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5秋四、五年级期中考试阅读(高难度题目整理)

15秋四、五年级期中考试阅读(高难度题目整理)

来源:刀刀网
抬起头来做人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问题及答案

1、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这句话如何理解?

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这5块钱有可能是他们一天的生活费;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因为他们必须量力而为,而且他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2、文章第八段说:“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阐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

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因为小男孩知道了凡事要量力而行,而且学生应该比拼的是学识和品德。)

3、第八自然段,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是抬头,不同处在于:第一次是抬头去捐钱,是实际的抬头。而第二次是象征,是人精神的抬头。(相同之处是:这两处”抬起头来”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4、问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

告诉我们凡事量力而行,问心无愧,有一颗善良的心就可以抬头做人 5、选文中的妈妈是怎样的形象?请加以评价。

妈妈是一位有爱心的妈妈,也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好妈妈。 6、“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小男孩此时想说什么? 小男孩想说:“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50元。我只交5元,实在是太少了!

7、读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从中你看出小男孩的家境怎样?为什么?

参:从“小男孩的妈妈用龟裂的手指从衣袋里掏出一卷毛票,点出5元钱给小男孩”可以看出小男孩的妈妈干的是粗重的体力活,收入十分微薄,家境十分贫穷。但她还是凑出5元钱给小男孩去捐款,由此可见,他们家虽然贫穷,但不缺爱心。

(答案不唯一,但要抓住“一卷毛票”、“龟裂的手”“点”这些关键的词语,语句可以自己组织)

8、第⑥段中妈妈对小男孩说,“你所捐的五元钱,其实并不比别人的100元钱少。”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人的爱心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文中的小男孩虽家境贫寒,但却凑出5元钱去捐款,这正体现了他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心,对于这个拮据的家庭,能用5元钱去给予别人帮助是非常伟大的。如果捐款是用来衡量富裕或贫穷的话,那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捐款在于爱心的多少,而非钱款数目的大小。只要有这一片心,这一份爱,5元或100元的价值都是相同的。 9、联系全文把第⑧段的结尾补写完整。

因为他懂得了“捐”的真正意义,无论家庭条件是优越还是贫穷,都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人,不能用金钱去估量一个人的成绩。做人不应有自卑的心理,应该抬起头来做人,尽力而为,就问心无愧了

(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提示:上文母亲对小男孩说的话可作为回答此题的依据。)

10、题目蕴含的哲理是: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