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问题与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问题与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刀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2卷第1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22 NO.1 2008年2月 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Feb.2008 ・高等教育・教学・ 高校科学教育与入文教育整合的闻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李春燕 (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 山西大同037008) 摘要:通过分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高校在推进科学与人文教育整合方面 的具体措施:开设公共选修课,为文理学科交叉渗透搭建平台;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专才的同时抓好通识教 育;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科学;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882(2008)01—0080—03 我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只有一百年的历史,在这 开发和环境的日益恶化,高科技犯罪和战争时有发 一百年当中,我国的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最先是人 生,这些都是大学生缺乏一定的人文教育暴露出来 文教育高于科学教育,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则是 的问题,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整个社 科学教育高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被严重忽视的同 会发展的需要。 时也带来了大量科学教育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这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全面发展教 就使得教育本身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我国曾经一 育的需要 度时期出现了“重理轻文”的现象,流行着“学好数理 教育的真谛是培养人,通过大学的教育不仅要 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但是,社会发展到今 给学生以知识,更应使他们有思想,有灵魂,有智慧, 天,高校学科交叉综合的趋势与世界潮流相比明显 有教养,有信仰,有理想,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 滞后,严重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我 人才。一般而言,科学教育是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为 们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全面推进素质 主,以发展学生对客观物质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 教育,唱响高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而人文教育是以 一、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势在必行 传授人文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整个社会发 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 展的需要 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它 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职业道德,合作精 除了求真之外,更注重求“善”、求“美”,发展学生对 神,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等,令人堪 人类社会、自然社会普遍的关怀之情,更有利于人的 忧,屡见于报端的校园暴力、校园犯罪和种种不文明 丰富、和谐、完美发展。两种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 行为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另外,在学校大学生 进,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培养人的目的。因此,科学教 只会学习不会成长,团队合作不协调,缺乏正确的人 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 际知觉,没有很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科学的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新时期的教 交往艺术。在社会上,科学道德无法规范科学行为, 育方针的需要 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冲突不断,自然资源的过度 教育方针一般是指国家、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 收稿日期:2007—03—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同市2006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关于高校科学与人文教育整合问题的研究”课题论文,项目编号:同 科发[2006]第45号。 作者简介:李春, ̄(1968一),女,山西大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教育理论与教学。 一8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内,对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所提出的以实现教 育总体目标为方向的基本路线,是为达到一定目标 而确定的指导原则。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教 认真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编制既要有专业必修 课和专业选修课,还要有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并且要 注意人文社科类课程所占比例,做到文理交叉渗透。 从思维结构上讲,人文学科知识的习得训练,极有利 于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进行直觉思维训练。 育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法》中准确表述了新时期我们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高校要贯彻落实党 直觉、想象、归纳、类比这些思维方式呈发散状态,这 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发散思维能力是有利的。这 对于接受聚合性思维训练的理工科学生尤其重要。 的教育方针,就必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推进科学 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知识经济 时代的需要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就是建立 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核 心要素是知识。知识的公共性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 化,知识经济推动下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们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还要掌握 世界范围的关于文学、历史、哲学、风俗学、法律等 人文知识。实践证明,一个人的人文文化背景越宽, 视野也就越宽,融会贯通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就 越强,也就越有可能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 型人才。 (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参与国际 竞争的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 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因而也是教育的竞争。谁在 人的素质上占优势,谁就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 的质量高低不仅仅关乎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 且关系到国运兴衰。但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以来,我 国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导致培养出的 人才素质不高,还不具备在国际上竞争的实力,所 以,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是我国参与国际竞 争的需要。 二、如何在高校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从科学教育为主向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 的转变,并不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简单相加, 而是互相融合后的一种升华,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 育成为大学师生的群体意识,进而形成科学精神和 人文精神的统一,为追求真、创造美、坚守善提供精 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一)开设公共选修课,为文理学科交叉渗透搭 建平台 为了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高校要 所以,在高校通过各类选修课的开设实现文理交叉、 渗透,人文的力量加之以科学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加 之以逻辑的力量,将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专才的同时 抓好通识教育 过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专门教育,掌握专 业知识,形成专业理论,是一种专才式教育,学科针 对性特别强,适应专门的机构、职业。这种过窄、过 细、过多的专业设置,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薄弱,知 识面过窄,适应能力差。如果岗位一旦与专业不匹 配,不对口,可能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就业困难 随 着入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综合学 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出现,要求学生必须在 具有广博丰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是某方面的专 才,因此,只有加强理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重视人 文教育,完善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适应能力,才能 培养更多的有现代理念、有一定专长、也了解其它领 域知识的通才。所以,大学教育要想提高水平,就必 须弘扬能使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从 而使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的融合。 (三)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人 文精神渗透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就是要激发 学生追求科学的兴趣与激情。这是将人文精神与专 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 1.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真谛的兴趣,树立 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 科学的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科学教育和人 文教育的统一。 2.认真履行工作角色,在不同情境中完成好角 色的融合教师既是“教员”、“领导者”、“人类灵魂 工程师”又是“心理医生”、“研究者”、“学校管理者”, 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更应引导学生及早进 行科学实践,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要使学生 掌握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让科学思想和 一8】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方法内化为科学精神。教师要变“教”为“导”,鼓励 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意见,进行学术争论,创造 自由宽松的氛围,学生自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 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相互尊重 的人文精神。 3.强化职业情感和人格品质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自身的职业态度和职 业情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 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巩固积极待人 的态度,缓和焦虑,克服优柔寡断等不良的意志品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办学精神,体现在浓郁 的政治气氛、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完整严密的 规章制度、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向上的文化环 境等方面。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教育目标,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1.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在校内, 要明确校风建设的目标,建设有较强艺术性和较强 人文色彩的标识性建筑、景点等。在校外,要优化社 会文化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使社会文化和校园 文化紧密结合。 2.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朝气蓬 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 高校要组建各类学生社团, 质,用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4.引导学生树立科学道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待科技成果利用的严 肃态度。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不 弄虚作假,不剽窃抄袭,敢于坚持真理,也敢于改正 错误,必要时甘为真理而献身。对待科技成果的利 用方面,要教育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心,教 广泛开展文化节、艺术节等各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 化活动,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的有机结合。 3.广泛开展各种科学学术讲座采取“请进来” 师在讲授科学应用时应强调它的正反方面的效果, 真正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良知。 5.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担当学生楷模“百年大 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所以,教师应 的办法,诚邀社会各界名流、专家、学者,开展各种文 化交流活动,活跃校园学术气氛,弘扬人文和科学精 神,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总之,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一直是我国高校永 恒的主题,为确保和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必须在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 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只有这样, 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在科学技术、人文教育和艺术 该首先成为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主导。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还要有前 瞻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更要有高尚的人文品质,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地充实提高自 己,弘扬传统文化,真正成为高校促进科学和人文 教育的带头人。 参考文献: 领域中为社会培养出卓越的人才。 【1]周远清.挑战重理轻文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J.中国高等教育,2002,(1). 【2]李政道.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是现代大学成功的标 JJ_中国大学教学,2002,(6). 【3]董俊梅_试论农科高校推进科学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3) Analysis of Conformiw of the Scientiic and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fCountermeasures LI Chun ̄yan (School of Business Trade,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8)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e conformity of the scientific and humanism education,proposes such concrete measures to advance the conformity as following:open common elective courses,build a platform to penetrate science and art subject,change cultivating mode,emphasize special knowledge as well as common knowledge,give prominence to teachers dominating function,intensify humanism on teach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improve students general qualities. Key Words:science;humanism;education [编辑冯喜梅] -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