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句子成分包括:主语和谓语、动语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语。一般来说,它们总分为一般成分和特殊成分,前八种一般成分都是成对出现,相对的两个成分是一个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特殊成分指语,不与前八种成分发生关系。 [关键词] 句子成分 主语 谓语 动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中心语 语
一、 主语 谓语 (一)主语的构成材料 [知识要点]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词性主语由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语:对主语起叙述、描写或判断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 主语的语义类型有:
施事主语:所指事物施行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大妈切牛肉。
受事主语:所指事物承受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菜买来了。
于事主语:所指事物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墙上挂着一幅画。 断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断定的对象。如:这幅画是我的。
用事主语: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内涵。如:这些土豆烧牛肉。描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描写的对象。如:这个孩子很机灵。 二、动语 宾语 (一)动语的构成材料
动语和宾语成对,它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包括:动词、动词+时态助词、中补短语、动词性联合短语(二)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的构成材料有:名词性词语、数量短语、“的”字短语、名词性联合短语、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形容词性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复句形式。 (三)宾语的意义类型
1、 受事宾语:宾语表示直接或间接承受行为活动的客体事物。包括:
对象宾语(挖土 挖野草) 目标宾语(挖地道 挖红薯)
2、施事宾语:宾语表示可以施行动语行为的客体事物。如:
台上坐着团。
我姓李。
3、断事宾语:宾语表示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客体事物。如:
4、于事宾语:宾语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 到达北京。 进入二十一世纪。
5、反身宾语:宾语表示人物动作返回自身的某个部位。如: 耸了耸肩膀。 紧闭着眼睛。 三、定语
(一) 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二) 定语的意义类别
1、 性定语:数量、处所、领属。(三)定语标志“的”的作用
2、 描写性定语:性质、状态、特点、用途、质料、职业。
定语和中心语的构成有的要用“的”,有的不用“的”,有的用与不用语法关系或语义不同。下面从语法结构、语义联系和语用色彩三个角度考察“的”的作用: 一 语法结构 语义关系 语用色彩 1 骑自行车人 不成立 无义与有义对立 无用与有用对 骑自行车的人 偏正短语 立 2 这桌子 偏正短语 有义与无义对立 有用与无用对举 例这的桌子 3 修理汽车 不成立 立 支配与修饰的语语用对立 义对立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修理的汽车 二 语用对立 4 牛脾气 牛的脾气 5 三斤鲤鱼 描写性与领属性语义对立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 性与描写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三斤的鲤鱼 偏正短语 三 6 中国历史 偏正短语 语义不对立 语用对立 中国的历史 偏正短语 (四)多层定语
1、 分析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词语修饰右边所有的词语。
2、 定语次序:领属、时处、指示代词或量词、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表示性质范围类别的动词或名词。 四、状语
(一)状语的构成:副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等。
(二)状语的意义类别
性状语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描写性状语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或名词性成分。(三) 多层状语
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状语修饰右边的中心语。
次序: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 五、补语
(一) 补语的构成: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充当。 (二) 补语的意义类别:
1、 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
2、 程度补语: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限于用“极、很、透、慌、死、坏”。
3、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之间都有“得”。 4、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5、 数量补语:表示动作的次数,由动量短语充当。
6、 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点、处所、动作终止地点。用介词短语充当。 7、 可能补语: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不能实现。 (三)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1、 补语在宾语前 如:我们走进了张老师的办公室。(趋向补语+处所宾语) 2、 补语在宾语后 如:他去过北京两次。(处所宾语+动量补语) 3、 宾语在两个趋向补语中间 如:他拿出一本书来。 (四) 补语和宾语辨别
1、 作宾语的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补语的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
2、 物量短语只充当宾语,动量短语只充当补语。 语、形容词性短语、介词短语、主谓短语。宾语,不能转换的补语。 4、 助词“得”是补语的标记。 六 中心语
3、 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可以作宾语,也可以作补语。数量短语能转换成主语的是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包括: 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七 语
语:是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语法”思考和练习五]
一、 了解各种句子成分的构成材料。
1、什么词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什么词语可以充当谓语?
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都可以充当主语。名词性主语在用法上一般不受,只有一些词语,例如代词、量词短语,做主语时受语言环境的,谓词性主语对谓语又有一定。做主语的例子如:
(名词) 马列主义 (代词) 他 (偏正短语) 她的答案 (联合短语) 小李和老李名词性短语 (同位短语) 他们俩 (量词短语) 五 km (助词短语) 他说的
(动词)劝告 (形容词)谨慎 (偏正短语)努力学习 (联合短语)耐心细致 谓词性短语 (主谓短语)表里一致 (动宾短语)支持实践 (中补短语)继续下去 (连谓短语)下乡调查
能做主语的词语一般都能做宾语。举例如下: (兼语短语)让他出面
美术(名词) 他(代词)
老实人(偏正短语) 琴棋书画(联合短语) 名词性短语 他们几个(同位短语)这本(量词短语) 红的(助词短语)
小王喜欢 游泳(动词) 清静(形容词) 巧干(偏正短语) 发明创造(联合短语)
衣冠整洁(主谓短语)爬山(动宾短语) 谓词性短语住在三楼(中补短语)下海游泳(连谓短语)
能自由做谓语的是谓词性词语,而名词性词语做谓语有一定的条件限定。举例如下: 求人帮忙(兼语短语) 来(了)(动词) 厚道(形容词) 怎么(了)(代词) 不罗索(偏正短语)
沉着果断(联合短语) 胸怀宽广(主谓短语) 谓词性词语 他老人家 爱热闹(动宾短语) 说得好(中补短语)
有兴趣做(连谓短语) 请你去(兼语短语)
中等身材(偏正短语) 六十岁(了)(量词短语)——名词性短语
2、什么词语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三者各修饰或补充哪些成分?除副词性词语外,其他实词和短语一般都可以做定语。举例如下:
(名词)农民(的) (代词)他(的) (偏正短语)北方农村(的)
(联合短语)法官和律师(的) 名词性词语 (同位短语)他们渔民(的)
(量词短语)一个
(方位短语)菜园里面(的)
(动词)挨打(的) (形容词)可爱(的) (偏正短语)很用功(的) (联合短语)天真烂漫(的)
谓词性词语 (主谓短语)大家喜欢(的)
(动宾短语)放羊(的)
孩子
(中补短语)跑得快(的) (连谓短语)上山放羊(的)
(兼语短语)叫人喜爱(的)
定语主要是修饰后面的名词性中心语。有时候,特别是在书面语里,中心语也会用谓词性成分,例如“管理上的失策、海底的可异”。
经常做状语的词是副词、时间名词、形容词、能愿动词和谓词性代词,短语里的介词短语可以自由做状语,其他一些短语也会用做状语。举例如下:
副词性词语 (副词) 不 (介词短语) 通过对比
(动词)能够(形容词)认真(代词)怎样(偏正短语)很细心(地)
(联合短语)小心谨慎(地)
谓词性词语 (主谓短语)头脑冷静(地) 分析问题
(动宾短语)有步骤(地)
(量词短语)一次次(地)
名词性词语 (时间词)现在(偏正短语)这时候
状语主要是修饰后面的谓词性中心语。名词性成分如果做谓语,也可以用状语修饰,例如:“明天又中秋了。”
经常做补语的是形容词、动词、疑问代词和介词短语,一部分其他短语也可以做补语。例如:
明白(了)(形容词)完(了)(动词) (得)怎么样(代词)
(得)很透彻(偏正短语) 谓词性词语 (得)深刻动人(联合短语) 副词性词语 (了)两小时(量词短语) 和名词性的
他讲 (了)两次(量词短语) 量词短语
(得)天花乱坠(主谓短语) (得)动人心弦(动宾短语) (得)好极(了)(中补短语) 到啊儿(了)(介词短语)
补语用来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
二、指出下面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并说明用哪类词语充当。
(1)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动宾||动宾)
(2)现状和习惯||往往束缚人的头脑。(联合||偏正) (3)一年||三百六十五多天。(量词短语||量词短语)
(4)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发生兴趣。(同位||偏正)
(5)当年红军二方面军长征渡金沙江时总指挥贺龙写的一封信||已经在云南丽江的纳西族自治县发现。(偏正||偏正)
(6)越王勾践||囚服独自坐在石室里。(同位||偏正)
(7)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未尝不是有益的事。(偏正||偏正)
(8)几乎大多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史学界的评价还莫衷一是。(偏正||主谓)
三、指出下面句子的宾语和补语
(1)阳光火一般地喷〈下来〉,我热得〈气都喘不过来〉。 (2)他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3)这批汉代简册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这些见解道〈出〉B |(古代东方学术精神和希腊科学精神)的(深刻)差别。(5)树上掉〈下〉(一个)苹果〈来〉。
(6)老雷找〈到〉了|(他)的同学,安顿〈好〉了|住处。 (7)我们走〈进〉了|(昨天还是威风凛凛)的大门。(8)这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
(9)我们左右张望了〈一下〉,想|从左边长廊走出去。
(10)一条船可以坐|五十人。
(11)身体不好,先在家看〈几天〉病。
(12)考得〈上〉,是|(你)的福气;考〈不上〉,也省得落|你的埋怨。
四、试指出第三题的宾语所属的意义类别。
(3)“极其重要的意义”是表存在事物的当事宾语。
(4)“古代东方学术精神和希腊科学精神的深刻差别”是表示动作结果的受事宾语。(5)“一个苹果”是施事宾语。
(6)“他的同学”是表动作对象的受事宾语,“住处”是表处所的当事宾语。 (7)“昨天还是威风凛凛的大门”是表处所的当事宾语。 (8)“下午三点钟”是表时间的当事宾语。
(9)“从左边长廊走出去”是表动作结果的受事宾语。 (10)“五十人”是施事宾语。 (11)“病”是表动作对象的受事宾语。
(12)“你的福气”是表类别的当事宾语,“你的埋怨”是表结果的受事宾语。
五、试指出第三题的补语所属的意义类别。
(1)“下来”是趋向补语,“气都喘不过来”是状态补语。(2)“到我的心坎里”是处所补语。 (4)“出”是结果补语。 (5)“下、来”是趋向补语。
(7)“进”是趋向补语。
(6)“到、好”是结果补语。(9)“一下”是数量补语。 (11)“几天”是数量补语。
(12)“上、不上”是可能补语。
六、指出下面句子的定语、状语是用什么词语充当的。
(1)他拿来(一件)(崭新)的(白色)(府绸)衬衫。(量词短语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2)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它生活资料)的所有权。(名词 联合短语)
(3)(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代词 形容词 名词) (4)这是(一件)(刚买来)的(呢子)大衣。(量词短语 偏正短语 名词)
(5)他[用胳膊][轻轻]地触着我,眼睛[却][仍然][在]出神]地望着外面。(介词短语 形容词 副词 副词 副词 形容词)
(6)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副词 副词 形容词 介词短语 副词)
七、定语是说明性质、领属、数量等等的,试指出下面句子里每个定语所表示的意义类别以及是描写性的还是性的。
(1)(我们)的祖国多么状丽!(事物的领有者 / 性)
(2)(昨天)的报纸有(个)(好)消息。(时间 数量性状 / 性 性 描写性)
(3)(西湖)的风景非常美。(处所 / 性)
(4)前面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数量 性状 / 性 描写性) (5)他是(一个)(勇敢)的人。(数量 性状 / 性 描写性) (6)(四个)战士都来了。(数量 / 性)
(7)(铜)茶壶放在桌子上。(质料 / 性 描写性) (8)(那样)衣服已经晒干了。(指量 / 性)
八、下面句子里的状语,哪些既可以放在主语后,又可以移到主语前?哪些只适宜于放在主语前?哪些不能放在主语前?
(1)在敌国,在暴君的掌握之中,我也不怕不惊。 ...........
状语“在敌国,在暴君的掌握之中”分别表处所、范围,可以移到主语后。只是状语比较长,而要突出状语所表达的意思,最好放在句首。
(2)早在十六七世纪之交,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已经传播到中国。.........不过这个副词只能用动词前,不能移到主语前。
状语“早在十六七世纪之交”表时间,可以移到主语后。状语“已经”也是表时间,
(3)根据一些地方的调查,五十年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约占95%以上。..............子结构的紧凑,状语不宜移动。
(4)几百年来,很多人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
句中有两个状语,每一个都有可能移到主语后,但是这一句的状语比较长,为了句
状语“几百年来”表时间,不能移到主语后。一移动,意思就变了,变成主语“很多人”用几百年的时间去做某事,而人是活不了几百年的。
(5)一会儿,瘦李一阵风似地飘进来。 ...
状语“一会儿”指一件事以后,过了很短时间又出现另一件事,它不能移到主语后,否则变成表主语在很短时间内做了一事又做一事,意思不同。
(6)今天回国的难道是三个被俘的士兵。 ..
状语“难道”表加强谓语部分的语气;可以移到主语前,这时加强整句的反问语气。 (7)李记饭馆的买卖像春雷滚过的表草地蓬蓬勃勃。 .........
状语“像春雷滚过的表草地”是比喻,一般用在谓语中心前面,因为要出现在比喻本体的后头,不宜移到主语前。
(8)这地方本来就低洼。 ..
状语“本来”表时间,可以用在主语前。 (9)你不妨对他直说。 .....
这一句有三个状语,“不妨”表示可以怎样做,“对他”是引出动作的对象,“直”表示动作方式,都只宜用在动词前,不宜用在主语前。
(10)我从年轻时就希望有个强大的中国。 ....状语“从年轻时”表时间,可以放到主语前。
九、指出下面句子里的语的类别和结构。指出结构上是哪一类的词和短语。(1)哎呀!漏水了,怎么办?(感叹语,表惊讶、突兀 / 叹词) ..
(2)同义词,例如“看”和“瞅”,都是在意义上有细微差别的。(插入语,用于........举例 / 动宾短语)
(3)你想想,这难道不是事实吗?(插入语,引起注意 / 主谓短语) ...(4)看来不会下雨了。(插入语,表示推测 / 中补短语) ..
(5)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的。(插入语,表肯定或强调 / 偏正短语) ...(6)这个礼堂,充其量只能容纳一千人。(插入语,表推测 / 动宾短语)...(7)小张,快点来。(称呼语,引起注意 / 名词)..
(8)听说你昨天来过三次。(插入语,表示话语的来源出自他人 / 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