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9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

2009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

来源:刀刀网
WORD完整版----可编辑----教育资料分享

2009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图1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º经线变化所反映出 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 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图1

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 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 的主要原因是

A.气流上升速度快 B.形成锋面雨 C.凝结核多 D.气温较低

4.预计飕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 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8日13时B.8日23时 C.9日13时 D.9日23时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图3是l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 减弱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B.③④ C.①② D.②④ 6.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气候变干

图3 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7—8图4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

题。 图4

7.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8.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完整版----可编辑----教育资料分享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第Ⅱ卷

二、综合题:

26. (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式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2)题。

(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分析B地年降水量图6 少于A地的原因。(4分)

(2)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请用此方法绘出C地的400m等高线。(2分)

图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第(3)题。

图7 (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8分)

图8为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08年第二产业占各自GDP比重的变化目。读图回答第(4)题。

图8 (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

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 29.(35分)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表5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3)、(4)题。

注:工业新水月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消耗的新鲜水量。

(3)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4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4)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3分)

【选做部分】

30.(10分)〖旅游地理〗

图12为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刊问题。

(1)分析该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6分)

(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哪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4分) 31.(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分)并分析其原因。(2分)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6分) 32.(10分)〖环境保护〗

图13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目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4分) 图13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完整版----可编辑----教育资料分享

一、选择题:(共32分)

1.B 2.C 3.A 4.B 5.A 6.D 7.D8.B 二、综合题:(共25分) 26.(25分)

(1)低山丘陵流水侵蚀

原因: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彤雨,

受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2)如图所示(等高线位置基本正确,平滑完整)。 (3)对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

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对生活提供燃料, 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对生态:

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4)2001-2006年持续增长,2007、2008年略有下降, 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全国。

答案一: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

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答案二: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29.(11分)

(3)特点:能耗较高;水耗较低。

原因: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高。 (4)环境圬染加剧,能源紧张,生产成本提高。 30.(10分)

(1)亚热带山地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位于阿里山和日月潭两大著名景区之间客源较稳定;(2分)交通方便,通达性好。

(2)茶、果蔬等采摘;插花;垂钓;酿酒;动物饲喂等。 31.(10分)

(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

害。 32.(10分)

(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

(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扑杀。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