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3期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2,No.3
2005年5月Journalof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May,2005
从功能翻译论角度看新闻翻译的信息转换
张雪珠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功能翻译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它的译文,也决定翻译策略和方
法。新闻翻译注重信息性,其编译过程包括翻译目的,目的读者,翻译策略和翻译过程。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新闻翻译;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247(2005)0320063202
MessageTransitionofNewsTranslatingfromFunctionalTheoryPerspective
ZHANGXue2zhu
(SchoolofForeignStudies,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gtan411201,Hunan,China)
Abstract:Functionaltheoryoftranslationstressesthecommunicativefunctioninthetargetcultureandbelievesthattheaimoftranslationdecidestranslationandalsodecidestranslationtacticsandmethods.Newstranslationattachesimportancetomessageandtheprocessoftranslationeditionincludestranslationgoal,tacticsandprocess. Keywords:functionaltheoryoftranslation;newstranslation;translationtactics
文作者、翻译活动发起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多边关系,
忠诚原则就是要力求这几种关系在译文中达到一致。在此书中她还提出了“纪实翻译”和“工具翻[1](P47-52)译”两大翻译策略。“纪实翻译”就是用译文语言再现原文作者与读者交际的情景,包括原文的语言特征和文化特征。“工具翻译”就是把翻译看成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进行交际的工具,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传递原文的交际内容。 功能翻译论认为,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是两种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各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一、功能翻译法 功能翻译理论并不是20世纪新的发明。综观整作者通过源语文本提供信息,译者则根据译文的预期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个翻译史,很多文学翻译者和圣经翻译者早已观察到功能,结合译文读者的
[1](P22)
感应力或社会知识以及交际需要”。来将源不同的语境要求不同的翻译。奈达(19)提出了翻译期待、
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概念。他认为“形式对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地传递给目的语的接受等”指的是忠实地再现源文本的形式,而“动态对等”指者,甚至可以酌情大胆改写(Adaptation)。至于译者对
翻译策略的运用以及译文的表的是语言外交际效果的对等。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了源语文本信息的选择、
“最切近自然的对等”和“功能对等”的概念。但是在实现形式,则取决于翻译委托人和译本接受者的需要和际的翻译实践中,由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愿望。功能翻译论的核心在于翻译目的和译文的功能。
功能翻译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翻译进行了诠思维方式等的不同,翻译中的对等几乎是不可能达到
释,并对如何翻译进行了指导。它是一种以“翻译目的的。在此情况下,新的理论成为必要。
,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和译文读者 1971年,莱斯(Reiss)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为核心”
制》中首先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多边关系的理论。它指导译者在翻译时从翻译目的着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手,而不是像传统所做的那样先考虑意译(归化)还是新形式,即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译直译(异化)。在功能理论里,归化和异化都只是实现
[2](P17-18)
文,从而建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后来她的学生目的的手段,需要时则及时采用。
二、新闻翻译的特点弗米尔在莱斯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2
posthoery),强调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 新闻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首先新闻报道的翻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译传递的信息是有选择性的:要么是概要的,要么是部 1997年,克里斯蒂・诺德出版了《目的性行为———分的传递。译者要选取“一些认为重要的,或者说传达了
[3](P25)
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系统概括了功能翻译理论,并重要信息的段落或内容作为翻译对象进行翻译”。在此基础上一步拓展了该理论,并提出了翻译过程中也就是摘译。其次,由于文化心理、思维模式、风土人“忠诚”原则。诺德特别强调忠诚原则不同于“对等论”情、价值观和语言风格的不同,新闻翻译的译文完全打中的忠实,忠实是指原文和译文的对等,而忠诚是指原破了原文的先后顺序、句法结构,重组了译文。
收稿日期:2005203230 作者简介:张雪珠(1970-),女,陕西宝鸡人,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理想的翻译是把原文的信息完全在译文中忠实的再现。但是在新闻报道的翻译中信息转换的幅度很大,译文并没有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容风貌,而是以译文读者为中心,对译文做了适当的调整,以符合译文读者的预设和需求。在国外的众多翻译理论中,功能翻译论对新闻报道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新闻报道的翻译有现实的甚至功利的目的,要求译文达到预期的功能。本文就依据功能翻译论来讨论新闻报道翻译的“合适性”。
62
张雪珠:从功能翻译论角度看新闻翻译的信息转换
采取直译的方法,势必冗余拖沓,在感受性和传通性上发生障碍。译者考虑到受众的不同,用四个词“Main2landExpelsHKJournalists”就涵盖了本篇报道的要点,可谓言简意赅,中心突出。
(2)摘译:汉语的新闻报道是一气呵成,在整个篇幅中相继交代了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故(why)或方式(how),可以看出中国人偏好的是综合思维。而英美人偏好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他们安排篇章时,注重条分缕析。因此在导语部分(一般是新闻报道的第一段),就会概括报道的基本内容,交代清楚新闻的五要素(5w)。正文才是具体或三、新闻译例分析
解释。在翻译时,汉语一个段落,译 新闻报道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一种间接的单次要的事实补充、
向语言交际(one2waylinguisticcommunication),其主要后变成了三个段落。译文在导语部分介绍了who
(ThreejournalistsfromHK),what(expelledfromthe目的是传递信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心目
mainland),when(onSundayafternoon),where(Fujian中虚拟的对话者(imaginaryinterlocutors)的价值观、需
province),why(forviolatingtheStateSecurityLaw),要、期待、情感和立场。
how(expelled)。至于她们的姓名、指使人、扣留的详细 根据功能翻译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原则
和过程。下面我们从目的、目的读者、翻译策略以及翻地点以及机关对她们的具体处罚等在译文中都未
涉及。但对比两则新闻,我们发现原文的信息都已得译过程几个方面对《人民日报》1996年3月11日的一
到恰当的传递。则新闻的翻译进行分析。
(3)重组:在新闻翻译时,首先要彻底消化原文,然非法闯入我军事演习区域采访,
后在按照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来调整结构,组织信三名记者被遣送出境
[5](P95)[6]
林克难教授曾提出“看、易、写”的翻译标准。 新华社福州3月10日电,3名记者擅自闯入息。
我军演习区域进行非法采访活动,在福建省潭县东澳其实质就是对译文的重组。在此文中,译者主要采取
删减的方法。码头被当地机关扣留。经审查,女记者孙蕴、了前后调整、 前后调整:译文打乱了原文的先后顺序,原文内容邓德慧、刘玉梅三人受东方报业集团周刊部主任指派,于3月6日晚飞抵福州,在3月8日早晨潜入我在前的,译文的内容在后,前后不齐,甚至前后颠倒。
“遗送出境”。在译文中出现在导军事演习区域窃取我军事演习情报。她们的行为违反如出现在原文最后的
“扣留”,在译文中出现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和港澳记者来内地采语部分;在原文中首先出现的
访的有关规定。福建省机关已责令其书面承认错第二段。其余不再一一分析。
删减:除在摘译中已提到删减的一些内容,还有如误并没收其非法获得的有关资料,与今日下午将她们
“经审查,女记者孙蕴、邓德慧、刘玉梅三人受遣送出境。
东方报业集团周刊部主任指派”、“……港澳记者来内MainlandExpelsHKJournalists
“,福建省机关已责令其书面 Fuzhou(xinhua)—ThreejournalistsfromHong地采访的有关规定”
等,如果统统KongwereexpelledfromthemainlandonSundayafter2承认错误并没收其非法获得的有关资料”
照译,一定会显得罗嗦累赘,可读性差,效果可能会适noonbypublicsecurityofficersofsouthChina’sFujian
得其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考虑译文读者的province,forviolatingtheStateSecurityLaw.
Thejournalistsweredetainedaftertheywerefound接受能力,调整或删减原文信息,使译文的信息性合
理、合适。因为不同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等的tobeconductingillegalinterviewsinsideanareawhere
差异,可能还会产生文化误读。因此,译者对这些内容thepeople’sliberationArmywasholdingexericeson
th
的删减与重组并不影响主要信息的传递。March8.
TheyadmittedthattheyhadflowntoFuzhou,the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1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2provincialcapital,onMarch6th,inordertoobtaininfor2
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1Shanghai:ShanghaiFor2mationabouttheexerices1
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1
目的和目的读者。新闻目的是传播信息的,它的
[2]金 隄1等效翻译探索[M]1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目的读者是海内外的广大民众。
191
翻译策略。编译,包括摘译和重组。借用诺德的[3]俞建村1论新闻报道的翻译特点[J]1上海科技翻译,2001,术语就是工具性翻译。工具性翻译就是在目的语文化(1):25-271交流中充当一种的信息传递工具,译文应根据自[4]张美芳1编译的理论与实践[J]1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2):95-981身的目的作适当的调整。但译文在思想内容和内在逻
[5]彭汉良1新闻翻译中的跨文化思考[J]1武汉教育学院学报,辑上应与原文一致。
1998,(4):93-971 翻译过程。(1)标题的翻译:标题的翻译是画龙点
[6]林克难,籍明文1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J]1上海科技
睛的过程。译者在把握好原文本内涵的基础上,重新
翻译,2003,(3):10-121
编码,对标题翻译。此处原文标题很长“非法闯入我,
(责任编辑 毛国红)
军事演习区域采访,三名记者被遣送出境”,如果
63
从新闻翻译的特点来看,新闻翻译实际上是“编译(adaptation)”。编译本身隐含了“改变”,即“为了译文的目的,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文的内容与形
[4](P95)
式”。诺德“认为任何译本都或多或少含编译的成分,编译是目的论的体现”。纽马克认为编译属于交际翻译,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就是说,交际翻译的核心就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