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外 学 习
总 结 报 告
评分
姓 名: 孙婷 专 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 号: 20120945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上课学期: 2013——2014上学期 任课教师: 秦书生
一、阅读一篇经典文献,写一篇读后感
书名 《唯物主义作者 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书籍 来源 图书馆 选择有很重大原因 的思想启蒙意义 阅读 方式 书本翻阅 主要 个方面对经验批判主义做了分析批判:①前三章把经验内容 批判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了比较,说明用新的谬论、术语和诡计掩饰起来的经验批判主义在全部认识论问题上的实质是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②第 4章确定了经验批判主义在现代其他哲学学派中的地位,指出它是从I.康德开始走向D.休谟和G.巴克莱,愈来愈明显地走向唯心主义,并和最反动的内在论学派密切结合起来。③第 5章考察了马赫主义与新物理学的联系,戳穿了所谓马赫主义是“自然科学的最新哲学”的谎言,分析 “物理学危机”的唯心主义实质。④第6章指出,马赫主义者妄图把马赫结合起来完全是徒劳的,应当充分看到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烦琐哲学后面,存在着哲学上的党派斗争,经验批判主义与唯物主义以及自然科学是根本对立的。
印象最深的话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 “感觉是物的符号” “物或物体是感觉的符合”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在大二的上学期,我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读感觉受益匪浅,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感想与了这本著作。评价 通过阅读后我可以从唯物主义路线的正确的与错误的立场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全部,即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自然观和唯物论的自然观?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我认为臼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哲学的一个分支,不能笼统地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我认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包括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论自然观两部分。 其次,思维辩证法能不能概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垒部?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包括认识论的唯物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认识论的辩证法(或称思维辩证法,也可称辩证逻辑)。 辩证唯物论这个体系由两大块有机组成,第一大块是辩证的唯物论,第二大块是唯物的辩证法。每个大部分又分为兰个小部分。辩证的唯物论部分分为唯物主义自然观,唯物
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认以沦;唯物的辩汪法分为自然辩证法、历史辩址法、思维辩证法。这六个小部分按对象也可合成三个分支,这就是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自然辩证法给合起来,叫做辩让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把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历史辩证法结合起来,叫做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把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认识的辩证法结合起来,叫做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沦。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按它的特点可以分为两大块,按它研究的对象也可以分成王个分支。 这样分法,是根据马兜思主义哲学的特点、研究对象来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列+象就是研究客观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出来的一般规律、原则,应该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鄙起作刚,鄙适应。哲学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一产生就是一种比较完整的吐界观,这就是说,它给人们提出了对周围世界的总的看法,归结起来要回答两大类问题:一大类问题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顷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世界各种具体现象的本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月一类大问题就是世界怎么样?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充满矛盾的还是没有矛盾的?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辩证法和形学的纷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各派哲学家对这两大类问题都作了不同回答。有的比较正确,有的完令错误,有的在这个问题
二回答比较正确,在另一个问题上回答又是错误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才科学地、全面地回答了二面两大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科学地回答了第一大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回答了第二大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论既同唯心论是根本对立的,而且也不同于古代的朴素唯物论,又不同于近代的形而学唯物论,而是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是辩证的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既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同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也是根本对立的,它是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是唯物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同辩证法是不可分的。把辩证法运用于唯物主义,就能改造旧唯物主义,使它具有现代的科学的形式;同样,用唯物主义来改造辩证法,就能创造最高级的、唯一科学的辩证法形式--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著作指出,物理学的数学化,认识的相对性原理是“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摆脱唯心主义,并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是自然科学健康发展的方向。著作还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驳斥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同”论、社会“唯能论”等历史唯心主义理论。 这部著作有力地批判了马赫主义这一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
大的实证论思潮的典型代表,粉碎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攻,为布尔什维克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它是代表列宁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学习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 所以说,从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思想,让我的思想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让我看待事物处理事情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一本不错的思想文学著作,希望会有更多的人看这本书,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备 注 感想与评价700-1000字,可以加页
二、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实际写一篇小短文 教材章节 基本原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内容 2.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 3.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原理与 从认识到实践,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就是需要科学理论的所要联指导。而理论是行动的指导南没有的理论就没有的系实际运动,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所以在现实生活的关系 联系实中的实践活动是想到重要的。 党的明确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重大任务,并将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党的群众路线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终极目际 标,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里,“人民满意”最直 接的体现就是学生满意、家长满意。高校领导在听取意见和查摆问题时,理应到学生中去,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骨干分子,他们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学生群体的代言人。因此,让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高校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反映问题、建言献策,必定会对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深度参与,掌握践行群众路线的方法。这次教育活动明确提出了指导思想、目标要求,设计了详细的方法步骤,并明确要求,“要运用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方式”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党员要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比如听取意见环节,校院两级领导要真正深入到学生党员中去,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要敢于在学生党员群体中反馈征求意见;开放专题民主生活,让学生党员旁听,进行示范教育等。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可以选择性地吸纳学生党员参与讨论,提出意见建议。让学生党员参与高校教育实践活动,作用有三:一是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宗旨意识的理解,切身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为民、务实、清廉的党;二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解,进而提升思想认识水平;三是使学生党员在旁观和参与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怎样为了群众、怎样依靠群众,怎样从群众中来、怎样到群众中去的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实践锻炼,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加强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让全体党员树立群众观的同时,能够自觉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高校要根据学生党员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条件,搭建平台,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党员把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收获自觉地运用到实际
上来,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真正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带动同学,帮助同学,服务同学,以良好的作风带动学风建设,进而带动和激励全体青年学生坚定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奋发努力,为实现贡献力量。 备 注 联系实际500-1000字,可以加页