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刀刀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21]申请号200610016088.1

[51]Int.CI.

H01M 4/58 (2006.01)H01M 4/48 (2006.01)H01M 4/04 (2006.01)C01B 25/45 (2006.01)

[43]公开日2007年3月7日[22]申请日2006.09.30[21]申请号200610016088.1

[71]申请人天津大学

地址300072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72]发明人单忠强 刘晓亮 田建华 姚明东

[11]公开号CN 1925195A

[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

代理人江镇华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70-90wt%的LiFePO4和10-30wt%的碳组成,按照以下步骤制备:(1)将锂盐、磷盐和草酸亚铁混合球磨,所述锂、铁和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1,干燥后在氮气保护下300~400℃预热5~8小时;(2)在上述的混合物中加入添加剂,所述混合物与添加剂的重量比为3~10∶1;(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500~800℃,焙烧时间为10~24小时;(4)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活性炭10~40g的坩锅,再将坩锅放入微波炉中,微波功率调至140~700W,控制时间为1~14分钟。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技术的合成周期长、能量消耗高等缺点,同时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磷酸亚铁锂的电化学性能,如可逆容量、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

200610016088.1

权 利 要 求 书

第1/1页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70-90wt%的LiFePO4和10-30wt%的碳组成,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锂盐、磷盐和草酸亚铁混合球磨,所述锂、铁和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1,干

燥后在氮气保护下300-400℃预热5-8小时;

(2)在上述的混合物中加入添加剂,所述混合物与添加剂的重量比为3-10∶1;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500-800

℃,焙烧时间为10-24小时;

(4)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活性炭10-40g的坩锅,再将坩锅放入微波炉

中,微波功率调至140-700W,控制时间为1-14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盐是草酸锂或者碳酸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盐是磷酸氢二胺或者磷酸二氢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是蔗糖、柠檬

酸、聚丙烯或者活性炭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气体是氮气、

氩气或者氢氩混合气体中的一种。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锂盐、磷盐和草酸亚铁混合球磨,所述锂、铁和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1,干燥

后在氮气保护下300-400℃预热5-8小时;

(2)在上述的混合物中加入添加剂,所述混合物与添加剂的重量比为3-10∶1;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500-800

℃,焙烧时间为10-24小时;

(4)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活性炭10-40g的坩锅,再将坩锅放入微波炉中,

微波功率调至140-700W,控制时间为1-14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盐是草酸锂或者碳酸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盐是

磷酸氢二胺或者磷酸二氢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是

蔗糖、柠檬酸、聚丙烯或者活性炭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

气体是氮气、氩气或者氢氩混合气体中的一种。

2

200610016088.1

说 明 书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1/5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1991年开始商品化的新型化学电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负载特性好、充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安全无污染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年产量增长非常迅速。

目前,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研究最早的是具有α-铁酸钠(α-NaFeO2)型层状结构的钴酸锂(LiNiO2)、锰酸锂(LiMnO2)

和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尖晶石锰酸锂(LiMn2O4)及它们的掺杂化合物。其中层状结构的LiCoO2是最早开发的正极材料,虽然其性能稳定,容易制备,可逆性好,但是毒性较大且价格昂贵,因而应用受到。LiNiO2则因其合成困难及比LiCoO2更差的过充安全问题而了它的应用。人们期望层状LiMnO2尽管有很高的嵌锂容量,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晶体结构易发生塌陷而向尖晶石构型转变,导致充放电容量下降,循环性很差,制约了其实际应用。 1997年,Goodenough等人提出了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LiFePO4,空间群为Pmna,晶体由FeO6八面体和PO4四面体构成空间骨架,Fe和Li则填充在八面体的空隙中。Fe占据共角的八面体M2(010)位置,Li则占据共边的八面体M1(100)位置。晶格中FeO6通过bc面的公共角连接起来,LiO6则形成沿b轴方向的共边长链。一个FeO6八面体与两个LiO6八面体和一个PO4四面体共边,而PO4四面体则与一个FeO6八面体和两个LiO6八面体共边。由于没有连续的FeO6共边八面体网络,故不能形成电子导电,同时,由于八面体之间的PO4四面体了晶格体积的变化,从而使得Li的嵌入脱出运动受到影响。故与传统的正极材料层状LiCoO2、LiNiO2、LiMnO2和尖晶石LiMn2O4相比,LiFePO4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极低的电子导电率和离子扩散速率,在高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容量很低,所以只能在极小电流下充放电,这就大大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LiFePO4与Li/Li+配对形成的电压平台大约在3.5V左右,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用价值的电压窗口。它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即使循环几百次容量的衰减也是很小的。它的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较大的能量密度。因此如何提高LIFePO4的电子导电性能是当前化学电源界的关注焦点。目前改善LIFePO4导电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包覆及金属或金属离子掺杂两方面。

目前LiFePO4的主要制备方法是将原料350℃下预热6h后,再在600-800℃高温下煅烧24h,这种方法具有合成周期长、能量消耗高等缺点。本发明采用了新的合成方法,在提高了

3

+

200610016088.1说 明 书 第2/5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同时,缩短了合成的周期,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用于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磷酸亚铁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提高可逆容量、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70-90wt%的LiFePO4和10-30wt%的碳组成,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锂盐、磷盐和草酸亚铁混合球磨,所述锂、铁和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1,干燥后在氮气保护下300~400℃预热5~8小时;

(2)在上述的混合物中加入添加剂,所述混合物与添加剂的重量比为3~10∶1;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500~800℃,焙烧时间为10~24小时;

(4)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活性炭10~40g的坩锅,再将坩锅放入微波炉中,微波功率调至140~700W,控制时间为1~14分钟。 其中所述的锂盐是草酸锂或者碳酸锂。 所述的磷盐是磷酸氢二胺或者磷酸二氢胺。

所述添加剂是蔗糖、柠檬酸、聚丙烯或者活性炭中的一种。 所述的惰性气体是氮气、氩气或者氢氩混合气体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锂盐、磷盐和草酸亚铁混合球磨,所述锂、铁和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1,干燥后在氮气保护下300~400℃预热5~8小时;

(2)在上述的混合物中加入添加剂,所述混合物与添加剂的重量比为3~10∶1;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500~800℃,焙烧时间为10~24小时;

(4)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活性炭10~40g的坩锅,再将坩锅放入微波炉中,微波功率调至140~700W,控制时间为1~14分钟。 所述的锂盐是草酸锂或者碳酸锂。

所述的磷盐是磷酸氢二胺或者磷酸二氢胺。

所述添加剂是蔗糖、柠檬酸、聚丙烯或者活性炭中的一种。 所述的惰性气体是氮气、氩气或者氢氩混合气体中的一种。

本发明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的合成周期长、能量消耗高等缺点,同时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磷酸亚铁锂的电化学性能,如可逆容量、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碳包覆材料LiFePO4/C样品a和纯LiFePO4在0.1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对比图; 图2碳包覆材料LiFePO4/C样品b和样品a在0.1C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对比图; 图3碳包覆材料LiFePO4/C样品b和样品a在0.2C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对比图;

4

200610016088.1说 明 书 第3/5页

图4碳包覆材料LiFePO4/C样品c和样品b在0.1C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对比图; 图5碳包覆材料LiFePO4/C样品c和样品b在0.2C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5中的横坐标为循环使用的次数,纵坐标为放电比容量(mAh/g)。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碳包覆材料LiFePO4/C样品a、b和c,并将三个样品进行比较:图1中方块曲线描述的是碳包覆材料LiFePO4/C样品a的电化学性能,圆点曲线描述的是纯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样品a的初始容量为133mAh/g,远远高于纯LiFePO4的 119mAh/g。经过40次循环后样品a的容量仍保持在119mAh/g。图2中方块曲线描述的是碳包覆材料LiFePO4/C样品b的电化学性能,圆点曲线描述的是样品a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图2可以看到在0.1C电流密度下样品b的初始容量略低于样品a,但经过几次循环后两个样品的容量接近约为133mAh/g,经过40次循环后样品b与样品a相比容量几乎没有衰减;从图3可以看出样品b与样品a都具有良好的高倍率循环性能,样品b稳定后的容量为122mAh/g略高于样品a的119mAh/g。在得到良好性能产品的同时,省略了预热步骤使得操作更加简便,缩短了试验周期,减少了能源消耗,更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图3中方块曲线描述的是碳包覆材料LiFePO4/C样品c的电化学性能,圆点曲线描述的是样品b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图4可以看到在0.1C电流密度下样品c的初始容量要高于样品b,约为137mAh/g,但是循环性能略差于样品b。从图5可以看出在高倍率电流密度条件下充放电,样品c比样品b表现更为出色,初始容量仍能保持在132mAh/g远高于样品c的120mAh/g,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在电池制作中,按照通常的方法即可。如将重量比百分比的70%的这种正极材料、20%的乙炔黑和10%的聚四氟乙烯(PTFE)溶解在溶剂无水乙醇中形成浆料。将浆料均匀涂在铝箔上,涂层的厚度约为80μm,将涂好的电极片裁剪成大小面积为1cm的工作电极,在85℃下真空干燥12h备用。测试电池采用常规的扣式电池,以金属锂箔为对电极,1mol/L的LiPF6的EC-DMC(体积比为1∶1)溶液为电解液,在干燥间装配而成。充放电测试采用恒流方式进行,充放电截止电压为2.0~4.5V。 实施例1

将0.7438gLi2CO3,3.5966gFeC2O4·2H2O和2.3234gNH4H2PO4混合球磨,干燥后放入管式炉中氮气保护下350℃预热6小时,向预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0.631g蔗糖,然后放入管式炉中氮气保护650℃焙烧12小时,冷却,研磨,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30g活性炭的坩锅中,再把坩锅放入微波炉中,调节微波功率至420W,控制合成时间为3min。 实施例2

将0.7438gLi2CO3,3.5966gFeC2O4·2H2O和2.3234gNH4H2PO4混合球磨,干燥后放入管式炉中氩气保护下300℃预热8小时,向预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1.333g聚丙烯,然后放入管式炉中氩气保护800℃焙烧10小时,冷却,研磨,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40g活性炭的坩

5

2

200610016088.1说 明 书 第4/5页

锅中,再把坩锅放入微波炉中,调节微波功率至140W,控制合成时间为14min。 实施例3

将0.7438gLi2CO3,3.5966gFeC2O4·2H2O和2.3234gNH4H2PO4混合球磨,干燥后放入管式炉中氢氩混合气体保护下400℃预热5小时,向预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2.21g蔗糖,然后放入管式炉中氢氩混合气体保护500℃焙烧24小时,冷却,研磨,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10g活性炭的坩锅中,再把坩锅放入微波炉中,调节微波功率至700W,控制合成时间为1min。 实施例4

将1.0186gLi2C2O4,3.5966gFeC2O4·2H2O和2.3234gNH4H2PO4混合球磨,干燥后放入管式炉中氮气保护下350℃预热6小时,向预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0.694g聚丙烯,然后放入管式炉中氮气保护650℃焙烧12小时,冷却,研磨,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20g活性炭的坩锅中,再把坩锅放入微波炉中,调节微波功率至450W,控制合成时间为10min。 实施例5

将0.7438gLi2CO3,3.5966gFeC2O4·2H2O和2.11g(NH4)2PO4混合球磨,干燥后放入管式炉中氩气保护下350℃预热6小时,向预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0.997g活性炭,然后放入管式炉中氩气保护550℃焙烧20小时,冷却,研磨,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30g活性炭的坩锅中,再把坩锅放入微波炉中,调节微波功率至500W,控制合成时间为8min。 实施例6

将0.7438gLi2CO3,3.5966gFeC2O4·2H2O和2.11g(NH4)2PO4混合球磨,干燥后放入管式炉中氢氩混合气体保护下350℃预热6小时,向预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1.396g蔗糖,然后放入管式炉中氢氩混合气体保护550℃焙烧20小时,冷却,研磨,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40g活性炭的坩锅中,再把坩锅放入微波炉中,调节微波功率至550W,控制合成时间为8min。 实施例7

将1.0186gLi2C2O4,3.5966gFeC2O4·2H2O和2.3234gNH4H2PO4混合球磨,干燥后放入管式炉中氮气保护下400℃预热6小时,向预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1.388g活性炭,然后放入管式炉中氮气保护600℃焙烧15小时,冷却,研磨,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10g活性炭的坩锅中,再把坩锅放入微波炉中,调节微波功率至600W,控制合成时间为5min。 实施例8

将0.7438gLi2CO3,3.5966gFeC2O4·2H2O和2.11g(NH4)2PO4混合球磨,干燥后放入管式炉中氢氩混合气体保护下400℃预热6小时,向预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2.304g蔗糖,然后放入管式炉中氢氩混合气体保护600℃焙烧15小时,冷却,研磨,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10g活性炭的坩锅中,再把坩锅放入微波炉中,调节微波功率至600W,控制合成时间为5min。 实施例9

将1.0186gLi2C2O4,3.5966gFeC2O4·2H2O和2.11g(NH4)2PO4混合球磨,干燥后放入管式炉中氩气保护下400℃预热6小时,向预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1.451g柠檬酸,然后放入管式炉中氩气保护600℃焙烧15小时,冷却,研磨,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10g活性炭的坩锅中,再把坩锅放入微波炉中,调节微波功率至600W,控制合成时间为5min。 实施例10

6

200610016088.1说 明 书 第5/5页

将0.7438gLi2CO3,3.5966gFeC2O4·2H2O和2.11g(NH4)2PO4混合球磨,干燥后放入管式炉中氮气保护下400℃预热6小时,向预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0.698g活性炭,然后放入管式炉中氮气保护600℃焙烧15小时,冷却,研磨,将焙烧后的产物压片,放入装有10g活性炭的坩锅中,再把坩锅放入微波炉中,调节微波功率至600W,控制合成时间为5min。

7

200610016088.1

说 明 书 附 图

8

第1/5页

200610016088.1说 明 书 附 图 第2/5页

9

200610016088.1说 明 书 附 图 第3/5页

10

200610016088.1说 明 书 附 图 第4/5页

11

200610016088.1说 明 书 附 图 第5/5页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