动,求经过多少秒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 18.对于有理数,定义一种新运算“ ”,观察下列各式: , (1)计算: (2)若 ,则 ________, ________ , , ________. (填入“ ”或“ ”). ,求 . (3)若有理数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且 的值. 19.已知,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为-20,点B对应的数为120. (1)请写出线段AB的中点C对应的数. (2)点P从点B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Q从点A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当点P、Q重合时对应的数是多少? (3)在(2)的条件下,P、Q两点运动多长时间相距50个单位长度? 20.已知:线段AB=20cm. (1)如图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3厘米/秒运动,经过________秒,点P、Q两点能相遇. (2)如图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3厘米/秒运动,问再经过几秒后P、Q相距5cm? (3)如图2,AO=4cm,PO=2cm,∠POB=60°,点P绕着点O以60°/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沿直线BA自B点向A点运动,假若点P、Q两点能相遇,求点Q运动的速度.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解答题 1.(1)16;6;2 (2)解:∵点F是AE的中点,∴AF=EF, 设AF=EF=x,∴CF=8﹣x, ∴BE=16﹣2x=2(8﹣x), ∴BE=2CF. 故答案为① 16-2x, ② BE=2C 解析: (1)16;6;2 (2)解:∵点F是AE的中点,∴AF=EF, 设AF=EF=x,∴CF=8﹣x, ∴BE=16﹣2x=2(8﹣x), ∴BE=2CF. 故答案为① 16-2x, ② BE=2CF. (3)解:①当0<t≤6时,P对应数:-6+3t,Q对应数-4+2t, , 解得:t=1或3; ②当6<t≤8时,P对应数 , Q对应数-4+2t, , 解得: 或 ; 故答案为t=1或3或 或 【解析】【解答】(1)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 ∴AB=16, ∵CE=8,CF=1,∴EF=7, ∵点F是AE的中点,∴AF=EF=7, ,∴AC=AF﹣CF=6,BE=AB﹣AE=16﹣7×2=2, 故答案为16,6,2; 【分析】(1)由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別是-4、12,可得AB的长;由CE=8,CF=1,可得EF的长,由点F是AE的中点,可得AF的长,用AB的长减去2倍的EF的长即为BE的长;(2)设AF=FE=x,则CF=8-x,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BE,即可得出答案(3)分①当0<t≤6时; ②当6<t≤8时,两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得解 2.(1)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 a 解析: (1)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 (2)解:根据题意得:a+b<0,b-1<0,a-c<0, 则 (3)解:根据题意得:b<0,a<0,c>0,m=-1-c, ∴原式 . ; ; 【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即可;(2)由数轴可得a+b<0,b-1<0,a-c<0,然后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即可;(3)根据b<0,a<0,c>0,m=-1-c,进行计算即可. 3.(1)解:a=-8,b=22; (2)解:5t=10时,t=2;5t=20时,t=4; (3)解:存在 理由:设运动的时间为x秒, 点C对应的数为7, 点P对应的数为−8+5x, 点M对应的数 解析: (1)解:a=-8,b=22; (2)解:5t=10时,t=2;5t=20时,t=4; (3)解:存在 理由:设运动的时间为x秒, 点C对应的数为7, 点P对应的数为−8+5x, 点M对应的数为 7+3x, 点N对应的数为 22−4x, 则PM=|(−8+5x)−(7+3x)|=|−15+2x|,PN=|(−8+5x)−(22−4x)|=|−30+9x|. 由PM+PN=12得|−15+2x|+|−30+9x|=12. ①当0<x≤ 时,15−2x+30−9x=12,解得:x=3 此时P对应的数为-8+5x=7; ②当 <x≤ 时,15−2x-30+9x=12,解得:x= 且 < ≤ , 此时P对应的数为-8+5x= ; ③当 <x时,-15+2x-30+9x=12,解得:x= 且 < ,舍去; , 综上可知,当运动的时间为3秒或 秒时,会使得PM+PN=12, 此时点P对应的数为 7或 . 【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以及偶次方的非负性得出a,b的值;(2)根据点P运动的速度、结合AP:BP=1:2或AP:BP=2:1找出点P的运动时间,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单位长度/秒,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3)分三种情况:①0<x≤ ;② <x≤ 的距离公式列出相应的方程进行解答即可. ;③ <x时. 结合两点间 4.(1) (2)20062007 (3)原式=. 【解析】【解答】 (1) 故答案为:. (2) 故答案为:20162017. 【分析】(1)分子为1,分母为相邻2个数的积,结果等 解析: (1) (2) . (3)原式= 【解析】【解答】 (1) 故答案为: ( . 2 ) 故答案为: . 【分析】(1)分子为1,分母为相邻2个数的积,结果等于分子为1,分母分别为2个因数的分数的差; (2)利用(1)规律进行拆项,化简后只剩首位两个数的差,求出结果即可; (3)根据(1)规律进行变形后然后乘以,求出结果即可. 5.(1)-8;-6;12;16 (2)解:AB、CD运动时, 点A对应的数为:−8+3t, 点B对应的数为:−6+3t, 点C对应的数为:12−t, 点D对应的数为:16−t, ∴BD=|16 解析: (1)-8;-6;12;16 (2)解:AB、CD运动时, 点A对应的数为:−8+3t, 点B对应的数为:−6+3t, 点C对应的数为:12−t, 点D对应的数为:16−t, ∴BD=|16−t−(−6+3t)|=|22−4t| AC=|12−t−(−8+3t)|=|20−4t| ∵BD=2AC, ∴22−4t=±2(20−4t) 解得:t= 或t= 当t= 时,此时点B对应的数为 ,点C对应的数为 故t= (3)解:当点B运动到点D的右侧时, 此时−6+3t>16−t ∴t> , BC=|12−t−(−6+3t)|=|18−4t|, AD=|16−t−(−8+3t)|=|24−4t|, ∵BC=3AD, ∴|18−4t|=3|24−4t|, 解得:t= 或t= 经验证,t= 或t= 时,BC=3AD 【解析】【解答】(1)∵|x+7|=1, ∴x=−8或−6 ∴a=−8,b=−6, ∵(c−12)2+|d−16|=0, ∴c=12,d=16, 故答案为: −8;−6;12;16. 【分析】(1)根据方程与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2)AB、CD运动时,点A对应的数为:−8+3t,点B对应的数为:−6+3t,点C对应的数为:12−t,点D对应的数为:16−t,根据题意列出等式即可求出t的值.(3)根据题意求出t的范围,然后根据BC=3AD求出t的值即可. ,此时不满足题意, 6.(1)解:根据材料,设M= ①,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则3M= ②, 由② ①,得: , ∴ ; ∴ . (2)解:根据材料,设N= ③,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5, 解析: (1)解:根据材料,设M= ①,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则3M= 由② ①,得: ∴ ∴ (2)解:根据材料,设N=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5, 由④ ③,得: ∴ ∴ ; . , ; . ③, , ②, ④, 【解析】【分析】(1)设M=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然后按 ,将等式两边 照材料中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设N= 同时乘以5,然后按照材料中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7.(1)解:∵a=﹣2,b=4,c=8, ∴AB=6,BC=4, ∵D为AB中点,F为BC中点, ∴DB=3,BF=2, ∴DF=5 (2)解:①∵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且a<0, ∴a 解析: (1)解:∵a=﹣2,b=4,c=8, ∴AB=6,BC=4, ∵D为AB中点,F为BC中点, ∴DB=3,BF=2, ∴DF=5 (2)解:①∵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且a<0, ∴a=﹣3, ∵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 ∴c-b=b-a, ∵c﹣b=b﹣a,a=﹣3, ∴c=2b+3, 答:b、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c=2b+3. ②依题意,得x﹣c<0,x-a>0, ∴|x﹣c|=c﹣x,|x-a|=x-a, ∴原式=bx+cx+c﹣x﹣5(x-a)=bx+cx+c﹣x﹣5x+5a=(b+c﹣6)x+c+5a, ∵c=2b+3, ∴原式=(b+2b+3﹣6)x+c+5×(﹣2)=(3b﹣3)x+c-10, ∵当 P 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原式的值与x无关, ∴3b﹣3=0, ∴b=1. 答:b的值为1 【解析】【分析】(1)先求出AB、BC的长,然后根据中点的定义计算即可;(2)①由B为AC的中点可得,AB=BC,然后根据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列式求解即可; ②先去绝对值化简,然后根据当 P 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可求出x的值. 8.(1)解:设B点的运动速度为x个单位/秒,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的时间均为4秒, 则有: , 解得x=1, 所以B点的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秒 (2)解:设经过时间为t. 解析: (1)解:设B点的运动速度为x个单位/秒,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的时间均为4秒, 则有: 解得x=1, 所以B点的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秒 (2)解:设经过时间为t. 则B在A的前方,B点经过的路程−A点经过的路程=6,则 2t−t=6,解得t=6 A在B的前方,A点经过的路程−B点经过的路程=6,则 2t−t=12+6,解得t=18 (3)解:设点C的速度为y个单位/秒,运动时间为t,始终有CA=2CB, 即: , 解得y= 当C停留在−10处,所用时间为: B的位置为 秒 【解析】【分析】(1)设B点的运动速度为x个单位/秒,根据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时间均为4秒,列出方程即可,解得x即可;(2)分两种情况讨论:设经过时间为t后,则B在A的前方,B点经过的路程-A点经过的路程=6;A在B的前方则A点经过的路程-B点经过的路程=6;列出等式解出t即可;(3)设点C的速度为y个单位/秒,运动时间为t,始终有 , ,得y= ,当C停留在−10处, 所用时间为: 秒,B的位置为 9.(1)不是;是 (2)解: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该集合存在最小的元素,该集合最小的元素是−2000. ∵2019−a中a的值越大,则2019−a的值越小, ∴一个黄金集合中 解析: (1)不是;是 (2)解: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该集合存在最小的元素,该集合最小的元素是−2000. ∵2019−a中a的值越大,则2019−a的值越小, ∴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最小的元素为:2019−4019=−2000. (3)解:该集合共有16个元素。 理由:∵在黄金集合中,如果一个元素为a,则另一个元素为2019−a, ∴黄金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偶数个. ∵黄金集合中的每一对对应元素的和为:a+2019−a=2019,2019×8=16152,2019×9=18171, 又∵一个黄金集合所有元素之和为整数M,且16150 ∴集合{−1,2020}是黄金集合。 故答案为:不是,是 【分析】(1)根据定义有理数2019是集合的元素时,2019-2019=0也必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而0不在集合内,当2019−2020=−1时可知,-1在集合内,则问题可解;(2)根据定 义,集合中较小的数为2019-4019=-2000;(3)根据题意可知黄金集合都是成对出现的,并且这对对应元素的和为2019,然后通过估算即可解答本题. 10.(1)2500 (2)解:1、1……2、2……9、9……16、16, 则最中间的一个数是2, ∴当x=2, |x-1|+| 12 x-1|+| 13 x-3|+ 14 |x-4| =|x-1|+ 解析: (1)2500 (2)解:1、1……2、2……9、9……16、16, 则最中间的一个数是2, ∴当x=2, |x-1|+| x-1|+| x-3|+ |x-4| =|x-1|+ |x-2|+ |x-9|+ |x-16| = (12|2-1|+6|2-2|+4|2-9|+3|2-16)| = = . 【解析】【解答】解:(1) 由题意得: |x-1|+|x-2|+|x-3|+…+|x-100|的最小值为: |50.5-1|+|50.5-2|+|50.5-3|+…+|50.5-100|=2500. 【分析】(1)由于 |x-1|+|x-2|+|x-3|+…+|x-100|表示数轴上某点到1、2、3……100的距离之和,因此当x所对应的点在点1和点100最中间时取最小值,这时把x=50.5代入原式求值即可. (2)先提取将每个绝对值的系数变为整数,然后将12个1,6个2,4个9和3个16排成一组数,则最中间的一个数是2,则把2代入原式求值即是最小值. 11.(1)-4 (2)0或-4 (3)4; 【解析】【解答】解:根据观察可以知道,所有的式子符合 的形式, 所以(1)中此时2-a=6,解得a=-4,故答案为-4; 所以(2)中a=2,故2 解析: (1)-4 (2)0或-4 (3)4; 的形 【解析】【解答】解:根据观察可以知道,所有的式子符合 式, 所以(1)中此时2-a=6,解得a=-4,故答案为-4; 所以(2)中a=2,故2-2=0,所以x的值为0;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将原式化简可得 ,求得x=0或x=-4,所以x的值为0或-4;(3)根据 ,可知 ,所以y的最大值为4,此时的式子是 【分析】(1)根据 (3)由(1)可得 ,整理得 . ,所以 即可求解;(2)由(1)的规律即可求解; 进行整理,根据绝对值意义求解即可. 12.(1)-4 (2)7;-3、4、2 (3)解:∵-3=-3,-3+(-6)=-9,-3+(-6)-a=-9-a,a>0, ∴-9-a<-9<-3, ∴数列3、-6、a的“关联数值”为-3, ∵ 解析: (1)-4 (2)7;-3、4、2 (3)解:∵-3=-3,-3+(-6)=-9,-3+(-6)-a=-9-a,a>0, ∴-9-a<-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