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植物生理学试卷4

植物生理学试卷4

来源:刀刀网
植物生理学试卷四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个2分)

1.信号转导:细胞内外的信号,通过细胞的转导系统转换,引起细胞生理反应的过程。

2.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等,它们都由蛋白质组成,没有膜的结构,互相连接成立体的网络,也称为细胞内的微梁系统。

3.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 Ψ s 表示 , 一般为负值。

4.离子拮抗: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它盐类,再用其培养植物时,就可以消除单盐毒害现象,离子间这种相互消除毒害的现象称为离子拮抗。

5.呼吸商: (亦称呼吸系数,简称 RQ )是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 CO 2 与吸收 O 2 的数量(体积或 mol )之比。

二、缩写符号的翻译(每题1分,共5分)

1、FNR :铁氧化蛋白–NADP +还原酶 2、 PPP 磷酸戊糖途径 3、PIP :磷脂酰肌醇 - 4,5 - 二磷酸 4 、WUE :水分利用效率 5、 DNP 24 – 二硝基苯酚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细胞壁中的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 )和(酶蛋白)两大类。

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 )。

3.整个细胞壁是由(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层结构组成。

4.内质网有两种类型:即(粗糙型内质网 )和(平滑型内质网 )。

5. 植物细胞吸水的三种方式是(吸胀吸水)、(渗透性吸水 )和(代谢性吸水 )。

6. 蒸腾作用的途径有(气孔蒸腾)、(角质层蒸腾)和(皮孔蒸腾 )。

7. 大量元素中的 C H O 三种元素主要来自(H 2O)和(CO 2)。

8. 产生丙酮酸的糖酵解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

9. 光合作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CO 2)被还原,(H 2 O)被氧化。

10. 组织培养过程中常用的植物材料表面消毒剂是(氯化汞)、(次氯酸钠)。

11. 植物完成受精后,受精卵发育为(),胚珠发育成(种子)。

12. 解释冻害对植物造成伤害的原因,有两种理论:(膜损伤)理论和(硫氢基假说)理论。

13. 植物衰老的最基本特征是(生活力下降)。

14. 细胞内水分存在状态有(自由水)和(束缚水)。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原核细胞不具备的特征是(A

A细胞核外有两层核膜包裹 B具有核糖体

C进行二分体 D细胞形态较小,约 1~10μm

2. 细胞膜中哪种物质的含量影响膜脂的流动性和植物的抗寒能力。( C

A蛋白质 B磷脂 C不饱和脂肪酸 D糖脂

3. 细胞生长时,细胞壁表现出一定的(B

A可逆性 B可塑性 C弹性 D刚性

4. ( B)几乎不能通过细胞的脂双层膜。

A水 B带电荷的分子 C Na + D H +

5. 有一充分饱和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浓度低 10 倍的溶液中,则细胞体积(B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不一定

6. 水分在根及叶的活细胞间传导的方向决定于(C

A细胞液的浓度 B相邻活细胞的渗透势大小

C相邻活细胞的水势梯度 D活细胞压力势的高低

7. 在气孔张开时,水蒸气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速度(C

A与气孔面积成正比 B与气孔周长成反比

C与气孔周长成正比 D不决定于气孔周长,而决定于气孔大小

8. 在气孔张开时,水蒸气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速度(C

A与气孔面积成正比 B与气孔周长成反比

C与气孔周长成正比 D不决定于气孔周长,而决定于气孔大小

9. 下列哪两种离子间会产生拮抗作用(B

A Ca 2+ Ba 2+ B K + Ca 2+ C K + Na + D Cl ˉ Br ˉ

10. 植物吸收矿质量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A

A既有关,又不完全一样 B直线正相关关系

C两者完全无关 D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11. 植物缺乏下列元素都会引起缺绿症,若缺绿症首先出现在下部老叶上,是缺乏哪种元素。( B

A Fe B Mg C Cu D Mn

12. 植物组织衰老时, PPP 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比例(B

A 下降 B 上升 C 维持一定水平 D 不一定

13. . 测定植物根系活力时,在装入根尖的小烧杯中除加入 %TTC 溶液外,还加入(D

A 保险粉 B 乙酸乙酯

C 蒸馏水 D 磷酸缓冲液(或缓冲溶液)

14.影响叶绿素合成不包括( C

A 光照 B 温度 C CO2 D 矿质元素

15.合理施肥可改善光和性能,具体表现为(D

A 增大光合面积 B 提高光合能力 C 延长光合时间 D 提高光照强度

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伸展蛋白是细胞壁中一种富含精氨酸的糖蛋白。(

2. 细胞壁的作用就是保护原生质体。(

3. DNA 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不存在 DNA 。(

4. 生物膜中不饱和脂肪酸指数越大,膜的流动性越强。(

5. 生物膜中固醇可降低膜的流动性。(

6. 液泡为植物细胞所特有。(

7. 微管是由单层膜包裹的管状的细胞器。(

8. 高等植物所有的细胞器都有膜包裹。(

9. 膜的不对称性是指生物膜两侧在脂质组成和蛋白质分布上的不对称性,以及由此带来的膜功能不对称性。(

10.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主要的胞间化学信号。(

六、简答题(第一题6分,第二题7分,第三题7分 共20分)

1.怎样才能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抗寒锻炼是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将玉米幼苗从最适温度缓慢降至 0 ,再缓慢回升,便可明显提高抗寒力。(2分)也可采用化学诱导方法,如喷施 ABA CCC 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增加抗寒力。(2分)培育壮秧,防止病害也是提高抗寒性的有效方法。此外,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灌水,促使植物生长健壮以及在寒潮来临之前用烟熏、培土、灌水及盖草等方法均能避免低温对植物的伤害。(2分:)

2.高温对植物造成哪些直接伤害

1)膜脂变化 高温下,构成膜的蛋白质与脂类之间的键断裂,使脂类脱离膜形成一些液化的囊泡,从而破坏了膜的结构,导致膜丧失选择透性与主动吸收的特性。膜脂液化程度取决于脂肪酸的饱和程度,饱和程度愈高,液化温度愈高,耐热性愈强。(3分)

2)蛋白质变性 由于维持蛋白质空间构型的氢键和疏水键的键能较低,因此在高温下,氢键和疏水键断裂,破坏了蛋白质空间构型,失去二级与三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展开,失去活性。蛋白质的变性最初是可逆的,但在持续高温下很快转变为不可逆的凝聚状态。(3分)

3.盐分过多对植物产生哪些危害

1)生理干旱 土壤中可溶性盐分过多使土壤溶液水势降低,导致吸水因难,甚至水分外渗,造成生理干旱。(2分)

2)离子失调 土壤中某种离子过多往往排斥植物对其它离子的吸收,例如,小麦生 长在 Na + 过多的环境中,其体内缺 K + ,而且对 Ca 2+ Mg 2+ 的吸收亦受阻。 Cl - SO 4 2- 过多会影响 HPO 4 2- 的吸收,磷酸盐的过多又造成缺 Zn 。(2分)

七、分析论述题(共10分)

目前植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漏光损失;反射及透射损失; 蒸腾损失;环境条件不适。(5分)

增加光合面积;延长光合时间;提高光合效率;减少呼吸消耗。(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