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17(1):14-16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食品追溯体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莫锦辉1,徐吉祥2
(1东莞市进升食品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686;2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系,广东清远 511510)
摘 要:本文介绍了食品追溯体系产生的背景,食品追溯及食品追溯体系等概念和定义。谈及了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食品追溯的现状及其产生的作用,分析了世界食品追溯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品追溯体系;现状;发展趋势食品追溯体系是在以欧洲疯牛病危机为代表的食源性恶性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繁爆发的背景下,由法国等部分欧盟国家在CAC生物技术食品间特别工作组会议上提出的,一种旨在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和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信息记录体系。
有环节,不同类型食品,通过国家食品追溯公共信息平台的共享机制,为、企业、消费者提供食品追溯管理、预测分析、风险评估和预警服务[2]。
2 国内外食品追溯体系的现状
2.1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食品追溯体系现状2.1.1 欧盟的食品追溯体系
欧盟技术法规第178号(2002)要求从2004年起,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所有食品都能够进行追溯,具体要求包括:追溯应在生产、加工和分销的所有环节建立;食品和饲料的所有经营者应建立能够识别所有参与食品链过程的人和物的体系或程序;食品和饲料的经营者应建立如何与其他经营者发生联系的体系或程序;应建立食品追溯识别和文件管理体系[3]。2.1.2 美国的食品追溯体系
美国的食品追溯体系分布在从到食品安全和食品市场管理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中。《生物性恐怖主义法案》(2002)中具体规定了保护公众预防美国食品链中恐怖袭击的措施。
在《生物性恐怖主义法案》(2002)的指导下,FDA新近制定了3个重要的法规和导则:《记录建立和保持的规定》、《生产设施注册及进口食品运输前通知的规定》、《管理性扣留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对每件食品,要求除运输者外的所有经营者需记录内容包括:企业的名称;食品接收或送交的责任人;食品种类(含商标名称和特定品种);批次号码或其他识别号码;包装质量和种类;运输商的名称、地址和电话等。2004年5月美国FDA又公布了《食品安全跟踪条例》,要求所有涉及食品运输、配送和进口的企业要建立并保全相关
1 食品追溯体系的概念
1.1 食品追溯和食品追溯体系的定义
食品追溯是指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对食品、饲料、以及有可能成为食品或饲料组成成分的所有物质的追溯或追踪能力。所谓的“追溯”就是一种还原产品生产和应用历史及其发生场所的能力,目的是发现食品链的最终端。通过建立追溯体系,可识别出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及时实行产品召回或撤销。
食品追溯体系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安全保障体系。一旦危害健康的问题发生后,可按照从原料上市至成品最终消费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必须记载的信息,追踪食品流向,回收存在危害的尚未被消费的食品,撤销其上市许可,切断源头,以消除危害并减少损失[1]。1.2 食品追溯体系的主要内容
食品追溯体系包括两个层次内容:宏观意义上指便于食品生产和安全监管部门实施不安全食品召回和食品原产地追溯,便于与企业和消费者信息沟通的国家食品追溯体系;微观上指食品企业实施原材料和产成品追溯和跟踪的企业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
一个国家的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包含食品追溯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公共信息平台,并在食品企业推广实施等内容,它应该涵盖从初级生产到消费者的食品链所
作者简介:莫锦辉(1978— ),男,广东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加工。
第1期莫锦辉等:食品追溯体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5
食品流通的全过程记录。该规定不仅适用于美国食品外贸企业,而且适用于美国国内从事食品生产、包装、运输及进口的企业[3]。2.1.3 日本的食品追溯体系
日本于2003年6月通过了《牛只个体识别情报管理特别措施法》,于同年12月1日开始实施。2004年12月开始实施牛肉以外食品的追溯制度。这部法律以动物出生时就赋予的10位识别号码为基础,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追溯体系。日本于2005年底以前建立有了粮农产品认证制度,对进入日本市场的农产品要进行“身份”认证。根据有粮农产品认证制度的要求,申请认证的农产品必须正确地标明生产者、产地、收获和上市日期已及时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名称、数量和日期等,以便消费者能够更加容易地判断农产品的安全性。2.2 我国食品追溯体系现状
我国关于食品追溯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近年来,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了食品追溯试点示范,初步搭建了食品追溯信息体系和网络交换平台。如为了应对欧盟在2005年开始实施水产品贸易追溯制度,加强水产品追溯制度的推广力度,使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尽快适应国际规则,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追溯规程(试行)》,要求出口水产品及其原料需按照《出境水产品追溯规程(试行)》的规定标志。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在借鉴了欧盟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牛肉制品追溯指南》。
品追溯体系对国际食品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食品的可追溯性已经成为一种市场准入标准,而且相应产品可以获得高价,则出口国在可以弥补成本的基础之上自然愿意实行追溯体系。
3.3 提高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管理和食品供应物流
链管理的水平
食品追溯包含着食品的某种或某些特性信息在整个产品供应链中的流动。企业对信息的控制是执行竞争战略的有效手段。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企业对产品流动和仓储的管理以及对不合格原料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而且有利于加强企业与消费者和的沟通,增强产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4 食品追溯体系的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上对食品追溯的要求,基本上分散在各种食品法规中。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对食品链进行从农田/牧场到餐桌的全链追溯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把追溯列为对农产品和食品的强制性要求,并出台详细具体的规定,这有可能使追溯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综合性贸易壁垒。全链追溯能力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强势企业或行业对农产品和食品的基本要求。在相关法规要求不断增加和行业领先企业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食品企业的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状况、成本及效益掌控能力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参考文献
[1]文向阳.在食品供应链中实施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中
国食品工业,2005,8:48.
[2]A Document on Basic and Essential Criteria for Traceability
Systems from the Federal-Provincial-Territorial Agri-Food Inspection Committee (FPTAFIC),May, 2004.[3]黄敏.欧美区域全食品链追踪体系和中国食品追溯体系
建立展望.农产品加工·学刊,2005,7:168-174.
3 食品追溯体系的作用和效益
追溯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整个供应链内,作为沟通工具和提供信息的工具。这些信息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在追溯系统中,企业可以通过对信息的追溯来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起因,阻止问题出现并防止其再次发生。3.1 食品追溯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信息,增强信息
的透明度,保护消费者知情权
食品追溯对建立市场信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为保证食品的真实质量属性,为消费者提供可靠信息的工具。食品追溯体系通过向消费者确保产品经过特定的规范操作,因此可用来保证交易的公平,保护消费者免受假冒伪产品的伤害,避免生产经营者不正当竞争。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用来支持特定品牌标签、声明和认证以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的追溯本系,如有机食品的追溯。
3.2 提高食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护食品贸易
食品系统的国际化使得旨在保护本国公民健康的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17(1):16-19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朱开祥1,李垚辛1,董 全1, 2
(1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2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摘 要: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农作物的增收提供了重要保证,但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威胁,所以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以期为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药残留;前处理;分析检测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起,农药就在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农药是一类有毒化学品,一般较难降解,极容易残留于农产品中,可通过富集作用而危害人体健康。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提高和外国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一般要通过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农药残留的提取和浓缩、净化及定性定量等步骤。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外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报道进行综述,旨在为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象的不同,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
样品净化常用的传统方法有:吸附柱层析法、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等。近年一些新的净化方法被应用到农药残留中,其中有凝胶渗透色谱(GPC)、基质固相分散(MSPD)、加速溶剂萃取(ASE)和超声波萃取法(UE)等。1.1 SPE和SPME
固相萃取是进行样品净化和浓缩的一项前处理技术,由液固萃取和柱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而来的。该技术所需有机溶剂少、便捷、安全、高效、回收率高和重现性好等,广泛用于萃取、浓缩和净化样品中的半挥发和不挥发性化合物。
固相微萃取技术则是在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的一种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常与气质联用测定挥发性成分。
1 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样品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浸渍漂洗法、振荡法、匀浆法、索氏抽提法、超声波、微波萃取法等。由于研究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CSTC2009AC0008)。
作者简介:朱开祥(1986—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通讯作者:董全
Present Status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s and Its Developmerot Trends
MO Jin-hui1,XU Ji-xiang2
(1 Dongguan Jinsheng Food Co., Ltd., Dongguan 511510, China;
2
Food and medcine department of Qingyuan polytechnic, Qingyuan 511510,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explained the definitions of food traceability and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tatus and its function of food traceabilit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world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s.
Keywords: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present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